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西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图片、坐标曲线题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江西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图片、坐标曲线题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1年江西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图片、坐标曲线题导学案
图片类试题一般包括以下两类:
一是基本实验操作示意图试题,江西中考一般在选择题中会以图示形式呈现四个操作,要求判断操作的正误,或该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试题既可以选择四个相互独立的操作进行考查,也可以某一实验或某种仪器的使用为线索,选取四个操作进行考查,考查的主要内容有浓硫酸的稀释、液体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仪器的连接、气体的制取、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误差分析等。
二是微观模型示意图试题,包括微粒结构示意图、分子结构模型、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前两类示意图主要考查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的表示,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题型有选择题、选择填充题、填空与说明题。
坐标曲线题要求从定量角度分析、判断某一变化中相关量之间的关系。从纵坐标角度,主要有pH变化曲线和质量变化曲线,一般提供四幅图,四幅图可描述同一变化,也可描述四个不同的变化。一般是选择题的最后一题或选择填充题的最后一题,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难度较大。
解答基本操作示意图类试题,应该在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实验操作要点或实验目的对图示操作或该操作造成的影响进行判断。
解答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类试题,应尽可能地转化为化学符号、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进行判断。先判断定性描述性选项的正误,后判断定量描述性选项的正误,涉及判断分子数目变化或微粒数目比时,应该先配平(包括删去没有参加反应的微粒),再判断;判断反应物相关物质间的质量比时,先判断对应物质间的微粒数目比,再求质量比。
解答坐标曲线题,首先要明确纵坐标和横坐标表示的量,再结合变化中的相关量的关系,抓住起点、拐点、终点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pH图象不仅要注意分析其变化趋势,还要关注其变化范围;如果涉及多个反应时,需先判断这些反应是同时进行还是先后进行,然后确定曲线的起点或拐点。金属与酸反应图象应抓住“等量的酸参加反应产生等量的氢气,等量的金属参加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不相同”。
 基础实验操作图片题
例1 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
【解析】量筒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A正确;闻药品气味时,应该采用“招气入鼻”法,防止吸入过多的有害气体影响健康,B正确;移走热的蒸发皿应该用坩埚钳,防止烫伤手,C不正确;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该竖直悬空,D正确。
1.下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C)
  
2.下列与试管相关的操作中,正确的是(D)
 
         
 微观模型图片题
例2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C.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D.甲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在新型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H2O2,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2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合反应,A选项说法正确;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均不改变,B选项说法正确;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C选项说法正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丙(CH2O2)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D选项说法错误。
3.下图是四种物质a、b、c、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生成物中c与d的分子个数比为1∶2
B.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
D.物质c可能是一氧化碳
4.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甲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__3∶4__
 坐标曲线题
例3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向一定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向一定量的铜粉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解析】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时起催化作用,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所以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氧气的质量取决于过氧化氢的质量,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加,A不正确;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常温下是固体,所以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密闭容器中固体的质量会增加,直至氧气完全反应,B不正确;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氯化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所以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的氯化钡与加入的氢氧化钡的质量成正比,直至盐酸和氯化铜均完全反应,C正确;向铜粉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在加入硝酸银溶液之前,溶液的质量为零,D不正确。
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C)
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
B.通电分解水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
D.向一定量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钾溶液,则图中物质R是__CO2(或KCl)__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D)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B.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
C.完全分解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D.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D)
   
A.称量固体      B.制取氧气
       
C.验满CO2      D.熄灭酒精灯
                  
2.不需要补充其他仪器,就能改正如图实验中错误操作的是(A)
3.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D)
4.在做《溶液的形成》这一课的演示实验时,老师先往一试管中加入1~2小粒高锰酸钾,然后加入5 mL的水,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C)
5.如图是“用双氧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D)
6.下列与试管相关的操作中正确的是(C)
7.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反应前后共有8种物质
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3∶1
D.反应前后分子、原子数目不变
8.2019年12月20日,“仪征一号”卫星搭载“长征四号乙”火箭成功升空。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某个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反应前后共有4种分子
B.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
C.反应前后原子、分子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9.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相关量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D)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变化的是(D)
A.向蒸馏水中加入pH为13的NaOH溶液,并搅拌
B.向等质量的苏打粉末、小苏打粉末中分别加入足量且浓度相等的稀H2SO4
C.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D.向含少量硫酸的硫酸钠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并搅拌
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变化关系的是(D)
A.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B.向一定质量灼热的氧化铜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C.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D.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1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C)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B.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向FeCl3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
1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变化的是(B)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C.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搅拌
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变化的是(C)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B.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为2的稀盐酸
C.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镁粉中分别滴加同浓度的稀硫酸
D.向含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15.一氧化二氮和一氧化碳可在催化剂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甲的化学式为NO2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__7∶11__
16.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B.物质甲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2种氧化物
D.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为__7∶1(或1∶7)__
17.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B.反应中涉及四种氧化物
C.反应中甲与丁的质量比为7∶11
D.反应前后,__原子的种类(或原子的数目、物质的总质量等)__不变
18.构建类价二维图是化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下图表示的是硫元素的类价二维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对应物质的类别是__氧化物__;c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__H2SO3__。
(2)下面是某反应的微粒示意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2SO2+O22SO3__;甲物质会导致雨水pH减小,形成__酸雨__,可通过甲物质与__Ca(OH)2__(写化学式)反应生成CaSO3来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3)根据类价二维图信息,从含硫物质中选择合适物质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Na2S2O3+__H2SO4__(写化学式)===Na2SO4+b↑+S↓+H2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