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9张PPT)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第一框我们的梦想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对未来中国的美好憧憬〗P104问题:你心目中的未来中国是什么样的?说出来与同学分享。新课导入提示: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描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环境民主更加健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经济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文化更加繁荣,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更加进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社会更加和谐,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一、民族复兴梦1.中国梦的追求《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释义:人民实在太劳苦,只求稍许的安宁。新课学习(1)古代中华民族的社会梦想表达了奴隶制时代先民们的一种理想〖相关链接:《诗经》和《礼记》中记载的古人对理想社会的设想〗P105《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释义: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或生病的人都能得到照顾与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描绘了古人关于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梦就有前行的力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但是,由于阶级社会的局限性,古代人民的社会理想并没能实现。(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1)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涂炭。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随着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的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做了哪些努力?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义和团又称义和拳等,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最初,他们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屡遭清政府的镇压。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义和团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了躲开义和团运动打击锋芒,被迫采取假宣战,真投降的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义和团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在国内外敌人的夹击下遭到了失败。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由孙中山、黄兴等人领导的,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但最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呼唤真正合格的使命担当者。(2)新民主主义革命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因突遭法国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休会。7月底,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由李达夫人王会悟做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再从狮子汇渡口登上渡船到湖心岛,最后转登王会悟预订的游船,并在游船中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结束,共14年抗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是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决战?。1947年7月,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基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3)社会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4)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华民族历经艰苦探索,重新焕发活力,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百年梦想插上了翅膀。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步走”战略目标(P105)√√“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P106)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此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均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了强调和安排。2012年,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向中国人民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两个一百年”自此成为一个固定关键词,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中华民族创造过辉煌,也经历过苦难。历史照亮现实,中华民族在曲折发展中寻求民族复兴之路。中华民族对伟大复兴有自信,更有渴望,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2.中国梦的内涵与价值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的内涵:(P10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价值:(P106-107)①中国梦反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②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活动二:〖探究与分享:如何理解中国梦〗P107阅读以上材料,思考、讨论、回答:你同意这些说法吗?你是如何理解中国梦的?观点一:经济腾飞就是实现中国梦。不同意。观点一“经济腾飞就是实现中国梦”是片面的。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经济腾飞,经济建设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物质基础。但是,中国梦不只是经济建设,还包括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观点二:中国梦是遥远的,遥不可及。不同意。观点二“中国梦是遥远的,遥不可及”是不正确的。中国梦虽然遥远,但并不是遥不可及。我国已经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第三步目标的实现正在有序推进。观点三:实现中国梦是国家的事,与个人无关。不同意。观点三“实现中国梦是国家的事,与个人无关”也是不正确的。①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②实现中国梦,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安排,更与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离不开每个中国人的劳动创新、艰苦奋斗。③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不仅是国家强大的过程,也是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过程。④我们要将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实现个人梦的过程中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开启时代新征程。二、新时代新征程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背景时代背景: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②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P107)经济实力经济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科技实力科技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防实力国防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国际地位国际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到底是怎样的时代?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五句话深刻揭示了新时代的内涵:①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②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③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⑤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重要意义:①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意味着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P109)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为此,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3.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P10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突出、一以贯之的主题,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系统的内容体系,即“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凸显了科学的方法论体系,即“八个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严整的思维逻辑体系,即包括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在内的“六大思维”。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是指导我们党治国理政、执政兴国的科学理论体系。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思想体系与话语体系的有机统一,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和人民领袖的强大人格魅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从政治意义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了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新指针;从历史意义看,它引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从理论意义看,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从实践意义看,它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创造新辉煌;从世界意义看,它贡献了推动世界发展的新方案。4.新时代“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P110)198119912000202020352050第一步温饱第三步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二步总体小康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一百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坐标图党的十三大:“三步走”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两个阶段”战略安排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一代代青年人接力奋斗,需要我们把个人成长融入祖国、时代的发展轨迹之中,将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结合,将自我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自觉承担作为青年人的时代责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知识归纳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P105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是什么?P105答: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知识归纳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P106答:①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P105、106答: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知识归纳5.中国梦的重要价值(意义)是什么?P106-107答:①中国梦反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②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6.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P107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知识归纳8.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P109答: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是什么?P109答:①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意味着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知识归纳9.新时代“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是什么?P110答: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课堂小结我们的梦想民族复兴梦新时代新征程1.中国梦的追求(1)古代中国民族的社会梦想(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中国梦的内涵与价值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背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3.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4.新时代“两个阶段”战略安排A课堂检测1.近代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A.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B.实现中国梦C.实现“两个一百年”D.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A2.人民的期待就是我们党的努力方向,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是()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基本实现现代化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3.党的十九大开启的新征程,发出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动员令。从2020年到2035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A.基本实现现代化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D4.三万多字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新思想”是灵魂。正是“新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这一新思想是指()A.邓小平理论B.科学发展观C.“三个代表”重要思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8.1我们的梦想.pptx 习近平阐述“中国梦”.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