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制取氧气 教学目标: 基本知识:1、了解分解反应,催化剂的概念 知道实验室可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了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原理 知道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氧气的化学性质 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基本技能:通过实验探究、思考分析,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基本方法:通过实验,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 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发生装置、操作注意点、收集方法与验满方法 基本经验:了解氧气实验室工业制法和氧气的用途,知道氧气如果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 、 催化剂的概念、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手段:多媒体教学----要件1 实验准备:高锰酸钾、5%的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二氧化锰、酒精灯、铁架台、大试管、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火柴、棉花 ----要件2 教学过程: 第一时段 学 预习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思考分析,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由几个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总结分解反应的概念,并会判断分解反应。 4、初步认识分类法是一种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提前完成《课时练》有效自主初探内容 第二时段 展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鱼儿离不开水,人和动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那么,所有的生物究竟是离不开水中或者空气中的什么物质?(学生回答:氧气),既然氧气对我们如此重要,氧气是怎么制得的呢? 板书: 课题3 制取氧气 二、知识梳理 独思研学:请同学们于都教材第一部分,思考:在实验室中如何制氧气?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有那些特点? (学生行为:独立完成课后习题,总结回答上述问题。教师行为:巡回指导) 合思研学:在小组内讨论三种实验室制氧气的制法哪种最方便?哪种制法最经济? (学生行为:组长负责,组内交流。教师行为:巡回指导) 群思研学:动手分别画出实验室液体、固体制氧气装置图,试一试能否加上其他仪器控制反应速度?那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的成果?(小组展示) 三、智能点拨 问题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什么是催化剂? [讲解] 实验室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演示]实验2-5 观察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学生活动:观察、对比实验现象1、木条不复燃,无氧气生成2、木条复燃,有氧气生成3、木条复燃,说明室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二氧化锰能分解生成氧气 [板书]过氧化氢→水+氧气 [演示]实验2-6:在上面实验3结束后在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 [讲解]催化剂的概念、催化剂的作用 [强调]反应速率改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学生活动:思考是否可用其他物质代替二氧化锰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阅读课本P35资料(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2、分解反应 [讲解]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氯酸钾(二氧化锰) →(加热)氯化钾+氧气 [提问]上述两个反应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讲解]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小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氯酸钾(二氧化锰) →(加热)氯化钾+氧气 3、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 [提问]工业上需要的大量氧气是如何制取的? [讲解]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物理变化)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 [展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讲解]操作步骤及注意点 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并回答 为什么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2、为什么瓶口放一团棉花?3、为什么试管口向下略微倾斜?4、加热前为什么应先预热?5、为什么刚开始不能收集?6、为什么要先移导管后停止加热? 小组讨论:1、如何检验氧气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验满? [讲解]验证氧气的性质 探究实验: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小组活动:观察、总结实验现象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学生活动:归纳总结、复习巩固,小组交流 [教师小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及氧气的性质 第三时段 用 四、能力训练 《课时练》达标检测:1-5题 (学生活动:先独立完成,再展示。教师活动:及时总结) 写出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 画出其中一种方法是实验装置图 3、 在下列反应中A、H2O→H2+O2B、CO2+H2O→H2CO3C、CH4+O2→CO2+H2O 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五、课堂小结 你们的收获就是老师最大的快乐!下面我们来给自己做一个总评价,看看自己这节课表现怎么样!谈谈这节课学习的体会与收获,结合实验现象和板书归纳本节课要点。 板书设计 课题3、 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氯酸钾(二氧化锰) →(加热)氯化钾+氧气 二、分解反应 三、工业制氧气 四、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五、制取氧气注意事项: 六、收集氧气的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 七、集气瓶验满的方法 八、实验探究氧气的性质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强调)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注意:集气瓶底放一层细沙或放一层水,防止生成物融化溅落而炸裂瓶底。 课后巩固拓展 课后延伸提示 家长签名 家长评价 [作业]1、《课时练》----制取氧气 2、课本P41 1、2、4 3、近几年我过发射载人航天飞机大获成功,在宇宙飞船上用哪种制氧方法最合适呢?查询资料,说说你的最佳答案。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