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三县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模块学分认定检测 全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潍坊市三县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模块学分认定检测 全科9份

资源简介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一模块学分认定检测
生 物
注意事项:
1.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0小题,答案涂在答题
卡上;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题,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
第 Ⅰ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结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哪个结构层次
①一个细菌②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鲫鱼③一片草地④一个生态瓶中的全部生物
A.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B.细胞、群落、生态系统、种群
C.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群落 D.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有C、H、O、N
B.牛吃草,二者身体内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相似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些是生物特有的
D.微量元素不但含量少,而且作用也小
3.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一类蛋白质。原核细胞形成分泌
蛋白与真核细胞形成分泌蛋白的相同点是
A.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都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B.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C.合成蛋白质都在细胞核内完成
D.分泌蛋白质时都要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
4.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A.HIV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C.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 D.父母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5.人体细胞因某种原因改变了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列,下列受到影响的细胞结构是
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核糖体④中心体⑤高尔基体⑥内质网⑦液泡⑧叶绿体⑨溶酶体
A.①②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⑤⑥⑨ C.①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⑨
6.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只有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这些物质最基本
的结构形式是
A.糖原 B.蛋白质 C.细胞 D.核酸
7.细胞学说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说法不属于细胞学说创立的重要意义的是
A.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
B.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C.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
D.证明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差异性
8.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别是
A.乳酸杆菌和蓝藻 B.肺炎双球菌与噬菌体
C.酵母菌与烟草花叶病毒 D.沙眼衣原体与衣藻
9. 以洋葱表皮细胞为材料,分别用0.3 g/mL的蔗糖溶液、0.5 g/mL的蔗糖溶液、0.3 g/mL的尿素溶液及清水加以处理。m时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细胞;n时再一次用清水处理之前被处理过的洋葱表皮细胞,测得的洋葱表皮细胞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代表尿素处理结果的是
A.a B. b C. c D. d
10.已知天冬酰胺的R基为(—C2H4ON),现有分子式为C63H103N17S2O18的多肽,其中含有2个天冬酰胺。在上述多肽中最多有肽键
A.17个 B. 16个 C. 15个 D. 14个
11.下列关于肽键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缩合过程中所形成的肽键数一定等于所失去的水分子数
B.肽键可以表示为CO—NH或NH—CO
C.几条肽链在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也通过肽键连接起来
D.在链状肽中一个十肽分子比一个八肽分子多一个肽键
12.在细胞的脂质物质中,对生物体的正常代谢和生殖过程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的是
A.脂肪 B.磷脂 C.固醇 D.维生素D
13.水是生命的源泉,人体中水的含量约占65%。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B.结合水是构成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C.心肌中含水量约为79%,具有很强的韧性;而血液中含水量约为82%,却是流动状态,原因是前者只含结合水,后者只含自由水
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影响新陈代谢的强弱
14.缺铁性贫血的人,需要补充含Fe2+的食物或无机盐,原因是Fe2+
A.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B.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是构成骨骼的重要物质 D.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15.医院确认糖尿病的常用方法及结果是
A.加入新制的Cu(OH)2,出现砖红色 B.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出现蓝色
C.加入苏丹Ⅲ染液,出现橘黄色 D.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
16.谷胱甘肽(分子式C10H17O6N3S)是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的三肽,它是由谷氨酸(C5H9NO4)、甘氨酸(C2H5NO2)和半胱氨酸缩合而成,则半胱氨酸可能的分子式为
A.C3H3NS B.C3H5NS C.C3H7O2NS D.C3H3O2NS
17.现有含水量(1)10%、(2)12%、(3)14%、(4)16%的小麦,分别贮存于条件相同的4个粮仓中。在贮存过程中,有机物损耗最少的是
A.(1) B.(2) C.(3) D.(4)
18.小麦细胞细胞膜的主要组成元素是
A.C、H、O、N B. C、H、O、P C. C、H、O、S D. C、H、O、N、S
19.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的成分的改变有关,下列哪种物质成分不被当作检测细胞癌变的证据
A.甲胎蛋白(AFP) B. 癌胚抗原(CEA) C. 糖蛋白或糖脂 D. 磷脂
20.人注射卡介苗后,经过免疫细胞的识别等过程,血液中会出现抗结核杆菌的抗体。抗体的产生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种功能
A.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膜 B.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 排泄功能 D.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1.在细胞工程──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中,其技术的重要一环是将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除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酶解破壁法。你认为普通的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所用的酶应选择
A. 纤维素酶和淀粉酶 B. 麦芽糖酶和纤维素酶
C.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D. 麦芽糖酶和果胶酶
22.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
A. 纸层析法 B. 沉淀法 C. 差速离心法 D. 密度离心法
23.下列对叶绿体和线粒体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两者都具有能量转换的功能 B. 两者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C. 两者的基质成分与功能不同 D. 两者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24.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B. 心肌细胞比唾液腺细胞具有更多线粒体
