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灵寿中学11-12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7科8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灵寿中学11-12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7科8份)

资源简介

河北灵寿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2011.9)
第Ⅰ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4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6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道德经》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有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3.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指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4. 冯天谕等著作的《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关于“三纲五常”的学说
5. 宋代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A.佛教和道教思想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6. 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不可能达成的共识应该是
A.意识(心、理)第一,物质第二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7. 李赞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这反映了他
A. 主张男尊女卑 B. 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礼教
C. 迷信孔子的思想 D. 主张“工商皆本”
8. 黄宗羲“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的论断体现了
A.君主专制的思想   B.君臣平等的思想
C.工商皆本的思想   D.经世致用的思想
9.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主要取决于
A、思想内容变化 B、社会环境变化
C、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 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
10.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11.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A.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B. 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
C. 宋代发明了火药 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12.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面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对应的是
13. 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用它看风水。”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 中国迷信思想盛行不通 B. 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 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D. 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
14. 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请欣赏下列四种文字:
① ② ③ ④
上述四种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 ①②③④ D.①④③②
15. 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哪一项: ①一束纸张 ②一叠印刷的书籍 ③临摹的《洛神赋图》 ④王羲之的《兰亭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
16. 吴倩幸运地被选中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应该是
A.人物画 B.文人画 C.花鸟画 D.山水画
17.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18.唐朝出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歌繁荣局面,主要是因为
①魏晋以来,诗歌创作渐趋成熟 ②民族屈辱和民族危机的影响 ③科举考试的推动作用④繁荣的政治、经济条件 ⑤实行的开放和多元政策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
19. “世上疮疾,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谰”是郭沫若称颂哪位诗人而写一副对联?
A.屈原 B.辛弃疾 C.杜甫 D.李白
20.“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
A.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B.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C.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 D.反映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1. 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22. 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 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23. “故事情节生动、奇幻、曲折,表现了丰富大胆的艺术想象力。书中人物既有浓厚的神奇色彩,又有强烈的现实感。将神性(幻想性)、人性(社会性)、物性(自然性)三者的有机结合。”这本小说集最有可能是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24. 2004年6月4日下午,紫禁城开始了自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以后近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工程。这次大修历经19年时间,总投资近20亿元人民币。除了意大利的专家,还有来自美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的古建、文物修复、数字化技术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参与了这次大修,中国民间的传统工艺和世界上最先进的现代科技同时在大修中使用。这次故宫大修体现出:①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②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③世界文化的多元化;④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25.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26.《日落紫禁城》:“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这里的“几个读书人”中应该包括
A.谭嗣同 B.林则徐 C.李鸿章 D.陈独秀
27.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
28. 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29.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有识之士掀起了
A. 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30. 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31. 1919年的《大公报》报道:在一些小城镇,离婚事件屡见不鲜。浙江镇海县的妇女都知道没有爱情就离婚。与这则新闻所反映的婚姻观变化关联最密切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32.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33. 李大钊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他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庶民的胜利》 B.《文学改良刍议》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34.集中体现毛泽东思想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
①《论人民民主专政》 ②《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③《论十大关系》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⑤《在扩大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A.①② B、②⑤ C、②④ D.③④
35.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1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1956年”。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C.“二为”方向的提出 D.“双百”方针的提出
36. 1977年,国家开始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其中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的是
A.恢复高考制度 B.“三个面向”题词
C.实行义务教育 D.发展高等教育
37. 2008年9月27日16:43,翟志刚成功实现了中国首次太空出舱,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标志是
A.“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并成功返回 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38. 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
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
C.宗教信仰 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
39. 十四世纪由意大利发端的思想解放运动之所以称之为文艺复兴,因为
A.首先兴起于古代希腊罗马 B.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C.是资产阶级文化衰落后的复兴 D.打着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复兴的旗号来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40. 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观点应是
A.水是万物的本原 B.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
41. 苏格拉底说:“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利,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强调
A.一切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 B.否认绝对权威
C.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D.重视道德修养
42. 右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43. 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塔戈拉——认识你自己 ②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③马丁·路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伏尔泰——“社会契约”
A. 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4. 下面四幅图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
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B.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的潮流
C.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 D.加速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共34分。其中45题12分,46题22分。)
45.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学者威尔斯说:“(7-9世纪)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也说:“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但是他也指出:“欧洲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其相似的现代科学。”
材料二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的统计表:
年代 科技发明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 件 %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请回答:
(1)隋唐以来影响世界的三项伟大科技成果的发明是怎样完成和发展的?(6分)
(2)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的状况。(2分)
(3)16世纪科技发展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历史原因有哪些?(4分)
46. (2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
材料二
材料三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材料五
1992年《深圳特区报》刊登的关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
(1)材料一中的A、B、C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 (3分)
(2)材料二图中所示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思想理论 (1分)这一思想理论对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民主进程起了巨大作用,请概述其具体表现。(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发起的一场运动的名称。(1分)请概要指出这场运动的意义。(6分)
