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甸垛中学高二选修地理导学案(必修3) 复备人:李 伟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利用图表等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特点。2、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发展过程,理解工业化是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重点难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学习过程】:[课前预习] [问题研究]1、读课文和“中国地形图”、课本“珠江三角洲地区图”部分,讨论完成下表: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条件地理位置 位于广东省_______部,毗邻________,与________相邻自然条件 地形 面积_________万平方千米,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气候 水热资源______,_______同期水源 河网_________________社会条件 人口、城市 人口_______,城市__________历史 工业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 改革开放时间____,有政策优势2、(1)结合课本P10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变图”,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2)根据课文分析,目前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和部门特点及经济发展方向。3、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你知道原因吗?(1)阅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早期外资工厂生产的一般模式图”,分析改革开放早期,珠江三角洲第一次产业转移,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什么,吸引外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阅读P101知识窗,结合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的影响4、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迅速,读课文及“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完成下表:城市化特征 城市分布特点 城市化速度快的原因 [拓展延伸]结合课本第103页“活动”,问同学们分别同意哪一个或多个观点?为什么?统计赞同各观点的人数,在两个赞同人数最多的观点之间展开简短辩论。[学后反思]【课堂反馈】一、单项选择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快,并不是因为 ( )A.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贡献 B.优越的自然条件C.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D.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2、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居全国前列的工业部门的是 ( )A.家用电器 B.电子 C.纺织 D.钢铁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发展的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化水平较高B.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C.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没有形成城市群 D.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密度仍较低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B.城市化与工业化没有多大关系C.工业的迅速发展使环境问题突出,人们不愿到城市居住D.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以后发展将减缓5、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就是经济发达地区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主要是受港澳的经济辐射影响C.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大量的侨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二、综合题:6、阅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何异同点 [课前预习]优越、优越、快、轻工业、外贸出口、高、49.2%、工业化 [问题研究]1、地理位置 东南 港澳 东南亚自然条件 地形 4.16 平原气候 丰富 雨热水源 密布社会条件 人口、城市 稠密 密集历史 早政策 早2、(1)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上升,趋向活跃;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2)目前珠三角已建立起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家电、电子、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玩具、日用商品等轻工业位居全国前列,金融、商贸、旅游、房地产、通信等第三产业也很发达。 珠三角充分利用地缘、人缘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以外贸为导向,经济发展逐渐与国际接轨。 今后在加强第一产业基础上,注重调整第二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对于第二产业要改造并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大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生态工业的标准建设工业园区,是企业在园区内集中布局3、(1)改革开放早期,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主要有:地处南部沿海,毗邻港澳,又是著名的侨乡;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早;建国以来成为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重要工业基地,是我国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价也低;有国家优惠的政策等早期能吸引外资的主要原因有:土地廉价;劳动力充足且廉价;政策优惠。(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③改变区域自然与人文环境(输出产业的地区环境质量提高 ,输入产业的地区出现环境污染加重,同时可使输入地区由乡村地区变成工业化的城市地区),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输出国失业率上升,输入地区就业压力减轻)。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①促进了经济发展,原来的乡村地区变成工业化地区,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城镇人口和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人地矛盾、重复建设问题日益突出②伴随着产业转移的环境污染也进一步加重了生态环境的压力。4、城市化特征 改革开发以来,珠江三角洲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迅速增加,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城市分布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规模越大,数量越多;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中山、珠海等大中城市在内的城市群。城市化发展快的原因 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课堂反馈】1.D 2。D 3。B 4。A 5。C6.(1)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同时区域经济水平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2)同:两个地区都是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异:珠三角的城市化是通过外资企业的建立,吸引大量农业人口进厂务工,促进城市化;苏南地区主要是在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辐射下,乡镇工业崛起,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化,带动了城市的发展。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条件社会条件______________的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___________,是我国重要的____ ___基地、__________基地、重要的经济区城市化水平_____,达___________%城市化城市化的推动力是_____化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苏南模式城市化大城市扩散工业化乡镇企业发展PAGE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