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性质和用途。考试要求:B 2.能结合实例掌握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考试要求: C 3. 了解一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考试要求:B 4.通过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的同时,认识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和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二:课前预习: (一)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 (2)木炭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 (3)木炭还原氧化铜 。 (4)木炭还原氧化铁 。 (5)CO还原氧化铜 。 (6)CO在空气中燃烧 。 (7)实验室制取CO2 。 (8)检验气体CO2 。 (9)CO2与水反应 。 (10)CO2和碳在高温下反应 。 (二)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1、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活性炭、C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60是一种新型的超导材料,它属于化合物 B.石墨质软,可作铅笔芯 C.木炭和活性炭可作吸附剂 D.金刚石硬度大,可切割玻璃 知识归纳:你能说出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吗? , 。 。 三.知识梳理: 问题思考1: 1、几位同学在实验室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请写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 。 实验完毕后,他们发现试管内仍有黑色固体物质存在。该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 小玉同学:木炭。 小兰同学:氧化铜。 小华同学:木炭和氧化铜。 【查阅资料】 木炭、铜都不与稀硫酸反应;Na2O、MgO、CuO、Fe2O3等金属氧化物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实验设计】 方案一:向盛有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 方案二:取少量该黑色固体在空气中灼烧,观察现象。 他们对“方案一”进行了分析讨论,达成了共识:若试管内溶液无色、还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 同学的猜想正确。若试管中溶液呈蓝色、无黑色固体,证明 。同学的猜想正确。若出现的现象是 ,证明小华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他们按照“方案二”进行了实验操作,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黑色固体红热并逐渐减少,最后消失 该黑色固体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知识归纳:该实验说明了碳单质的什么化学性质 , 。 问题思考2: 2.如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瓶无色气体? 你能说说鉴别这两种气体的方法有哪些?并且写出相关的方程式 (1) 。(2) 。 (3) 。(4) 。 (5) 。(6) 。 知识归纳:通过上题的鉴别你能说出CO2和CO各具备哪些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 问题(1):如何除去CO2中的少量CO 。如何除去CO中的少量CO2 。 问题(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课本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作了绿色化改进后制取单质铁(K1,K2是活塞): (1)关闭K1、开启K2,可以验证CO还原Fe2O3的产物。 ①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 。 ② 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在e处点燃气体的目的是 。 (2)关闭K2,开启K1,可以将d口出来的气体再从a通人装置而循环使用。 ① c瓶中应装 (填序号)。 A.澄清石灰水 B.水C.石蕊溶液 D.浓硫酸 ②B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如何证明b瓶中NaOH和CO2确实发生了反应,你的设计方案是 。(假设NaOH全部反应) ③该实验这样改进的主要优点是 。 四、巩固提高: 1、木炭在一定条件下燃烧既有CO2生成,也有CO生成。若要证明两种气体都要存在,应先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存在。写出CO2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气体干燥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CO存在。实验后向燃着的木炭上洒水使其熄灭,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是非金属,E是金属,B、C、D是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1)在①②③④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2)C的化学式为 。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五.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困惑?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和解决 , 。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