资源简介 6.1 物体的质量 【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通过实验,感知质量单位的大小,能估测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 (2)能说出实验室、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 (3)阅读天平使用说明,知道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4)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理解质量是物体自身的一种物理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物体的位置无关)。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观察、实验;初步体验归纳、演绎等物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物理规律的获得,体验前人为规律的得出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培养尊重前人的美好情感及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1.理解质量的含义、单位及天平的使用 2.如何理解质量是物质的属性 【教 具】: 演示用:铁钉、剪刀、扳手 学生用:托盘天平(含砝码)(附: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橡皮泥、冰块、烧杯等。 【教学流程】: 悬疑:一架处于平衡的天平,左盘中有一些冰,右盘中有一些砝码,观察指针所在的位置,过一段时间冰熔化后,指针还会在原处吗?写下你的猜测:___________。 活动一:物体的质量 (自习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1.将这些物品进行分类:木块、大头针、橡皮筋、牙签、螺钉、橡胶握力器。 2.质量的概念: 叫做物体的质量,符号: 。 3.质量的单位:(1)基本单位: 。 (2)常用单位: 。 4.单位换算:1t= kg 1kg= g 1g= mg 感性认识:估计: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是6 ;实测结果 。 一只鸡蛋蛋的质量大约是55 ;实测结果 。 苹果的质量0.15 ;实测结果 。 八上物理课本270 ;实测结果 。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 ;实测结果 。 练一练: 6kg= g 5g = mg 4kg = t 1.8×106g= t 活动二: 认识、使用托盘天平 自主活动:结合课本P2-3 、图6-1认识托盘天平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先阅读,然后组内讨论交流并口述: 1.调节过程 (1)水平平衡调节: 。 (2)横梁平衡调节: 。 横梁平衡的标志: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静态)。 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两侧摆动的幅度相等(动态)。 2.测量过程: (1)称质量 : 。 (2)读数: 。 游码示数怎么读: 。 3.注意事项: (1) 。 (2) 。 实战演习: 1.读出冰水混合物的质量并记录: g。 2.动手测一测一块橡皮泥的质量,测量的结果为 g。 活动三: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的变化对其质量大小的影响 1.改变刚才橡皮泥的形状,看它的质量是否改变。 橡皮泥的质量为 g,再改变形状后质量为 g。 2.请一位同学再次读一下冰水混合物的质量为 g。 悬疑解锁:冰熔化后质量怎么样?你猜对了吗? 3.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载人飞船搭载两名航天员景海鹏、陈冬, 请问两名航天员带到太空去的实验仪器质量是否会发生变化? (变或不变) 归纳小结:当物体的 、物质的 、物体的 改变时,物体的质量 , 所以说质量是物体的一种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