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装订线)课题4.1认识人工智能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教学过程(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教学目标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发展历程、典型应用与趋势。在实例体验中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客观认识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成就与进展。一、情境导入:1.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始导入,如:美颜拍照、火车站检票等导入AI2.教师介绍:人际博弈著名的“三盘棋”学生思考:在人机博弈过程中,计算机是如何“思考”的?上网查找这三次人机对弈的区别。小组讨论后选代表发言。二、新知探究:1.讲解讨论:学生阅读教材134页,教师讲解机器学习、知识库搜索与机器学习结合以及深度学习这三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学生思考并回答:什么是人工智能?教师播放“人工智能发展简史.mp4”,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个初步的理解。学生阅读教材134页的思考活动,查找资料,思考图灵测试能否判断出机器是否具有智能,并说明理由。(小组合作,讨论交流)2.小组体验:(1)语音识别——移动应用程序“高德地图”松原市火车站——龙华寺(2)图像识别——百度识图识别一张有小狗的图片,得出狗的品种。(3)自然语言处理——百度翻译;自己录入一段文字,熟练使用百度翻译。3.教师讲解:语音识别: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技术。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用自然语言进行有效通信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图像识别:是指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以识别各种不同模式的目标和对象的技术。4.交流讨论: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在解决相关问题时的优缺点。填写表格:重点:了解人工智能的含义及特征,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带给人类的便捷服务,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难点: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客观认识人工智能的特征,利用智能平台提供的智能工具解决问题。教学方法分组探究、体验交流、任务驱动、云课堂演示等教学反思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思想等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采用探究式学习,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课堂气氛比较浓厚。学生对AI非常感兴趣,但对于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及其相关的技术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整体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人工智能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列举出生活中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热情。类型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你认为有优势的打√说明理由5.合作探究:阅读教科书第138页“机器学习”内容,利用互联网,解决下面的问题:机器学习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思考交流,概括出机器学习的模式图。三、课堂小结:师生利用Xmind软件总结本节内容。四、课后作业:根据你了解的人工智能应用实例,你可以设计一间“智能教室”吗?描述自己的设计思路,画出示意图。?(共18张PPT)4.1认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人机博弈“三盘棋”的发展。1956年,计算机技术的先驱萨缪尔,在计算机上编写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国际跳棋程序。1997年,超级计算机“深蓝”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深蓝”是美国IBM公司生产的一台超级计算机,有32个大脑(微处理器),每秒可以计算2亿步。“深蓝”中存储了一百多年来优秀棋手的两百多万局对局。2016年,阿尔法围棋(AlphaGo)在与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的对弈中,以4:1的总比分获胜。问题:在人机博弈过程中,计算机是如何“思考”的?上网查找这三次人机对弈的区别。小组讨论后选代表发言。计算机学会“思考”的三个阶段:(1)机器学习(2)将知识库搜索与机器学习结合(3)深度学习这三种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演进,并最终发展成为现代人工智能技术。问题:什么是人工智能?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智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人工智能发展历程:阅读“图灵测试与人工智能”,查找资料,思考:图灵测试能否判断出机器具有智能,并说明理由。吴文俊与“吴氏方法”吴文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数学的传统(即算法化思想),转而研究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他从初等几何着手,在计算机上证明了一类高难度的定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定理,进一步探讨了微分几何的定理证明,提出了利用机器发现与证明几何定理的新方法,即“吴氏方法”。这项研究在数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小组体验:(1)语音识别——移动应用程序“高德地图”松原市火车站——龙华寺(2)图像识别——百度识图(3)自然语言处理——百度翻译;在体验过程中,思考机器的智能体现在哪里?智能达到什么程度?语音识别: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技术。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用自然语言进行有效通信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图像识别:是指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以识别各种不同模式的目标和对象的技术。交流讨论: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在解决相关问题时的优缺点。填写表格:类型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人类智能人工智能人类智能人工智能人类智能你认为谁更有优势,就在下面的框中打√??????简单说明理由??????合作探究:阅读教科书第138页“机器学习”内容,利用互联网,解决下面的问题:机器学习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思考交流,概括出机器学习的模式图。课堂小结:师生利用Xmind软件总结本节内容。课后拓展任务:根据你了解的人工智能应用实例,你可以设计一间“智能教室”吗?描述自己的设计思路,画出示意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 认识人工智能-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docx 4.1 认识人工智能-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课件.pptx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