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1 年 级:七年级 课 时 数: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科学 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 第二章强化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T同步——第二章强化 T同步——第二章强化 同步知识梳理 同步知识梳理 第 1 节:生物与非生物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自然界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两大类; 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因为生物有许多基本特征,如生物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变异 、能进化等。★ 二、观察蜗牛: 蜗牛有_视_觉、_触_觉、_嗅_觉、_味_觉,没有_听_觉。 第 2 节:细胞 一、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1、 胡克 发现了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_细胞壁__,细胞的大小一般是几微米~几十微米。 2、_显微镜__的发明让发现细胞成为可能。 3、德国科学家_施旺_和 施莱登_在总结前人大量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细胞学说,其主要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__细胞_所构成; 4、细胞学说主要内容: ①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_细胞_构成的; ②细胞是生物体 结构和功能_的单位; ③细胞是由_细胞分裂_产生的。 二、细胞的结构 ★ 1、细胞的基本结构分别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细胞膜:保护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作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2、植物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细胞壁:具有保护与支持 植物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它是由纤维素组成的。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 三、显微镜的使用: (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1、物镜和目镜的区别:物镜有螺纹,物镜的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目镜没有螺纹,目镜的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高。 2、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向后转,镜筒上升;向前转,镜筒下降,且都变化明显。细准焦螺旋变化的幅度很小,其他与粗准焦螺旋一致。 3、如改变视野的明暗: 让视野变亮:使用低倍镜、遮光器中的较大光圈,反光镜中的凹面镜。 让视野变暗:使用高倍镜、遮光器中的叫小光圈,反光镜中的平面镜。 低倍镜,视野亮,看见的细胞数目多,细胞体积小;高倍镜,视野暗,看见的细胞数目少,细胞体积大。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_目镜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 (二)显微镜的使用:★ 一般步骤为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 1、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将显微镜安放在接近光源,身体的前方略偏左侧;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要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放片: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要观察的部分对准通光孔; 4、调焦: (1)从侧面观察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 (2)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有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然后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物像清晰为止。 5、观察:一个带有“d”字样的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的物象是p,这是因为显微镜下的物像是倒像。若观察到的物像偏向右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就要将玻片移向右上方。“偏哪往哪移”原则。 6、整理: 四、观察细胞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撕、展、盖、染、观 ; (1)擦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2)滴 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_清水_ (3)撕 把洋葱鳞片切成大小约 0.5 厘米见方的小块;用镊子撕下洋葱内表皮, (4)展 放在载玻片上用镊子展平; (5)盖 盖玻片与载玻片成_45_度夹角,盖上盖玻片,防止产生_气泡_; (6)染 在盖玻片一侧加 1-2 滴 红墨水(或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进行染色,便于观察细胞的结构。 (7)用显微镜观察,绘图。 2、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擦、滴、刮、涂、盖、染、观 (1)擦 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 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保持细胞活性及其形态) (3)刮 漱净口,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口腔内壁上沿同以方向轻刮几下 (4)涂 把刮下来的口腔上皮细胞均匀的涂抹在生理盐水中,尽量涂均匀。 (5)盖 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使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避免气泡产生),制成临时装片。 (6)染 在盖玻片一侧加1滴亚甲基蓝溶液(或稀碘液)在相对应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4)观 用显微镜观察,将观察到的细胞绘制下来,标明结构。 