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未来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即将初中毕业的我们,将要迎来新的生活环境。有的同学会继续会在学校学习,有的同学则走上职业岗位。我们该如何跟上时代变化发展的步伐,坚持不断学习,做好职业规划与准备?第六课我的毕业季第1课时学无止境自主学习1、如何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生活?2、如何认识和缓解学习压力?3、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4、怎样在实践中学习?3月1718日4月2122日5月1213日4月26日4月15日5月2627日百校联考一百校联考二百校联考三理化试验百校联考四4月78日省适应性考试5月11日计算机6月20日中考当下的学习:初三下学期考试安排情感分享:此时你有什么感觉?体育中考不苦不累无谓初三,不拼不博人生无味。积极面对,①高度重视,积极投入!①如果图片是静止的,说明没什么压力。②如果图片是一点点动的,说明有一定的压力。③如果图片是快速运动的,说明有较大的压力。面对学习压力:原因:九年级除了学习新的知识,还要对以往学习进行总结梳理。这对我们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阶段,我们还要迎接升学、就业的挑战。这时,有一些学习压力。表现:感到担心、紧张、焦虑,态度: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②我们要坦然面对。放弃学习紧张烦躁失眠兴奋担心、恐惧失去信心消极积极激发干劲和潜能,表现更积极适度压力没有压力过度压力失去动力停滞不前焦虑增加效率降低压力是把双刃剑:压力的双重影响到了初三,考试焦虑现象更加明显。某课题小组通过对100位同学的调查,发现考试成绩与本人考试焦虑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并得出下面曲线图。该图说明()A.考试焦虑越强,考试成绩越理想,二者成正比关系B.考试焦虑越弱,考试成绩越理想,二者成反比关系C.要克服考试焦虑,就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D.考试焦虑适中时,最有利于提高考试成绩课堂练习D2、缓解考试压力的方法:12保持身体放松转移注意力3自我暗示4保持适度紧张56平时勤奋努力,考试才有安全感科学规划时间,劳逸结合7有高雅情趣,会合理发泄8……方法与技能——中学生如何缓解压力方法一:从“生理”上缓解压力墨西哥专家卢西拉·托里斯建议学生:在学习压力大时,可以适当咀嚼口香糖、奶糖来缓解。咀嚼口香糖既可以缓解压力,又可以提高记忆力。方法二:从“心理”上缓解压力当感觉学习压力过大时,停下来,调节一下,打开播放器,一边闭目养神,一边听一些轻音乐。方法三:从“行为”上缓解压力研究表明: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是有利于压力的缓解。保持身体放松保持身体放松/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探究与分享孔子晚年反复阅读《周易》,以至于穿连竹简的皮条都断了好几次。韦编三绝东晋时期的祖逖与好友相约。每天鸡叫时起床舞剑。后来他们实现了报效国家的愿望。闻鸡起舞参考上图,列举几个类似的成语故事与同学分享。韦编三绝韦编三绝闻鸡起舞凿壁偷光韦编三绝闻鸡起舞凿壁偷光牛角挂书囊萤映雪程门立雪悬梁刺股韦编三绝闻鸡起舞凿壁偷光牛角挂书囊萤映雪程门立雪悬梁刺股韦编三绝闻鸡起舞凿壁偷光牛角挂书囊萤映雪程门立雪悬梁刺股韦编三绝闻鸡起舞凿壁偷光牛角挂书囊萤映雪程门立雪悬梁刺股韦编三绝今天是知识爆炸时代。知识不是呈算术级数增长,也不是呈几何级数增长增长,而是像原子裂变般地爆炸式增长。全世界一年有80多万种不同的书籍问世。如果你一天读一本,你得花2000年才能读完这一年所出的书。这还仅仅是一年的书籍,一年的刊物与报纸,又要花去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电灯出现,煤油灯消失;打火机出现,火柴消失;计算器出现,算盘消失;CD出现,磁带消失;手机出现,BB机消失;数码相机出现,胶卷没了;电子商务出现,传统商务萎缩:智能手机、5G出现,回家不上电脑了;微信出现,短信没人发了!社会一直在变,如今假如不学习改变自己,迟早要被别人改变!阅读过这段资料之后,你的最大的感触是什么?③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1)对人类: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2)对青少年:学习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总结:1、如何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①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投入。②有一些学习压力是正常心理现象,我们要坦然面对。③让学习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学生观察图片思考:这些科学家童年、少年的故事,给你什么启发?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故事我们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①我们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实践出真知。②在实践中,我们与外部世界打交道,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③在实践中,我们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④学校学习只是一个阶段,青少年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困惑,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3.为什么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意义)二:在实践中学习我大伯对我说:“我小学毕业,赚钱比很多大学生都多,你别上学了,跟着我做生意吧。”我该怎么办呢?你大伯讲的好像也有道理,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比尔·盖茨大学没毕业,不是也照样成功了吗?你们讲的是个别现象,不具有普遍性,况且学习也不只是在学校学习一种形式。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不可急功近利,也不能坐失良机。我们始终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①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思考:你如何评价上述观点?4、在实践中学习的做法摩尔斯是一位画家,一次坐轮船的旅行改变了他的人生……在船上,他跟一位物理学家学了点儿电磁学知识。他与船员聊天儿,了解到船员们的困难。如果你们能提前知道天气变化就好了。我们很害怕大风浪探究与分享他开始认真思考。