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杭西高2011年10月考高三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涂写于答题卡上。
1.有学者说:“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的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方法虽不是单纯把材料排列,方法却不能离开史料独立的发挥功用。有些史料,非预有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不能认识,不能评定,不能活用;也有些理论和方法,非先得到充分的史料,不能证实,不能精致,甚至不能产生……”关于史料与理论和方法的关系是
A.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
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 D.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2.右图是发现于河南偃师,距今约3850年--3550年文化遗存中的宫殿复原图。它可以从一个角度印证传说中
A.“家天下”的出现 B.“公天下”的昌盛
C.“邦国制”的产生 D.“大一统”的形成
3.钱穆评论秦代政治说:“秦政不失为顺着时代的要求与趋势而为一种进步的政治。”但是,以下不能反映秦所处时代的“要求与趋势”的是
A.废封建、行郡县 B.建长城、筑驰道 C.重功利、恃酷法 D.拓边境、戍五岭
4.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通过中央集权管理,于是采用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中外朝制度 B.刺史制度 C.郡国并行制度 D.郡县制
5.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并在剑桥大学演讲,其中说道:“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人学习西方
B.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兴办民族工业
C.甲午战争——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
6.孙中山曾说:“在国家之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
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好道德还是要保存。”对文中的“忠”较准
确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忠孝思想 B坚持忠君爱国理念C.强调国家民族精神D.倡导自由民主意识
7.我校高一年级在学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后,有五位同学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哪些同学的观点符合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况
甲:辛亥革命后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
乙: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丙: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丁: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戊: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A.乙丙丁戊 B.甲乙丙戊 C.甲乙丙丁 D.甲乙丁戊
8.四川省松藩县川主寺镇的元宝山顶立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长征起点和终点都不在四川,而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却建在四川。你认为下列哪一理由不可能成为其历史依据
A.红军长征在四川经过的时间长、活动的范围广 B.四川是抗战的后方和指挥中心
C.红军在四川境内爬雪山、过草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D.四川是红军长征的主体地区
9.“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
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敬祝
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
这封信写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西安事变时 C.抗日战争时期 D.重庆谈判后
10.下列历史图片所体现的最恰当主题是
中共一大会址 井冈山会师 中共七大会场 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A.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 B.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C.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D.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11.读右图所示邮票,该邮票所反映的历史重大事件标志着
A.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胜利
B.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取得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D.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12.近期,出现了大量与蒋介石有关的书籍:《从大历史的角度谈蒋介石日记》、《蒋介石传》、《蒋介石与汪精卫》、《蒋介石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蒋介石日记揭秘》等等。蒋介石的形象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其反映的实质是
A.革命史观的消失 B.对曾经的政治领袖好奇
C.学术研究逐渐走向客观 D.史学研究注重社会史研究
13.张导演想创作一部电视政论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 ①历史新纪元——开国大典 ②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 ④不结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14.2007年,中共中央及有关部门在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工作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所说的“伟大创举”是指
A.中国历史上首次实行由当地民族进行自我管理
B.中国各少数民族中蒙古族最先赢得了民族独立
C.内蒙古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前就率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标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5.根据中国国情,我国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16.1954年4月29日,法国《解放报》发表文章指出:“亚洲的重要力量全部显示出来了。”文章所评述的事件及其重要成果是
A.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国家联合反对霸权主义
B.日内瓦会议------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决议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基本准则
D.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17.我国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1979年以来的外交成就时,用了3句话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其中,这里的“政策大调整”主要指 ①提出了“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的新战略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③作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调整 ④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18.古代雅典民主制的突出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为世界留下宝贵的财富。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近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B.调动雅典居民的积极性,但也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
C.促进了雅典哲学和教育的发展 D.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促进了雅典社会的繁荣
19.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是受古希腊制度的影响,其主要影响的制度是
A.公民大会制度 B.陪审法庭制度 C.首席制度 D.五百人会议制度
20.公元156年,亚美尼亚商人艾拉希特斯在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皮匠西努耶发生经济纠纷,上诉至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根据
A.《十二铜表法》 B.罗马万民法 C.罗马自然法 D.罗马公民法
21.罗马法内涵的不断丰富和扩大,其主要因素在于
A.贵族彻底失去地位 B.疆域版图不断扩大
C.罗马社会不断发展 D.人口构成趋于复杂
22.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体系
C.罗马法注重维护个人权利 D.罗马法与时俱进服务现实
23..“一切国家都有一个相同的目的,就是自保。……但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它的政制的直接目的就是政治自由。”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24.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C.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决议
25.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B.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C.美国的联邦宪法是一件好看不实用的美丽艺术品
D.美国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
26.“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这种个性愈是高度发展,愈是强烈地被意识到,就愈不愿意哪怕是部分地牺牲它……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的城邦形态    B.各城邦长期独立自治
C.人民主权的城邦国体  D.轮番而治的民主政体
27.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雅尔塔体系最大的进步体现在
A.主张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共处 B.消除了国际间矛盾导致战争的隐患
C.建立了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 中止了主宰世界的强权政治旧惯例
28.《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
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
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总统制 ②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
③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 ④美日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 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30.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这表时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 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31题16分,32题12分,33题12分,共40分。
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摘自[英]戴维·米勒等《布来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最高层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现在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个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巨变。
——摘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 材料三 美国建立宪政民主制度,经历了……共180多年,才真正实现公民普选权不受种族、性别、财产、年龄限制。英国经历的时间更长一些,从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到取消选举权的男女不平等经历了240年。……中国从第一部宪法颁布就规定,除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之外,我国“年满18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摘自陈红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共识和民主现代化的实现》
请回答:
(1)“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主要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的差别。(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在“选举”制度上是怎样“完全更新”的?(7分)
(3)根据材料三,比较美国、英国的宪政民主制度中的选举制度与中国1954年《宪法》中的选举制度的主要异同。(3分)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3分)
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伐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夫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语中国前途》
材料三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三个阶级的政治主张?他们的政治主张有何共同的进步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是什么 (2分)提出这一目标的依据又是什么?(1分)
(3)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三个阶级掀起了哪些革命运动?结局如何?(3分)
(4)从三个阶级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不同结局来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33.(12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48年美国《对外援助法》规定:受援国输出的主要商品和经济计划,都必须由美国为马歇尔计划的执行而设置的机构——经济合同署同意;……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的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马歇尔计划期间,美国为“援欧”(法、意、荷、比、卢等16国)拨款131亿多美元。
材料二 从60年代后期起,日本对美国贸易出现顺差并逐年增加……在世界市场上,日本的制成品出口额1707.8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453.4亿美元。1980年,日本的粗钢和汽车产量超过美国。1965年~1972年,欧洲共同体国家出口增加了158%,而美国的出口只增加了80%;1972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13.4%,欧共体为33.7%
材料三 从70年代起,日本在日美同盟前提下开展“多边自主外交”,与中国恢复邦交,……积极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撤出“北约”,调整与苏联的关系,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英国逐渐不再依赖美国。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3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联系材料一分析其影响?(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联系材料二,谈谈你的认识。(5分)
杭西高2011年10月考高三历史答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C C D C C B C B D C A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B D B C D A B B B A D B B
32.(12分)
(1)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体现了反封建精神。(4分)
(2)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2分)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2分)
(3)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失败。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3分)
(4)启示:在殖民地办殖民地的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2)
33.(12分).(1)二战后初期,美国借经济援助之名,行控制西欧之实,达到了遏制共产主义势力的目的。(3分)
(2)现象:日本和欧共体同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竞争并占据了有利地位。(2分)
影响: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逐渐转变为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2分)
(3)现象:日本和西欧各国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3分)
认识:经济决定政治,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各国综合实力的对比发生了变化。(2分)杭西高2011年10月高三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Al-27,Cl-35.5,Ca-40,Fe-56,Cu-64,I-12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 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使福岛第一核电站受损,泄漏放射性物质131I、132I、和134Cs、137Cs等导致核污染。服用一定剂量的碘片可防放射性碘的伤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31I、132I、134Cs、137Cs是四种不同的核素 B.食用碘盐不能防辐射
C.碘片的主要成分是I2 D.核能仍然是重要能源之一
2. 科学家将和两原子经核聚合放出一定数目的中子,得到112号的新元素,该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267。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第七周期第ⅣA族 B.该原子中,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43
C.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层 D.具有“两性”
3.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L 1mol·L-1 (NH4)2SO4溶液中含有4NA个铵根离子
B.0.1mol铜与足量硫磺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A
C.某温度下,1L pH=6的纯水中,含1.0×10-6NA个OH-
D.一定条件下用含1mol FeCl3的溶液制备Fe(OH)3胶体,产生NA个Fe(OH)3胶粒
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NH4++ OH-=NH3·H2O
B.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2Fe2++2Br-+2Cl2=2Fe3++Br2+4Cl-
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双氧水 Fe2++2H++H2O2=Fe3++2H2O
D.在通入过量SO2后的NaOH溶液中加足量的溴水(不考虑SO2的溶解):
HSO3-+Br2+H2O=3H++2Br-+SO42-
5.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常温下,c(H+)/c(OH-)=1×10-12的溶液:K+、AlO2-、CO32-、Na+ ②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K+、NH4+、Cl-、I- ③中性溶液:Fe3+、Al3+、NO3-、SO42-④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H4+、Na+、SO42-、Cl- ⑤无色溶液中:K+、Al3+、NO3-、HCO3-
A.②③   B.①③    C.①   D.①④⑤
6. 向pH=1的某酸溶液和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铝片,放出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其原因可能是
A.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多元强酸
B.若酸为一元强酸,酸溶液的体积是碱溶液体积的3倍
C.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弱酸
D.酸是强酸,且酸溶液的浓度比NaOH溶液浓度大
7. 对于白磷引起的中毒,硫酸铜溶液是一种解毒剂,有关反应如下: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CuSO4发生了氧化反应 B.生成1 mol H3PO4时,有10 mol电子转移
C.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 D.白磷只作还原剂
8. 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 结论
A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要在放电条件下才与氧气反应 非金属性:P>N
B CO2的水溶液可导电 CO2是电解质
C SO2通入溴水溶液,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D 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同浓度溶液的pH:NaAlO2> NaHCO3
9.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原理和现象,正确的是
A.减压过滤是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大颗粒的晶体