C. 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D. 生命活力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25.小麦土壤中吸收的N可用于合成
A.淀粉和纤维素 B.葡萄糖和核糖 C.氨基酸和核苷酸 D.磷脂和脂肪
26.干扰素是一种糖蛋白,其糖基团在什么地方与蛋白质结合
A.核糖体上 B. 内质网上 C. 高尔基体 D. 细胞膜上
27.下列实验中必须使用活细胞做实验材料的是
A.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 B. 制备细胞膜
C. 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D.线粒体的观察
28.将小麦种子浸泡在红墨水中10min后,取出剖开,发现胚为白色,胚乳为红色,这说明
A.胚成活,胚乳已经死亡 B. 胚和胚乳均成活
C.胚已死亡,胚乳成活 D. 胚和胚乳均死亡
29.科学研究发现: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合成某些专供输送到细胞外面的分泌物质,叫做分泌蛋白,下列哪种物质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A. 血红蛋白 B. 呼吸氧化酶 C. 胃蛋白酶原 D. 性激素
30.下列结构或物质中肯定不含胸腺嘧啶的是
A. 线粒体 B. 叶绿体 C. 核糖体 D. 染色质
31.在水稻植株内,能产生多糖的细胞器是
A. 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 线粒体 D. 核糖体
32.信使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核中进入细胞质中并与核糖体结合,通过膜的层数是
A. 0 B.1 C.2 D. 4
33.下列细胞结构中,有成形的细胞核的是
A. 月季的成熟导管 B. 苹果的成熟叶细胞 C. 猪血中成熟的红细胞 D. 支原体
34.在细胞核的结构中,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形成有关的是
A. 染色质 B. DNA C. 核仁 D. 核膜
35.细胞内有三种膜可以相互转变,这三种膜是
A.细胞核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 B.细胞膜、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
C.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中心体膜 D.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核糖体膜
36.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1转化成图2,
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③④⑤ B.④③②⑤ C.⑤④③② D.①④⑤③
37.如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图中①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核苷酸
B.若②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则②是磷脂
C.若③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4种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38.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去掉
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下列有
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肽键数目减少8个 B.C原子减少12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D.O原子数目减少1个
39.如图所示,b是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a
构成的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在禽流感病原体、幽门螺杆菌体内b均为4种
C.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b,a为脱氧核糖
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6种
40.如图为嗅觉受体细胞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

B.①②为糖蛋白,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
传递
C.①为多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D.③为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第Ⅱ卷
题号 41 42 43 44 总分
得分
二、非选择题
41.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可表示为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A的功能的多样性是由A的_____ _的多样性决定的。写出各字母代表的物质的名称A1______ 、 A3_________ 。
(2)c的名称为______,C1的名称为_______。
(3)B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则b是____ 。
(4)A是由a经______ _反应形成的,形成的化学键的名称是_______ _。
42.根据右面的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是由_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___分子的水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____ ,该化合物称为_____ 。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 。
(2)图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____ ,表示肽键的字母是___ _。
(3)图中有_____ 个肽键,有____ _个氨基和_____ 个羧基。
(4)该化合物水解成氨基酸的过程中需要____ 分子的水,此过程除了需要水分子外,还需要____ 的参与。
43.请根据右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1)图中所示结构只有通过 能观察到。
(2)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 。
(3)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 ,该生理功能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
(4)该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 和 。
(5)细胞核是 、 和 的控制中心。
(6)如果该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则与其加工、运输和分泌有直接关系的膜性细胞器
有 (填序号)。
(7)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 。
44.右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上外下内)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分子;
B代表 ;D代表 ___ 分子。
(2)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可以吸收葡萄糖,而不吸收比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木糖,这说明了 。这种特性与图中的 (填字母)有关。
(3)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
(4)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______。
高一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结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A B C D B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C B A C A B D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D A C B D A C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A B C B C D A D C
二、非选择题(除特别注明外,每空1分)
41.(8分)
(1)结构 酶 血红蛋白 (2)核苷酸 DNA
(3)葡萄糖 (4)脱水缩合 肽键
42(12分)
(1)3 2 脱水缩合 三肽 36
(2)B、C、G E、F
(3)2 1 2 (4) 2 酶
43.(11分)
(1)电子显微镜
(2)12核糖体
(3)9线粒体 葡萄糖
(4)液泡 叶绿体
(5)遗传信息库 细胞代谢 遗传
(6)8、3
(7)13 中心体
44.(9分)
(1) 载体蛋白(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多糖
(2)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A
(3) b d a
(4)一定的流动性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一模块学分认定检测
数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下列指定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的是
A.一年中有31天的月份
B.平面上到点的距离等于1的点
C.满足方程的
D.某校高一(1)班性格开朗的女生
2.函数的定义域为
A. B. C.R D .
3.下列三个图象中,能表示y是x的函数图象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4.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A. B.