3、观察细胞时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细胞有重叠 撕得太厚 没有在载玻片上展平 有黑色圆圈 气泡太多 细胞结构不清楚 未给细胞染色 视野中无光斑、暗 显微镜操作错误,调遮光器或反光镜 4、知识点补充: 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2、显微镜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的观察顺序:★ ① 选择需要进一步观察的对象,并移到视野中央 ② 转动物镜转换器,把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③ 由低倍镜换到高倍镜,视野会变暗,可增大光圈或转动反光镜得到适宜的亮度。 ④ 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 第 3 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细胞数目的增加,通过细胞分化实现细胞种类增加。 (一)、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1、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2、最引人注目的是母细胞的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染色体先复制加倍,最终染色体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3、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在细胞核上),所以细胞分裂前细胞核先开始分裂。★ 4、细胞个数(N)与细胞分裂次数(n)之间的关系:N=2n 例:细胞分裂4次,产生了多少的新细胞?24=16 5、细胞分裂的意义:单细胞生物细胞分裂增加生物个体的数量;多细胞生物增加细胞数量★ (二)、细胞生长:体积增大 是子细胞不断长大的过程,它们能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地长大。 (三)、细胞分化: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是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各种组织。 二、组织: 1、形状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组织。 (一)、 植物的五大组织: 组织名称 分布 结构特点 功能 保护组织 植物体的表皮 细胞扁平,排列紧密 保护作用 营养组织 叶肉、果肉细胞 细胞壁薄、液泡大,绿色,有叶绿体 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 分生组织 植物体生长部位 (根尖、茎尖等) 始终保持分裂能力 具有分生能力,分裂产生新细胞 输导组织 叶脉、叶柄的筛管、 导管(根茎中都有) 筛状、管状结构 运输作用,输送水分、无机盐、营养物质 机械组织 根茎中的纤维 细长形,细胞壁加厚 支撑和保护作用 (二)、动物的四大组织: 组织 结构特点 分布 举例 主要功能 上皮组织 由密集的上皮细胞组成 皮肤、内脏器官表面、体内各器官腔内表面 皮肤 保护、分泌、吸收 结缔组织(分布最广的组织)★ 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形态多样 体内广泛分布 血液、软骨、肌腱 运输、支持等 肌肉组织 由肌细胞组成,能收缩与舒张 四肢、躯体、体内的胃、心、肠等 心肌、骨骼肌、平滑肌、立毛肌 运动 神经组织 由神经细胞构成 脑、脊髓、神经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三)、皮肤的结构:★ 人的皮肤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表皮、真皮、下皮组织。擦破皮感觉不到疼、不流血是因为擦破的是皮肤的表皮,表皮没有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感觉到疼说明擦破的是真皮。皮肤是全身最大的器官。 (四)、植物叶的结构: 植物的叶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叶脉属于输导组织,叶肉细胞群属于营养组织;所以,植物的叶是器官 。 三、器官和系统: 1、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1)被子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2、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构成系统。 3、人体由八大系统组成,它们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人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 4、人体消化系统组成: 77914585090 消化道(食物经过的通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 消化器官 消化腺(分泌消化液,食物不经过):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 5、食物的消化过程: 6、消化系统功能: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7、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四、结构和层次 ★ 1、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 2、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动物体或人体。 第 4 节 常见的动物 1、植物和动物的主要区别: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来获取营养;动物通过摄食来获取营养。 一、动物的分类 1、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 2、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构成分类的7个等级,其基本单位是种。两种生物的分类等级越低,亲缘关系越近,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二、常见的动物 1、根据有无脊椎骨,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2、脊椎动物的五大类群及特征 动物名称 生活习性 呼 吸 体表 体温 生殖、受精 代表动物 鱼 类 终生水生 鳃 鳞片 不恒定 卵生、体外受精 鲫鱼 两栖类 幼体水生 成体两栖 幼体用鳃,成体 用肺,兼用皮肤 皮肤裸露 不恒定 卵生、体外受精 青蛙 蟾蜍 大鲵 蝾螈 爬行类 陆生 肺 鳞片或甲 不恒定 卵生、体内受精 蛇 龟 鳄鱼 变色龙 鸟 类 陆上飞翔 肺 被羽毛 恒定 卵生、体内受精 鸽子 孔雀 哺乳类 水、陆 肺 被毛 恒定 胎生、体内受精 兔 鲸 蝙蝠 老鼠 (2)无脊椎动物分类:无脊椎动物占地球的大多数,无脊椎动物体温都不恒定。 动物类别 主要特征 动物代表 原生动物 单细胞动物,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是最低等的动物 草履虫、变形虫 腔肠动物 摄食和排泄同一个开口,身体呈辐射对称 水螅、水母、海蛰、 扁形动物 摄食和排泄同一个开口,身体背腹扁平 蜗虫、血吸虫、猪绦虫 环节动物 身体圆长或扁形,有许多体节 蚯蚓、水蛭、沙蚕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呈线形,不分节。 蛔虫 钩虫 丝虫 蛲虫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大多数有贝壳 蚌 蜗牛 乌贼 章鱼 棘皮动物 身体无贝壳,体表有棘皮突起,生活在海洋中 海星 海胆 海参 节肢动物 身体分节,足和触角也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蝴蝶 蚊 蝇 5、昆虫的特征: 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分头、胸、腹三部分,有3对分节的足,一般有2对翅,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骼,要蜕皮,昆虫属于节肢动物。 