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海陆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d,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c.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 d.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研究的结果。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现在学习地理对生活的用途。 重点和难点 重点:a.认识海陆面积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d.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及大洲轮廓—要求落实地图上 难点:a.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空间分布位置和关系。 教学过程 1.设置情景 创设“地球还是水球?”的问题情景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美丽的星球图片,归纳总结,引出本节课课题—海陆分布 2.新课讲解 引导学生观察海陆分布图,通过观察,讨论对比各半球海陆面积差异,让学生明白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结合海陆面积的具体数据,归纳得出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分布特点,及陆地在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布。 接下来要求学生在图上找出陆地、海洋的几种表示方式? ——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使学生在地图中,培养学生分析、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处理地理信息能力。 师生互动,掌握重点 1.教师出示海陆分布图,在地球广阔的海洋和陆地上用六个字概括,(七大洲和四大洋),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地图,教师指导学生一起查找。 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问题,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 (1)七大洲面积、四大洋的面积由大到小排序顺序? (2)大洲之间的界线是什么?(亚欧、亚非、亚北美、南北美、欧非);大洋之间的分界线?(北冰洋与太平洋、太平洋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 (3)哪些大洲大部分分布在东半球? 大部分分布在西半球?赤道横穿哪几个洲?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师生互动,一起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3.为了使学生把大洲轮廓落到实处接下来设计问题,向学生提问”七大洲的轮廓大致有什么特点?” 学生总结归纳 【学生活动】 用几何图形绘制各大洲的轮廓及四大洋的相对位置 我分为两部分: (1)辨认轮廓: 将七大洲的轮廓从图形上剪接下来,让学生辨认。通过观察,掌握七大洲的轮廓特征,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在这里我注重比较各大洲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如非洲与南美洲都呈倒三角形,但要仔细区分下面的角度问题,欧洲和大洋洲为了更好的区分,用实体来比划,如欧洲像老牛背睡童,大洋洲像一个“凹”字。】 再次向学生展示海陆分布图。在学生们充分想象后,说出各大洲轮廓特征,教师相应对应显示各大洲轮廓的几何图形。 (2)空间分布: a.面积最大的大洋? b.被五大洲包围的大洋? c.水温最低的大洋? d.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用七大洲的轮廓图,请学生拼成世界地图,并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大洲、大洋之间的分界线,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让学生初步形成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观念。 3.本课小结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引导学生总结,并以板书形式将重、难点内容用彩笔表示出来,巩固本节知识。 4.布置作业 板书 海陆分布 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比例:三分陆地(占29%),七分海洋(占71%) 2.海陆分布:陆地主要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在南半球。 二,海陆分布 1.有关概念: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海洋、洋、 海 2.七大洲大小顺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四大洋大小顺序——“太大印北” 4.主要洲界: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5.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