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资源简介

第 五 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2010年会考8分)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会考考点
1、运用地图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比较自然差异以及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2、知道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一、填空题
1、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把地理区域分为 、 、 三大类,如四川省、双流县、公兴镇属于 区域,青藏高原、秦岭等属于 区域,沪宁杭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青藏牧区、舟山渔场属于 区域;(自己举例说出相应的区域所属)
2、同一个地理区域可以有不同的 ,如从行政区域上划分,我们所在区域属于 市,从自然区域划分,我们所在区域属于 平原地区,从 划分,我们属于西航港工业区。同一种地理区域还可以划分为不同 或不同 的区域,如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 、 、 三级;
3、我国的邮政编码有6位数字,其中1、2位数字代表 级行政区代码,3、4位数字代表 级行政区代码,5、6位数字则是邮政所所在地区(乡级)的代码;
4、根据各地的 , 和 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 地区, 地区, 地区, 地区;地跨四大地理区域的省级行政区为 省,四川省所跨的地理区域是 地区和 地区,成都市属于 区域;
5、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 的分界线具有相似性,因此划分西北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因素;
6、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主要是以 -- 一线,这是重要的分界线,是因为1月 等温线和 年降水量线均沿着这一条线通过,而南、北方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因素;
7、青藏地区分界线是以第 、 阶梯分界线基本吻合,是沿着 -- -- 一线分布,说明其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因素;
二、填图题:
1、填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2、在图上标注出秦岭与淮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大致位置
3、秦岭--淮河一线
A、是1月 °等温线、年降水量 ㎜线经过的地区,从温度带看是 带和 带分界线,
B、从气候类型看是 气候和 气候分界线;
C、从地理区域看是 地区和 地区分界线; D、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它是 田和 地分界线; E、从粮食作物来看,是 和 分界线; F、从油料作物看,是 和 分界线; G、从糖料作物看是 和 分界线; H、从作物熟制看是 年 熟或 年 熟和 年 、 熟分界线; I、从水资源分布来看是 丰 缺分界线;
4、读图填表
A B C D
符号 气候类型 所属地区 判断依据
A
B
C
D
三、选择题
1、下列地理区域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
a、长江三角洲 b、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c、西双版纳州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e、热带
A、b c d B、a e C、a c e D、a d e
2、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一线 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D、400毫米分界线
3、秦岭-淮河一线
A、与800㎜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B、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C、第二、三阶梯分界线基本吻合 D、与热带、亚热带分界线基本吻合
4、我国南方地区农作物
A、一年一熟 B、一年二熟 C、一年二熟或三熟 D、二年三熟
5、林区和农耕区描述的是( )
A、自然区域 B、行政区域 C、经济区域 D、 不同级别的经济区域
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大陆性气候最为显著的区域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7、阿英描述自己的家乡时,说自己的家乡气候湿热,据此判断阿英的家乡属于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14、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是 , , 因素。
17、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是 , ;其地表形态从东到西分别是 ------
---- 。青藏地区因 而 。
18、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农业以 为主,但由于 的差异,牧场和主要蓄种各有特色,内蒙古主要是 牧场,新疆主要是 牧场,青海和西藏则主要是 牧场;
19、内蒙古主要蓄种有 、 ,新疆的 ,宁夏的 ,青藏的 、 ;
20、在西北的 平原, 平原, 和 山麓,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雪水,发展了 农业,在青藏地区的 谷底、 谷底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 农业;
21、邮政编码一、二为代表 级行政区,三、四为代表 级行政单位;拉萨和成都处在同一纬度而气温差异大的原因是 。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 资源,拉萨被称为 。
第 六 章
22、北京位于 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 ,面向 ,本地区河流主要是 --- 流向,说明本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高, 低,气候类型是 ;
23、北京市我国的 ,是全国的 、 中心和 ,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 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24、北京市历史悠久的古城,最早称为 ,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 、 两代,城内建筑排列成
,皇宫居于城市 ,通过中心有一条 向并使城市左右对称的中轴线,这种
的城市格局,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
25、北京拥有无数名胜古迹, 、 、 、 、 、
先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而其它,如
是世界名城中最大的广场。
26、北京的城市空间是以 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了许多 和 ,并用 快速路系统连接起来,为保护北京的历史文化,其中以今年完工的 为代表,在城市建设中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而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大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兴建了包括中央服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 ,以及城市快速 交通和 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 产业,提高城市 和 ,建设 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其最终目标是建设 。
27、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 ,其中香港位于珠江口 侧,有 、 和
三个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全境陆地面积 平方千米,人口600多万人;澳门由 、 和 组成,面积25.4平方千米,人口40多万,港澳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28、我国实行 ,即祖国内地实行 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 制度。
29、香港 ,而且 多, 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因此香港的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采用 , 两种方式进行。并且为提升城市品位,美化城市环境,香港在城市建设中仍保留了大量的 。
30、港澳地区 发达,香港是 中心, 中心, 中心, 中心和 中心, 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31、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 , 。祖国内地 资源、 资源丰富且低廉,而香港拥有丰富的 、 、 和 经验,香港大部分的生产、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大部分的工业也已转移到内地。而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 伙伴。
32、台湾省包括 ,以及附近的 、 等许多小岛,面积 平方千米,人口2千多万。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33、台湾岛北临 海,东临 洋,南临 海,西隔 与 相望。无论是从地缘关系,血缘关系和历史文化方面来讲, 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34、台湾岛是个 的宝岛, 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阿里山中的 景色迷人。台湾岛自然环境优美,森林、矿产和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 ;岛上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森林,有 的美誉,其中 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 产量居世界首位。
