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假 设 课程标准: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想象作假设性解释。懂得假设的含义。 教学目的: 过程技能: 1.识别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法。 2.有依据地提出假设。 科学知识: 1.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内容。 2.懂得假设的含义。 3.领悟物体形状与下落速度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佩服、欣赏魏格纳和他的“大陆漂移说”。 2.承认经验中可能的假象,信任实证。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识别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法。 有依据地提出假设。 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内容。 懂得假设的含义。 领悟物体形状与下落速度的关系。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内容。但是不懂得假设的含义。不能领悟物体形状与下落速度的关系。 层次2: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内容。懂得假设的含义。但不能领悟物体形状与下落速度的关系。 层次3: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内容。懂得假设的含义。能领悟物体形状与下落速度的关系。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识别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法。不能有依据地提出假设。 层次2:能够识别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法。但是不能有依据地提出假设。 层次3:能够识别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法。能有依据地提出假设。 教学材料:课件 ,小球,纸张,魏格纳假设故事图片,世界地图。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福尔摩斯没有?你们想不想也做一回小侦探? 2、出示一个场景:列车劫案? 邮件车厢上,一箱托运的黄金饰品被人抢了。福尔摩伍刚巧在这列火车上,他赶到现场,却只发现了两个抽剩下的烟头。? 福尔摩伍让值班员皮特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皮特说:“上午,我们组长送来一个邮包,说里面有贵重的物品,让我重点看管。火车开了一段时间,我听见有人敲门,先是两下轻的,然后是三下重的。我以为是列车员,便将门打开,结果闯进来两个人,他们都戴着头套,只露出两只眼睛。他将打倒后,每人叼一支烟,还说了些什么,但火车声音太大了,我没听清楚......”? 福尔摩伍听到这里摆摆手说:“皮特先生,我认为你有很大嫌疑,你刚才编的这段话里漏洞实在太多了......”?动脑筋想一想,皮特的话到底有哪些漏洞呢? 3.? 师:你们觉得皮特的话哪里有漏洞?福尔摩斯是不是瞎猜的?(不是,猜测要有依据。)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4.??师小结:刚才这些同学说的,都是他们的猜测,猜测也叫做假设。假设的提出,往往都要有一定的依据才行。 5.?师小结:其实,我们进行科学探究跟侦探破案很像。先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假设是科学探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二、学习提出假设 课件出示三棵树及背景, 教师拿出一个问题:“校园里有一颗树死掉了” 一棵树死了可能是什么原因 学生开始写,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学生写完后,教师将学生的答案记录在黑板上。 教师:我们发现全班很多同学在写出研究过程中的时候都写到了一个过程,那就是总是自己先根据经验猜测一下树的死因,虽然这些猜测不一定正确,但是我们总是想从这些可能的原因入手,这些猜测就是假设。 教师将假设的概念教给学生。 认识假设的价值 1.过渡: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科学史上,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 2.讲诉魏格纳的故事,出示世界地图:提问:当你看到这幅地图时,你会发现什么?仔细观察地球表面的形状,你可以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吗? 3. 利用多媒体讲述魏格纳的的故事。 4.操作活动:学生剪一剪,拼一拼,议一议:你发现什么? 5.交流:你们发现什么?这说明了什么?你可以提出什么假设? 6.用多媒体介绍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 这么重大的发现都来源于假设,假设是需要通过收集证据验证的,魏格纳收集了哪些证据呢?同学们看课本59页。 7.小结。 收集关于恐龙灭绝的假设的资料 过渡:根据世界地图,提出大陆漂移说,我们现在已达到验证,接受了这个观点,那么关于恐龙灭绝,不少人也提出来假设。 这个世界上生活了1.4亿年,可以说,它生存的时间比地球上生活过的其他任何动物要长得多,然而,它终究在世界上绝迹了,是什么原因导致恐龙灭绝呢? 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 科学家们提出来哪些假设呢?放课件。 4、除此以外,你还可以提出什么假设呢? 五、回忆过去的假设,说明假设必须有依据。 过渡:科学家们做过许多大胆、精辟的假设,其实我们在三年的科学学习中也曾经做过许多假设。 提问:我们做过什么假设呢?为什么做这样的假设? 出示课本实验图。 学生交流 讲述:看来假设必须有依据那么现在我们能对操场旁死去的树做出有依据的假设吗? 假设 提出猜测的依据 验证猜测的办法和途径 老死的 有害虫 水淹的 认识到经验未必可靠 1.过渡:假设往往依据我们已有的经验。我们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2.做丢纸片和柔力球的实验 项目 假设的依据 实验结果 同时从同一高度丢下一张纸和一个柔力球 同时从同一高度丢下一个乒乓球和一个柔力球 让学生填写书后的实验报告。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指导,完成后教师提问:实验的结果和你们原来的假设相同吗? 试一试,通过这个实验,您得出什么结论? 3.那么,现在我们丢柔力球和乒乓球,哪个先落地呢? 4.提问:通过做这个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经验不可靠,有时会让我们做错误的假设) 七、引导从提出问题,设立假设开始制定研究计划 l.过渡:在生活中,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你们能通过假设制定出研究计划来吗? 2.要求学生提蚯蚓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 (1)、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 (2)、蚯蚓在土里为什么不会被憋死? (3)、蚯蚓喜欢吃什么? (4)、蚯蚓怎么呼吸? (5)、如果蚯蚓身体断了,它会死吗? ······ 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查资料、调查、访问······ 八、练习 (一)、填空题: 1、( )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出答案。 2、( )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3、( )是科学探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4、( )是根据已有经验先对答案做出的猜想。 5、假设一般用( )来表达。 6、假设是有( )的猜想 (二)、判断题。 1、一种探究方法能解决所有问题。( ) 2、假设不需要证据来验证,所有的假设都正确的。( ) 3、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 ) 4、收集证据是一个比较容易的过程。( ) 5、同一个假设可以被多次验证。( ) 6、所有恐龙灭绝的理论都是正确的。( ) 7、所有恐龙灭绝的理论都是假设。( ) 九、总结。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