4、动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多的类群是昆虫;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 第5节:常见的植物 一、种子植物: 1、能产生种子的植物叫_种子_植物; 2、有种子的植物包括 被子 植物和 裸子 植物,它们的主要的区别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 ①被子植物(即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特征:种子有果皮包被,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最高等植物;绿色开花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 ②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种子没有果皮包被,只有根、茎、叶、种子四大器官;裸子植物一般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寒能力强。 二、孢子植物: 蕨类、苔藓类、藻类 三、植物的分类: 它们的特征如下: 植物类别 根 茎 叶 花 果实 繁殖方式 代表植物 被子植物 √ √ √ √ √ 种子 青菜 桃树 苹果树 水稻 裸子植物 √ √ √ × × 种子 银杏、松、柏、衫、铁树 蕨 类 √ √ √ × × 孢子 蕨 桫椤 满江红、胎生狗脊 苔藓类 × √ √ × × 孢子 葫芦藓 地钱 藻 类 × × × × × 孢子(细胞分裂) 海带 紫菜 水绵 衣藻 第6节:物种的多样性 一、单细胞生物和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的特点是: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常见的单细胞植物有 衣藻、小球藻 ,常见的单细胞动物有草履虫、变形虫 。(细菌、酵母菌属于单细胞_微生物_。) 2、常见的动、植物都是_多细胞_生物 ①最简单多细胞动物是海绵;②最简单多细胞植物是紫菜、水绵 ;③最早出现的陆生植物是 苔藓、葫芦藓;④最高等植物是被子植物;⑤最高等动物是 哺乳动物 ;⑥种类最多动物是 昆虫 ; 二、物种的多样性 1、不同地区的生物物种多样性是不同的;物种多样性复杂程度较高的区域都位于 温暖_地带(如:热带雨林、珊瑚礁、大型热带湖泊) 2、研究表明,大多数生物的灭绝都是丧失栖息地造成的。乱砍滥伐森林、随意开荒、无节制地排放污染物,都会使某些生物的生存空间大大缩小,生存的条件急剧恶化。 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一定意义的。 4、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这样的地区叫做自然保护区 5、大熊猫(哺乳类)被称为动物的活化石, 最珍贵的爬行动物—扬子鳄; 珍贵的两栖类—娃娃鱼; 以上都被称为一级保护动物。 最珍贵的蕨类植物—桫椤; 被子植物:珙桐; 裸子植物:银杏、银杉 、水杉都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课堂达标检测 课堂达标检测 题型1:细胞 1.下列是四种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能表示玉米细胞的是( ) 2.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细胞中的什么在起作用( ) A.细胞质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壁 3.王娜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些细胞,她判断观察到的是植物细胞。你知道她看到了什么吗( ) A.细胞壁、液泡 B.细胞壁、细胞膜 C.细胞质、细胞核 D.细胞膜、细胞质 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般有比较大的液泡 B.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 C.植物细胞不一定都有叶绿体 D.一定有细胞壁,没有细胞膜 5.下图能正确地表达动物细胞内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的是( ) 6.下图若改为动物细胞模式图,则应该去掉图中的哪些结构( )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答案:1.D 2.B 3.A 4.D 5.C 6.C 题型2:显微镜的使用 1.将写有“科学”字样的临时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应看到的图像是( ) 2.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强,应选择下列哪项来进行调节( ) ①较大的光圈 ②较小的光圈 ③反光镜的平面镜 ④反光镜的凹面镜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台州中考)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将视野由图甲转换成图乙,下列操作不需要的是( ) 移动装片 B.转动物镜转换器 C.转动细准焦螺旋 D.转动粗准焦螺旋 4.下列操作与显微镜对光过程无关的是( ) A.调节反光镜使视野变明亮 B.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将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 D.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5.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B.射入光线发生改变 C.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 D.光圈大小改变 6.用高倍镜观察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明暗情况依次为( ) A.多、大、亮 B.少、小、暗 C.多、小、暗 D.少、大、暗 7.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A.漱口-涂片-刮取-染色-盖片 B.漱口-刮取-涂片-盖片-染色 C.刮取-涂片-盖片-染色-漱口 D.涂片-刮取-漱口-盖片-染色 8.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他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结果看到的细胞一部分清晰,一部分模糊,这可能是( ) A.反光镜未调好 B.显微镜物镜是坏的 C.细准焦螺旋没调好 D.标本做得厚薄不均 9.某同学在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该操作的作用有( ) ①用吸水纸吸去过多的水,防止盖玻片漂浮 ②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排出盖玻片下的气泡 ③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让染色剂给细胞染色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10.