B.硫酸亚铁铵晶体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
C.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中,展开剂的成份为蒸馏水与丙酮
D.欲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物质的量比为1:1),先将样品溶解,然后加热至表面出现晶膜后冷却,过滤得硝酸钾晶体;将母液加热至大量晶体析出后,用余热蒸干,得氯化钠晶体
10.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后可得到深蓝色溶液[溶质为Cu(NH3)4SO4],再向所得溶液通入SO2至溶液呈微酸性发现有白色沉淀Q生成,反应方程式为
①2Cu(NH3)4SO4+3SO2+4H2O=2NH4CuSO3↓+3(NH4)2SO4。再将Q与足量的10mol/L硫酸混合微热,则会发生如下反应:②2NH4CuSO3+2H2SO4=Cu+(NH4)2SO4+2SO2+CuSO4+2H2O。下面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①是非氧化还原反应,而②是氧化还原反应
B.上述反应中SO2的作用只相当于催化剂
C.反应②中CuSO4是氧化产物 D.反应①中SO2发生还原反应
11.某无色溶液,由Na+、Ba2+、Al3+、AlO2-、Fe3+、CO32-、SO42-中的若干种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在;②在①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过量NH4HCO3溶液,有气体生成并析出白色沉淀甲;③在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也有气体生成并产生白色沉淀乙,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A.Al3+、Fe3+、SO42- B.Na+、AlO2-、CO32-
C.Na+、Al3+、CO32-、SO42- D.Na+、Ba2+、AlO2-
12.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铝锂(LiAlCl4)溶解在亚硫酰氯(SOCl2)中形成的,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8Li+3SOCl2=6LiCl+Li2SO3+2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电解质溶液中混入水,对电池反应无影响
B. 金属锂作电池的正极,石墨作电池的负极
C. 电池工作过程中,亚硫酰氯(SOCl2)被还原为Li2SO3
D. 电池工作过程中,金属锂提供电子的物质的量与析出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13.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其作用是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
①用pH试纸测定Na 2CO3溶液的pH
②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提取KCl
③实验室用新制的FeSO4溶液和预处理过的NaOH溶液制备Fe(OH)2白色沉淀
④用已知浓度的盐酸和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
⑤将适量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氢氧化铁胶体
⑥用适量的蔗糖、浓硫酸和水在小烧杯中进行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
⑦探究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A.②③⑦ B.③④⑤ C.⑤⑥⑦ D.④⑥⑦
14.有Fe2+、NO3-、Fe3+、NH4+、H+和H2O六种粒子,分别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该过程说明Fe(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
C.若有l mol NO3-发生还原反应,则转移8mol e-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正极反应为Fe2+-e-=Fe3+
15.常温离子液体(又称常温熔融盐),是当前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1914年报道的第一种离子液体硝酸乙基铵[(C2H5NH3)NO3]的熔点为12℃。已知C2H5NH2的化学性质与NH3相似,下列有关硝酸乙基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离子液体可以作为电池的电解质 B. 硝酸乙基铵水溶液呈碱性
C. (C2H5NH3)NO3能与NaOH反应产生NH3
D. 硝酸乙基铵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C2H5NH3++H2O = C2H5NH2+H3O+
16.极细的黄金粒子在水中可以形成玫瑰红色胶体金,为了能观察到胶体金颗粒的形态,德国化学家席格蒙迪研制出超显微镜,创立了现代胶体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因而获得192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用这种超显微镜能分辨的颗粒大小为
A. 10nm B. 200nm C. 1000nm D. 10000nm
17.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1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里能大量共存,但用盐酸酸化后,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K+、Cl-、S2O32- B. Al3+、K+、CO32-、SO42-
C. Al3+、Cl-、NO3-、NH4+ D. Fe3+、K+、NO3-、SO42-
19.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中的方法对A盐进行鉴定:
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中一定有Fe3+ B.C中一定有Fe3+
C.B为AgI沉淀 D.A一定为FeBr2溶液
20.等质量的单质A和化合物B分别和足量水反应产生C、D两种气体单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C和D两种气体单质恰好可完全反应,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A和B的摩尔质量相同 B. 组成A、B的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
C. 等质量的A和B所含的质子数相同
D. 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与足量水反应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同温同压下)为2:1
二、填空题(共5题,40分)
21.(6分)完成下列各小题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⑴碱金属与O2反应生成氧化物较复杂,有普通氧化物(如Na2O)过氧化物(如Na2O2)还有超氧化物和臭氧化物等。因此要制备碱金属的普通氧化物一般是用碱金属还原对应的过氧化物、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反应:
①钠与过氧化钠反应 。②钾还原硝酸钾还产生了一种单质气体 。
⑵将Al(OH)3和Na2CO3的混和物一同溶于氢氟酸可制得电解法炼铝必需的熔剂冰晶石(Na3AlF6),同时反应中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试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2.(8分)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其水溶液又俗称双氧水,呈弱酸性,医疗上用作外科消毒剂。研究表明:H2O2具有立体结构,两个氢原子像在半展开书本的两页纸上,两页纸面的夹角约为94°,氧原子在书的夹缝上,O-H键与O-O键之间的空间夹角约为97°
⑴H2O2的电子式为 , ⑵经测定,H2O2为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弱,请写出其第一步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⑶H2O2溶液与一种弱酸的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强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并在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⑷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采用“醇析法”将其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则下列物质能使过碳酸钠较快失效的是(多选) 。
A. MnO2 B. H2S C. 稀H2SO4 D. NaHCO3
23.(6分)在有机化学工业中常用的一种钠盐是NaBH4,即硼氢化钠。它具有很强的还原性,也是一种高贮氢密度材料,是最有可能作为氢燃料电池的即时供应氢源。但它不能与水和酸共存。⑴将其投入水中可生成偏硼酸钠(NaBO2)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每摩NaBH4反应时电子转移数为 mol。
⑵NaBH4还用于将含Au3+的碱性废液中回收黄金,其离子方程式为:


请写出配平的离子方程式 。
24. (10分)(Ⅰ)将铜丝的一端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冷却后变黑。再在酒精灯上将该铜丝加热至红热状态。 如右图所示,趁热插入到试管里的氯化铵晶体中,在试管中出现白烟。冷却后取出铜丝,可看到铜丝变成光亮的紫红色。回答下列问题:
⑴解释“当红热的铜丝插入氯化铵晶体中,出现白烟”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⑵灼热的氧化铜在氯化铵中变成单质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II)2008年,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实现了太空行走。在航天发射时,肼(N2H4)及其衍生物常用作火箭推进剂。
⑴N2H4·H2O能发生类似NH3·H2O的微弱电离,使溶液显示弱碱性,该电离分两步,写出第一步电离的方程式 。
⑵在实验室中,用N2H4·H2O与NaOH颗粒一起蒸馏,收集114~116℃的馏分即为无水肼。①在蒸馏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是 (填序号字母)。
A.酒精灯 B.长直玻璃导管 C.锥形瓶 D.冷凝管
E.牛角管(接液管) F.蒸馏烧瓶 G.酸式滴定管
②除上述必需的仪器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
⑶肼能使锅炉内壁的铁锈(主要成分Fe2O3)变成磁性氧化铁(Fe3O4)层,可减缓锅炉锈蚀。若反应过程中肼转化为氮气,每生成1molFe3O4,需要消耗肼的质量为 g。
25.(10分)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
⑴ 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可多选)。
A. S B. N2 C. Na D. Mg E. Al
⑵ 若A、B、C为含有同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A溶液与C溶液反应可生成B,则B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X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不同类物质)______或__________,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A的电子式为______;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元素价态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题,14分)
26.(6分)Fe3O4一种黑色粉末,又称磁性氧化铁,它的组成可写成FeO·Fe2O3。某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黑色粉末是否由Fe3O4、CuO组成(不含有其它黑色物质)。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假设1. 黑色粉末是CuO;假设2. 黑色粉末是Fe3O4;
假设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试剂。
⑴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⑵若所得溶液显血红色,则假设_________成立。
⑶为进一步探究,继续向所得溶液加入足量铁粉,若产生_______的现象,则假设3成立。
有另一小组同学提出,若混合物中CuO含量较少,可能加入铁粉后实验现象不明显。
查阅资料:Cu2+与足量氨水反应生成深蓝色溶液,Cu2++4NH3·H2O=Cu(NH3)42++4H2O。
⑷为探究是假设2还是假设3成立,另取少量粉末加稀硫酸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足量氨水,若产生__________现象,则假设2成立;若产生______________现象,则假设3成立。
27.(8分)“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玻璃仪器装入另一支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较多仪器进行的实验。因其具有许多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下列三个实验均为“套管实验”,请观察、分析, 回答下列问
题:实验一:图甲是对课本有关Na2O2某性质的两个实验的改进。
⑴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小试管,然后,在导管口A、B处分别进行适当操作,再根据所观察现象可得到的两个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图乙是对铜和浓硝酸反应实验的改进。
⑶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反应开始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大试管中液面上升。
⑸与普通演示实验相比,此实验除操作方便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等优点。
实验三、现有下列药品:A.氯化铵固体,B.氢氧化钠固体,C.浓氨水,D.浓硫酸,E.碳酸氢铵。采用“套管法”,只用一支试管(药匙等辅助用品略,不加热),选择合适的药品就可在圆底烧瓶中集满喷泉实验用的氨气(如图丙)。
⑹此实验制备氨气选用的最合适药品是__________(填序号)。
四、计算题(共1题,6分)
28. (6分)某天然碱可以看作是CO2和NaOH反应后的产物组成的一种物质。为了测定该物质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⑴称取3.32g天然碱样品,加入30mL过量稀盐酸,产生672mL CO2气体(标准状况);⑵另称取3.32g天然碱样品,在300℃下加热至分解完全,产生CO2 112mL(标准状况)和0.45g水。试通过计算,确定天然碱的化学式。
2011年高三(2011.10)
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D C C C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D A A A A B C
二、填空题(共5题,40分)
21.(6分)⑴①Na2O2+2Na=2Na2O
②2KNO3+10K=6K2O+N2
⑵2Al(OH)3+12HF+3Na2CO3=2Na3AlF6+3CO2+9H2O (2,2,2)
25.(10分)⑴ DE ⑵ Al(OH)3 NaOH(或KOH) HCl(或其他强酸)
Al3++3OH-=Al(OH)3↓ AlO2-+H++H2O=Al(OH)3↓ (2,1,1,1,1,1)
⑶ 2Fe3++Fe=3Fe2+ 用试管取少量C溶液,滴加KSCN溶液,无颜色变化,再滴加氯水(或硝酸),溶液呈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2+存在 (1,1,1)
三、实验题(共2题,14分)
26.(6分)假设3:黑色粉末是CuO和Fe3O4的混合物
⑴溶液显蓝色 ⑵2或3 ⑶有红色固体析出
红褐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同时溶液呈深蓝色 (1,1,1,1,1,1)
27.(8分)⑴Na2O2与H2O反应生成O2 该反应放热
⑵2Na2O2+2H2O=4Na++4OH-+O2↑ ⑶Cu+4H++2NO3—=Cu2++2NO2↑+2H2O
小试管中溶液变蓝(绿),试管中出现红棕色气体 ⑸减少气体对空气的污染
BC (1,1,1,1,1,1,2)
四、计算题(共1题,6分)
28.(6分)2Na2CO3·NaHCO3·2H2O
A
适量酸化的AgNO3溶液
过滤
B↓
(浅黄色沉淀)
C
KSCN溶液
D
(血红色溶液)杭西高2011年10月高三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已知函数则=( )
A. B.e C.- D.-e
2. 当时,下列各函数中,最小值是2 的是( )
A. B.
C. D.
3.若命题甲:;命题乙:,则( )
A.甲是乙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4.设全集U是实数集R,M={x|x2>4},N={x|x≥3或x<1}都是U的子集,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
A.{x|-2≤x<1} B.{x|-2≤x≤2}
C.{x|1<x≤2} D.{x|x<2}
5.下列函数:(1)y=x2;?(2)y=;?(3)y=2x;(4)y=log2x.其中不是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6.函数f(x)=在区间(-2,+∞)上为增函数,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0 C.a> D.a>-2
7.若<<0,则下列不等式 ①a+b<ab;②|a|>|b|;③a<b;④+>2中,正确的不等式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8. 已知O是坐标原点,点,若点为平面区域上的一个动点 ,则的最大值是( )
A.-1 B. C.0 D.1
9.定义在R上的函数的图象如图1所示,它在定义域
上是减函数,给出如下命题:①=1;②;③若,
则;④若,则,其中正确的是( )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10.设函数,区间M=[a,b](aA.0个 B.1个 C.2个 D.无数多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若幂函数满足=3,则=___ __;
12.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时,,则当时, ;
13.已知函数f(x)对任意实数x都有f(x+3)=-f(x),又f(4)=-2,则f(2011)=___ ___;
14.,,,则的最小值是    ;
15.已知函数f(x)=1-(x∈R)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m,则M+m=_ __;
16.设直线与函数的图像分别交于点,则当达到最小时的值为
17.如右图放置的边长为1的正方形PABC沿x轴滚动。设顶点p(x,y)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函数关系是,则的最小正周期为 ; 在其两个相邻零点间的图像与x轴所围区域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请写出解题过程)
18.(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全集
(1)求A、B; (2)求
19.(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为函数的一个极值点.
(1)求及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对于任意恒成立,求取值范围.
20. (本小题满分14分)设函数f(x)=ka x- a-x(a>0且a≠1)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
(1)求k值;
(2)若f(1)>0,试判断函数单调性并求不等式f(x2+2x)+f(x-4)>0的解集;
(3)若f(1)=,且g(x)=a 2x+a - 2x-2m f(x) 在[1,+∞)上的最小值为-2,求m的值.
21. (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函数(为实数,,),
(1)若,且函数的值域为,求的表达式;
(2)在(Ⅰ)的条件下,当时,是单调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设,,,且函数为偶函数,判断是否大于?
22.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R,函数.(R,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当a=-2时,求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
(2)若函数f(x)在(-1,1)内单调递减,求a的取值范围;
(3)函数f(x)是否为R上的单调函数,若是,求出a的取值范围;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杭西高2011年10月高三数学答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A D C C D B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_ 12. xeX 13. _2_
14. 15. 2 16.
17. 4 ; π+1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请写出简单的解题过程)
18.(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全集
(1)求A、B; (2)求
19.(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为函数的一个极值点.
(1)求及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对于任意恒成立,求取值范围.
解:(1) ……………3分
由得: ………………………………5分
上单调递增,在(-1,1)上单调递减…………7分
(2)时,最小值为0
对恒成立,…………10分
分离参数得:,
易知:时…………13分
…………14分
20. (本小题满分14分)设函数f(x)=ka x- a-x(a>0且a≠1)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
(1)求k值;
(2)若f(1)>0,试判断函数单调性并求不等式f(x2+2x)+f(x-4)>0的解集;
(3)若f(1)=,且g(x)=a 2x+a - 2x-2m f(x) 在[1,+∞)上的最小值为-2,求m的值.
解(1)∵f(x)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
∴f(0)=0,∴k-1=0,∴k=1,…………………………………………………… 2分
(2)故f(x)=ax-a-x(a>0,且a≠1)
∵f(1)>0,∴a->0,又a>0且a≠1,∴a>1. ……………………………3分
f′(x)=axlna+=lna
∵a>1,∴lna>0,
而ax+>0,∴f′(x)>0
故f(x)在R上单调递增……………………………6分
原不等式化为:f(x2+2x)>f(4-x)
∴x2+2x>4-x,即x2+3x-4>0
∴x>1或x<-4,
∴不等式的解集为{x|x>1或x<-4}.…………………………8分
(2)∵f(1)=,∴a-=,即2a2-3a-2=0,
∴a=2或a=-(舍去).……………………………………9分
∴g(x)=22x+2-2x-2m(2x-2-x)=(2x-2-x)2-2m(2x-2-x)+2.
令t=f(x)=2x-2-x,
由(1)可知f(x)=2x-2-x为增函数
∵x≥1,∴t≥f(1)=,
令h(t)=t2-2mt+2=(t-m)2+2-m2 (t≥)…………………………12分
若m≥,当t=m时,h(t)min=2-m2=-2,∴m=2
若m<,当t=时,h(t)min=-3m=-2,解得m=>,舍去
综上可知m=2. …………………………………………………………14分
21. (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函数(为实数,,),
(1)若,且函数的值域为,求的表达式;
(2)在(Ⅰ)的条件下,当时,是单调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设,,,且函数为偶函数,判断是否大于?
解:(Ⅰ)因为,所以.因为的值域为,所以 ……………………………………………………3分
所以. 解得,. 所以.
所以 ………………………………………4分
(Ⅱ)因为
=
所以当 时单调递减
或时单调递增. ……………………… … 8分
即的范围是或时,是单调函数. ……………9分
(Ⅲ)因为为偶函数,所以. 所以…… 11分
因为, 依条件设,则.又,所以.
