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岩石也变化》 【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指导学生认识由于地球外部的力量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课本把岩石破碎的原因作为认识引起地形地貌变化的外部力作用开始。本课主要通过探索岩石破碎的原因,认识温差、水、大气、生物等各种自然力对岩石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中,坚硬岩石发生变化,形成许多自然景观。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2.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2.做冷热变化、稀盐酸、植物等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来验证推测。 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4..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的影响。 难点:根据模拟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原因。 【教具、学具】 黄山奇石图片、小的岩石块、坩埚钳、酒精灯、镊子、烧杯、冷水、稀盐酸、滴瓶。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大自然中的怪石图片,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学生好奇心,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准备的岩石,并对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做出自己的猜测,然后根据学生的猜测来进行模拟实验,分析模拟实验中的条件与大自然中引起岩石改变的因素的对应关系。学生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原因,学会用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通过实验进一步体验大自然的力量,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乐趣,并了解物体是在不断变化的,渗透发展的辨证思维。 一.教学导入 1.教师讲述:我们知道,中国有一处世界闻名的风景名胜-----安徽黄山。黄山岩石巧中见怪,怪中有巧,堪称黄山一绝。今天唐老师带来了几张黄山岩石的图片。 2.出示:黄山怪石图片。大家想不想看呀? 教师介绍第一张图片:这双靴子并排挂着,靴底朝着太阳,靴子那么大,又晒在人们不容易到达的地方,所以人们称它叫“神仙晒靴。” 教师介绍第二张图片:这叫“仙桃石”,传说这只桃子飞得很快,掉下来歪了,只有很少的地方挨着下面的石盘子,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作“飞来石”。 教师介绍第三张图片:石猴蹲在山头上,两条胳膊抱着腿,痴痴地望着翻滚的云海,有时,白色的云海把它淹没了,它还是纹丝不动,这就是“猴子观海”。 教师介绍第四张图片:这是黄山的又一景点:“仙人指路”。远远望去,它真像一位仙人。“有谁能模仿一下?”学生模仿,教师做出评价。 3.过渡:黄山的岩石简直太绝了,人们经常用“鬼斧神工”这个成语来形容。 师问:那么古时候真的是有哪路神仙为我们雕刻这些怪石吗?生答。 师问:那么它们一直是现在这个形状吗?生答。 师:原来岩石会发生变化。教师板书课题------岩石也变化。 师问:是什么原因让岩石变成了现在的模样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那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方法? 生答:做实验的方法。 教师板书:探究问题: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非常好,那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一起来探究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 二.活动1 学生观察每小组课前准备的岩石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用手摸、用手掰、肉眼观察的方式,来看看我们带来的岩石身上有没有变化的痕迹。 2.小组派出代表发言,展示该组的岩石,说说该组岩石变化的痕迹。教师给予评价。 3.教师再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因冷热造成裂缝的岩石;一张是因酸性水的侵蚀造成的溶洞奇观。学生仔细观察并推测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 三.活动2 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 1.通过刚刚的观察和推测,我们了解到大自然的冷热变化、酸性的水可能会引起岩石的变化。那么,请同学们思考,我们怎样来模拟大自然的冷热变化、酸性的地下水对岩石的影响呢? 2.学生设计模拟实验方案。并请学生说出实验方案。 3.教师提问:我们的模拟实验是怎样模拟大自然的冷热的? 学生回答:分析模拟实验中的酒精灯加热是模拟大自然中的热,模拟实验中的冷水是模拟大自然中的冷。教师提示并适当讲解。并提到教材第42页: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就想到了用煅烧再浇水的方法来破除河道中的岩石。 教师提问:那么我们又是怎样来模仿大自然中酸性水对岩石的侵蚀呢? 学生回答:用盐酸滴在岩石的表面,看岩石的变化。 4.那么首先就让我们来模仿李冰父子,研究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吧! 5.教师分发各组实验材料。 6.教师交待注意事项。 A.教师提问:我们在使用酒精灯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a.小心操作,不能打翻酒精灯。点火的时候要从侧面点。 b.灭火的时候要用灯帽该灭,不能用嘴吹。 c.加热岩石时,不能用手拿着,要用镊子。 7.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实验中石头要经过反复几次的火烧水浸后,再次放置到火上烧烤时,碎裂的小石可能爆裂飞溅,因此提醒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实验的过程要仔细观察,小组长做好记录,实验结束后,再一次仔细观察石头,烧杯里的水,说说有什么发现? 8.学生汇报交流。岩石有裂缝甚至已经破裂成小岩石,烧杯中的水变得很浑浊。 9.教师引导得出结论:说明冷热会改变岩石,正是这种一冷一热的温度变化使得石头的里外胀缩不均,时间长了,石头就会被破坏。岩石也一样,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寒暑、冷热的变化会崩解破碎。 三.活动3 模拟水对岩石变化的作用 1.学生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2.实验研究,交待注意事项。 实验前要告知学生盐酸有强腐蚀性,提醒学生使用时要特别小心,不要弄到皮肤和衣物上;实验时要将稀盐酸滴在石灰岩新的断面上,保证实验现象清晰可见;滴稀盐酸之后要学生仔细观察这块岩石有什么变化? 3.学生说说看到的实验现象。 4.教师讲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实际上是一种稀碳酸溶液,石灰岩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岩石之一,这种酸性的水对自然界中的石灰岩会产生实验中同样的破坏作用。 4.联系实验中的结果说一说自然界中的岩石为什么会受到酸性水的腐蚀。 5.教师结合图片的方式讲解溶洞和钟乳石的形成。 四.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