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课题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教科书书名:《信息技术》必修1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6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及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数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过程中,理解数据处理的目的,从而能认识到有效管理与分析数据对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形成正确决策的作用与意义。掌握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指导如何进行数据处理。通过视频学习和借助网络资源查找资料,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教学重点:掌握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教学难点:由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归纳总结出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3分导入回顾前两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应用到第三章的学习中。15分新课教学案例1:数据分析解决游客拥堵黄果树景区“全国免费活动周”遭遇游客滞留和拥堵现象,通过分析活动周内黄果树景区游客数量变化趋势和游客来源分布,得出活动周的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处理。根据分析结果能够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缓解景区压力,分析并预见安全隐患,为现场应急处置,特别是制订紧急预案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基于案例得出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是指对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过程。案例2:数据助力小球员选拔如何选拔有潜力的小球员?韦飞老师是一位小学足球教练,他面临着小球员选拔困难的问题。用科技手段助力青少年球员选拔,通过可穿戴设备收集球员的体能、耐力、速度、爆发力以及射门频率等全方位数据,从而为选拔球员做出决策。引出数据采集的概念。课堂活动1:采集数据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找到自己所在城市过去3天的天气数据,如空气质量、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等。介绍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式。案例3:数据支撑国家政策制定高考日期提前一个月为什么提前一个月?1998年7月江西省700多名考生在解放军的护送下才勉强到达考场。1999年3月,政协委员王翔结合各种情况,经过反复斟酌后,在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形成的《关于高考考期适当提前的建议案》,建议高考时间适当提前至6月初为宜。议案提出后,教育部很快给予答复:认真研究,充分考虑2001年3月初,教育部召开部长专题办公会就高考时间调整问题进行讨论。由于高考时间的调整牵涉到大学、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教学安排及考试、评卷的组织实施,所以要特别慎重。为此,教育部首先召集部分在京高校、中学招办的有关同志座谈,对高考时间调整的可能性、方案及对中学教学、考试阅卷等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研讨;并与中国气象局联系,请其协助提供近5年来特定时段全国各省(区、市)气温、降水、洪涝灾害、台风的分布及对比情况资料;利用6月下旬召开的全国各省(区、市)招办主任座谈会,7月下旬在京直属高校招办主任会及在上海举办的全国示范中学骨干校长培训班,分别征求各方面对高考时间调整的意见。经过反复认真细致的调研,教育部认为,高考时间适当提前,可以减少高温和自然灾害对考生身心的影响,有利于考试的组织工作。经国务院批准,通过了《关于高考时间调整方案》从2003年起,将高考时间定在每年6月上旬。通过案例可以发现决定高考是否提前取决于气象局提供的5年数据,从而进行决策。那么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那么就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引出数据整理的概念。课堂活动2:整理数据将课堂活动1中采集到并输入到电子表格软件中的数据,并进行校验和标准化的整理。介绍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式。案例4:数据探秘古诗词唐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描写最多的季节、描写做多的感情都是什么?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的语义分析技术,对《全唐诗》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是人,描写最多的季节是春,描写做多的感情是悲。通过案例,可以认识到数据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古诗词的奥秘,如果仅仅将数据整理,并不能得到结果。还需要对相关数据选用适当方法和工具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结论,这就是数据分析。课堂活动3:分析数据对课堂活动2中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研究和总结,分析出你所在的城市天气状况如何。介绍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式。案例5:数据展现中国高铁2017年5月,来自世界上20个国家的青年评选出高铁是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毫无疑问,高铁的成功对于今日之中国是一个现象级的事件,它的成功是如此地惊人。通过视频来了解我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引出数据可以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人们理解和使用。课堂活动4:呈现数据将分析后的结果,通过可视化图表的方式呈现出自己所在城市的天气状况。介绍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式。总结得出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以及数据处理的意义。2分课堂小结数据处理一般指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呈现的过程。数据处理可以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1分布置作业课后作业:制定项目规划制定一个关于研究你身边同学课余时间安排的数据处理的方案。参考书P84-90并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执行你的方案:用合适的方法收集身边同学一天的时间安排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生成可视化的统计图。通过图表找出同学们的时间安排,找出更适合高中生的时间规划,为同学提供更加合理的生活学习方案,完成简易数据分析报告。课程基本信息课题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教科书书名: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6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学习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及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数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过程中,理解数据处理的目的,从而能认识到有效管理与分析数据对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形成正确决策的作用与意义。