所以. ………………………………………………… 13分
此时.………… 15分
22.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R,函数.(R,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当a= -2时,求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
(2)若函数f(x)在(-1,1)内单调递减,求a的取值范围;
(3)函数f(x)是否为R上的单调函数,若是,求出a的取值范围;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对都成立.…………………………………7分
令,则
………………………………………………………………………9分
. (注:不带等号扣1分) …………………………………………10分
(Ⅲ)①若函数在R上单调递减,则 对R 都成立
即 对R都成立.…………………………10分
对R都成立………………………11分
令,
图象开口向上 不可能对R都成立 ………………………………12分
②若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则 对R 都成立,
即 对R都成立,
对R都成立.………………13分
故函数不可能在R上单调递增.……………………………………14分
综上可知,函数不可能是R上的单调函数 …………………15分杭西高2011年10月考高三政治试卷
一、本大题共50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计100分。计入模块成绩)(每小题1, 共计50分,计入月考成绩)。
1.下列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①自然人②法人③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④国家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某企业老板在招工时与工人所签合同中印有“在受雇期间发生工伤或死亡,雇主概不负责”字样,该行为主要违背了民法的_____原则。………………………………( )
A.自愿       B.平等
C.等价有偿     D.合法民事权益
3.在超市购物时,售货员根据顾客的要求称好商品的重量或包装好商品等,然后顾客再付款给售货员。对这一过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这一过程中,超市的义务是交付商品,收取付款则是超市的权利
B.超市和顾客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对应的
C.超市和顾客既要履行一定的合同义务,也享有一定的合同权利
D.在这一过程中,选择商品是顾客的权利,付款多少也是顾客的权利
4.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如果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普通的诉讼时效期间是………( )
A.1年   B.2年   C.5年   D.20年
5.下列不属于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行为是……………………………………………( )
A.假冒他人姓名    B.盗用他人姓名
C.与他人同名     D.禁止他人用某个姓名
6.某著名作家在看完一部电视剧后,认为此电视剧编剧侵犯了自己的权益,于是上诉索赔120万。这属于………………………………………………………………………( )
A.财产权纠纷     B.著作权纠纷
C.专利权纠纷     D.商标权纠纷
7.下列情形侵犯了著作权的一项是…………………………………………………( )
A.小王未经作者同意在网上下载了一幅图片供自己欣赏
B.老师复印了《读者》上一篇美文在班上朗读
C.为编写教科书转载了他人一幅摄影作品,未支付使用费
D.在播新闻时直接引用他人歌曲
8.新疆哈密地区果农生产的哈密瓜系地方名特产品,果农张某欲以“哈密”二字作为甜瓜的商标,并向有关部门申请注册。根据有关规定,就“哈密”二字…………………( )
A.张某可以取得注册商标权
B.张某与其他果农可以共同取得注册商标权
C.张某只能以商业秘密方式保护
D.张某不能取得注册商标权
9.甲创作并出版的经典童话《大灰狼》超过著作财产权保护期后,乙将“大灰狼”文字及图形申请注册在“书籍”等商品类别上并获准注册。丙出版社随后未经甲和乙同意出版了甲的《大灰狼》童话,并使用了“大灰狼”文字及图形,但署名为另一著名歌星丁,丁对此并不知情。关于丙出版社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侵犯了甲的复制权    B.侵犯了甲的署名权
C.侵犯了丁的姓名权    D.侵犯了乙的商标权
10.甲村和乙村相邻,一条小河流经甲乙两村,一年天旱,上游的甲村便在小河上筑起水坝,将水截住,乙村对此不满,两村发生纠纷。关于此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村位于河道的上游,有权截水自用乙村不能干涉
B.甲村将水截住违反了民法通则关于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
C.甲村用水须经乙村许可
D.乙村用水须经甲村许可
11.下列行为中,违反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有………………………………………( )
①甲将自己废弃不用的汽车置于马路中央的行为
②乙拒绝接受丁遗赠给其一台洗衣机的行为
③丙于下午在自己的房间里唱卡拉OK直到凌晨影响邻居休息的行为
④丁在自己承包的耕地上建坟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列行为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的是………………………………………………( )
A.小王把李某的一首诗配上音乐背景供自己和朋友欣赏
B.王老师把李某的诗作为范文在课堂讲授
C.某出版社把李某的诗汇编到一本现代诗集中
D.张某把李某的诗稍作修改署上自己的姓名发表在当地一家报纸上
13.甲某家中失火,情急之下甲将乙家晒在外面的被子泡湿,披在身上抢救家中物品。后来,乙以该被子是其结婚纪念物为由向甲索赔1万元。乙的行为……………………( )
A.是合法的,财产权被侵犯理应索赔
B.是符合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的
C.是不合法的,不能因维护财产权而滥用权利
D.是不合法的,甲因紧急避险占用他人财产不承担赔偿责任
14.下列关于合同的表述中,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合同是平等主体当事人达成的协议,所以市政府向某商店购买办公用品就不属于合同关系
B.合同关系的当事人分别称为债权人和债务人
C.合同必须是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的共识
D.合同的订立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
15.下列情形中,在当事人之间产生合同法律关系的有……………………………( )
①甲邀请乙到家中做客 ②甲捐赠给乙图书馆一百本书
③甲去乙商店买东西
④甲将自己的手提电脑交给乙代为保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甲将自己的家庭财产投保,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合同。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甲与保险公司成立合同关系
②甲订立的是书面合同
③如有意外,甲财产受损,符合投保范围,保险公司应依照合同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④保险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因为保险条款是保险公司定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下列可以适用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有………………………………………………( )
①离婚协议 ②购房协议
③收养协议 ④监护人变更协议
⑤招标协议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   C.②⑤   D.②③⑤
18.王芳在某服装店看好一套衣服,试穿后却感觉不合适,于是放弃买的念头。这属于哪种合同关系………………………………………………………………………………( )
A.合同的设立    B.合同的变更
C.合同的终止    D.合同的转换
19.甲公司因建楼急需水泥,遂向乙水泥厂发函,称:我公司愿购贵厂××型号水泥50吨,单价300元/吨,货到付款。第2天,乙水泥厂向甲公司发出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公司发函的行为是要约邀请
B.乙公司发货的行为不构成承诺,因为承诺须以通知的方式发出
C.乙公司发货的行为构成承诺,货物到达甲公司时承诺生效
D.乙公司发货的行为构成承诺,货物发出时承诺生效
20.某村长将果园承包于付某,果园经营很好,村长想修改承包合同,提高承包费并缩短承包期,若付某不按修改后的合同履行就提前收回果园,村长让付某签字,付某拒绝,村长一怒将付某扣押,并强迫签字,付某签字但拒绝履行,村长叫人把果园的果子都摘光,付某起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合同的签订应该由村长说了算
②付某在村长胁迫的情况下签订了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该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③受胁迫人付某可以向法院要求变更或撤销合同
④村长叫人将果园的果子摘光的行为构成了侵权,付某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村长赔偿自己所受到的损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小张刚刚大专毕业,买了一个假的本科学历证书和一个知名学校的硕士学历证书,被某企业作为技术人员录用,月薪8 000元,双方签订了一个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一个月后,企业发现事情的真相,提出解聘小张。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已经和小张签订了3年劳动合同,中途解聘是违法的
B.小张靠欺骗签订的劳动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C.小张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合同无效
D.企业解聘小张违背社会公德
22.木地板销售商甲与装饰公司乙签订了买卖合同,根据合同,甲向乙提供由总部在欧洲的一家跨国公司生产的国际品牌木地板。交货时经质量鉴定该产品根本不是国际品牌。木地板销售商甲在订立和履行合同中没有坚持…………………………………………( )
①诚实信用原则    ②全面履行原则
③协作履行原则    ④平等互利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23.张三、李四签订了一份西瓜买卖合同,双方约定:张三卖给李四西瓜1 000公斤,单价为0.8元/公斤。双方就履行顺序未作约定。张三已向李四供应了500公斤西瓜,现向李四提出付款请求,则李四……………………………………………………………( )
A.依诚实信用原则,应付全部西瓜款
B.就已经供应的500公斤西瓜价款应立即支付
C.就全部价款主张同时履行
D.因张三履行不完全而拒绝付款
24.违约行为是指当事人………………………………………………………………( )
A.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B.应当对合同不能成立负有责任的行为
C.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
D.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
25.某运输公司为客户运输一批货物,但是途中因山洪暴发冲毁了必经的一座大桥,运输公司迟了三天才把货物运到目的地。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运输公司违约,因为未按期送到货物
②运输公司违约,且应承担法律责任
③运输公司没有违约,因为山洪属于不可抗力
④运输公司违约,但可以免于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7.甲乙订立了一份大额合同,其中规定,任何一方违约,应当支付守约方违约金10万元。现由于甲的违约,给乙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万元,预期的可得利益损失5万元。甲应当赔偿乙…………………………………………………………………………………( )
A.7万元  B.10万元  C.12万元  D.15万元
某超市购进了一批预定的服装,货物到后,超市发现服装的款式与先前预定的存在细微差别,且做工也不符合要求。于是超市要求服装厂以退货或者以降低价格来弥补损失。据此回答27-28题:
27.服装厂的违约行为,属于实际违约中的…………………………………………()
A.不能履行   B.延迟履行 C.不完全履行  D.拒绝履行
28.超市对服装厂的要求,属于违约责任中的………………………………………( )
A.继续履行    B.采取补救措施
C.违约金     D.赔偿损失
29.位于云南的甲工厂与位于上海的乙公司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双方约定甲于5月10日通过铁路交货。对于该合同而言,以下事件属于不可抗力的是………………………( )
A.甲的生产设备出现故障,致使不能按时交货
B.丙地发生地震,致使甲的原料供应出现困难
C.因甲的产品供不应求,厂领导发布文件要求产品只供应云南省内客户的需要
D.云南通往上海的铁路线被山洪冲毁,致使甲不能按时交货
30.非营利性机构中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 )
①是由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办的
②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劳动力市场的基本信息和政策咨询及各种就业服务都是免费的
③是提供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主渠道
④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其自身方便快捷的特点成为越来越多求职者的选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1.某外资公司工程部工程师小赵与公司签订的是一年期的劳动合同,但劳动合同签订后公司并未为缴纳保险。于是小赵不满,时常迟到早退,并在合同期内私自与另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新的劳动合同。对案例中双方当事人存在的错误行为分析正确的是……( )
①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过短
②公司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职工的各项保障,不应逃避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应为小赵缴纳保险
③劳动者一旦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就必须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小赵不该因不满而迟到早退
④小赵不应在合同期内再与其他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⑤既然公司没有为小赵提供应有的保障,那么小赵与其他公司另外签订合同来保护自己的行为也是无可厚非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
32.春节过后,远在山西的李刚来到上海打工。在与厂方签订劳动合同时,李刚发现在“休息、休假”权利方面规定“每周有一个休息日”不妥,与厂方协商后改为“每两周休息一天,其余休息日集中起来三个月回家探亲一次”。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李刚与厂方主要坚持了_____原则。……………………………………………………………………( )
A.平等      B.自愿 C.协商一致    D.诚实信用
33.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 )
①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②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③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
④劳动者履行义务的前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4.农民工李某进城到一个建筑工地参加工作。一天,他因忘记戴安全帽,被班长按劳动合同规定罚款50元,李某为此非常生气。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A.班长侵犯了李某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李某没有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应该受到处罚
C.李某没有遵守劳动纪律
D.李某没有履行职业道德
35.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
①假冒他人外观设计专利
②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潢
③经营者利用广告对商品的质量、性能、用途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④为刺激消费,商家对商品进行低价倾销或不当有奖销售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6.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市场召唤诚信,是因为…………………( )
①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营者规模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很难分辨商品的品质
②不法厂商发布虚假广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
③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宗旨都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④经营者和消费者呈现“信息不对称”状态,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易受损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7.某木地板销售商宣称,其所售产品是由总部在欧洲的一家跨国公司生产的国际知名品牌,但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该产品的国际品牌身世纯属杜撰。从上述材料可知,木地板销售商………………………………………………………………………………………( )
①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②没有标明商品真实名称和价格
③没有向消费者提供其商品的真实信息
④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8.父母对子女有抚养义务,意味着………………………………………………… ( )
①父母要为子女的生活、学习提供物质条件
②父母要为子女提供各种学习条件
③父母对子女的这一义务是无条件的
④父母若不履行这一义务,是违法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9.刘某夫妇有一子4岁,2010年6月,二人离婚后儿子随母亲薛某一起生活,10月母亲让儿子改姓薛,刘某便不再支付儿子生活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刘某因儿子改姓薛,已不是自己的孩子,故不应支付生活费
B.父母子女关系,因刘某夫妇离婚而解除,刘某不支付生活费有理
C.父母子女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解除,刘某应付生活费
D.薛某让独生子改姓薛,理应由其一人抚养,但刘某与儿子的父子关系仍然存在
40.李某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妻子,对于李某的行为,我国法律规定………………( )
①受害人可采取以暴制暴,以牙还牙的对抗措施
②受害人有权提出申请,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③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④这属于家庭事务,由当事人自行处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1.为了保障一夫一妻制原则的贯彻实施,必须反对破坏一夫一妻制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 )
①重婚         ②买卖婚姻
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④借婚姻索取财物
A.①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④
42.芳芳的哥哥今年已33岁了,因前几年家里穷,相貌太平常,至今没找到对象,全家人非常着急。芳芳也已有了自己的意中人,可在父母及邻居的劝说下,只好嫁给了邻村的王二毛,领取结婚证,同时换来了自己的嫂嫂,这就是所谓的“换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换亲违背了双方意愿,是非法婚姻
B.强迫或劝说他人换亲是对婚姻自主的干涉,也是不道德的行为
C.换亲解除了芳芳的父母及哥哥的后顾之忧,应该适度提倡
D.换亲是在第三者的粗暴干涉下完成的
43.当前,在我国许多地方还存在男女双方在结婚之前进行先期约定的习俗或做法即婚约。下列关于婚约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对婚约不予干预和禁止
B.婚约必须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
C.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D.是婚姻关系的必经程序,具有法律效力
44.婚姻法规定的夫妻关系的核心是…………………………………………………( )
A.婚姻自由 B.夫妻关系中的人身关系
C.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D.夫妻关系中的财产关系
45.人身关系是夫妻双方在家庭中的人格、身份、地位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表现在…………………………………………………………………………………………( )
①夫妻双方有各自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②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
③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助的义务
④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6.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的优势在于……………………………………………( )
①程序简便、结案较快、节省费用
②能独立、公正和迅速地解决争议
③程序具有灵活性
④公开进行审理,具有较强的透明度
A.①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47.王某在路边摆摊卖水果,其水果及相关物品被城管没收并被罚款,与城管发生纠纷,他选择处理纠纷方式最好是………………………………………………………………( )
A.提起行政诉讼     B.提起行政复议
C.请调解委员会调解   D.自认倒霉
48.“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原则,在诉讼活动中表现为…………………( )
①对一切公民的合法权益都要依法保护
②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应该依法予以追究,特权与歧视都不被允许
③在诉讼中平等地享有诉讼权利
④在诉讼中平等地履行诉讼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9.张大爷在承包地头栽了两棵树,长了十年,被邻居王某伐倒,卖了1 500元钱,张大爷向王某要钱,王某只给500元,说是大树影响了他家地里长的庄稼,那1 000元算是赔偿费。张大爷非常生气。张大爷不识字,来到基层人民法院,向法院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要求人民法院给他作主。法院接受张大爷的诉讼请求,要进行审查。审查后应在___日内立案,接受起诉。……………………………………………………………………( )
A.7    B.10    C.15    D.5
50.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有…………………………………( )
①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②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③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④本人不熟悉法律又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问答题。共计50分。
51、(12分)五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温饱,50%~40%就认为是小康,40%~20%就认为是富裕。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4分)
(2)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
(3)上述变化对社会生产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52.(14分)2010年3月7日,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研究室主任李朴民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并回答网民提问时说,近年来,我国按照“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6分)
(2)分析说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因。(8分)
53.(12)我国2007年6月29日通过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劳动合同法》还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在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具体实施前,许多企业却针对那些工龄将到10年的员工发出了“裁员令”。(注: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1)分析实行最低工资制对劳动者的意义。(4分)