(4)材料四描述的是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的哪一革命理论的实践 (2分)列举毛泽东集中阐述这一理论的三篇重要文章。(3分)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标志是什么 (2分)
河北灵寿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选择题:
1—5 CABDA 6—10 DBBBC 11—15 ADDDD 16—20 BCBCD
21—25 DADAA 26—30 ABBCB 31—35 CBDDD 36—40 AABDC
41—44 DAAB
二、非选择题:
45.(12分)
46. (22分)
(1)A:黄宗羲(1分);B:顾炎武(1分); C:王夫之(1分)。
(2)三民主义。(1分)
表现:是辛亥革命的理论旗帜,对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促成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起了巨大的作用。(4分)
(3)运动:新文化运动。(1分)
意义: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分)促进了民众的觉醒;(2分)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2分)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或“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分)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分)
(5)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2分)灵寿中学高二文科地理第一次月考
一、单项选择题(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发生9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震源深度10公里。随后引发的海啸,最大浪高达23.6米。地震海啸导致大量人员伤亡,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导致福岛核电站出现核泄露危机,引起全球关注。回答1~4题
1.东京和宫城县感觉到震动的时间不同,主要是因为
A.震级大小不同 B.震中距不同 C.地震裂度不同 D.震源深度不同
2.下列自然灾害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是
①台风 ②滑坡 ③干旱 ④海啸 ⑤泥石流
A.②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3.地震的大小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日本地震发生后,日本地震局速报震级为8.9级,后根据国际惯例调 整为9.0级,有关地震震级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同一次地震有若干个震级 B.距震中远近不同震级不同
C.一个9.0级地震约相当于900个7.0级地震释放的能量 D.震源深度越浅震级越高
4.地震裂度指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下列与地震裂度大小无必然联系的是
A.震中距 B .震源深浅 C.震级的大小 D.经济发达程度
5.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有
①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
②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
③1996年菲律宾坎拉翁火山爆发,造成4名登山队员失踪
④1952年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一座新的火山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图1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图1
6.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B.滑坡是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C.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D.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7.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滑坡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8.下列各种灾害在形成、发展、致灾上,彼此之间有着密切关联性的是
A.滑坡—地震—疫病流行 B.台风—暴雨洪涝—火山喷发
C.地震—海啸—洪灾 D.旱灾—森林火灾—虫灾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图2),回答9~12题。
9.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①干旱 ②滑坡 ③台风
④风暴潮 ⑤寒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0.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
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
11.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
严重的是
A.a B.B C.c D.d
12.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下表为2007年9月影响我国的第13号台风“韦帕”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13~14题。
时间 17日16时 18日 19日19时 20日
06时 10时 19时 20时 05时 12时
台风中心位置 经度 123.8° 123.4° 121.6° 121.4° 119.9° 118.8° 119.4° 122.5°
纬度 24.3° 24.8° 26° 26.2° 27.6° 30.2° 34.1° 37.1°
中心气压(百帕) 960 930 925 930 940 995 998 998
13.“韦帕”的移动方向是
A.西北方向 B.先向西北,后向东北 C.东北方向 D.先向东北,后向西北
14.“韦帕”势力最强的时刻出现在
A.17日16时前后 B.18日10时前后
C.18日20时前后 D.20日12时前后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5~17题。
15.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16.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17.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
右图中“4”、“5”所示区域分别表示某日我国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用电严重紧缺区,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所示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9.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用电严重紧缺区,
天气分别可能是
A.沙尘暴、寒潮 B.暴雨、低温
C.干旱、台风 D.暴雨、高温
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我国各地连发的高级别旱灾,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主要为冬小麦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读我国旱灾分布图,回答20~23题。
20.图中遭受“重旱”的省区有
A.粤、冀、晋、鲁 B.豫、辽、晋、陕
C.藏、川、甘、宁 D.冀、晋、陕、藏
21.在本次旱灾中,华北地区损失最大,原因是该地区
①是全国唯一的重旱区 ②受灾面积大
③人口与城市密集 ④正值春小麦生长的关键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造成本次旱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低
B.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高
C.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高
D.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低
23.造成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   ②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层中
③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修建水库后
①河流径流量增加 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③降水量季节变化增加 ④旱涝灾害的发生机率减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可调节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以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措施还有
①植树造林 ②人工降雨 ③疏浚河道 ④退耕还湖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读右图,回答26~27题。
26.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7.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
A.①    B.②  
C.③    D.④
28.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B.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
C.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
D.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中应急行动见下图。据此回答29~30题。
灾中应急行动
29.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
30.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 ②自然灾害的种类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 ④救灾人员的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II 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第31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地区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华南地区 11 43 39 7
华北平原 9.8 73 13 4.2
长江中下游 22 45 18 15
西北干旱区 32 29 10 29
材料三: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右图)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2分)
(2)图中A、B是我国两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8分)
第32题:下图为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统计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中甲是长江水域发生洪涝灾害次数最多的区域,受灾也相对严重。请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方面分析其原因。(4分)
(2)以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多,财产损失少。现今,同样的洪灾,死亡人数少,财产损失却巨大。请简要对比分析成因。(4分)
(3)请你提出防治上述洪涝灾害应采取哪些措施 (4分)
第33题:自然灾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防灾、减灾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为我国 新能源丰富区;乙为我国某时期平均降水pH<5.6的地区,防治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2分)
(2)甲、乙分布区几乎不重叠,说明了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即(双选)(2分)
A.降水量悬殊较大 B.工矿、人口分布稠稀明显
C.热量条件差异大 D.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大小不同
(3)简述丁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危害及减轻该种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2分)
(4)图中丙气象灾害名称是 ,发生在 季和 季对农作物危害最大。请简述该气象灾害对西藏和云贵高原影响较小,不易侵入广东、海南、台湾等地的原因。(4分)
第34题:地震风险指数是指发生地震后带来的危险。读我国地震风险指数图、自然灾害景观图,滑坡、泥石流多发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结合材料描述我国地震风险指数分布的特征。(2分)
(2)右边自然灾害景观图所发生的自然灾害
名称是 。简要分析该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成因。(2分)
我国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但B地滑坡、泥石流发生次数很少,试分析原因。(2分)
我国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但B地滑坡、泥石流发生次数很少,试分析原因。(2分)
月考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D C C D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B B B C D B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B D A B B B D C
二、综合题
第31题:(1)东南多西北少(或南多北少、东多西少)(1分);夏秋多冬春少(1分)
(2)A地主要为春旱(2分)。原因:春季降水少(锋面雨带停留在长江以南);并且春季气温升温较快造成蒸发量大;农业用水多,形成春旱。(任答两点给2分)
B地主要为伏旱(7、8月份) (2分)。原因:该地在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锋面雨带北移至华北、东北地区),降水少,夏季气温高,形成伏旱。(2分)
第33题:(1)太阳(1分)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1分)
(2)AB(2分)
(3)台风造成的主要危害有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1分)。 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1分)。
(4)寒潮(1分) 春、秋(1分) 西藏、云贵高原因地势高受寒潮影响较小(1分);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远离有冬季风的源地(1分);此外,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沿途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层层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加上受南方温暖地面的影响,寒冷程度降低,所以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就很少受寒潮影响。