他放弃了绘画,学了五年的电磁学知识,最终发明了电报和摩尔斯电码。怎么能让船员提前知道天气信息呢?既然电传得这么快,能不能用电流传播呢?摩尔斯的成功与那些因素有关?摩尔斯的研究经历对你有哪些启示?因素启示善于思考的习惯,良好的思维模式,勇于实践的勇气。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要深入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善于质疑,不断探索,培养创新能力。②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形式探究与分享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结合七年级所学的“学习伴成长”的内容,谈谈晋平公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启示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身都需要学习,终身都可以学习,即使离开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的原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学,不可以已。——荀子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朱熹我决心学习,至死方休。——毛泽东活到老,学到老,到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萧楚女学生阅读下列名言思考:这些名人名言体现了当今倡导的什么学习理念?方法与技能:终身学习需要养成的几个习惯1主动学习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激发自己的内在需求,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情。2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阶段,采用课堂、自学、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3坚持不懈学习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下去。4培养敏感性能够敏锐地发现新事物、新现象。5……4.怎样在实践中学习?(要求)①我们始终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要在学习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②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③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学无止境在实践中学习1.在实践中学习的原因(意义)2.在实践中学习的做法3.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原因课堂总结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1.高度重视当下的学习2.正确认识学习压力3.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拓展空间:对于“学”与“行”的关系,古今都有很多论述。?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荀子说:“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刘少奇认为:“运用理论观察、解释、处理实际问题,这就是目的。”“读了书,增加了一点理论知识,这只是有了运用理论的可能,而处理实际问题不是单靠书本所能解决的。”谈谈你对“学”与“行”关系的理解。实践出真知,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实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习过知识后就去实践它,使它变为习惯,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意思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实践,实践了,就明白了”。这两句话都强调”了参与实践的重要性。相关链接教育部等部门于2016年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研学旅行要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①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②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③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④有利于学生与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⑤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⑥有利于提高学生自立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等。思考:研学旅行对中学生的成长有什么意义?拓展提高从个人角度讲,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受教育使我们更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在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自己也能获得相应的报酬,从而更好地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因此,从公民自身的发展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从国家角度讲,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民主化进程,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这就要求每个公民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掌握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力争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多作贡献。因此,从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也是义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mp4 6.1学无止境.pptx 【教育动画】成语故事⑴第072集纸上谈兵_标清.mp4 创意动画早教:实践是最好的老师_标清.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