(2)如果企业不执行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4分)
(3)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企业“裁员”行为的是与非。(6分)
54.(10分)北京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城市。据北京水务局提供的信息,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300立方米,不足全国水平的1/8,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表示,2010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在部分小区实行居民阶梯水价,以每个家庭每月用水量为基数计算。
阶梯水价是指将水价分成不同的阶梯,在不同的定额范围内,执行不同的价格,使用的水量在基本定额之内,采用基准水价,如果水量超过基本定额,则超出的部分采用另一阶梯的水价标准收费。
请你用经济学知识论证实行阶梯水价的合理性。
杭西高2011年10月考高三政治答案
一、本大题共50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计100分。计入模块成绩)(每小题1.5, 共计50分,计入月考成绩)。
二、本题共2题,共计25分。
51、(1)图表反映了五年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小平,消费结构改善。但城乡差距较大。(我们所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等。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消费还会受到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是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近年来物价水平较低是上述变化的重要原因;消费者进行了理智的消费。
(3)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调节着生产。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52、(1)①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②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2)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有利于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3、(1)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劳动者合法收入,稳定收入水平,使劳动者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以缩小收入差距,缓解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分,答出其中任意3项即可得4分)
(2)可以通过投诉、协调、申请调解、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3分,答出其中任意3项即可得3分)
(3)短期内突击裁员可以降低一定的劳动成本,是企业追求利润的一种选择;(2分)但从长期看,突出裁员牺牲了员工利益,造成劳动关系紧张,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形象和长远利益会因此受到损害。
54、(1)价值决定价格。是资源紧缺的情况会提高供水成本,实行阶梯水价能使水价真实反映价值。(2)价格影响供求。实行阶梯水价可以提高过度用水者的支出代价,从而促进是水资源节约。(3)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实行阶梯水价会降低人们的用水量,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4)市场能够调整生产经营活动。实行阶梯水价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5)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实行阶梯水价,有利于发挥市场、价格因素在水资源配置、水需求调节等方面的作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杭西高2011年10月高三英语试卷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 单项选择 (共20小题;毎小题1分,满分20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各题,从题中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According to ________ UN report, 70 percent of the world population have______ access to huge amounts of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Internet from their homes.
A.an;不填 B.a;an C.an;an D.a;不填
2. Though Typhoon Muifa didn’t strike Wenzhou in the end, it still caused great _______ to the local economies.
A. injury B. destroy C. ruin D. damage
3. ---- Is it good to look up every new word when I come across it in reading
---- No. You ________, because you are likely to guess the meaning from the context.
A. can’t B. mustn’t C. don’t have to D. shouldn’t
4. Certain trains _________ called off due to the terrible accident on July 23rd, they had to go there by plane.
A. were B. having been C. being D. had been
5. ---- I had thought I would miss the flight.
---- ______ you wouldn't have arrived on time.
A. Otherwise B. So C. but D. that
6. The teacher has gone out, and there was a moment of ___ silence.
A. enough B. adequate C. abundant D. complete
7. Advertisements ___ people to buy products.
A. urge B. promote C. attack D. talk
8. Joe, as well as Ann _____ bound to find nobody there, for the staff ____ gone for their lunch.
A. is; have B. is; has C. are; have D. are; has
9. The year 1849 ______ a great war in Hungary, when the great poet Pet fi Sándor lost his life.
A. witnessed B. happened C. took place D. came about
10. Such sewing machines are supposed to _______ only skilled operators.
A. operate B. be operated on C. operate on D. be operated by
11. --- What are you reading, Tom
--- I’m not really reading, just ___ the pages.
A. turning off B. turning around C. turning over D. turning up
12. Jasper ___ well not want to go on the trip --- she hates traveling.
A. will B. can C. must D. may
13. I’d like to buy a house --- modern, firm, comfortable, and ________ in a quiet neighborhood.
A. in all B. above all C. after all D. at all
14. Tonghua’s novel “Bu Bu Jing Xin” has been ______ for both television and computer games.
A. adopted B. adapted C. accompanied D. annoyed
15. That was the fear around the comics blogosphere last week when word spread of a policy change from Diamond Comics Distributors, the world’s main distributor of English-language comic book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can be the substitute of the word underlined
A. seller B. conductor C. owner D. participator
16. The rich only _________ themselves with making money and had no eye for the needs and
welfare of their workers.
A. occupied B. concerned C. enjoyed D. devoted
17. As for our seniors in West Lake high school, we have reached a point in our life ______ we are supposed to make decisions of our own.
A. which B. where C. what D. that
18. There is much chance ________ Bill will recover from his injury in time for the race.
A. that B. which C. until D. if
19. The captain stood on board, ________ her face and arms _______ in the sun.
A. to leave; burnt B. to leave; burning C. leaving; burnt D. leaving; burning
20. —Oh 七彩教育网! I’ve just broken your videophone.
— ____________. It can’t be helped.
A. Never mind B. All right C. That’s fine D. Not at all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Several days ago my family and I went sledding(雪橇) and as I watched my children climbing up the slop I started thinking.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most of today's social 21 are because of the generation; teenagers just care about themselves and pay no 22 to others. Some even think today's teenagers won't do anything 23 there is something in it for them.
Yet, while watching, I saw a 24 side of teenagers. I watched my two oldest children take my youngest by the hand to help her 25 up the slope. They would have been 26 without her, 27 not once did they try to set off without her. And when the sled 28 my two daughters was aimed 29 the embankment, it was my five-year-old son who ran to them to stop them from falling and 30 themselves.
Don't get me wrong; these children sometimes 31 amongst themselves to get the things they want .But I can take them to the shop and know that they won't 32 anything, I can talk to them about the 33 and know that they will offer to send some of their own money to 34 the people in the disaster area, and I can ask them to 35 with those children left alone and know that they will do their best to befriend them.
Perhaps it's not the "me" generation that 36 many of society's problems - not the teenagers who want 37 ,but the adults in their lives who have taught them to 38 think only of themselves and to want everything . Most young children want to help. We can 39 that feeling to continue into adulthood by teaching the lesson my children learned while sledding: Life is a slippery slope, but we can all make it to the 40 if we remember to help others.
21. A. problems B. troubles C. matters D. difficulties
22. A. money B. worry C. care D. attention
23. A. until B. unless C. although D. when
24. A. different B. same C. strange D. similar
25. A. sign B. hold C. climb D. clean
26. A. happier B. faster C. slower D. higher
27. A. but B. so C. and D. for
28. A. knocking B. making C. dropping D. carrying
29. A. across B. beyond C. towards D. around
30. A. supporting B. running C. crying D. hurting
31 A. share B. shout C. fight D. talk
32. A. care about B. ask for C. look for D. think about
33. A. dream B. weather C. reason D. earthquake
34. A. help B. favor C. treat D. relax
35. A. quarrel B. struggle C. play D. deal
36. A. cause B. provide C. act D. shake
37. A. nothing B. something C. everything D. anything
38. A. politely B. selfishly C. generously D. usefully
39. A. force B. request C. remember D. encourage
40. A. origin B. top C. realism D. start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第一节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Passage A
For thousands of years, man has enjoyed the taste of apples. Apples, which are about 85 percent water, grow almost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but the hottest and coldest areas. Among the leading countries in apple production are China,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are various kinds of apples, but a very few make up the majority of those grown for sale. The three most common kinds grown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Delicious, golden Delicious, and McIntosh.
Apples are different in color, size, and taste. The color of the skin may be red, green, or yellow. They have various sizes, with Delicious apples being among the largest. The taste may be sweet or tart. Generally, sweet apples are eaten fresh while tart apples are used to make applesauce.
Apple trees may grow as tall as twelve meters. They do best in areas that have very cold winters. Although no fruit is yielded during the winter, this cold period is good for the tree.
41. It can be learned from the text that Delicious apples are _______________
  A. grown in France.   B. sold everywhere.
  C. very huge.       D. quite sweet.
42. Cold winter weather is good for _______________
  A. the growth of apple trees. B. producing large apples.
  C. improving the taste of apples. D. the increase of water in apples.
43. China,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considered to _______________
  A. be large producers of apples.
  B. be large producers of applesauce.
  C. have the longest history in apple production.
  D. have the coldest winter among apple producing countries.
44. The word “yielded” in the last sentence means _______________
A. improved.  B. increased. C. produced.  D. sold.
Passage B
The Internet has led to a huge increase in credit-card fraud. Your card information could even be for sale in an illegal web site.
Web sites offering cheap goods and services should be regarded with care.
On-line shoppers who enter their credit-card information may never receive the goods they thought they bought. The thieves then go shopping with your card number — or sell the information over the puters hackers have broken down security systems,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the safety of cardholder information. Several months ago, 25, 000 customers of CD Universe, an on-line music retailer(零售商), were not lucky. Their names, addresses and credit-card numbers were posted on a Web site after the retailer refused to pay US $157, 828 to get back the information.
Credit-card firms are now fighting against on-line fraud. MasterCard is working on plans for Web — only credit card, with a lower credit limit. The card could be used only for shopping on-line. However, there are a few simple steps you can take to keep from being cheated.
Ask about your credit-card firm’s on-line rules: Under British law, cardholders have to pay the first US $78 of any fraudulent(欺骗性的) spending.
And shop only at secure sites; Send your credit-card information only if the Web site offers advanced secure system.
If the security is in place, a letter will appear in the bottom right-hand corner of your screen. The Website address may also start https: //—the extra “s” stands for secure. If in doubt, give your credit-card information over the telephone.
Keep your password safe: Most on-line sites require a user name and password before placing an order. Treat your passwords with care.
45. What do most people worry about the Internet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A. Many stolen credit-cards were sold on the Internet.
B. Too much fraud on the Internet.
C. Many Web sites are destroyed.
D. Many illegal Web sites are on the Internet.
46. What is the meaning of “fraud” in the passage
A. Cheating. B. Sale. C. Payment. D. Safety.
47. How can the thieves ge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credit card
A. The customers give them the information.
B. The thieves steal the information from Web sites.
C. The customers sell the information to them.
D. The thieves buy the information from credit-card firms.
48. You are shopping on the site: http: // www. and you want to buy a TV set, what does this article suggest to do
A. Order the TV set at once.
B. Do not buy the TV set on this site.
C. E-mail the site your credit-card information.
D. Tell the site your password and buy the TV set for you.
Passage C
News (March 6, 2008) that Microsoft was $44.6 billion bid to buy Yahoo was greeted with heated discussion by many Internet users on Friday. Here are some responses:
Mark Galeassi of Kansas City, Missouri: This is the best move for both parties. Yahoo has the ideas and Microsoft has the money to finally market these ideas correctly. Microsoft and Yahoo are a perfect fit and the deal will be good for consumers. Scott G. of New Jersey: I was a Yahoo user for years along with Hotmail from Microsoft. Then Google came along. Google Earth, Google Toolbar and Gmail. Google is so innovative(立异的)with everything they do. Yahoo and Microsof, the same old story. I don't think the merger will do anything for either company except improve the Yahoo shareholders' bank accounts.
