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力与运动》章节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平衡状态,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逻辑关系梳理,引导学生用表格和概念图梳理建构知识体系;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再现,使学生认识理想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观察自然中的平衡现象,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的情感;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对科学真理的热爱和追求。 教学方法:对比归纳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学生提前阅读教材内容,填写“知识梳理”;教师搜集近六年陕西中考试题,编印巩固检测卷。 教学重点:理清受力情况和物体运动状态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解释惯性现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利用媒体出示奥运会比赛图片和生活中的平衡现象,使学生领略自然界中的美妙与和谐。 2.学情摸底。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辨析:这句话的表述有何不当之处? 小明用力推水平路面上的一辆三轮车,三轮车纹丝不动,因为他的推力比摩擦力小。小明又叫来小军帮他一起推车,三轮车终于被推动了,他们松手后,三轮车继续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这是因为三轮车产生了惯性。 3.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将学生表述中的错误和重点词句写在黑板上。 二、学生自查、自纠。 1.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出示本章知识复习目标。 ①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②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③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④知道物体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 2.组织学生浏览课本本章内容,6人小组开展讨论交流: 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有哪些外部表现? ②什么是二力平衡?二力平衡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③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④什么是惯性? 3.指名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归纳物体运动状态和受力的关系。 三、教师点拨拓展,突破难点。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利用电子白板动画展示牛顿第一定律的演示实验。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①牛顿第一定律是怎样得出的,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实验+推理)初中物理中还有那个原理是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真空不能传声) false②为什么小车每次要从同一高度释放?(教师引导学生从重力势能和动能转化的角度分析) ③牛顿第一定律的条件是什么? 3.检测巩固。 例1、如图,设想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沿曲线由A向B运动,当到B点时突然撤去力F,那么此后物体的运动路线是( ) A、是a B、是b C、是c D、无法确定 (二)二力平衡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和联系。 2.指名交流小组讨论结果。 3.教师用电子白板为学生归纳展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同 反向、共线、等值 异 同体 异体 一个力消失,另一个可存在 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不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 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4.例题解析。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并指名交流解题方法(找受力物体)。 例2:在水平课桌上放一本书。下列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 A.书对地球的吸引力和书的重力 B.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C.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的重力 D.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三)惯性和惯性现象 1.用图片出示生活中常见惯性现象的图片。 falsefalse false2.教师指导学生解释惯性现象的一般步骤(白板展示) 3.组织学生学生用上述方法向同桌解释突然刹车时,人为什么向前倒?并指名展示。 四、例题解析。 用白板展示以下习题,组织学生思考,全班交流思维方法。 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速度越大,撞击障碍物的力就会越大,因此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先向上运动,然后落下,则向上运动时有惯性,下落时无惯性 D、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同一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轮船所受的浮力增大 B.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高速公路上之所以对汽车有最大限速,原因是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五、巩固检测。 向学生下发课前编印的近六年陕西中考真题卷,组织学生定时完成,并全班展示。 1.(陕西2008年)2008年1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降大雪,气温骤降,街道、公路被冰雪覆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们在结冰的路面上难以行走,是因为摩擦力较小 B、汽车在冰面上刹车后仍能滑行,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C、小孩在冰面上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力和小孩受到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环卫工人给积雪的路面撒盐,可以加快冰雪的熔化 2.(陕西2009年)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汔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向后倾倒,是因为乘客受到惯性的作用 ②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③汽车拐弯时司机通过转动方向盘来改变汽车的运动状态 ④汽车行驶时尾部的空气流速越快、压强越大 ⑤用力踩刹车是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减小摩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3.(陕西2011年)国家重点工程一一靑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正在建设中.2011年3月5日,载有200 t电力设备的超大型运输车“公路列车”(如图,全长约80 m,有180个大轮子)从湖南衡阳出发,以很馒的速度驶向青藏高原的过程中,两个多月(行驶时间约600 h)行驶了3 000多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公路列车的平均逨度约为50 km / h B.公路列车安装有很多大轮子,是为了增大对路面的压强 C.公路列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其牵引力大于阻力 D.公路列车刹车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它具有惯性 4.(陕西2011)请在图中画出吊扇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5.(陕西2011年中考副题)如图为一件工艺品。支架支在鸟嘴上时小鸟处于平衡状态。请画出小鸟所受重力示意图。 6.(陕西2012年)图-1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之一,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静止下滑,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通过的 ,据此可以推理得出: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小车将做 。 7. (陕西2013年)下列说法中,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通过拍打衣服,除去它上面的浮灰 B.投掷铅球时,球脱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 C.迅速向下撞击斧子木柄的把手端,斧头就能套紧在木柄上 D.行驶中的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8. (陕西2013年)如图-1,皮划艇由静止变为运动,引起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 ;浆对水的作用力方向向后,水对桨的作用力方向 . 六、小结 让学生自己总计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用一句话概括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七、板书设计。 物体受平衡力 (二力平衡) 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 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 (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 (漂浮、悬浮) 物体受非平衡力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二力不平衡) (加速.减速.转弯.上浮.下沉) 的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