第34题(1)东部高于西部,东部又集中在华北平原、江淮地区及东南沿海一带。(2分)
(2)滑坡(1分) 地形起伏大,植被破坏严重
(3)地处四川盆地,地势相对比较平坦。(2分)
(4)地形:地表崎岖,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岩石破碎;
气候: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人类活动:植被破坏严重。(任答两点即得2分)
图2
图7河北灵寿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原子量:H: 1 O:16 S:32 Na:23 C:12 N:14 Al:27 Cl:35.5 Ca:40 K:39
卷Ⅰ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过程中△H大于零的是 ( )
A.碳的燃烧 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C.Ba(OH)2·8H2O与NH4Cl反应 D.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
A、H2(g)+Cl2(g)= 2HCl(g) △H =-184.6 kJ/mol
B、CH4(g)+2O2(g)= CO2(g)+2H2O(g) △H = - 802.3 kJ/mol
C、2H2(g)+O2(g)= 2H2O(l); △H = -571.6 kJ/mol
D、CO(g)+1/2O2(g)= CO2(g); △H = -283 kJ/mol
3.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 + O2(g) 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相同条件下)( )
A.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
C.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D.将两份质量相等的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
4、在25℃、101 kPa下,1 g甲醇( 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3OH(l)+O2(g)===CO2(g)+2H2O(l);ΔH=+725.8 kJ/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
D.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5.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6.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
△H =-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1的Ba(OH)2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盐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H1>△H2>△H3 B.△H1<△H2<△H3
C.△H1<△H2=△H3 D.△H1=△H2<△H3
7.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固体硫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 C(金刚石);△H=+1.90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101kPa时,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 2H2O(l); △H=-285.8kJ/mol
D.在稀溶液中,H+(aq)+ OH-(aq) = H2O(l); △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大于57.3kJ
8. 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Sn(s,白)+2HCl(aq)== SnCl2(aq)+H2(g) ΔH1
②Sn(s,灰)+2HCl(aq)== SnCl2(aq)+H2(g) ΔH2
③Sn(s,灰) Sn(s,白) ΔH3 = +2.1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1>ΔH2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9.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
10.在2A+B 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 0.5 mol/(L·s) B.υ(B)= 0.3 mol/(L·s)
C.υ(C)= 0.8 mol/(L·s) D.υ(D)= 1 mol/(L·s)
11.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1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转化率变小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 > c+d
1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M (g)+N (g) R (g)+2 L
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正反应放热,L是液体
D.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15.一定量的稀硫酸与过量的锌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下列物质,其中一定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氯化钠溶液 B.水 C.醋酸钾溶液 D.硫酸铜固体
16.某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 能表明该反应一定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只有④
17.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 3C(g)+D(s),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的体积百分含量为a%,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方案作为反应物,达平衡后,C的体积百分含量不可能为a%的是( )
A.4 mol A+2 mol B B.3 mol C+1 mol D+2mol A+1 mol B
C.3 mol C+0.8 mol D D.1.6 mol A+0.8 mol B+0.6 mol C+0.3 mol D
18、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
19. 已知450℃时,反应H2(g)+I2(g) 2HI(g)的K=50,由此推测在450℃时,反应
2HI(g) H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A.50 B.0.02 C.100 D.无法确定
20.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H<0,达到平衡时,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加压,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倍数大于V逆增大倍数
C.降温,V正、V逆都减小,且V正减小倍数小于V逆减小倍数
D.加入氩气,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倍数大于V逆增大倍数
21.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AB(g)+C(g)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且A不是气态 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A是气态
C.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少量A,该平衡向正方向移D. 改变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22.下列叙述中一定能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 B.正、逆反应速率改变
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改变 D.混合体系的压强发生改变
23.某温度下,已知反应mX(g)+nY(g) qZ(g) ΔH>0,m+n>q,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v正(X)=v逆(Y) B.降低温度,的值变小
C.增加Y的物质的量,X的转化率减小 D.加入X,反应的ΔH增大
24. 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 (Sn),发生反应:
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
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25.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所示的是
A.CO2(g)+2NH3(g)CO(NH2)2(s)+H2O(g); △H<0
B.CO2(g)+H2(g)CO(g)+H2O(g); △H>0
C.CH3CH2OH (g)CH2=CH2(g)+H2O(g); △H>0
D.2C6H5CH2CH3(g)+O2(g)2 C6H5CH=CH2(g)+2H2O(g); △H<0
卷Ⅱ
简答题(共50分)
26.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7、反应m A+n B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①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
______ _________。
②若C为气体,且m + n = 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方向移动。
③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态。
28. 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 、及。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
② ;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 ________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_________0,判断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
实验②:=;
实验③:=____________________。
29、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2NH3(g)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t(N2)=13 mol,nt(NH3)=6 mol,计算a= 。
(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 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计算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
(3)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B C C D D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A D D A C B B D
21 22 23 24 25
A C A D A
河北灵寿中学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
26 、(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偏小
(4)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偏小;
27.m+n > P; 逆; 气
28.灵寿中学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
1.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授粉的番茄花蕾,能获得无籽的番茄,其原因是( )
A.生长素促进了子房发育成果实 B.生长素抑制了番茄种子的发育
C.生长素抑制番茄的受精 D.生长素使子房发育快、种子发育慢
2.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和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 )
A.喷洒N肥 B.提高CO2浓度 C.喷洒P肥 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3.某一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说话,不能写字但能看书看报,那么受损的( )
A.运动言语中枢 B.听觉言语中枢 C.视觉言语中枢 D.感觉言语中枢
4.正在发育的果实被虫蛀了,结果造成果实停止生长发育,这说明被虫蛀部分是( ) A.种子 B.外果皮 C.中皮果 D.内果皮
5.经人工处理过的一只成年狗,身体变得臃肿,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根据上述症状可以断定人工处理的方法是( )
A.摘除了狗的生殖腺 B.摘除了狗的甲状腺
C.给狗注射了大量的甲状腺激素 D.给狗注射了大量的生长素
6.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方向是( )
A.单向 B.双向 C.发散 D.都可以
7.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标记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处理甲图中的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的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8.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对于动物行为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神经调节控制着激素调节
B.动物的激素调节控制着神经调节
C.动物的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互相影响,共同协调,相辅相成
9.一个脊髓从胸部折断的人,其下肢( )
A.有感觉,能运动 B.没有感觉,不能运动
C.没有感觉,能运动 D.有感觉,不能运动
10.为了观察小狗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病变,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用甲状腺制剂连续喂养发育正常的小狗
B.向甲状腺功能不足的小狗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
C.用碘制剂连续喂养发育正常的小狗
D.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的甲状腺体
11.右图表示一反射弧,若在S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
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
A.感受器产生感觉
B.兴奋只向效应器方向传导
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D.刺激强度越大,效应器发生反应越快
12.引起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因素有 ( )
A.温度、湿度 B.空气、地心引力
C.空气、阳光 D.单侧光、地心引力