Michael Glosser of Estero, Florida: Right now, Yahoo offers a lot of features and tools at no cost for all different levels of Internet users. Microsoft seeks nothing but profit. Undoubtedly, they'll do nothing other than find ways to start removing Yahoo's formerly non-priced features. Microsoft's greed will ruin the great thing that Yahoo currently is. Toni Suarez of Hacienda Heights California: Perhaps it would bring better high technology innovations to e-mail and help in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 a better Internet! Antonio Simmons of Parkville, Maryland: Microsoft purchasing Yahoo would be nothing more than an attempt from Microsoft to further impose upon the users their poor-quality software and obtain more wealth for the company. In my opinion, they will never be able to compete with Google because Yahoo and Microsoft's current search engines are too inferior to compete. Even if combined, they still lack.
49. Who is in favor of the merger of Microsoft and Yahoo
A. Antonio Simmons. B. Michael Grosser. C. Scott G. D. Mark Galeassi.
50. Michael Grosser is afraid that_____________.
A. he merger will cost Yahoo's free features
B. merger will lead to Microsoft's monopoly (把持) of the market
C. he increased competition will force Google out of the game
D. Internet users will have to buy Microsoft's costly software
51. What is Antonio Simmons' attitude towards Google
A. Doubtful. B. Approval. C. Positive. D. Negative.
Passage D
Now let us look at how we read. When we read a printed text, our eyes move across a page in short, jerky movement. We recognize words usually when our eyes are still when they fixate. Each time they fixate, we see a group of words. This is known as the recognition span or the visual span. The length of time of which the eyes stop ---the duration of the fixation ----varies considerably from person to person. It also varies within any one person according to his purpose in reading and his familiarity with the text. Furthermore, it can be affected by such factors as lighting and tiredness.
Unfortunately, in the past, many reading improvement courses have concentrated too much on how our eyes move across the printed page. As a result of this misleading emphasis on the purely visual aspects of reading, numerous exercises have been devised to train the eyes to see more words at one fixation. For instance, in some exercises, words are flashed on to a screen for, say, a tenth or a twentieth of a second. One of the exercises has required students to fix their eyes on some central point, taking in the words on either side. Such word patterns are often constructed in the shape of rather steep pyramids so the reader takes in more and more words at each successive fixation. All these exercises are very clever, but it’s one thing to improve a person’s ability to see words and quite another thing to improve his ability to read a text efficiently. Reading requires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ds. Consequently, for these reasons, many experts have now begun to question the usefulness of eye training, especially since any approach which trains a person to read isolated words and phrases would seem unlikely to help him in reading a continuous text.
52. The time of the recognition span can be affected by the following facts except ________.
A. one’s familiarity with the text. B. one’s purpose in reading
C. the length of a group of words D. lighting and tiredness
53. The author may believe that reading ______.
A. requires a reader to take in more words at each fixation
B. requires a reader to see words more quickly
C. demands an deeply-participating mind
D. demands more mind than eyes
5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The visual span is a word or a group of words we see each time.
B. Many experts began to question the efficiency of eye training.
C. The emphasis on the purely visual aspects is misleading.
D. The eye training will help readers in reading a continuous text.
55. The tune of the author in writing this article is ________
A critical   B neutral    C pessimistic    D optimistic
第二节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____ 56 ___. When we are asked whether boys and girls can associate with each other, most of us will say, “Yes, of course. Why not ”
____ 57 ____, here are some “dos and don’ts” for you to follow. Keep a normal and healthy state of mind. Our schools and classes are made up of boys and girls. It is very natural for boys and girls to contact each other and build up the friendship with the students of the other sex. Generally speaking, ____ 58 ____. We should make as many friends as possible. We should have more friends of the other sex instead of one or two. We should contact the students in public instead of in secret.
Contact students of the other sex warmly, generously and sincerely. Don’t be too nervous or too shy in contact with a person of the other sex. In that case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you to make a lot of friends, as ____ 59_____. If you are too shy a person, you can also find a way out. First of all, you can contact the students with the same interest and hobby with you. As both of you have much in common, you may have much to talk about. If you keep doing like that, little by little, you will gladly find you are also as free to express yourself as others.
_____60 ____. The boys and girls at adolescence are rich in feeling and full of imagination. They are easy to regard the friendship as a sign of love and fall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at an early age. In my opinion, boys and girls at middle school are too young and too tender to shoulder the heavy duty of love. Early love is a green apple that can’t be eaten. An apple won’t taste sweet until it is fully ripe (成熟). Do keep out of early love.
A. No one would like the guy who is too shy to say even a word.
B. If we want to make su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oys and girls properly
C. We will make it easier for you to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it.
D. we should broaden the circle of the association
E. Don’t fall into the ditch(泥潭)of early love.
F. Gone are the days when men and women couldn’t associate (交往) with each other.
第三部分 语言知识运用(共2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满分10分)
When we learn English, we always find we have difficulties in remembering the names of the months. Therefore, if we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months, possibly it won’t be very harder for us to remember them. The following is one of example. January named after God Janus. He was a strange god because he has two faces. He could look in two directions. He could look forward or backward at the same time. He was the god of endings and beginnings. January is the month on which one looks forward to the New Year and it’s also a period of time how people think about the past year.
Now can you share with us the stories about rest of the months
第二节 书面表达 (满分15分)
你校同学进行了一场有关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讨论。讨论的主题是:高考英语测试中的听力部分该不该取消 请你根据王表中的提示写一篇短文,介绍讨论的情况。
一些同学认为不应该取消1.听是语言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不能忽视;2.听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3.国际合作日益增多,听、说能力应加强。
另一些同学则认为应该取消 1.考试中各地收听效果好坏不一,不公平;2.英语教师和语音设备城乡差异过大;3.今后并非人人都要与外国人进行口头交流。
注意:1.文章的起始句已给出。
2.词数:120左右(不包括已给出的起始句)
3.参考词汇:取消cancel 国际合作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e students of our school had a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listening test in the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 should be kept or cancel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杭西高2011年10月高三英语答案
四、短文改错
When we learn English, we always find we have difficulties in remembering the names of the
difficulty
months. Therefore, if we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months, possibly it won’t be
However
very harder for us to remember them. The following is one of example. January ∧named after
hard was
God Janus. He was a strange god because he has two faces. He could look in two directions. He
had
could look forward or backward at the same time. He was the god of endings and beginnings.
and
January is the month on which one looks forward to the New Year and it’s also a period of time
in
how people think about the past year.
when
Now can you share with us the stories about∧ rest of the months
the
五、书面表达
One possible version:
The students of our school had a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listening test in the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 should be kept or canceled. Some students think that listening test should not be canceled. They insist listening is among the four basic skills. We therefore can not ignore it. Besides, listen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hannels for us to get information from the outside world. So i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day w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requent. But others don’t agree. They think not everyone has to communicate with foreigners in the future. Moreover, listening test is unfair to the students in the areas where radio signals cannot be picked up effectively. And for certain reasons,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in teachers and equipment between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city.杭西高2011年10月高三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21——40,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结构或物质肯定不含有核糖参与组成的是
A.线粒体 B.核糖体 C.质粒 D.酶
2.假设某基因在控制合成两条多肽链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数为a,则组成该基因的碱基个数至少为
A.6a+6 B.6a+12 C.6a-6 D.6a-12
3.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不可能会发生哪些事件
A.细胞分化 B.细胞脱分化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突变
4.在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   
B.酶产生后可能在细胞内或细胞外起作用
C.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5.下图是某细胞在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
可能合成
  A.呼吸酶 B.抗体
  C.性激素 D.血红蛋白
6.蛔虫是严格厌氧生活的生物,其细胞结
构特点与蓝藻细胞相同的是
 A.都有核糖体和细胞壁
B.都有细胞核和染色体
 C.都没有线粒体
D.都没有细胞核
7.用打孔器取同一萝卜5 cm长的直根条,分成4组,其中3组分别置于20 g/L、60
g/L、80 g/L的溶液中,测量结果如下图。预计在40 g/L溶液中的测量结果最可能是
8.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
A、增加室内CO2浓度 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
C、增加光照强度 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
9.在光合作用过程中 不属于暗反应的是
A.CO2与五碳化合物结合 B.三碳化合物接受ATP释放的能量
C.H2O的氢传递给NADP+ D.NADPH的氢传递给三碳化合物
10.生物膜在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生物膜
中能实现能量转换的是
A.线粒体外膜 B.叶绿体外膜 C.叶绿体内膜 D.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11.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12.下图是对植物12小时黑暗处理,随
后进行12小时光照处理(温度不变)
中氧气释放和吸收速度的曲线图。在
24小时的实验时间内,植物呼吸消耗
氧的总体积最正确的估计是
A.600cm3 B.1000cm3
C.1200cm3 D.1800cm3
13.下列细胞中,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①二倍体植物花粉粒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 ③人口腔上皮细胞
④四倍体西瓜的配子 ⑤豌豆的极核 ⑥水稻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细胞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14.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人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
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
  B.AB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  
  C.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
  D.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分解补充
15.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以及
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B.等位基因进入卵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D.♀、♂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16.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17.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用相同的限制酶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分子
B.DNA连接酶、限制酶和运载体是重组DNA必需的工具酶
C.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DNA
D.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基因不一定能成功表达
18.某植株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1∶1),则生物
  A.一定含有一对等位基因 B.一定不含有等位基因
  C.不可能含有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 D.一定产生两种数量比值相等的配子
19.下图为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一种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③过程分别称为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B.该育种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
C.该育种过程说明已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仍具有表达的潜能
D.该育种方式涉及到基因工程、胚胎工程和细胞工程
20.我国从荷兰引进了十几头性状优良的乳用牛,畜牧工作者为了推广这一优良品种,利用若干本地的雌性黄牛,迅速繁殖出了一大批纯种荷兰乳牛。这种很成熟的繁育方法是
A.体细胞克隆 B.动物体细胞融合 C.胚胎分割移植 D.细胞核移植
(以下为2分/小题)
21.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随着光照增加光合作用会增强。在夏季中午C3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反会下降,其原因可能是
A.暗反应中C3化合物减少 B.NADP+ 形成的NADPH数量减少
C.高温破坏了酶的活性 D.电能转换形成的ATP数量减少
22.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23.利用小球藻培养液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在其中加入抑制暗反应的药物后,发现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
A.叶绿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 B.NADPH等的积累,光反应速率减慢
C.合成ATP所需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D.暗反应中生成的水减少,使光反应的原料不足
24.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叙
述中,正确的是
 A.C是组成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经、形成
()
 B.N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没有N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
  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都有ATP的合成
25.将愈伤组织细胞在一种包含所有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几小时(培养基中还含有
