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2)能利用浮沉条件解决有关问题(3)知道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条件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分析,能够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2)通过对轮船,气球,潜水艇学习,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其它有关浮力利用的问题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初步建立利用科学知识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通过受力分析,让学生总结规律,得出浮沉条件,会从力和密度两个不同角度分析物体的浮沉。三、教学难点:1.通过改变物体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改变物体的浮沉条件。2.将物体的浮沉条件由力的关系转化成密度的关系。四、教学器材:苹果、烧杯、清水、盐水、橡皮泥、鸡蛋、乒乓球、空小瓶、蜡烛、多媒体软件五、教学过程:复习有关知识:1、复习阿基米德原理及计算浮力的公式F浮=ρ液gV排;新课教学1.讨论分析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演示实验:将苹果、鸡蛋、乒乓球、蜡烛、空小瓶浸没在水中,学生观察、讨论后通过验证,教师得出结论:物体的浮沉应该由该物体自身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共同确定。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运用二力平衡,二力合成知识进行受力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F浮F浮=G时,物体悬浮F浮>G时,物体上浮2.老师利用二力平衡、二力合成知识,验证学生的猜测,再次确定物体的浮沉条件F浮F浮=G时,物体悬浮F浮>G时,物体上浮F浮=G时,物体漂浮3.老师提出问题:物体的浮沉除了利用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判断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学生猜测:学生实验:如何让沉在水底的鸡蛋浮上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G物=ρ物gV物,F浮=ρ液gV排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物=V排=Vρ物<ρ液G物<F浮上浮至漂浮ρ物=ρ液G物=F浮悬浮ρ物>ρ液G物>F浮下沉至底可知,物体的浮沉,也可由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相比较的大小关系来加以判断。4.学生实验:(1).怎样使橡皮泥漂在水面上,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2).怎样使浮在水面上的空瓶子沉下去?轮船通过使橡皮泥漂起来的实验引出轮船。讲述:一段树干挖空成为独木舟,不但乘坐舒适,还能承载更多的人和物;轮船是用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即把它做成空心,使它的平均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它就会漂浮在水面上。分析:从力的角度来看,空心物体受到的重力没有改变,但体积增大很多,排开的水增多,所受浮力增大,所以能漂浮在水面上。介绍“排水量”的概念: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是“吨”。潜水艇通过使空瓶子沉下去的实验引出潜水艇。设问:潜水艇是用什么方法下潜、悬浮或浮出水面的?教师ppt对潜水艇模型讲解。分析:向水舱中充水时,潜水艇的重力加大,G>F浮,就逐渐潜入水中;当水舱充适量水时,潜水艇的重力等于同体积的水重,G=F浮,潜水艇就可以悬浮在水中;当用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重力变小,G<F浮,从而浮出水面。气球(飞艇)多媒体展示气球升空情况。气球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气球的总重力(包括球内气体、球囊及所携带的物品)小于气囊排开的空气重,即重力G小于浮力F浮气球就能上升;当上升到一定高度,由于大气密度减小,气球受到的浮力减小,浮力F浮等于重力G时,它就不再上升,停留在这个高度。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为飞艇:在大的气囊下面装了带螺旋桨的发动机和载人、载物的吊篮。5.课堂练习:(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F>G时,物体将_______;当F(2)、一只实心球恰好能悬浮于酒精中(酒精的密度是0.8g/cm3),把此球浸没于水中,则()A一定下沉B一定上浮C悬浮D都有可能(3).密度为0.6克/厘米3的实心木块分别投入水和酒精中,则木块在两种液体中的状态是:(ρ酒精=0.8克/厘米3)()A.都悬浮B.都漂浮C.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悬浮D.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六、课堂小结:比较物体自身的重力和物体受到的浮力来判断物体的浮沉F浮F浮=G时,物体悬浮F浮>G时,物体上浮F浮=G时,物体漂浮比较物体和液体的密度来判断物体的浮沉:(把物体浸没于液体中时)当ρ物<ρ液时物体上浮至漂浮当ρ物=ρ液时物体悬浮当ρ物>ρ液时物体下沉至底浮力利用的几个实例:轮船:采用“空心”的办法来减小物体的平均密度,以增大可利用的浮力;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沉浮的;气球(飞艇):是靠改变浮力(或重力)来实现升降的。七、板书设计1.物体的浮沉条件:F浮下沉ρ物>ρ液F浮=G悬浮ρ物=ρ液F浮>G上浮ρ物<ρ液F浮=G漂浮ρ物<ρ液2.物体的应用(1)轮船:原理: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排开的水体积,从而增大浮力,所以能漂浮在水面上。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2).潜水艇原理: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从而实现上浮下沉的。(3).气球、热气球、飞艇:原理:通过里面充的气体密度小于外界空气的密度来改变浮力大小的。八、课后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至4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