13.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14.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15.人体血糖浓度约为80—120mg/dl,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是( )
A.垂体分泌的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16.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与激素的作用无关的是( )
①果树整枝修剪 ②无籽西瓜的培育③无籽番茄的培育
④带芽的枝条扦插易生根⑤阉割猪以利育肥
⑥移栽植物常去掉部分叶片
A.①④ B.②⑥ C.③⑤ D.①⑥
1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另一方面激素也可以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
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各部分活动的基本方式
C.单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是不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的
D.反射弧是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
18.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产生抗体B.产生淋巴因子C.导致靶细胞破裂 D.产生记忆细胞
19.人体下列平衡不受激素调控的是( )                    
  A.水的平衡 B.盐的平衡 C.CO2和O2的平衡  D.血糖的平衡
20.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1.先天性无胸腺的小鼠的免疫情况是( )
A、细胞免疫功能丧失、体液免疫功能降低
B、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C、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丧失
D、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降低
22.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
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 )
A.B细胞 B.T细胞
C.效应B细胞 D.效应T细胞
23.人在寒冷的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
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液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交感神经兴奋⑥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加⑦骨骼肌战栗⑧代谢活动增强
A、①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⑦⑧
24.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或物质是( )
①骨髓 ②扁桃体 ③淋巴细胞 ④抗体 ⑤红细胞 ⑥吞噬细胞
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25.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6.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
A.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长素
2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是( )
A、 葡萄糖 B 、血红蛋白 C 、二氧化碳和氧 D 、氨基酸
28.下列各项中不是直接影响内环境的因素是( )
A、PH B、渗透压 C 、酶 D、 温度
29.维持血液PH值恒定的缓冲物质是( )
A 强酸和相应的强碱盐 B 强酸和相应的弱碱盐
C 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 D 弱酸和相应的弱碱盐
30.下列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有( )
①神经调节 ②体液调节 ③各器官协调运动 ④外界环境条件
A ①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1.正常的情况下,人体内进食后血液内( )
A、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减少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减少D、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增加
32.在首次感染时期,记忆细胞是由( )产生的
A、造血干细胞 B、效应B、T细胞 C、B、T细胞 D、吞噬细胞
33.今年暑期,高二(2)与高二(5)在进行足球赛,如果你是班生活委员,你应为队员准备什么类型的饮料?( )
A 盐汽水 B、核酸型饮料 C、蛋白型饮料 D、纯净水
34.下列细胞中最可能为效应B细胞的是 ( )
A B C D
35.胃酸能杀死病原微生物,在生物学上叫做( )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特异性免疫
36.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注入的蛇毒是( )
A、特异性免疫、抗原 B、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C、特异性免疫、抗体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37在太空飞行的宇宙飞船中一株水平方向生长的幼苗培养几天后根茎的生长( )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茎均向下生长
C.根水平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茎均水平生长
38.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B、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C、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D、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籽果实
39.将一燕麦胚芽的胚芽鞘剥除(胚芽不受损),然后对胚芽给予左侧照光培养,则该胚芽将( )
A、直立生长 B、向左弯曲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 D、停止生长
40.以下免疫过程包含非特异性的是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
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 D、静脉注射狂犬病抗体
二、非选择题
1.(10分)对燕麦胚芽鞘作如下处理:①放在暗盒里;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的尖端;⑥切去胚芽鞘的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的琼脂小块;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并置于暗盒里;⑧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上述装置均用相同的单侧光照射。
请仔细分析上图,回答以下问题:
(1)有单侧光照时仍能直立生长的 。
(2)弯向光源生长的有 。
(3)不生长、不弯曲的有 。
(4)如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给予右侧光照,它的生长情况是 。
(5)以上试验说明,植物的茎具有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 ,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 ,胚芽鞘尖端能够产生 ,从尖端运输到下部,能 。
2.如图是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病毒增殖与发病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回答:
(1)免疫学认为侵入人体内的病毒属于 。
(2)表示病毒增殖的曲线是 ;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 。
(3)第二次感染时,抗体的产生量明显比初次感染 。
(4)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 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再通过 免疫的作用来予以彻底消灭。
(5)如果在初次感染之前一个月给人体注射过相应疫苗,会使其在感染后无明显症状出现,原因是人体内 。请绘出初次感染后人体的抗体产生与病毒增殖的关系。
3.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 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灵寿中学第一次月考高二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A A B A C D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D A D B A D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A C B A B C C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C A C A A D C B A
二、非选择题高二数学月考1试题(文)2011.9
参考公式:用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
样本数据x1,x2,…,xn的标准差,其中是平均值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6分,共9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中。
1、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A.3=A B.M=-M C.B=A=2 D.x+y=0
2、下列叙述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中,说法正确的是
A.频率就是概率
B.频率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次数无关
C.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频率一般会越来越接近概率
D.概率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
3、命题“若a>-1,则a>-2”及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4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0     B.1 C.2 D.4
4、 把黑、红、白3张纸牌分给甲、乙、丙三人,则事件“甲分得红牌”与“乙分得红牌”是
A.对立事件 B.互斥但不对立事件 C.不可能事件 D.必然事件
5、在120个零件中,一级品24个,二级品36个,三级品60个,用分层抽样法从中抽取容量为20的样本,则应抽取三级品的个数为
A.2     B. 4    C.6     D.10
6、把77化成四进制数的末位数字为
A.4 B.3 C.2 D.1
7、在右边程序中,如果输入的值是20,则输出的值是
A.100   B.50   C.25    D.150
8、有下述说法:①是的充要条件.
②是的充要条件.
③是的充要条件。则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个 B.个 C.个 D.个
9、已知a,b,c∈R,命题“若=3,则≥3”,的否命题是
A.若≠3,则<3 B.若=3,则<3
C.若≠3,则≥3 D.若≥3,则=3
10、从甲、乙、丙三人中任选2人作代表,则甲被选中的概率为(  )
A. B. C. D.1
11、假设关于某设备使用年限x(年)和所支出的维修费用y(万元)有如下统计资料:
x 1 2 4 5
y 1 1.5 5.5 8
若由资料可知y对x呈线性相关关系,则y与x的线性回归方程=bx+a必过的点是
A.(2,2) B.(1,2) C.(3,4) D.(4,5)
12、已知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茎叶图如下图所示,则甲、乙两人得分的中位数之和是
A. B. C. D.
13、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如果连续抛掷 1000次,那么第999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A.  B. C.   D.
14、上图给出的是计算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A. B. C. D.
15、种植某种树苗,成活率为,现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该树苗种植棵恰好棵成活的概率,先由计算机产生到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指定至的数字代表成活,代表不成活,再以每个随机数为一组代表次种植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如下组随机数:
据此估计,该树苗种植棵恰好棵成活的概率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请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横线上。
16、从12个同类产品(其中10个是正品,2个是次品)中任意抽取3个,(1)3个都是正品;(2)至少有1个是次品;(3)3个都是次品;(4)至少有1个是正品,上列四个事件中为必然事件的是________ (写出所有满足要求的事件的编号)
17、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102、238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__.
18、为了测算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作一个边长为6的正方形将其包含在内,并向正方形内随机投掷800个点.已知恰有200个点落在阴影部分内,据此,可估计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
19、设命题p:|4x-3|≤1,命题q:x2-(2a+1)x+a(a+1)≤0。若 p是 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要求用区间表示)________.
20、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如图所示,例如,明文对应密文. 当接收方收到密文时,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1、(10分)为了了解高一学生的体能情况,某校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上图),图中从左到右各小长方形面积之比为2:4:17:15:9:3,第二小组频数为12.
(1)第二小组的频率是多少?样本容量是多少?
(2)若次数在110以上(含110次)为达标,试估计该学校全体高一学生的达标率是多少?
22、(10分)将一颗骰子(它的六个面分别标有点数1,2,3,4,5,6)先后抛掷两次,观察向上的点数,求:两数之积是6的倍数的概率;
23、(10分)设有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若a是从区间[0,3]内任取的一个数,b是从区间[0,2]内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没有实根的概率。
2011.9数学(文)月考答案
BCCBD DDBAC CADDA
16. (4) 17. 34 18. 9 19. 20. 1,4,2,6
22、解: (1)此问题中含有36个等可能基本事件,记“向上的两数之积是6的倍数”为事件A,则由图可知,事件A中含有其中的15个等可能基本事件,所以P(A)==,
即两数之积是6的倍数的概率为.