用氚标记的胞嘧啶),如果再用放射自显影技术检测这些愈伤组织细胞,会发现放射性物质集中于
  ①内质网 ②核糖体 ③细胞核 ④叶绿体 ⑤线粒体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26.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但下列某项生理活动却与蛋白质的功能无关,你认为是
A.DNA的复制 B.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
C.效应T细胞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D.水分在导管中的运输
27.下列关于线粒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蒸馏水中线粒体内膜比外膜更容易胀破
B.黄色短杆菌的线粒体比乳酸菌的多
C.线粒体中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D.线粒体内氧气的浓度一般比细胞质基质的低
28.最小的能独立生活的微生物,其细胞中可以不需具备的结构或物质是
A.控制生物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的核酸
B.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核糖体
C.完整的细胞核
D.催化有机物氧化分解的酶系统
29.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浆细胞比效应T细胞含有较多的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②与硝化细菌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③大肠杆菌细胞分裂前期时,每个细胞中含有四个中心粒
④神经干细胞分化成各种神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⑤人的成熟红细胞不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经体外培养能形成细胞株
⑥将融合的异种植物花粉育成幼苗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可育出目的植株
⑦高等动物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因供氧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不产生CO2
A.有三种说法错误 B.有两种说法正确
C.有三种说法正确 D.有两种说法错误
30.有三个盛放葡萄糖液的密封玻璃瓶,已知一瓶混有酵母菌,一瓶混有乳酸菌,一瓶只有葡萄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气泡的瓶子肯定混有酵母菌 B.发热的瓶子肯定混有乳酸菌
C.只盛放葡萄糖液的瓶子能量会增加 D.混有乳酸菌的瓶子物质种类会减少
31.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罕见细菌,这种细菌内有许多集光绿色体,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正是这些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在菌苔上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这种细菌是人们迄今发现的第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喜氧微生物。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由该细菌可知,细菌不一定都是分解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D.该菌是自养型,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32.下列关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条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至少含有(n+1)个氧原子
B.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类型细胞中含有不同种类蛋白质
C.有些质膜蛋白可直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D.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但肽键未被破坏,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33. 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可将酵母菌制造成“正程菌”,用于生产乙肝疫苗,在制造该“工程菌”时,应向酵母菌导入下列中的
A.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 B.抗乙肝病毒抗体的基因七彩教育网
C.抗乙肝病毒的抗体 D.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的基因学
34.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C.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自己”和“非已”
D.分泌蛋白质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35.科学家用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并追踪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 h
B.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C.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0~2 h、19.3~21.3 h、38.6~40.6 h
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19.3—21.3 h
36.水稻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内含有呼吸氧化酶,而叶绿体中含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酶,
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线粒体中只含与呼吸作用有关酶的基因,叶绿体中只含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基因
 B.叶绿体中含有不能表达的与呼吸作用有关酶的基因
 C.线粒体内含呼吸氧化酶,而叶绿体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均是核基因选择性表
达的结果
 D.线粒体内含有呼吸氧化酶,而叶绿体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均是线粒体中的基
因、叶绿体中的基因与核基因共同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7.如下图为一个细胞分裂图的局部,关于此图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时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B.若此图为减数分裂图,则该生物是四倍体
  C.若这是一个植物细胞,则这一时期高尔基体活动旺盛
D.若①号染色体上有显性基因A,则②号染色体的对应位点上
可能出现a
38.5-溴尿嘧啶(Bu)是胸腺嘧啶的结构类似物,在含有Bu的培养基
上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少数突变型大肠杆菌。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A+T)与(C十G)之比略小于原大肠杆菌,这表明Bu诱发基因突变的机制是
A.阻止碱基配对          B.断裂DNA链中糖与磷酸之间的化学键
C.诱发DNA链发生碱基对种类置换 D.诱发DNA链发生碱基序列变化
39.化疗是控制癌细胞生长的方法之一,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下图给出的是一个典型
的化疗过程,每3周给药一次(图中箭头所示),图中记录了化疗过程中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数量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癌细胞最可能发生于高频率分裂的组 织(如器官的上皮组织)
B.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不受密度制约因素的限制而能不断分裂和生长,无正常细胞的
接触控制现象
C.据图可知最初给药后两类细胞数量都明显减少,然后又回升,而每次给药后癌细胞回升少于正常细胞
D.据图可知为了使癌细胞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可以在化疗过程中加大给药剂量或缩短
给药周期而不会引起较强的负作用
40.若下图Ⅰ中装置甲与装置乙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
生氧气量的影响。绘制成曲线如图Ⅱ(净氧量=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P处净氧量为负值,是因为小球藻不进行光合作用,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B.Q处净氧量为零,是因为Q处小球藻不进行光合作用
  C.甲与乙两管净氧量差异的原因是乙管小球藻叶绿素合成受阻,影响光合作用
  D.由图Ⅱ可知,光照强度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二、简答题(共40分,具体分值详见小题)
41、(5分)右图为人体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消失的结构是图中
的   (填写图中序号)。
⑵若该细胞为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则其直接生活的液
体环境是          。
⑶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 ]        。
⑷图中有些遗传物质的传递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它们存在于[ ]        中。有碱基互补
配对现象,但不能发生A与T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 ]      。
42、(5分)科学家在破泽遗传密码的过程中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在1、2、3号试管中同时加入核糖体、ATP、相关的酶和20种氨基酸,2、3号试管再分别加入不同的物质,1号试管不再添加任何物质,假定各试管的外界条件都是适宜的,一段时间后检测试管中的生成物,如下表所示:
试管号 加入物质 生成物
1 无 无
2 只含有尿嘧啶的核苷酸链 完全由苯丙氨酸组成的多肽链
3 只含有腺嘌呤的核苷酸链 完全由赖氨酸组成的多肽链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1中不生成多肽链,原因是缺少带有遗传信息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2中,以“只含有尿嘧啶的核苷酸链”为模板合成“完全由苯丙氨酸组成的多肽链”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该过程是在________中进行的。
(3)如果每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根据上述实验判断:决定苯丙氨酸的遗传密码是________,决定赖氨酸的遗传密码是________。
43.(8分)氮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最主要元素之一,在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豆科植物的根部有一种能固氮作用的微生物叫根瘤菌,它能将周围大气中的N2转变为氨,进而为豆科植物提供氮肥,被誉之为“绿色无污染氮肥加工厂”,请根据以上事实,结合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瘤菌之所以能进行固氮作用,其根本原因是它具有独特的固氮基因,这种基因往往位于_____ ____上;与根瘤菌相比较,大豆细胞在结构的最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
(2)科学家正试图将固氮基因重组到稻、麦等经济作物的细胞中,建立植物的“小化肥厂”,让植物本身根据所需直接固氮,这样就可以免施氮肥,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如果这种重组能实现的话,那么固氮基因最终实现表达的遗传信息转移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氮基因的存在让根瘤菌这种微生物具有了固氮这一性状,请从遗传学角度来解释这一生物学现象____ ___。
44.(22分)
Ⅰ.某研究小组用番茄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探究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是 、 。实验还发现,不仅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关系,番茄植株的生长也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番茄生长的调节主要是 调节,与番茄果实发育关系最密切的是 。
Ⅱ.细胞内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为丙酮酸的分解。为探究该反应发生的场所,甲、乙二人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的方法:
步骤一:取新鲜肝脏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使之分散为单个细胞。
步骤二:用含14C标记的C6H12O6及完全营养液培养肝细胞一段时间。
步骤三:离心得到细胞质基质及线粒体基质,分装在标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
步骤四:取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两滴,分别滴入两支试管内。
现象:1、2两支试管均变浑浊。
结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中。
乙同学的方法:第一步同甲步骤一,第二步同甲步骤三,第三步待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完成后,老师指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是错误的。请分析其结果出错的原因:__ ___
(2)现给你如下试剂:14C标记的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清水,吸管若干,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继续乙的实验,探究丙酮酸水解发生的场所。
步骤三:取等量且少量的试管1及试管2中的溶液分别置于编号为A、B的两支试管内,再取等量的14C标记的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内。
步骤四: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
结论:
② 现象:
结论:
③ 现象:
结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答案
选择题
1—5 CBACB 6—10 CDDCD 11—15 DCCDC 16—20 BBDCC
21—25 ADBBD 26—30 DDCAA 31—35 CDDAA 36—40 DACDB
简答题
29. (22分,每空2分)
Ⅰ.光照强度 CO2浓度 激素调节 生长素
Ⅱ.(1)因为被鉴定产物CO2可以自由通过线粒体双层膜,在将两种基质分离之前不应使用含葡萄糖的完全培养液培养肝细胞。
(2)步骤四:一段时间后,分别向A、B试管加入两滴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①现象:A试管出现浑浊,B试管不出现浑浊。
结论:丙酮酸分解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②现象:A试管不出现浑浊,B试管出现浑浊。
结论:丙酮酸分解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③现象:A、B两支试管都出现混浊。
植物细胞
新细胞
愈伤组织
胚状体
人工种子
新品种
某细菌的抗虫基因
运载体

② ③ ④
分裂
分裂
分裂
0 2
19.3 21.3
38.6 40.6
h杭西高2011年10月高三语文试卷
(本卷共四部分,时间150分钟,分值共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矿藏/宝藏 连累/累积 怪癖/劈叉 犄角/掎角之势
B.烙印/炮烙 瘠薄/薄饼 甄别/箴言 芳菲/妄自菲薄
C.弹压/弹丸 屏障/屏息 静谧/分泌 重听/安土重迁
D.颤动/打颤 折磨/折本 寥廓/谬误 吭声/引吭试啼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各种与动物相关的疾病濒繁爆发,促使人类进行反思:我们与这个星球上的各种动物到底是什么关系?该如何相处?
B.连雨过后,在城里蜇伏了近两周的人们,三五成群到郊外踏青,沉醉在鸟儿的欢歌中,流连于烂漫山花间,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C.16岁的邓森山、14岁的姚健两学生相继被“拯救训练营殴打致死,让我们反思,急待拯救的,究竟是“坏的孩子,还是坏的教育”。
D.在不久前举行的湖南省示范性高中年会上,140多所省示范性高中学校的校长在规范办学承诺书上郑重签名,并表示将恪守诺言,同时将建立联合自查机制,督促各校自觉遵守。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武汉光谷足球俱乐部悍然宣布退出中国超级联赛,狠狠地掴了中国足协一记耳光,同时也将自己送上了不归之路。这样一个两败俱伤结局的出现,恰恰说明了中国职业足球的虚假和中国足球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足协叶公好龙,在搞政绩足球,一切都为了“出线”;俱乐部自我膨胀,在搞成绩足球,一切为了名次;球员上下其手,在搞金钱足球,一切都为了挣钱……中国足球发生的一切问题,中国足协或多或少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A.不归之路 B.两败俱伤 C.叶公好龙 D.上下其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就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而言,不管在哪个国家,没有法律就没有真正的自由;因此可以说,一个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人民的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民的自由。
B.目前,校园事故及因赔偿而引起的纠纷已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不小冲击,从国外的经验看,通过建立社会保险来转嫁赔偿责任,使校园侵权赔偿社会化,应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C.大型体育文献纪录片《与梦齐飞》日前已经在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播出,这部纪录片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发展为背景,纪录了中国体育在这三十年里的辉煌历史。
D.今年是老舍先生诞生110周年纪念日,他的儿子舒乙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父亲得票排第一,后由于种种原因,该奖授予了日本的川端康成。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001年以“诚信”为命题的高考作文,在国人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迄今为止,这个话题已经持续了八年,而国人的诚信情况到底如何了呢?
①一时间举国沸沸扬扬
②也拉开了国人对于“诚信”追回的大幕
③将国人日渐缺失的诚信重新拉回了人们的论题
④且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⑤莫不以诚实守信为题大做文章
A.②①④③⑤ B.③⑤①②④ C.③②①⑤④ D.⑤③②①④
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雏鹰如果害怕折翅,那它永远不能高飞;钻石如果害怕琢磨,那它永远不能生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是2008年奥运会四个比赛项目的标识图形:请你选取一个,围绕图形内容,紧扣动态特征,展开联想,写一段话。要求语言通顺,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含标点符号)。(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建筑的情态(节选)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是一处很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这一情节,以美丽的庭院做背景;即便反过来说,这个庭院由于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闲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息。若身历其境,仰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这个小院就是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自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
8.选出下列对第1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
B.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多是建筑形象。
C.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化、情态化了的。
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诗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
9.选出下列不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这一观点的一项
A.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B.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C.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D.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0.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出中国古代建筑的两大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看护父亲的孩子
[意]亚米契斯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一个满身泥水的乡下孩子,来到那不勒斯市一家著名的医院门口,递了一封信给看门人,说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亲。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士领孩子过去。
看着病人的样子,孩子哭起来。病人很瘦,头发变白了,胡须变长了,肿胀的脸又青又暗,皮肤像要破裂似的发亮,眼睛变小了,嘴唇变厚了,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呼吸很微弱,只有额头轮廓和眉毛还有点像父亲。孩子叫着:
“父亲!父亲!认得我吗 我是西西洛!母亲不能来,叫我来照顾你。请看看我,跟我说句话吧!”
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
“父亲!父亲!你怎么了 我是你的儿子西西洛啊!”
正胡乱想着,有人用手轻轻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医生。“不要担心,他脸上发丹毒了。虽然病情很厉害,但还有希望。你要细心照顾他!你在这里真是再好不过了。”
从此,西西洛就细心照顾起父亲。病人常常看着西西洛,好像不很清醒,不过注视他的时间慢慢变长了。当西西洛用手帕捂着眼睛哭的时候,病人总是凝视着他。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他昏睡之后清醒一点儿的时候,总是睁开眼睛寻找看护他的人。西西洛自己也很高兴,把母亲,妹妹们的事情以及平时盼父亲回国的情形都说给他听,又用深情的话劝慰病人。
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忽然加重,护士送来的药和食品,只有西西洛喂他才肯吃。
下午四点钟西西洛依旧独自流泪,忽然听见屋外有脚步声,还有人说话:“护士小姐!再见!”
这使西西洛跳了起来,激动地抑制住叫喊的冲动。
一个胳膊上缠着绷带的人走了进来。西西洛站在那里,发出刺耳的尖叫——“父亲”!那人回头一看,也叫起来:“西西洛!”箭似的跑到他身旁:
“啊!西西洛,这是怎么回事 你认错人了!你母亲来信说你已经来到医院了,快把我担心死了!西西洛!怎么这样憔悴 我已经好了,母亲、孔赛德拉、小宝宝都好吗 我正要出院!天呀!竞有这样阴差阳错的事!”
西西洛想说家里的情况,可说不出话来。
“走吧!我们今晚还能赶到家。”父亲拉他走,可西西洛一动不动,却回头看着那病人。病人也睁大眼睛注视着西西洛。西西洛从心里流出这样的话来:“别急,父亲!请等一等!我现在不能回去。我在这里住了5天,已经把他当作你了。我那么爱他,你看他看我的眼神!他不能没有我。父亲!请暂时让我留在这里吧!”
父亲犹豫不决,看看儿子,又看看病人,问周围的人:“他是谁 ”
“跟你一样,也是个农村人,刚从国外做工回来,恰好跟你同一天住进医院。进来的时候不省人事,话也不能说了。家里人好像不在附近。他准是把你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
病人仍看着西西洛。
“那么你留在这里吧,善良的孩子。我先回去让你母亲放心。这几块钱你当作零用。再见!”父亲说完,吻了儿子的额头就走了。
西西洛回到病床旁边,病人似乎安心了,西西洛不离病人半步,病人也紧紧盯着西西洛,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眼神也很和善,只是瞳孔渐渐缩小而且渐渐昏暗起来。西西洛紧紧握住病人的手,病人睁开眼,看了看西西洛就闭上了。
“他去了!”西西洛叫着。
“回去吧,善良的孩子。神会保佑你这样的人的,你将来会得到幸福的,快回去吧!”
护士把窗台上养着的花取来一束交给西西洛:“没什么可送你的,请收下这花当作纪念吧!”
“谢谢!”西西洛收下花,擦着眼泪。“但是我要走远路,花会白白枯萎的。”说完将花撒在病床四周,“把这花留下当作纪念吧!谢谢医生和护士小姐!谢谢大家!”又对着死者说:“再见!”