如图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部分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答案:1.D 2.C 3. D 4.C 5.B 6.D 7.B 8.D 9.D 10.B 题型3:生物结构层次 1.下面是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示意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过程①表示细胞分裂 过程①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 D.A细胞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2.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B.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C.不同组织的细胞都有分裂能力 D.同一个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所产生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3.为纪念世界红十字日,我市红十字会举办了造血干细胞血样捐献活动,有关造血干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B.只能分裂不能分化 C.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白血病 D.适量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4.一个细胞有8条染色体,这个细胞连续分裂3次,形成的细胞数目和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6个和3条 B.8个和2条 C.6个和8条 D.8个和8条 5.下列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A.番茄表皮与根尖分生区 B.肱二头肌与神经元 C.苹果树与龙眼果实 D.心脏与神经系统 6.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是由多个功能相近的器官有序排列执行消化和吸收功能的系统 B.消化系统中的唾液腺和肝脏都是器官 C.消化系统独立完成消化和吸收,不受任何控制 D.唾液腺、胰腺、肝脏都具有分泌消化液的功能,所以它们一定都含有上皮组织 7.如图为绿色开花植物不同结构层次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是指细胞分裂 B.b是指细胞分化 C.丁属于器官结构层次 D.戊属于系统结构层次 8.下列关于动植物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体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B.植物叶片的表皮、动物的血液都属于组织 C.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血管都属于器官 D.所有的动物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层次 答案:1.B 2.C 3.B 4.D 5.A 6.C 7.D 8.D 题型4:常见的动植物及其分类 1.在分类单位中,马与犀牛同目不同科,与羊同纲不同目,与驴同科不同属,与斑马同属不同种,四种动物中与马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A.犀牛 B.驴 C.羊 D.斑马 2.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类主要根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 B.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C.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生物种类越少 D.品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生活在水中的,用鳍游动的脊椎动物都是鱼类 B.凡是能够飞翔的脊椎动物都是鸟类 C.凡是能爬行的脊椎动物都是爬行动物 D.凡是胎生、哺乳的脊椎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4.(金华中考)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的是( ) 248285723901a体外长有毛皮,胎生 哺乳类 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 2 2a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 R类 2b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 3 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 S类 3b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 4 1a体外长有毛皮,胎生 哺乳类 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 2 2a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 R类 2b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 3 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 S类 3b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 4 5.下列关于原生动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低等、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动物类群 B.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C.和腔肠动物一样,摄食和排泄只用一个口 D.能完成新陈代谢、繁殖等生命活动 6.蝗虫和蚯蚓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分节 B.体表具有外骨骼 C.具有刚毛 D.体内有脊柱 7.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种子植物 B.无籽西瓜和无核蜜橘不是种子植物 C.无花果在结出果实时,看不到花,但它是种子植物 D.我们吃香蕉时,吃不到种子,但它是种子植物 8.如图是“岁寒三友”松、竹和梅的写意画。松、竹和梅在分类上分别属于( ) 松和竹属于裸子植物,梅属于被子植物 B.梅和竹属于裸子植物,松属于被子植物 C.竹属于裸子植物,松和梅属于被子植物 D.松属于裸子植物,竹和梅属于被子植物 9.下列植物与它所属类群的匹配错误的是( ) A.海带——藻类植物 B.墙癣——苔藓植物 C.苏铁——蕨类植物 D.大豆——种子植物 10.如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E可表示有茎叶分化 B.F可表示有输导组织 C.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D.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答案:1.C 2.D 3.D 4.C 5.C 6.A 7.B 8.D 9.C 10.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