23、解:试验的所有基本事件所构成的区域为:,
其中构成事件B的区域为
所以所求概率为P(B)==。
INPUT x
IF x<=5 THEN
y=10﹡x
ELSE
y=7.5﹡x
ENDIF
PRINT y
END
第7题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次数
O
频率/组距
第21题
输入a,b,c,d
输出m,n,p,q
结束
开始
第20题灵中高二《文化生活》1-3课测试题(月考1)
说明: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将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只上交答题卡和Ⅱ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5分,共46小题,合计69分)
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西部大开发又掀高潮 ②校园文明建设轰轰烈烈
③共和国国庆大典举世瞩目 ④美国高层访华深化中美对话
⑤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气势恢宏 ⑥诺贝尔奖评选激发国人创新决心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⑥
2.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
A.任何文化都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
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
3.近年网络中出现了一种代表性的现象,以出位的言行、雷人的文字,震撼我们的国度和网络,特别是近期网络上出现的“凤姐”,以自己一系列雷人言论在网络上走红,瞬间风靡了全国所有虚拟网络社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必然将在中国社会、文化、网络发展史中留下几丝痕迹。网络文化的出现表明( )
A.文化现象作为重要的社会现象无处不在 B.文化发展必将走向颓废化
C.文化发展终将失去正确的方向 D.文化生产失去控制
4.我们可以从一本书探知作者的内心世界,从先民的遗物可以了解远古的文明,这说明( )
A 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B 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C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D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5.“信天游”流行于陕西。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当地把从事此种劳动的人称作“脚夫”。“脚夫” 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以唱歌自娱。他们所唱的主要就是“信天游”。他们既是传播者,又是创造者。在传唱中,他们免不了随意创作,在创作了之后,又不断地传播出去。这表明( )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作品直接产生于底层老百姓
C.只有直接产生于底层的艺术才有持久的魅力
D.文学艺术的创作是随意的、没有规律可循的
6.现实生活中,由于政治文化水平的限制,我国农民视野狭窄,民主知识缺乏,对参政的目的、责任和自己的义务、基本权利等缺乏认识,对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表现冷漠,对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有时也表现无所谓。这说明( )
A 经济决定文化 B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C 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 D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7.2009年国务院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下列关于文化产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龙头产业。
B、我们应该无条件支持一切文化产业的发展。
C、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使得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在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注重经济效益。
8.今年安徽卫视斥巨资打造《天生王牌》的选秀节目,而江苏卫视有《绝对唱响》、湖南卫视有《快乐男声》等选秀节目。无疑“选秀”节目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推出了“大众选秀”节目的流行。这反映 “选秀”作为一种文化活动( )
①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③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④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9.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对于一个国家的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有关研究认为,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这表明( )
A 提升文化软实力,应大力提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提升文化软实力,应使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C 提升国家竞争力,应大力加强科学、教育、文化建设
D提升国家竞争力,应把科学文化建设放在思想道德建设更重要的位置
1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如果我们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随着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加快,就会被别的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 前几年,美国根据“花木兰”的故事制作的动画片在全国热播就说明了这一点。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B.充分合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
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11.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2.“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二十多年前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割舍不断的感情,表达了华夏儿女对中华民族的无限深情。上述歌词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无形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形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永远不变的
13.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范仲淹曾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如今这一思想已经熔铸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影响了千千万万人。此句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因为:( )
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 C.人创造了文化
D.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4.从2010年3月1日起,深圳市博物馆、深圳市少儿图书馆等七大市属公益性文化场馆,全部免收门票向社会开放,真正实现了“零门槛”。 方便了老百姓贴近高雅文化,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养,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B.不同的地区、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相对的稳定性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15.“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温暖世间真情。”这朗朗上口的公益广告语使人们的言行悄悄发生了变化。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A 深远持久的特点 B 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C 潜移默化的特点 D 鲜明民族性的特点
16、汉族人婚嫁时大都是喜笑颜开,而鄂西土家族女孩则自小就跟人学唱“哭嫁歌”,以便自己出嫁时好表现才能,哭得好听又让人伤怀感动。土家女孩这样做,取决于其( )
A.价值观念不同 B.风俗习惯不同
C.文化程度不同 D.交往方式不同
17.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
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④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18.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到GDP的约1/5。这说明(   )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日趋激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国家工信部下发《通知》,要求2009年7月1日所有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出厂时都要预装一款名为“绿坝-花季护航”的绿色上网过滤软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 )
A.网络文化环境对青少年成长起决定性作用
B.网络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网络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不可缺少的精神武器
D.先进的健康的网络文化会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2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古人对读书境界的生动写照,而每年的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世界读书日”。温总理也提倡人们要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他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这表明读书( )
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
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 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21.在一次评选20世纪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的活动中,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雨》、雷锋的《雷锋日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榜上有名。由此可以看出( )
A.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创造人 B.优秀文化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
C.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2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当时的诸子百家,群星灿烂,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孙子兵法》至今为兵家经典,甚至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
A.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B.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3.学校草坪上告示牌的多数内容都是“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小草需要你的关爱”等劝告式、对话式的内容,体现了学校艺术气质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其人文关怀的性情。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持久不变的特点
③ 文化对人的影响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
④ 人们创造和发展文化,也获得和享用文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4.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所以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因为(   )
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先进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 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2010年1月2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就“互联网自由”问题发表演讲,指责中国的互联网管理政策,影射中国限制互联网自由,向世界推销其所谓“信息自由”。这表明(   )
①经济上的发展繁荣必然滋生文化上的霸权主义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③霸权主义国家借助文化渗透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 
④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留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形成了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透过这些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
①可以探索到我们民族文化的渊源  ②可以领略到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③可以感受到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④可以预测各民族未来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
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8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话题越来越热。假如以此为话题,围绕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写一篇政治小论文,你认为下列最合适的理论视角是( )
A.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C.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D.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一元化
29.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艺术的走向时指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令人警醒的著名论断体现了 (  )
A.文化可以分为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两部分
B.民族文化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C.民族文化都值得发扬光大
D.正是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才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
30.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是相通的,这是因为 (  )
A.文化具有多样性 B.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C.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D.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31.我国城市建设中“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这种“千城一面”现象( )
A.体现了当代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 B.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结果
C.不符合人们对城市建筑文化多样化的需求 D.符合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的需要
32.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为世界独有,俄罗斯的芭蕾舞、意大利的歌剧等享誉天下,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大观园。这主要表明 (   )
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是有差异的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文化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地位是不同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据此回答34~35题。
33.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   )
①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根本不同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4.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就是要求在文化交流中做到 (   )
①尊重差异 ②理解个性 ③和睦相处 ④不分你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5.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   )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6.传达中国人民对亚洲各国人民、各国文化的尊重,促进亚洲各国跨文化的对话、沟通和交流,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价值追求之一。这说明 (   )
A.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B.消除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文化交流的终极目标
C.不同民族文化既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又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D.发展民族间文化交流的目的是建立“大同社会”
37.《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38.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反映(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39.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社会科学素养 B.自然科学素养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40.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一打就垮”和“不打自垮”都说明了( )
A.必须提高国家的安全实力 B.必须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C.必须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 D.必须提高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41.“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否定了( )
①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2.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殷周时期是中华文化最初的形成时期
②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③ 秦朝的统一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④宋朝时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⑤隋唐中华文化达到全盛时期 
⑥元朝时中国文化开始走向衰落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
43.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几岁的孩童开始诵读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中庸》、《论语》、《大学》、《老子》等在内的古文(书)。有人认为,让孩子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是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危险的。这一观点表明( )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
 ③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儿童成长的消极作用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 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44.随着电影《孔子》在全国的热映,再度掀起了一阵“孔子热”, 电影所体现的孔子“仁、义、礼、智、信”的儒家精神非常值得当今世人研习。《孔子》在韩国观众中间也引起了极大的舆论反响,其教育价值得到京畿道教育监管人金相坤以及众多学生的广泛认可。这表明 ( )
①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精华,值得人类继承
②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③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
④儒家思想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5.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A.儒家的仁爱、孝悌、谦恭等传统价值取向在今天仍然有其影响力
B.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
C.中国文化包含56个民族的共同智慧结晶
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
46.民族精神不是虚幻的、虚无缥缈的。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都能受到它的熏陶。这段材料说明: ( )
①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②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③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③
灵中高二《文化生活》1-3课测试题(月考1)
答 题 卷
班级—————姓名——―――考号——――――分数——————
Ⅱ卷
二、非选择题(31分)
47.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那场空前壮阔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伟大的民族精神,不仅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血战到底的坚实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支柱,而且在抗战的烽火中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升华。这是伟大的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继承和发扬。" 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道理回答:
(1)如何大力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8分)
(2)为什么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8分)
48、(18分)综合探究题 材料一:随着“洋节日”的兴起,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节日备受我国一些青少年学生的青睐,过洋节渐渐成为一种时尚,而我国的大多数传统节日却日趋被青少年学生冷落。
材料二:“韩流”涌入中国以来,赢得了许多青少年学生的青睐。据上海市团委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在360名接受调查的青少年学生当中,知道“哈韩族”的占80%,知道“流氓兔”的占81.9%。另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有46.5%的中学生表示喜欢韩国的青春偶像剧,48.2%的中学生表示喜欢欧美的HIP-HOP、日本动漫、韩式阔脚裤。
针对上述现象,某校高二(9)班举办了以“重视民族传统节日,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讨论课。
(1)作为一名在校中学生,你怎样看待上述现象?7分)
(2)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呢?(8分)
《文化生活》1-3课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47 (1) ①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②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要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每小题2分共8分)
(2)①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或回答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也可.②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④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每小题2分共8分)
48.(18分) (1)①对于“洋节”、“韩流”等外来文化,要区别对待,不要盲从。 ②中学生要热爱学习、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③中学生要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④中学生在校要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不要过分追求时尚。(7分)
(2)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坚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坚持正确的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每小点2分,共8分)高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高二年级有14个班,每个班的同学从1到50排学号,为了交流学习经验,要求每班学号为14的同学留下来进行交流,这里运用的是( )
A.分层抽样 B.抽签抽样 C.随机抽样 D.系统抽样
五进制数转化为八进制数是( )