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叫他,西西洛想了一下,就用几天来已经习惯的称呼说:“再见,父亲!”说着取出衣服包,打起精神,缓缓走出去。
外面天亮了。
(摘自《精品小说》,有删改)
11.明明是西西洛认错了父亲,作品为什么还以“看护父亲的孩子”为题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12.小说首尾都有一段精短的最物描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4分)
13.小说的内容十分感人,请用一句话谈谈你的阅读感悟。(不超过30字)(3分)
14.文中对病人有两处关于嘴唇的动作描写:①“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②“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病人到底要说什么 试作探究。(4分)
15.这篇小说描述了乡下孩子西西洛在医院看护父亲的故事,情节安排十分精巧,试作分析。(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杨 烈 妇 传
唐·李 翱
建中四年,李希烈①陷忭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若,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
赞曰:凡人之情,皆谓后来者不及于古之人。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若高愍女②、杨烈妇者,虽古烈女,其何加焉!予惧其行事湮灭而不传,故皆叙之,将告于史官。
【注】①李希烈:唐代宗时为蔡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淮西节度留后,唐德宗时为淮宁节度史。建中三年,自称建兴王、天下都元帅。建中四年叛唐。十二月,攻陷汴州(今河南开封)。兵败后,被部将毒死。②高愍女:指作者所作的《高愍女碑》。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俘累其男女 累:抓捕 B.侃率之以乘城 乘:凭借
C.率其徒将超城而下 超:越过 D.与古人不殊也 殊:不同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力不足,死焉,职也 贼气吞焉
B.仓廪皆其积也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C.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D.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 物过盛而当杀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李希烈叛军连下两州,又兵临项城,县令李侃先是“不知所为”,继而又“伤而归”,在妻子杨氏的鼓励下,终于坚定了抗敌之志。
B.在叛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关头,杨氏挺身而出,帮助县令丈夫谋划抗敌对策,激励差吏和百姓抗敌守城,终于取得了项城自卫战的胜利。
C.杨氏向丈夫和差吏、百姓细陈守与不守的利害得失,又让丈夫登城喊话瓦解敌军,关键时刻充分展示了她过人的智慧和胆识。
D.作者鞭挞了那些平时占城聚财、武装驰骋,关键时刻却“弃其城而走”的守御之臣们,借孔子“仁者必有勇”的名言热情赞扬了杨氏。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 3分)
妇 人 女 子 之 德 奉 父 母 舅 姑 尽 恭 顺 和 于 娣 姒 于 卑 幼 有 慈 爱 而 能 不 失 其 贞 者 则 贤 矣。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3分)
⑵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2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 请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3.孔子对冉有的做法表示什么意见?结合这段文字及孔子的相关思想说明原因。(2分)

时下同学中存在着这样一些择友观:或就近(如同桌),或有权有钱(于己有利),或倾向于选择与他们具有相似行为方式的人做朋友,或谁对我好我就跟谁好。他们认为这样的择友标准很好,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24.你对这样的择友观有何看法?请结合孔子的择友标准进行评判。(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2)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 ;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危而不持, _____________ ,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_____________ ,是谁之过与? (《论语》)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杜甫《登高》)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往今来,月是尘世沧桑的见证,是不眠之人的永恒伴侣。月夜之下有多少生灵酣然入梦,但也有多少不眠的生命:
听——“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苏轼的心声“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舒婷的宣告“我推翻了一道道定义 我打碎了一层层枷锁 心中只剩下一片触目的废墟。 但是,我站起来了”;
…………
看——“背画阑依依,有数点、流萤乱扑,扇底微照”;
———“宿鸟归林休重感,马蹄乘月却还家。”
———鲁迅先生“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毛泽东“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
银月之夜,有多少故事正走向结束,有多少灵魂正彻夜不眠,有多少人即将开篇。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想?关于月夜你又是怎样的经历?请以“今夜月色正浓”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故事,抒发感情。也可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1、【解析】选D。A项cánɡ/zànɡ,lěi,pǐ,jī/jǐ;B项lào/luò,bó/báo,zhēn,fēi/fěi;C项tán/dàn,pínɡ/bǐnɡ,mì,zhònɡ;D项chàn/zhàn,zhé/shé,liáo/miù,kēnɡ/hánɡ。
6、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自选话题,最好是仿照例句从植物、动物、一般事物中各选一个,再者就是句式特点。 答案:示例一:花朵如果害怕凋零,那么它永远不会开放;猛虎如果害怕失足,那么它永远不会奔跑;流星如果害怕湮灭,那么它永远不会发光。示例二:矿石如果害怕冶炼,那么它永远不能成钢;蜡烛如果害怕点燃,那么它永远不能照明;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么它永远不能启航。仿句有“形”和“神”两个方面的要求,“形”的方面是要与例句的句式保持一致。修辞手法保持一致;“神”的方面是要和例句在意蕴、氛围、效果等方面保持一致,而且还不能重复例句的意思。
7、本题考查考生准确、鲜明、生动运用语言和正确使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把握好题目,一是图形的动态描写,二是要展开联想,三是两种以上的修辞。
(1)刹那间,只见他右手抓住篮球,一个箭步,然后如大鹏展翅,腾空跃起,以千钧之力将球稳稳地扣入篮筐。
(2)东方神鹿王军霞像离弦之箭冲出对手的“包围”,她将里贝罗们一一抛在身后,在万米跑道上展现了万米红霞。
二、
(一)8.C(本节的写作对象是“中国古代建筑”)
9.A(古代建筑的“内向性庭院式空间”和“情态”这两点缺一不可)
10.(1)建筑形象多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讲究情调;(2)建筑空间多内向性庭院式空间。
(二)11.(3分)答:文章从西西洛急着赶去看护父亲写起,行文处处紧扣西西洛对父亲的细心照顾和看护,(1分)特别是得知认错了人竟然还选择了留下,明知不是自己的父亲竟然还以“父亲”称呼,(1分)这些情节都充分表现了西西洛的善良、充满爱心的美好品质,进而表现出小说的主题。(1分)
12.(4分)答:开头“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天气情况,烘托了主人公焦急、忧虑的心情。(2分)结尾“外面天亮了”象征着主人公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觉,使小说的主题得到了升华。(2分)
13.(3分)参考答案:超越亲情的爱,是更美好、更高尚、更可贵的人间之情。(符合小说的主题,言之成理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1到2分。)
14.(4分)答:①你真是我的儿子吗 我怎么觉得你好像既熟悉却又十分陌生 到底是我病糊涂了,还是你认错人了呢 真是你吗,我的孩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2分)
②谢谢你了,善良的孩子!谢谢你这些天的照顾!谢谢你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了我亲人般的温暖!我就要走了,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你。回去吧,孩子,愿神保佑你,愿你幸福!(2分)(探究要符合小说的情理,如①处应表现病人狐疑的心理,②处应表现病人感激的心理。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15.(6分)答:小说的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十分精巧。(2分)西西洛悉心照料并且为之悲伤落泪了五天的“父亲”竟然不是自己的父亲,得知认错了人竟然还选择了留下,明知不是自己的父亲竟然还以“父亲”称呼,都出人意料。(2分)“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病人总是凝视着他”,以及西西洛的善良和爱心都使情节发展又在情理之中。(2分)
三、
译文: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接着又将掠夺陈州,分出他的部队几千人,到达项城县。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虏抓捕这里的男女百姓,到陈州去会合。
县官李侃不知怎么办才好。他的妻子杨氏说:“您是县令,叛军到了,就应当守卫,虽然力量不足,但你即使死在这件事上,也是尽了你应尽的职责。假如您逃跑,那么谁来守城 ”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 ”杨氏说:“如果不能守住项城,县城就会被叛军占领,粮仓里的粮食都成了叛军的储蓄,府库里的财物都成了他们的财物,百姓都成了他们的战士了,国家还有什么呢 夺取叛军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用重赏的办法来使百姓成为敢于拼死的勇士,事情一定能够成功。”
于是把县衙差吏和百姓召集到县府庭院里。杨氏说:“县令,确实是一城之主,虽然这样,但是任期满后就要离职而去,不像县衙差吏和百姓那样。差吏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一起献出生命来守卫自己的县城,怎能忍心丧失自身而成为叛军的俘虏呢 ”大家都流泪答了,答应一起死守县城。于是杨氏巡行说:“凡是用砖瓦石块击中敌人的,奖给他千钱;用刀箭兵器之类击中敌人的,奖给他万钱。”募集到数百人,李侃率领他们登上了城墙。
杨氏亲自煮饭给他们吃,不分老小,一定照顾周到分配公平。杨氏让李侃对敌人喊话说:“项城父老,守义而决不从贼,都会全力守城战死。即使得到了我们的城池也不能显示你们的威风,不如赶快离开,否则白白地失利,没有任何好处!”叛军都笑了。这时有飞箭射中李侃的手臂,李侃因受伤而回家。杨氏责备他说:“你不在,那么谁肯固守阵地呢!与他们一起死在城头上,不是要胜过死在家里吗 ”李侃就忍着伤痛,又登上了城墙。
项城是个小县城,没有长戟劲弩这样的精良武器,也没有高城深沟这样的坚固城防。叛军气焰嚣张,企图一举吞灭项城,于是那些首领们率领着他们的士兵企图越墙而下。这时,守城的差吏和百姓中有人用普通的弓箭射击敌人,还射中了叛军统帅,使他坠马而死。——这个统帅是李杀烈的女婿。——叛军失势,于是都逃散了。项城的人没有一个伤亡的。
刺史把李侃守项城的功劳上报给了朝廷,朝廷下诏提升李侃为绛州太平县县令。杨氏现在还在人世。
妇人女子的美德,在于侍奉父母公婆,竭尽恭敬孝顺,和妯娌关系和睦,对弱小的孩子有慈爱之心,并且能不失贞节,这样的人就是贤女了。懂得行军布阵的战术,明白进攻防守、勇武刚烈的道理,这是公卿大臣们都难以做到的。自从国家兵祸产生以来,朝廷就注重表彰那些守御之臣。他们凭借着坚城深池的险要,储蓄的东西堆积如山,物资财富像原来一样丰足充裕,戴盔披甲背着弓箭来回奔驰的人,不知有多少。他们自称勇士却不能打仗,自称有才智却不能守城,自称忠心却不能效死,弃城逃跑的人,有啊。那是些什么人啊!像杨氏,只是个妇女啊,孔子说:“仁者必有勇。”杨氏当得起这句话了。
评论说:人们的通常观点,都认为后来的人比不上古人。贤能的人从古代就很少,更何况后代!等到出现了,和古人也没有什么差别。像高愍女、杨烈妇等人,就算是古代的烈女,又比她们强多少?我担心她们的事迹被湮灭而得不到流传,所以叙述下来,并打算告诉给写史书的官员。
(二) 21.颔联主要运用比喻(或“通感”)修辞,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3分)
22.“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人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愤,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4分)
(三)23、意见:反对或让自己的学生们鸣鼓而攻之。原因:(1)季氏富于周公,这已经是越礼的表现了。冉有不但没有劝谏,还帮他加重赋税,搜刮民财(1分);(2)孔子认为冉有的做法不仅没有尽到人臣谏正的责任,更违反了为政以德,以民为本的思想。(1分)
24、这样的择友观很不健康/不赞成这样的标准(1分)。孔子的择友标准是:“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1分)孔子主张以道德和学问为择友标准,但材料中的择友观则没有原则,是非不分,好坏不分,不可能交到真正的朋友(1分)。(3分,观点准确1分,写出孔子的择友标准1分,具体评材料1分)
(这个题目其实可以设计为开放性的题目,每个人的择友观都不一样,只要是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同时又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的择友标准,应该无可厚非的)
25,略
四.26.按照高考作文要求。
游泳
乒乓球
篮球
田径杭西高2011年10月高三物理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如图所示,物体A B C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细线a b连接,力F作用在A上,使三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若在B上放一小物体D,D随B一起运动,且原来的拉力F保持不变,那么加上物体D后两绳中拉力的变化是( )
A.Ta增大 B.Tb增大 C.Ta变小 D.Tb不变
2.将质量为m=lkg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现对 物体施加一个方向不变的水平力F,其大小变化如下图所示,在3秒之内物体位移最大的力的图是( )
3.物体B放在物体A上,A、B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 (  )
A.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B.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C.A、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D.A、B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B表面的性质
4.如图所示,汽车在倾斜的高速路上拐弯时,半径为r,弯道的倾角为θ,则汽车完全不靠摩擦力转弯时的速率是(转弯轨迹是水平的)(   )
A.  B. C. D.
5. 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
A., B.,
C., D.,
6.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tanθ,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
7.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
B.发射火箭时,燃料点燃后喷出的气体给空气一个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
C.马拉车前进,只有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时,车才能前进
D.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8.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太空探索项目。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神舟飞船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为,火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p,火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则与之比为( )
A. B. C. D.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如图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 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往下滑.已知这名消防队员的质量为60 kg,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 s,g取10 m/s2,那么该消防队员(   )
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
B.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
C.加速与减速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7
D.加速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1∶4
10.提高物体(例汽车)运动速率的有效途径是增大发动机的功率和减小阻力因数(设阻力与物体运动速率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k是阻力因数).当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0时,物体运动的最大速率为vm,如果要使物体速率增大到2vm,则一列办法可行的是 ( )
A.阻力因数不变,使发动机额定功率增大到2P0
B.发动机额定功率不变,使阻力因数减小到
C.阻力因数不变,使发动机额定功率增大到8P0
D.发动机额定功率不变,使阻力因数减小到
11.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已知在前2 s内外合力对物体做功为W,则 ( )
A.从第1 s末到第2 s末合外力为W
B.从第3 s末到第5 s末合外力做功为-W
C.从第5 s末到第7 s末合外力做功为W
D.从第3 s末到第5 s末合外力做功为-W
12.如图,从竖直面上大圆(直径d)的最高点A,引出两条不同的光滑轨道,端点都在大圆上,同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从A点分别沿两条轨道滑到底端,则 ( )
A.到达底端的动能相等 B.重力做功都相同
C.机械能都相同 D.所用的时间相同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3.(4分)图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2.5厘米,如果取重力加速度g=10米/秒2,那么:
(1)照片的闪光频率为________Hz. .
