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1引导线动画地球的卫星——引导线动画地月绕着太阳转一个引导线引导两颗人造卫星流星划过夜空知识结构回顾flash动画分类补间动画逐帧动画运动补间:形状补间引导层动画用我们学过的逐帧动画和补间动画能否实现“月亮绕着地球转”效果?引导层动画任务提出能否更高效、精确的实现月亮沿椭圆轨道运行的效果?任务2(地球的卫星——引导线动画)任务1(制作月球和地球的动画形象)任务1:制作月球和地球的动画形象制作思路:为使动画更加逼真,也便于重复使用,将月球和地球制作成元件,导入图片并去除球外背景。操作提示(以月球为例):(P58)1、在“月球和地球的动画形象.fla”文件中,新建名为“月球元件”的影片剪辑。2、导入图片并相对于舞台水平中齐、垂直中齐。3、分离打散为像素图形后,使用椭圆工具圈选月球,单独选中黑色背景并删除,单独选中红色椭圆并删除。注意:椭圆填充色设为无,笔触色设为红色。任务1:制作月球和地球的动画形象易错点提示:1、圈选月球前务必先分离打散;2、绘制椭圆时需按住Shift键来保证画出正圆;3、建议红色椭圆比月球形象略小些;4、红色椭圆不能有画在月球图片之外的部分;5、圆形位置不理想在改变位置时,需点选为高亮显示(变成四向箭头)后再拖动鼠标。引导线动画1、引导线动画由引导层和被引导层组成,引导层位于被引导层上方;2、引导层中有且只能有一条引导线,使被引导层中的对象沿引导线运动;3、引导线是任意的连续非封闭曲线,它在动画发布后自动隐藏(不显示)。提问:引导线动画的最大优势是什么?任务2:地球的卫星——引导线动画制作思路:引导层中绘制椭圆形引导线,被引导层中创建运动补间动画。操作提示:(P59)1、在“地球的卫星.fla”文件中,新建名为“地球的卫星”的影片剪辑。2、将“地球”元件移入舞台,将图层1重命名为“地球层”。3、为“地球”元件增加蓝色光晕:选中“地球”元件→滤镜→+“发光”→模糊为10,蓝色。4、“地球层”第50帧处插入帧。任务2:地球的卫星——引导线动画操作提示:5、新建图层2,重命名为“月球层”。将“月球”元件拖动到该层,修改元件宽度、高度为50。为“月球”元件增加黄色光晕滤镜,模糊为10。6、选中“月球层”,为其添加运动引导层,在添加的引导层中绘制椭圆形引导线,用橡皮工具为椭圆擦出一个缺口。7、选中月球层第1帧,将“月球”元件移到引导线起点位置处;选中月球层第50帧,将“月球”元件移到终点位置处。8、“月球层”第1帧-第49帧任意1帧右键,创建补间动画。任务2:地球的卫星——引导线动画易错点提示:1、被引导的元件中心点应吸附到引导线上。2、引导线必须是一条连续的非封闭曲线。3、“地球层”只放“地球”元件,“月球层”只放“月球”元件,引导层只绘制引导线。拓展1:地月绕着太阳转制作思路:“太阳元件”放在“太阳层”,“地球的卫星”元件作为被引导层对象,引导层中绘制椭圆形引导线。拓展2:一个引导线引导两颗人造卫星制作思路:在“地球的卫星”元件基础上制作,顶层上添加两层均放置“人造卫星元件”,通过改变大小用来代表两颗人造卫星。再在顶层上方添加引导层,让其同时引导两个人造卫星层。拓展2:一个引导线引导两颗人造卫星提问1:一个引导层能否同时有多个被引导层?提问2:被引导的元件中心点只能与引导线端点对齐?拓展3:流星划过夜空制作思路:在“地球的卫星”元件基础上添加“流星层”并为其添加引导层。用线条工具绘制引导线,切回选择工具让其变为弯线,调整始末帧流星方向,调整到路径。让其在50帧内播放2次以使其变快。畅所欲言谈谈你今天完成了几个任务,完成情况。。。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今天学到了什么。。。对今后有什么启发。。。交流平台总结梳理学会了在flash中对图片并进行简单处理;理解了引导线动画的基本原理及优势;掌握了引导线动画的基本制作方法。被引导的元件中心点必须在引导线上!课后思考:还有哪些运动适合用引导线动画来实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