A. B. C. D.
计算机执行下面的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
a=1
b=3
a=a+b
b=ba
PRINT a,b
END
A、1,3 B、4,9 C、4,12 D、4,8
甲,乙两人随意入住两间空房,则甲乙两人各住一间房的概率是 ( )
A.    B.     C.    D.无法确定
如下四个游戏盘,现在投镖,投中阴影部分概率最大的是 ( )
下图是2008年我校举办“激扬青春,勇担责任”演讲比赛大赛上,
七位评委为某位选手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
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为 ( )
A.85;87 B.84; 86 C.84;85 D.85;86
如左图的程序框图(未完成).设当箭头a指向①时,输出的结果
s=m,当箭头a指向②时,输出的结果s=n,则m+n= ( )
A.30 B.20 C.15 D.5
10个正数的平方和是370,方差是33,那么平均数为( )
A.1    B.2   C.3    D.4
读程序                     
甲:INPUT i=1 乙:INPUT i=1000
S=0 S=0
WHILE i<=1000 DO
S=S+i S=S+i
i=i+l i=i一1
WEND LOOP UNTIL i<1
PRINT S PRINT S
END END
对甲乙两程序和输出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
A.程序不同,结果不同 B.程序不同,结果相同 
C.程序相同,结果不同 D.程序相同,结果相同
已知点P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内任一点,则P到四个顶点的距离均大于2的概率是( )
A. B. C. D.
11.甲、乙两人玩猜数字游戏,先由甲心中想一个数字,记为,再由乙猜甲刚才所想的数字,把乙猜的数字记为,其中,若,就称甲乙“心有灵犀”.现任意找两人玩这个游戏,则他们“心有灵犀”的概率为 ( ) A. B. C. D.
12.2x2-5x-3<0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
A.-<x<3 B.-<x<0 C.-3<x< D.-1<x<6
二、填空题:
13.语句“PRINT 37 MOD 5 ”运行的结果是____.
14.280和2155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
15. 甲乙两艘轮船都要停靠同一个泊位,它们可以在一昼夜(零点至24点)的任意时刻到达,设甲、乙两艘轮船停靠泊位的时间分别是3小时和5小时,则有一艘轮船停靠泊位时必须等待一段时间的概率为____(用分数表示)
16.、设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乙是丙的充要条件,丁是丙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则甲是丁的 -----------------.
17.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在时的值时,的值为 ----------.
18. 某单位有老年人人,中年人人,青年人人,为调查身体健康状况,需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的样本,用分层抽样方法应分别从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中各抽取 _________人、 人、 人.
19.某产品的广告费用x与销售额y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广告费用x(万元) 4 2 3 5
销售额y(万元) 49 26 39 54
根据上表可得回归方程中的为9.4,据此模型预报广告费用为6万元时销售额为 -------------.
三.解答题:
20.(12分)分别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2)正偶数不是质数.
21.(本题满分12分)设数列

(I) 把算法流程图补充完整:
①处的语句应为 ;
②处的语句应为 ;
(Ⅱ) 虚框内的逻辑结构为 ;
(Ⅲ) 根据流程图写出程序:
22(本题满分12分)某校从参加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的学生中抽出60名学生,将其物理成绩(均为整数)分成六段,…后画出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观察图形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Ⅰ)估计这次考试的众数m与中位数n(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Ⅱ) 估计这次考试的及格率(60分及以上为及格)和平均分.
23.(本题满分13分)在甲、乙两个盒子中分别装有标号为1、2、3、4的四个球,现从甲、乙两个盒子中各取出1个球,每个球被取出的可能性相等.
(Ⅰ)求取出的两个球上标号为相同数字的概率;
(Ⅱ)求取出的两个球上标号之积能被3整除的概率.
高二数学第一次月考
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C C A C B B B A D D
二.填空题(16分)
13、2 14、5
15、 16、充分不必要条件
17、-57 18、6,12,8 19、65.5
21.解 (Ⅰ)① i≤30 ② p=p+i
(Ⅱ)当型循环结构
(Ⅲ)
23.解:设从甲、乙两个盒子中各取1个球,其数字分别为,
用表示抽取结果,则所有可能的结果有16种,即
,,,,,,,,
,,,,,,,.
(Ⅰ)设“取出的两个球上的标号相同”为事件A,
则.
事件A由4个基本事件组成,故所求概率.
答:取出的两个球上的标号为相同数字的概率为.
(Ⅱ)设“取出的两个球上标号的数字之积能被3整除”为事件B,
则.
事件B由7个基本事件组成,故所求概率.
答:取出的两个球上标号之积能被3整除的概率为.
开始
i=1
s=0
i=i+1
s=s+i
i≤5
输出s
结束


a


7 9
8 4 4 4 6 7
9 3
i=1
p=1
S=0



S=S+p

i=i+1
结束
开始
输出S
i=1
p=1
S=0



S=S+p

i=i+1
结束
开始
输出S灵寿中学高二英语必修五9月月考测试题
I.单项选择(共3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30分)
1. The film _______ him _______ what he had seen in China.
A. reminded; to B. remembered; of C. recalled; with D. reminded; of
2. I ___ sight of an empty seat at the back of the bus and went directly there.
A. lost B caught C. looked D. took
3. His report was so exciting that it was ____ interrupted by applause(掌声).
A. constantly B. constant C. seldom D. never
4. _______ in a friendly way, their quarrel came to an end.
A. Being settled B. Settled C. Settling D. Having settled
5. Tom kept quiet about the accident ________ lose his job.
A. so not as to B. so as not to C. so as to not D. not so as to
6. The stone bridge _______ last year is very beautiful.
A . built B. was built C . being built D .to be built
7. The poor man , ________,ran out of the dark cave.
A. tiring and frightened B. tired and frightened
C. tired and frightening D. tiring and frightening
8. After the war, a new school building was put up there used to be a theatre.
A. that B. where C. which D. when
9.The novel“gone with wind” is said _____ into several language.