(2)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m/s
14. (10分)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 )。
15.(6分)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一质量m=0.5kg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30 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测出了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为通过计算机绘制出的滑块上滑过程的v-t图。求:(g取10m/s2)
(1)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大小;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判断滑块最后能否返回斜面底端?若能返回,求出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若不能返回,求出滑块停在什么位置。
17.据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有关负责人披露,未来几年如果顺利实现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目标,中国可望在2010年以前完成首次月球探测.一位勤于思考的同学为探月宇航员设计了如下实验:在距月球表面高h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然后测量该平抛物体的水平位移为x,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若物体只受月球引力的作用,请你求出: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月球的质量;
(3)环绕月球表面运动的宇宙飞船的速率是多少
18.如图所示,一内壁光滑的细管弯成半径为R=0.4 m的半圆形轨道CD,竖直放置,其内径略大于小球的直径, 水平轨道与竖直半圆轨道在C点连接完好.置于水平轨道上的弹簧左端与竖直墙壁相连,B处为弹簧的自然状态.将一个质量为m=0.8 kg的小球放在弹簧的右侧后,用力向左侧推小球而压缩弹簧至A处,然后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C处后对轨道的压力为F1=58 N.水平轨道以B处为界,左侧AB段长为x=0.3 m,与小球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右侧BC段光滑.g=10 m/s2,求:
(1)弹簧在压缩时所储存的弹性势能.
(2)小球运动到轨道最高处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19. 在游乐节目中,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越到水面的浮台上,小明和小阳观看后对此进行了讨论。如图所示,他们将选手简化为质量m=60kg的质点, 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事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α=530,绳的悬挂点O距水面的高度为H=3m.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浮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计,水足够深。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0.8,cos530=0.6
(1)求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对绳拉力的大小F;
(2)若绳长l=2m, 选手摆到最高点时松手落入手中。设水对选手的平均浮力f1=800N,平均阻力f2=700N,求选手落入水中的深度d;
(3)若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松手,小明认为绳越长,在浮台上的落点距岸边越远;小阳认为绳越短,落点距岸边越远,请通过推算说明你的观点。
2011年10月杭西高高三物理月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A 2.B 3.C 4.C 5. C 6.D 7. A 8.D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BC 10.CD 11.BC 12.CD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3.答案:(1)10 (2)0.75
14. 答案: (1)0.495~0.497m/s2      CD    天平  
    偏大 (每空2分)
15.(6分)答案:(1)小车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外力,
(2)①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②C,
可见AB段明显偏离直线是由于没有满足M>>m造成的。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解析:(1)滑块的加速度 (2分)
(2)物体在冲上斜面过程中 (2分)
() (2分)
(3)滑块速度减小到零时,重力的分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不能再下滑。 (1分)
滑块停在距底端1.5m处。 (2分)
17.【解析】(1)物体在月球表面做平抛运动,有
水平方向上:x=v0t ·······竖直方向上:····
解得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设月球的质量为M,对月球表面质量为m的物体,有
···解得:···
(3)设环绕月球表面飞行的宇宙飞船的速率为v,则有
· 解得:·····
【答案】(1) (2) (3)
18. 解析:(1)对小球在C处,由牛顿第二定律及向心力公式得
F1-mg=m
v1==m/s=5 m/s
从A到B由动能定理得Ep-μmgx=mv12
Ep=mv12+μmgx=×0.8×52 J+0.5×0.8×10×0.3 J=11.2 J.
(2)从C到D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v12=2mgR+mv22
v2== m/s=3 m/s
由于v2>=2 m/s,所以小球在D处对轨道外壁有压力.
小球在D处,由牛顿第二定律及向心力公式得
F2+mg=m
F2=m(-g)=0.8×(-10) N=1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对轨道压力为10 N.
答案:(1)11.2 J (2)10 N,方向向上
19.【答案】(1)1080N (2)1.2m (3)见解析
【解析】(1)机械能守恒 ①
圆周运动 F′-mg=m
解得 F′=(3-2cos)mg
人对绳的拉力 F=F′
则 F=1080N
(2)动能定理
则d=
解得 d=1.2m
(3)选手从最低点开始做平抛运动
且由①式解得:
当 时,x有最大值 解得
因此,两人的看法均不正确.当绳长越接近1 . 5m 时,落点距岸边越远。
A
B
C
F
a
b
打点计时器
滑块
砝码
托盘
pdwulicyh
O
v/m s-1
t/ s
2
4
6
0.1
0.2
0.3
0.4
0.5杭西高2011年10月高三地理试卷
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丹霞地貌发育在大陆陆相红色砂砾岩层上,由于受到构造抬升和一系列外力作用,形成了以赤壁丹山、峰林峡谷为特征的独特景观,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回答1~2题。
1.材料中提到的沙砾岩从成因上说,属于(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赤壁丹山、峰林峡谷为特征的独特景观”成因主要是( )
A.流水侵蚀和物理风化 B.流水沉积和化学风化
C.风力侵蚀和物理风化 D.流水侵蚀和化学风化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完成3~4题。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为山坡上的洼地, Q为山坡上的洼地
B.P为山坡上的小丘, Q为山坡上的小丘
C.P为山坡上的小丘, Q为山坡上的洼地
D.P为山坡上的洼地, Q为山坡上的小丘
4.关于P、Q两点海拔的范围,正确的是( )
A.P的海拔为2b-a C.Q的海拔为2a-b 下图中,沿甲图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回答5~8题。
5.该地的地形是( )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6.①地比②地( )
A.海拔高,坡度大 B.海拔高,坡度小 C.海拔低,坡度大 D.海拔低,坡度小
7.③地位于④地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8.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
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 C.西南向东北 D.西北向东南
如右图为某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北半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B.乙地位于北半球
C.丙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小于丁地
D.丁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10.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当甲地日落时,乙地的地方时可能是( )
①8时40分 ②20时40分 ③4时40分 ④16时40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如图是某观测站在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观测到的旗杆影长和太阳高度。回答11~12题。
1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0 B.15 N C.20 S D.20 N
12.该观测站的纬度位置为( )
A.60 N B.70 S C.80 N D.80 S
读图,回答13~14题。
13.若上面四幅图表示地球上的风带分布,则正确表示南半球风带分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若上面四幅图表示的是天气系统,那么能够正确表示冬季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系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若右图为海平面等压线图,虚线为一锋面,且①地在未来72小时内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则关于图中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右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读图,回答16~17题。
16.甲湖面积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导致湖泊土地沙漠化
C.人口密度减少,城市数量减少
D.对河流调节能力减弱
17.乙湖泊周边地区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近年环境问题突出,治理乙湖的措施是( )
①大面积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 ②增加湖泊网箱养殖面积 ③引水入湖,增大湖水的循环和流动 ④发展低耗能、低耗资源、技术含量高的产业 ⑤建设污水处理厂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甲、乙两图分别是某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的平均预期寿命已提高到78岁。据此回答18~19题:
18.图甲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高—高—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19.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 )
A.劳动力数量较少 B.劳动力比重较大 C.性别构成较合理 D.年龄构成较年轻
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早期该城市选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坦 B.矿产丰富
C.靠近河流 D.气候适宜
21.该城市对石油化工厂、高级住宅区的建设规划,合理的是( )
A. M——高级住宅区,N——石油化工厂 B. P——高级住宅区,Q——石油化工厂
C. M——高级住宅区,Q——石油化工厂 D. P——高级住宅区,N——石油化工厂
读下列两幅图(箭头均表示洋流),回答22~24题。
22.图中长实线箭头表示( )
A.墨西哥湾暖流 B.千岛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日本暖流
23.图M、图N分别表示( )
A. M——7月;N——1月 B. M——1月;N——7月
C. M——4月;N——10月 D. M——10月;N——4月
24.关于T岛东西两岸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M——差异明显——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
B.N——差异明显——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
C. M——差异不明显——东岸受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
D. N——差异不明显——东岸受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
25.下列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位于北半球暖温带的是( )
二、综合题:(50分)
1.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请从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几方面说明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原因。(5分)
(2)P地与A地气候类型相同,但成因不同,请简述P地此气候的成因。(4分)
(3)写出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2分):E ;H
(4)下面四幅图中,气候特点与C地类似的是( )
A B C D
(5)关于此大陆西岸宏观地形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海沟—岛弧链 B.海沟—海岸山脉 C.海岭—岛弧链 D.海岭—海岸山脉
(6)D处自然带的分布符合(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D.以上都不对
2.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单位:千米)”,回答下列问题:(9分)
(1)根据所学知识,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
千米。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比较,一般是 。
(2分)
(2)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
。(3分)
(3)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约为 千米,B处地壳的厚度约为 千米。(2分)
(4)北美大陆西海岸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2分)
3.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5分)
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
(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时期(A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 %和 %。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3分)
(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 ,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 。(3分)
(3)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3分)
(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6分)
4.如图为2010年11月某日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此时控制A地的天气系统类型是 (锋面)。若此天气系统势力进一步增强,且以每天约500 km速度移动,试描述接下来三天内(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乌鲁木齐的天气变化特征。(4分)
(2)简述图中B区域的地形特征,并阐述该地形特征的形成原因。(5分)
(3)冻雨是指当雨滴降落到温度低于0℃的地物上,立即冻结成冰的降水。贵州省是我国冻雨发生最多的省份,占全国的70%以上,试分析该省份冻雨多发的自然原因。(3分)
1.(1)(5分)地处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1分);北、西、南为高原山地,敞口朝东(1分);东岸为暖流(或圭亚那、南赤道暖流)(1分);信风(或东南、东北信风)温暖湿润(1分)深入亚马孙平原受地形(平原边缘的高原、山地)抬升形成丰富地形雨(1分)
(2)(4分)地处低纬地区,热量充足(1分);东为(巴西)暖流(1分);终年盛行东南信风(温暖湿润)(为向岸风)(1分);受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1分)。从而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3)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4)A (5)B (6)D
2.(9分)(1)33(1分)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区较薄(1分)
(2)西部、东部山地较厚(1分),中部较薄(1分),大陆向大洋的过渡处较薄(1分)(3)50~55 30~35(2分)
(4)处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你(1分),地壳运动、岩浆活动频繁(1分)
3.
4.(1)冷锋 第一阶段(过境前):天气晴朗,较温暖,风力较小;第二阶段(过境时):出现降水(雨雪)天气,气温下降,风力增加;第三阶段(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低、大风。(4分)
(2)B区域以高原为主(1分),地势西高东低(1分),喀斯特地貌广布,地面崎岖不平(1分)。内力挤压抬升和流水侵蚀(2分)。(5分)
(3)地势高,地面温度低;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水汽丰富;多地形雨,降水丰沛;准静止锋(锋面)控制时间长。(准静止锋影响必须有,其他任选两点,共3分)杭西高2011年10月高三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集合,则等于( )
A. B. C. D.
2.已知,则等于(  )
A. B.   C.    D.
3.若,则( )
A. B. C.  D.
4.( )
A. B.   C.    D.
5.已知,若,则实数( )
A. B.   C.2     D.9
6.设函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则
在点处切线的斜率为( )
A. B. C.  D.
7.已知“命题”是“命题”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A.或 B.或
C.     D.
8.若函数的大致图象如右图,其中为常数,
  则函数的大致图像是(   )
A. B. C. D.
9.先将函数的周期变为原来的2倍,再将所得函数的图像向右平移
个单位,则所得函数图像的解析式为( )
A.B. C. D.
10.设与是定义在同一区间上的两个函数,若对任意,都有成立,则称与在上是“紧密函数”,区间称为“紧密区间”。若与在上是“紧密函数”,则其 “紧密函数”可以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函数的值域是
12.二次函数在区间上有最小值,则实数的值为
13.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则的取值范围是
14.已知分别是的三个内角所对的边,若,

15.已知锐角三角形ABC中,,则
16.一船以每小时15的速度向东航行,船在A处看到一个灯塔M在北偏东方向,行驶4后,船到达B处,看到这个灯塔在北偏东方向,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为
17.已知在R上是奇函数,且满足,当时,,则当时,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已知条件,
条件,
(1)若,求实数的值;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9.在△ABC中,角A、B、C所对应的边为.
(1)若 求A的值;(2)若,求的值.
20.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1)求的最小正周期及解析式;
(2)设,求函数在区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1.已知函数,其中。
(1)若,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若在区间上,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2.设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函数与的图像关于轴对称,且当
时,。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若对于区间上任意的,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杭西高2011年10月高三数学答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B B C A A B B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4,6] 12. 2
13. 14.
15. 2 16.
17.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解:(1)
因为角A是三角形的内角
所以
所以。
(2)因为角A是三角形的内角,,
20.解(1)
函数解析式。
(2)
设,则


21.解(1)切线方程为:
(2)
令,解得或。
①若,则,当变化时,
在上,为单调递增。在为单调递减。
所以当时等价于即
解不等式组得。因此。
②若,则,当变化时,
在上,为单调递增。在上为单调递减,在上为单调递增。
所以当时等价于即
解不等式组得或。因此。
由以上可知取值范围是
22.解 的图像与的图像关于轴对称,
的图像上任意一点关于轴对称的对称点在的图像上。
当时,,则
为上的奇函数,则。
当时,,则
(2)由已知,,
①若在上恒成立,则。
此时,,在上单调递减,,
的值域为,与矛盾。
② 当时,令,
所以当时,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增。
由,得。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