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轮专题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复习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二轮专题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复习学案

资源简介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讲义)
一、知识点睛
1.?检验和鉴别
检验:通常是指对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根据物质的特性判断是否是该物质或是否存在该物质。
鉴别:通常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区别,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征区分各是什么物质。
2.?气体的检验和鉴别
初中阶段涉及检验的气体:
O2、CO2、H2O、CO、H2、NH3、HCl、CH4等。
注:检验气体要有明显的反应现象,而吸收气体必须尽量
完全吸收。
???(1)可直接检验的气体
????????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需间接检验的气体
????????CO:转化成CO2进行检验。
H2:转化成H2O进行检验。
CH4:转化成CO2和H2O进行检验。
注:常见转化方法
①利用可燃性将CO、H2、CH4分别点燃。
②利用还原性将CO、H2分别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3)判断混合气体的成分或验证顺序
????????结合实验现象对判断出的某成分进行标记:
一定存在(√)、可能存在(不标记)、一定不存在(×)。
验证气体顺序的原则:各成分不能互相干扰。
3.?固体或溶液的检验和鉴别
常考类型:
(1)判断所用方法是否合理
(2)用外加试剂法
(3)不用外加试剂法
例:FeCl3、HCl、NaOH、MgCl2、NaNO3
①先根据溶液颜色确定一种物质,用它作为鉴别试剂;
(如FeCl3)
②用鉴别试剂滴加其他溶液,依据不同现象进行鉴别;
(如NaOH、MgCl2)
③借助组内相互反应的产物与组内的某种物质反应进行鉴别。(如HCl)
(4)物质成分鉴别
对判断出的某成分进行标记(可参考气体的标记)。
(5)设计实验方案
①思路
先根据物理性质进行鉴别,然后根据化学性质进一步判断需要加入的试剂,分别写出对应的现象及结论。
②操作要点
取少量物质→滴加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附表】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
检验方法
实验现象
H+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加入少量锌粒
有气泡产生
OH-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蓝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滴加CuSO4溶液
生成蓝色沉淀
CO32-?或HCO3-
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l-
先滴入足量稀HNO3,再滴入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42-
先滴入稀盐酸,再滴入BaCl2溶液
滴加盐酸时无现象,滴加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
NH4+
加入强碱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纸变蓝
二、精讲精练
1.?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B
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
C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NH3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D
检验CO
将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
2.?某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最佳的实验方案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丙、甲、乙、丙
????????D.丙、甲、丙、乙
3.?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下水道的可燃性气体成分,查阅资料后,同学们对气体成分作出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①CO;
?②CH4;??③CO和CH4。
【收集气体并进行实验】
(1)将收集的气体干燥后点燃,将内壁沾有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小烧杯斜罩于火焰上方。观察到硫酸铜粉末由白色变为______,证明有H2O生成;
(2)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变浑浊,证明有_______生成。
【思考小结】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③正确;而乙同学认为
甲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____也会有相同的现象。如需进
一步确认气体成分,还应检验_____的存在。
?
4.?水煤气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而生成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课题组同学为验证水煤气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
?
(1)利用如图装置验证水煤气中各成分的顺序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气体的化学式)。
(2)装置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两次用到装置A,其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气体可能由H2、CO、CO2、H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以下实验,气体通过有关装置时的现象如下(假设反应均完全):A中溶液无明显现象,B、D中溶液均出现浑浊,C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E中物质由白色变成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
(1)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若想证明该气体是否存在,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水区别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
D.用稀盐酸鉴别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
7.?用括号内物质不能一次性区别开下列各组物质的是(????)
A.CaO、CaCO3、KCl三种固体(水)
B.CaCl2、Na2CO3、K2SO4三种溶液[Ba(OH)2溶液]
C.Cu、Fe、CuO三种固体(稀盐酸)
D.CuCl2、NaNO3、K2CO3三种溶液[Ca(OH)2溶液]
8.?现有A、B、C、D、E五种溶液,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的一种,鉴别它们可按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
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中的溶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用X鉴别D、E时,X可以选用不同的物质。
①若X为稀盐酸,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X为澄清石灰水,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9.?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现象见下表:
(表中“↓”、“↑”、“—”分别表示有沉淀产生、有气体产生、无明显现象。)?
?
A
B
C
D
A
?



B

?


C


?