A. to translate B. being translated
C. having been translated D. to have been translated
10. ancient Olympics is held every four years without break for 1000 years. A.The; a B.An; a C.An; / D.The;/
11. Talks with business leaders ____ last night because they couldn’t reach agreement.
A. broke away B. broke down C. broke in D. break out
12. Students should _____ their study instead of _____ computer games.
A. concentrate on; play B. concentrate to; playing
C. concentrate in; plays D. concentrate on; playing
13.—What are you doing, dear
—I’m watching the football games.
—What You your homework first.
A.might have done B.must have done
C.should have done D.may have done
14. The doctor suggested he ________ with a serious disease and that he _____ to hospital at once.
A. be infected, be sent B. was infected, be sent
C. should be infected, was sent C. be infected, was sent
15. I feel it is your husband who ______ for the spoiled child.
A. is to blame B. is going to blame
C. is to be blamed D. should blame
16. The ______ look on his face showed that he hadn’t expected it.
A. astonished B. astonishing
C. being astonished D. having astonished
17. Mrs. Brown was much disappointed to see the washing machine she had had ______ went wrong again.
A. it was repaired B. it repaired C. repaired D. to be repaired
18. Don’t _____ any letter in the word, or it will express a different meaning.
A. give out B. find out C. leave out D. look out
19. He tried to get someone to _____ the old worker but could found none.
A. in place of B. take the place of
C. take place D. instead of
20. When ______, the museum will be open to the public next year.
A. to be completed B. completing
C. being completed D. completed
21. In the dark forests , some large enough to hold thousands of people.
A. stands many caves B. lie many caves
C. many caves lie D. many caves stand
22. Please remain ;the winner of the prize will be announced soon..
A. seating B. seated C. to seat D. to be seated
23. ______ can you expect to get a pay rise.
A. With hard work B. Although hard work
C. Only with hard work D. Now that he works hard
24. She said she had lost her bike. ______,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help her.
A. If is so B. If it true C. If so D. If there is so
25. Unless _____ to speak, you should remain silent at the meeting.
A. asked B. asking C. being asked D. having asked
26. I’m glad that you came back earlier than ______.
A. I expect B. you expect C. expected D. expecting
27. The number of people invited ____ fifty, but a number of them ____absent for different reasons.
A. were, was B. was, was C. was, were D. were, were
28. Though ______ money, his parents managed to send him to university.
A. lacked B. lacking of C. lacked in D. lacking
29.Hawking’s theory book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is very difficult .
A. to read B. to be read C. reading D. being read
30. .America was _____ was first called “India” by Columbus.
A. that B. where C. what D.which
II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I Passed My Drive Test!
I’d been 16 for six days and was already prepared to deal with failure.
I remember that, when my mum 31 me that morning, her voice wasn’t as screaming as it usually was. She had been 32 for more than one hour getting everything ready, and I could feel she was 33 me at the same time.
I stayed in bed for a few minutes. I was 34 to leave its warmth and 35 to face the suffering that I’d rather let myself forget for the past months. Finally, I dragged myself 36 .
The first thing I thought of after getting up was to 37 . I went to the kitchen and prepared a breakfast that was fairly 38 , but was still too big for my appetite(食欲,胃口) that day. I kept telling myself that I 39 eat. Breakfast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l of the day, and this wasn’t a(n) 40 day. Besides maybe it would 41 me a little. But I doubted it. I left the kitchen because even the 42 made me feel sick.
I finished getting ready and tried to settle down. It didn’t 43 , so I decided that my mum and I should go. We had 44 time, so I thought we could practise parking. I 45 , with the wheel hitting the pavement(人行道). After that, the little bit of confidence I had was 46 . I tried two more times, but did not improve much. Then we went towards the driving 47 site (地点).
I waited twenty minutes---just enough time to make myself believe that I was
going to fail. Then, finally, it was my 48 . I wasn’t sure of myself at all. I just wanted to get it over and make sure that I had to come back next Thursday.
The first thing I had to do was parking, which I did quite well. The 49 that came with it hit me like a wave. The rest of the test went well and I passed it.
The 50 of my mum made her face softer. I knew her worry was gone and she was happy for me.
31. A. cried   B. woke  C. told   D. shouted
32. A. up    B. over   C. out   D. in
33. A. smiling at B. worrying about  C. looking at D. talking with
34. A. sad    B. eager     C. unwilling  D. willing
35. A. convenience  B. friendship   C. quiet    D. comfort
36. A. out of bed  B. onto bed   C. into bed D. in bed
37. A. eat   B. rest     C. drink  D. work
38. A. large     B. small     C. delicious  D. good
39. A. might    B. could    C. should  D. hated
40. A. important  B. necessary  C. lucky  D. ordinary
41. A. calm B. hurt C. stop D. like
42. A. milk B. bread   C. smoke  D. smells
43. A. work   B. do C. calm D. use
44. A. little  B. plenty of C. no D. a little
45. A. cried B. succeeded C. failed D. left
46. A. back B. gone C. there D. greater
47. A. start     B. office C. race D. test
48. A. try B. turn C. car D. chance
49. A. happiness B. pride C. confidence D. disappointment
50. A. tears B. lines C. smiles D. eyes
III 阅读理解。(共两节)
Part one(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
A
A man in a very splendid restaurant started to take off his jacket. Seeing this, the head waiter dashed to his table and said, “I’m afraid I must ask you to keep your jacket on, sir, for it is not good manners to do it in such a smart restaurant.”
“Now listen”, said the man, “I’ll let you know that the Queen of England gave me permission to remove my jacket here.”
“The Queen of England ” said the waiter in great surprise.
“Sure,” replied the man, “When I was in England last month, a friend of mine who had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high society took me to see the Queen. It was rather hot, so I started taking my coat off. The Queen looked over and said, “You may do that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you may not do it here.” So I got the Queen’s permission, right ”
51. It is certain that the story happened _______.
A. in England B. in the Queen’s party
C. in America D. in an ordinary restaurant
52.When the head waiter asked the man not to take off his jacket, the man .
A. took his advice immediately
B. obeyed him without any hesitation
C. apologized for his bad manners
D. refused to listen to him
53. The man thought he could take off his jacket because _______.
A. he was permitted by the Queen of England to do so in the U. S.
B. the weather was so hot that no one could stand it
C. he had the freedom of taking off his clothes anywhere
D. he was in such a shabby restaurant
54. What the Queen really meant was that _______.
A. people in the U. S. were less polite
B. he shouldn’t take off his coat in such a formal occasion in England
C. she permitted him to take off his jacket in America
D. the English and the Americans enjoyed different ways of life
55. From the story, you can see the man was _______.
A. one who didn’t have good understanding
B. such a man as used to make trouble
C. always ready to do what the Queen told him to
D. humorous and careless
B
A year after graduation, I was offered a position teaching a writing class. Teaching was a profession I had never seriously considered, though several of my stories had been published. I accepted the job without hesitation, as it would allow me to wear a tie and go by the name of Mr. Davis. My father went by the same name, and I liked to imagine people getting the two of us confused. “Wait a minute” someone might say, “are you talking about Mr. Davis the retired man, or Mr. Davis the respectable scholar ”
The position was offered at the last minute, and I was given two weeks to prepare, a period I spent searching for briefcase (公文包) and standing before my full-length mirror, repeating the words, “Hello, class. I’m Mr. Davis.” Sometimes I would give myself an aggressive voice. Sometimes I would sound experienced. But when the day eventually came, my nerves kicked in and the true Mr. Davis was there. I sounded not like a thoughtful professor, but rather a 12-year-old boy.