掌握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指导如何进行数据处理。通过视频学习和借助网络资源查找资料,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课前学习任务准备好学习任务单根据课程进度,适当暂停视频,完成相应任务。课上学习任务课堂活动1:采集数据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找到自己所在城市过去3天的天气数据,如空气质量、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等。课堂活动2:整理数据将课堂活动1中采集到的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软件中,并进行校验和标准化的整理。课堂活动3:分析数据对课堂活动2中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研究和总结,分析出你所在的城市天气状况如何。课堂活动4:呈现数据将课堂活动3中分析后的结果,通过可视化图表的方式呈现出自己所在城市的天气状况。课后作业:制定项目规划制定一个关于研究你身边同学课余时间安排的研究项目规划,(参考教材P84-P90项目实施的内容),可使用思维导图软件,并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执行你的规划方案。推荐的学习资源天气查询网站非官方数据来源于气象局http://tianqi.2345.com/天气查询网站官方中国天气http://www.weather.com.cn/图表生成网站图表秀https://sso.tubiaoxiu.com/login(共44张PPT)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第二十一课时)知识回顾认识数据与大数据数据、信息与知识数字化与编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知识回顾算法与程序实现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算法的概念及描述程序设计基本知识常见算法的程序实现新课学习数据处理与应用案例1:数据分析解决游客拥堵2016年底至2017年初,贵州黄果树景区推出了“全国免费活动周”。活动期间,人流和车流出现明显的滞留和拥堵。景区游客变化趋势图案例1:数据分析解决游客拥堵案例1:数据分析解决游客拥堵为什么在“全国免费活动周”期间会出现游客滞留拥堵的问题呢?案例1:数据分析解决游客拥堵黄果树景区游客来源分布(2月10日—16日)贵州交管局对2月10日-16日的景区旅游人流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免费旅游措施虽然是针对全国的活动,但游客主要来自省内,外省游客相对较少。案例1:数据分析解决游客拥堵优化调整免费政策实施细则,缓解景区压力。分析并预见安全隐患,制定应急预案,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数据处理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呈现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一般是指对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和可视化的表达的过程。案例2:数据助力小球员选拔韦飞老师是一位小学足球教练,他面临着小球员选拔困难的问题。如何解决小球员的选拔呢?案例2:数据助力小球员选拔案例2:数据助力小球员选拔体能耐力速度爆发力射门频率案例2:数据助力小球员选拔数据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数据的来源也多种多样,因此数据采集的方法、采集的工具和采集后的存储方式也不尽相同。数据采集课堂活动1:采集数据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找到自己所在城市过去3天的天气数据,如空气质量、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等。课堂活动1:采集数据序号问题解决方式一如何获取天气信息二用搜索引擎查找,如登录“中国天气网”等网站查找相关信息如何保存天气信息保存到文件中,如把网站上的数据粘贴到Excel表格中案例3:数据支撑国家政策制定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高考延期一个月,在7月7-8日举行。案例3:数据支撑国家政策制定2003年教育部决定将高考时间从7月调整到6月,一直沿用至今。你们知道为什么2003年的时候要把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吗?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需要做哪些调查?案例3:数据支撑国家政策制定1998年7月江西省700多名考生在解放军的护送下才勉强到达考场部分考场甚至改在了楼顶、山顶……案例3:数据支撑国家政策制定1999年3月,政协委员王翔在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高考考期适当提前的建议案》,建议高考时间提前至6月初为宜。议案提出后,教育部很快给予答复:认真研究,充分考虑。案例3:数据支撑国家政策制定召开座谈会根据方案进行研讨获取相关数据案例3:数据支撑国家政策制定案例3:数据支撑国家政策制定案例3:数据支撑国家政策制定缺失重复错误数据数据整理数据整理通常指对数据进行校验和标准化案例3:数据支撑国家政策制定数据标准化课堂活动2:整理数据将课堂活动1中采集并输入到电子表格软件中的数据,进行校验和标准化的整理。课堂活动2:整理数据序号问题解决方式一如何进行数据校验查看采集好的数据,是否是合理的,如温度,如果出现50℃,那么显然不合理,需要再次核对该数据正常值应为多少。案例4:数据探秘古诗词案例4:数据探秘古诗词案例4:数据探秘古诗词案例4:数据探秘古诗词案例4:数据探秘古诗词悲77.43%思17.23%案例4:数据探秘古诗词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整理后的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最终形成结论的过程数据分析课堂活动3:分析数据对课堂活动2中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研究和总结,分析出你所在的城市天气状况如何。课堂活动3:分析数据序号问题解决方式一如何分析利用Excel自带的函数功能,得出相关数据的平均值,如空气质量平均为40等。案例5:数据展现中国高铁案例5:数据展现中国高铁将数据分析结果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便于人们理解和使用。数据呈现课堂活动4:呈现数据将课堂活动3中分析后的结果,通过可视化图表的方式呈现出自己所在城市的天气状况。课堂活动4:呈现数据序号问题解决方式一如何呈现数据可以利用Excel自带的图表工具,生成可视化图形,或者利用其它网页版图表工具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经过采集、整理、分析和呈现这几个环节,我们就有可能从数据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利用这些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课堂小结数据处理一般指对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过程。数据处理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课堂小结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呈现课后作业:制定项目规划使用思维导图软件等工具,制定一个研究你身边同学课余时间安排的项目规划,(参考教材P84-P90项目实施的内容),并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执行你的规划方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第二十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第二十一课时)-课件.pptx 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第二十一课时)-课后练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