D



?
(1)A、D中的溶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有____________。
①?CuSO4????MgCl2???????KOH??????NaNO3
②?KOH
????Na2SO4????Fe(NO3)3???NaCl
③?HCl
?????Na2CO3????BaCl2??????Na2SO4?
④?KCl
?????AgNO3?????KNO3?????NaCl?
11.?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含有CuSO4、BaCl2、NaOH、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小组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I.取一定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水,振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II.取少量I中的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气泡产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白色粉末中肯定含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
(2)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还需做什么实验?
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
?
?
?
12.?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I.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
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变化如图1所示;
II.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III.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
?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
(2)图2中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从C到D溶液pH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为了进一步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原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后过滤。请设计方案对原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的成分进行验证。
?
?
?
?
?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习题)
1.?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区分CO和CH4?????????B.检验CO中是否混有CO2
?
C.检验HCl
??????????????D.检验NH3
2.?使用甲醇(CH3OH)作为汽车的燃料,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某研究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醇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将甲醇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点燃,再将燃烧后的混合气体通过如下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填空:
?
(1)为尽可能多的检验出甲醇的燃烧产物,如图所示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混合气体→___→___→___→D(填写装置序号,装置不重复使用)。
(2)该学习小组的同学按以上顺序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部分现象为:D和A中①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A中③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根据实验结果推理,这次实验中甲醇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如果将A中②、③装置去掉,则可能会影响对_____的检验。
3.?某气体可能含有CO、CO2、H2、H2O(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该气体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
实验现象:A中无明显现象;B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肯定不含有_______。
写出装置C、D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小结: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存在不合理之处,你认
为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区别两种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A.用蒸馏水区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B.通过观察区别软水与硬水
C.通过闻气味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
D.在实验室通过尝味道鉴别食盐和蔗糖
5.?用括号内物质一次性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B.CuO、Fe、C三种固体(稀硫酸)
C.BaSO4、NH4NO3、NaCl三种固体(水)
D.盐酸、Na2CO3溶液、KCl溶液(澄清石灰水)
6.?下列各组溶液需要外加试剂才能鉴别出来的是(  )
A.H2SO4、NaCl、Na2CO3、CaCl2?
B.HCl、NaOH、CuSO4、MgSO4?
C.Na2CO3、K2SO4、BaCl2、HCl
D.NaNO3、HCl、CaCl2、KOH
?
7.?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某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A中可能含有NH4Cl、CuCl2、Na2SO4、Ba(NO3)2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假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在常温下,气体B的水溶液pH____7(填“>”、“<”或“=”)。
(2)写出一个步骤④中生成沉淀G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色溶液F中一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是__________,
该溶液中共存在____种溶质。
(4)固体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物质肯定存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一些钙的化合物,如CaCl2、CaCO3、Ca(OH)2、CaO等。它们的用途广泛,如CaCl2是常用的干燥剂,CaCO3粉末是牙膏中的摩擦剂等。如果这四种白色粉末都失去标签,你能通过实验分别把它们鉴别出来吗?
(1)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请你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把其中一种物质鉴别出来,该物质是__________,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出剩余的3种白色粉末,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限用的试剂:蒸馏水、NaOH溶液、稀盐酸、AgNO3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
?
?
?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睛?
2.?(1)通入澄清石灰水
?????通过无水CuSO4粉末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
?????通入AgNO3溶液
二、精讲精练
1.?A
2.?D
3.?(1)蓝色
(2)CO2

??????CO
???????
4.?(1)H2O、CO2、H2、CO
(2)吸收水煤气中的CO2?????固体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
(3)验证水煤气中有H2O存在
??验证水煤气中有H2存在
5.?(1)CO2、CO
(2)H2????在B、C之间加一个盛浓硫酸的干燥装置,再将D、E装置互换位置。
6.?D
7.?B
8.?(1)H2SO4
????CuSO4??????NaCl
??
(2)①Na2CO3+2HCl2NaCl+CO2↑+H2O
?????②Ca(OH)2+Na2CO3CaCO3↓+2NaOH
9.?(1)Ba(NO3)2?????Na2SO4???
(2)Na2CO3+Ba(NO3)2BaCO3↓+2NaNO3
10.?①③
11.?(1)Na2CO3
?????NaOH
(2)取少量I的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12.?(1)Na2CO3、Na2SO4、Ba(NO3)2???????KCl
(2)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减小?
(3)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再滴加
硝酸银溶液
【参考答案】
1.?B
2.?(1)C
?A
?B
(2)CO2、CO、H2O
(3)CO
3.?CO
???CO2
CO+CuOCu+CO2
Ca(OH)2+CO2CaCO3↓+H2O
该实验方案无法验证H2和H2O的存在,尾气直接排放到空
气里或没有尾气处理。
4.?C
5.?D
6.?D
7.?(1)>
(2)NaCl+AgNO3AgCl↓+NaNO3
(3)NO3-?四
(4)NH4Cl、Ba(NO3)2
向混合物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生成使石蕊溶液变蓝色的气体;加入硫酸能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E
8.?(1)CaO
???加水溶解,放出大量热
(2)分别取少量的三种白色粉末于三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使充分溶解。固体未溶解的是CaCO3粉末。
向另外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的试管中原粉末为Ca(OH)2,另一支中为CaCl2。
?
?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