台湾还拥有 、 、 、 、 的美誉。
35、台湾属 、 季风气候,东部为 山脉,西部为 平原, 通过台湾岛中南部地区,加之台湾山脉地势高耸,气候出现多样性,从而导致台湾的森林树种丰富。
36、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 和 加工为主,主要出口农产品和初级产品,从60年代以后,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 工业,形成 --- --- 型的经济,工业产品占贸易的比重稳步上升。 的发展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
37、台湾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因为拥有海岛多 ,大量吸收 ,政策扶持,大力建设
区,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 。
38、台湾的行政中心为 ,其主要城市为 、 、 、 主要分布在
平原上,这是由地形条件,开发历史、人口分布、交通条件所决定的, 被称之为“台湾硅谷”。
3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 ,
是我国 最大的省区,是一个以
、 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40、新疆北部为 山脉,其南面为
盆地,中部位雄伟的 山脉,南
面为 盆地,最南边为 山脉,
这种地形特点为 。
41、由于 ,周围又有
环抱,来自 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
新疆降水 ,气候 。在盆地边
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星星
点点的 ,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区
和冰雪 。盆地内部因 强烈,
地表水难以保存,大部分地区为植被稀少的 ,人迹罕至。
42、 地区的环境非常脆弱,对植被的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导致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因此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因注意保持 平衡和节约 。
43、新疆地区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因此新疆发展了 系列, 、
、 特别有名;由于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糖分的积累,所以新疆的 特别甜;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和稳定的灌溉水源,使新疆成为我国 生产基地。
44、新疆的特色灌溉工具是 ,它能有效的避免水分大量 。
45、近年勘探结果表明新疆预测石油、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 ,在我国东部绝大多数的油气资源日渐枯竭的时候,新疆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 工业基地。
46、我国为推动西部能源开发和东部经济的持续发展,实施 ,其起点为 ,终点为东部地区的 。同时带动 和 能源开发。
第 七 章
47、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 省的东南部, 江下游,毗邻 ,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北称为我国的 ,区位优势明显。
48、1980年我国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其中位于珠江三角洲,靠近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是 ,靠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是 ;1985年,整个 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至此,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一个包括 , , 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国家的大力扶持,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优势。
49、 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便于吸引大量海外华人的投资。这是其经济发展的人文因素。
50、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 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 的产业扩散,引进资金、先进技术、人才,管理技术和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 要求较多的 ,
这些企业以 工业为主,形成了 经济模式。
51、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品,主要通过 贸易渠道,出口至 、 、 、 、
等地区,使该地区贸易国际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20世纪末已成为全球最大的 和
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52、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 为基本模式,香港利用 优势,承接
订单,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供应原材料、元器件,控制产品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 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利用 、 和 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 的角色。 在前, 在后,彼此密切合作,优势互补实现了强强联手。
53、珠江三角洲地区 的发展,促进了餐饮、娱乐、运输等 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为当地 提供了就业机会,并且还吸纳了数百万外地劳动力,出现了 潮。随着 的发展和 的迁入,珠江三角洲有越来越多的 用地被改为 用地,这些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相邻,形成了 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 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第 八 章
5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 ,东起
,西至 ,南连 ,北抵
。属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在其
成因的假说中, 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56、黄土高原地表景观主要有 、
、 三种,是世界上 最为
严重的地区之一,它主要有 ,
, , , 等综合因
素造成。
57、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
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
减少;还向下游输送大量的泥沙,给
和 造成巨大困难。
58、我国是 比较严重的国家,这一自
然灾害主要集中在 区内的第 级阶梯,其中包括 、 、 等地区,还包括第三级阶梯中的 地区;这些地区地势 , 被严重破坏, 活动频繁,降水集中在夏季,从而导致 的发生。
59、黄土高原地形 ,气候较为 ,不仅 严重,而且 频繁发生。
极其脆弱,在经受 的破坏后,很难恢复。
60、在我国 和 的西北部, 山地分布广泛,其成土速度慢,土层瘠薄,溶洞和裂隙发育,丰富的降水流入地下,地表水缺乏,加之人口增长较快,人类活动导致的破坏,土壤流失,称为寸草不生的 。
61、人口增长导致 减少, 需求增加,为满足这些要求,人们 , ,
这样导致 恶化, 频繁,而自然界的报复是 下降,而人们为了生存,则不得不扩大 ,从而使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
62、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采取了 等 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 措施相结合,治理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 ,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第九章
63、 , 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不同的区域,地理条件不同,发展的方式也不相同。一个区域要实现 ,需要重逢利用有利的 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进行合理的改造,扬长避短, 地发展经济。同时,还要加强 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64、成都市是 省的省级行政中心,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平原地势平坦,气候为
气候,温暖湿润,又有著名灌溉工程 为其提供灌溉,开发历史悠久, 发展基础好,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四川地区资源丰富,陆路交通便利,为成都工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65、我国在加强区域联系与合作方面有很多成功案例,如为防止风沙而建设的 防护林;为解决东部地区资源紧张,和西部地区的发展而实行的 , 工程;为解决北方水资源缺乏而进行的 工程等。为解决地区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特殊模式 。
66、中国是一个 的 国。 ,人均 较低,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仍然是第一位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 日益增强,
逐步提高。
67、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 的世界。我国要积极融入 的过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引进 和先进的 、 ,努力开拓 市场。
68、我国是联合国 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某些世界性环境保护组织成员,我们对国际事务承担着应有的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