I arrived in the classroom with paper cards designed in the shape of maple leaves. I had cut them myself out of orange construction paper. I saw nine students along a long table. I handed out the cards, and the students wrote down their names and fastened them to their breast pockets as I required.
“All right then,” I said. “Okey, here we go.” Then I opened my briefcase and realized that I had never thought beyond this moment. I had been thinking that the students would be the first to talk, offering their thoughts and opinions on the events of the day. I had imagined that I would sit at the edge of the desk, overlooking a forests of hands. Every student would yell. “Calm down, you’ll all get your turn. One at a time, one at a time!”
A terrible silence ruled the room, and seeing no other opinions, I inspected the students to pull out their notebooks and write a brief essay related to the theme of deep disappointment.
56. The author took the job to teach writing because ______.
A. he wanted to be expected
B. he had written some storied
C. he wanted to please his father
D. he had dreamed of being a teacher
57.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author from Paragraph 2
A. He would be aggressive in his first class.
B. He was well-prepared for his first class.
C. He got nervous upon the arrival of his first class.
D. He waited long for the arrival of his first class.
58. Before he started his class, the author asked the students to ______.
A. write down their suggestions on the paper cards
B. cut maple leaves out of the construction paper
C. cut some cards out of the construction paper
D. write down their names on the paper cards
59. What did the students do when the author started his class
A. They began to talk.
B. They stayed silent.
C. They raised their hands.
D. They shouted to be heard.
60. The author chose the composition topic probably because ______.
A. he got disappointed with his first class
B. he had prepared the topic before class
C. he wanted to calm down the students
D. he thought it was an easy topic
C
Winners Club
You choose to be a winner!
The Winners Club is a bank account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eenagers. It has been made to help you better manage your money. The Winners Club is a transaction account(交易账户)where you receive a key-card so you can get to your money 24/7 – that’s 24 hours a day, 7 days a week!
It’s a club with impressive features for teenagers:
No account keeping fees!
You’re no millionaire so we don’t expect you to pay large fees. In fact, there are no account keeping or transaction fees!
Excellent interest rates!
You want your money to grow. The Winners Club has a good rate of interest which gets even better if you make at least two deposits(储蓄)without taking them out in a month.
Convenient
Teenagers are busy – we get that. You may never need to come to a bank at all. With the Winners Club you can choose to use handy tellers and to bank from home using the phone and the Internet You can have money directly deposited into your Winners Club account. This could be your pocket money or your pay from your part-time job!
Mega magazine included
Along with your regular report, you will receive a FREE magazine full of good ideas to make even more of your money. There are also fantastic offers and competitions only for Winners Club members.
The Winners Club is a great choice for teenagers. And it is so easy to join. Simply fill in an application form. You can’t wait to hear from you. It’s the best way to choose to be a
winner!
61. The Winners Club is a bank account intended for ________.
A. parents B. teenagers C. winners D. adults
6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Winners Club
A. Special gifts are ready for parents.
B. The bank opens only on work days.
C. Services are convenient for its members.
D. Fees are necessary for the account keeping.
63. The Winners Club provides magazines which ________.
A. encourage spending
B. are free to all teenagers
C. are full of adventure stories
D. help to make more of your money
64. If you want to be a member of the Club, you must ________.
A. be an Internet user
B. fill in an application form
C. have a big sum of money
D. be in your twenties
65.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text
A. To set up a club. B. To provide part-time jobs.
C. To organize key-cards. D. To introduce a new banking service
Part two.(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66
  Home can be a great place for children to study. It’s important to provide a workspace of their own where they can read books or just write a letter to their friends。
  ●Location(位置)
  67 Kitchen and dining room are not so well suited for regular study, since books and pens get in the way of the day-to-day uses of those areas. Set up a place where a child can settle in and leave papers and pens at band without having to clear everything away each night. For a child that likes being alone, set aside a corner of his bedroom, but keep it separate from things like games, music and other hobbies not related to studying。
  ●Keeping Things in Order
Parents should encourage their child to spread out, but to leave it neat and orderly when he isn’t using his workspace. Ownership is very important for self-respect 68
The workplace should be personal, but not another part of the playroom。
  ● 69
  Encourage the whole family to help build a supportive environment that children need for success in school. Give them a good example of how to deal with problems, how to manage time and get things done in the right way. 70 Study will be more enjoyable and effective when supported by the whole family。
  
A. Attitude Is Everything
  B. Bring Organization into Your Home
  C. Here are several ways to choose a location
  D. Building a Good Home Learning Environment
  E. Hold a can-do attitude and your child will follow your example。
  F. Setting up a space in a common area of your home can be a good idea for children。
  G. A child who learns to organize his spare will carry organization into every corner of his life。
班级 姓名 考号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IV.单词拼写
71.Being ______ (暴露)to sunlight for too much time will do harm to one’s skin.
72.She opened the door ______ (谨慎地) so as not to wake the baby
73.If it is ______ (方便的) to you I’ll be with you next Tuesday.
74.To their d______ , their son was admitted into a famous university
75.She was o______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company but the rest were pessimistic
76. Our next-door ________ (邻居)says she will look our cat while we are away.
77. A ______(同事)is someone who works in the same place, office, etc. as oneself.
78. The house ______ (组成)of six rooms.
79. His explanation ______ (阐明) the mystery.
80.Please ______ (安排) for a taxi to pick me up at six o’clock.
V.短文改错.(一处正确)
  Last week my parents and I took a two-day trip to Emei
  Mountain in Sichuan. As everyone know, it’s a famous 81. _____
  Mountain with all kinds of plants and animals. The weather 82.____ _
  Was fine. It was about noon we arrived at the foot of 83. _____
  the mountain, the three of them were very excited. As we 84. _____
  climbed the mountain, we fed monkeys, visiting temples 85. _____
  and told stories. On the way up I was busy taking picture 86.____ _
  since the scenery was so beautiful. The time passes quickly. 87. ____
  Evening came down. We spent the night in a hotel at the top 88. _____
  of the mountain. The food was expensive and the service was 89. _____
  good. I was so tired that I fell asleep at the moment my 90. _____
  head touched the pillow.
VI.书面表达.
假设你是李华。你的英国笔友John写信告诉你近日他由于沉迷于电脑游戏,健康受到很大影响。他十分焦虑。请你根据以下要点提示,给他写一封回信,建议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点如下:注意:词数100左右
限制玩游戏的时间,把精力逐渐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规定起床和睡觉的时间,形成良好的作息时间;
每天锻炼半小时,增强体质。
Dear John,
Best wishes!
Yours sincerely,
Li Hua
高二月考9月份答案
参考范文
Dear John,
I’m sorry to hear that you’re addicted to computer games which have had a bad influence on your health. I know you worry about it very much.As a good friend, I’m willing to give you some advice, Firstly, you should limit the time that you spend playing computer games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other things. Secondly, you should get up and go to bed at a specific time so that you can form a habit of getting up and going to bed regularly. Thirdly, you should do exercise for about half an hour every day to strengthen your body. I do hope that you can get rid of computer games and form a healthy lifestyle.
Best wishes!
Yours sincerely,
Li Hu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