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2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1、了解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 2、了解自来水生产流程,理解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水方法。 3、初步学会用过滤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4、能够区分硬水与软水,了解硬水软化的方法。 5、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6、通过对水的净化过程的参与,树立了爱护珍惜水资源的思想,同时感受化学对生活和社会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 2、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检验 教学难点:过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烧杯、药匙、漏斗、滤纸、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试管、水样(河水、自来水、纯净水)、明矾、活性炭、肥皂水 教学过程: 【观看视频】新闻联播 洪水过后,多处饮水困难。这么浑浊的水怎样才能变成饮用水呢? 【展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 【设问】通过预学大家已知道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海水等天然水里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天然水是怎么净化成自来水的。 【观看自来水厂净化过程】观看视频 【归纳】通过观看视频,自来水厂常用的净水方法有哪些? 【设问】我们怎样把这杯浑浊的水变得较为纯净呢?生活当中你从水壶中倒出浑浊的液体,你怎么处理呢? 【实验探究】【实验4-1 】取2个烧杯,各盛大半杯浑浊的河水, 向其中1个烧杯中加入3药匙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 静置,观察现象。 【讲授】明矾净水的作用,原理 【板书】沉淀 静置沉淀 吸附沉淀 【提问】不溶性杂质沉降下来,怎样将其与液体分开? 【实验探究】过滤器的制备,演示过滤的步骤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小组讨论】1.过滤是分离哪些混合物的一种方法? 2.过滤操作需要哪些玻璃仪器? 3.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为什么要怎么做) 4.玻璃棒的作用? 5.生活中可用什么物品代替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 【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可以把固体和液体分开的实例?比如滤网可以把茶叶与茶水分开。同学们可以举出哪些例子呢? 【想一想】河水过滤后,仍为浑浊的,该怎么办?是纯净物吗? 【设问】过滤后滤液有颜色、有异味,该怎么办? 【讲授】以多媒体结合讲授活性炭的结构和作用还有投药消毒的作用。 【归纳】自来水厂净水的步骤及作用,你有什么感受? 【课题练习】1.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程为: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用户。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过滤 B.沉降 C.吸附 D.消毒 过滤是化学实验中一项重要基本操作,其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烧杯 B漏斗 C量筒 D玻璃棒 3、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 ) A. 酒精和水 B. 二氧化锰和水 C.食盐和白糖 D.铁粉和铜粉 【设问】1.用有些地区的井水、河水等洗衣服时,放很多肥皂粉,衣服扔洗不干净,还会变硬? 2.用井水、泉水烧水时,常有水垢? 【讲授】硬水和软水的定义 【实验探究】 【实验4-3】把等质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两试管中产生泡沫的情况。 【小组讨论】1.使用硬水的有哪些危害? 2.硬水软化的方法有哪些? 【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检测】1、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 A. 沉淀 B. 过滤 C. 吸附 D. 蒸馏 2.在我国南方所饮用的水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 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将漂白粉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明矾)→B(沉淀)→C(过滤)→D(漂白粉)→净水。 (l)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 (3)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 ) (4)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 )其原因是( )。 【课堂反思】 【板书设计】一、常用的净水方法 1、沉淀 静置沉淀 低 吸附沉淀 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杂质(一贴二低三靠) 净化程度 吸附:除去水中少量可溶、不溶性杂质及色素、异味。 4、蒸馏 高 二、硬水与软水 1、定义: 2、区别方法:加入肥皂水 3、硬水软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