C. D.
5.函数f(x)=7+ax-3 (a>0,a≠1)的图象恒过定点P,则定点P的坐标为
A. (3,3) B. (3,2) C. (3,8) D. (3,7)
6.,,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
7. f(x)是定义在R上的减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0 ,+∞) B.(0 , 2) C.(2 ,+∞)   D.(-∞,2)
8.若集合 {0,a2,a+b}={1,a,},则a2012 + b2011 的值为
A.0 B.1 C.-1 D.±1
9.设函数,则的表达式是
A. B. C. D.
10.已知函数(其中)的图象如下面右图所示,则函数的图象是
        
A   B   C   D
1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断定方程(0)的一个根所在的区间是            
-1 0 1 2 3
0.37 1 2.70 7.29 19.68
2 4 6 8 10
A.(-1,0) B.(0,1) C.(1,2) D.(2,3)
12.设映射是集合到集合的映射,若对于实数,在中不存在对应的元素,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高一模块学分认定检测
数 学
第Ⅱ卷(非选择题)
填空题 解 答 题 总分
17 18 19 20 21 22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中.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已知全集 .
14.函数y=-(x-2)x的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__, 递减区间是 .
15.已知,若,则 .
16.已知f(x) 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
f(x)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那么f(x) 的值域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阅卷人
得 分
17.计算:
(1);
(2).
阅卷人
得 分
18.
已知, .
(1)求和;
(2)若记符号,
在图中把表示“集合”的部分用阴影涂黑,求.
阅卷人
得 分
19.
已知函数.
(I)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证明;
(II)若,证明: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阅卷人
得 分
20.
已知函数.
(1)当时,求函数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使在区间上是单调函数.
阅卷人
得 分
21.
某微机培训机构打算购进一批微机桌和鼠标垫,市场价微机桌每张为150元,鼠标垫每个为5元,该培训机构老板联系了两家商场甲和乙,由于用货量大,这两家商场都给出了优惠条件:
商场甲:买一赠一,买一张微机桌,赠一个鼠标垫;
商场乙:打折,按总价的95%收款.
该培训机构需要微机桌60张,鼠标垫个(),如果两种商品只能在一家购买,请你帮助该培训机构老板选择在哪一家商场买更省钱?
阅卷人
得 分
22.
已知指数函数满足:g(3)=8,定义域为的函数是奇函数.
(1)确定的解析式;
(2)求m,n的值;
(3)若对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高一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5:D D C A C 6-10:A D B C A 11-12:D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14. 15. 2
16. {x | -3 ≤ x ≤-2}∪{x | 2 ≤ x ≤ 3}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1)原式=; …………………6分
(2)原式=
=
=. ………………………………12分
18.(12分)(1)由题意得 , , … 2分
, ……4分 ; ………6分
(2)                   
……………………9分
= . …………………12分
19.(12分)(I)函数为奇函数 ……1分
证明:函数的定义域为且关于原点对称 ……2分
又因为.
所以函数为奇函数; ………6分
(II)证明: ,
设是区间上的任意两个实数且,    ……8分            ,    ………………10分
函数在上为增函数.    …………12分
20.解: …………2分

∴; ………6分
(2)对称轴 ………7分
当,即时,在上单调递减,   ……9分
当,即时,在上单调递增, ………11分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 ……12分
21.(12分)设商场甲和乙优惠付款数分别为和
商场甲:  …3分
商厂乙: …6分
令,
当 时,选择商场甲与商场乙是一样的 ;      …… 8 分
当时,,选择商场甲;        …………10分
当时,,选择商场乙.        ………12分
22.(14分)
解:(1) 设 ,则,
a=2, ,            …………… 3分
(2)由(1)知:,
因为是奇函数,所以=0,即 ,  ………………5分
∴, 又,
;       ………………8分
(3)由(2)知,
易知在R上为减函数.    …………… 10分
又因是奇函数,从而不等式:
等价于=,      ……… 12分
因为减函数,由上式得:,
即对一切有:,
从而判别式 …………14分
_
2
_
x
3
y
x
O
.
.
A
B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一模块学分认定检测
历 史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
A.宗教信仰 B.财产制度 C.血缘关系 D.地域联系
2.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
A.分封制、郡县制 B.宗法制、郡县制
C.分封制、行省制 D.郡县制、行省制
3.右图“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中央集权
B.皇权至上
C.为政以德
D.以法治国
4.“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是
A.分封制 B.皇帝制 C.察举制 D.郡县制
5.徐天麟在《两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 C.皇帝制 D.郡国并行制
6.唐太宗说:“择天下贤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此言说明唐太宗
A.采用无为而治的思想 B.完善并发挥中央机构的作用
C.善于用人,知人善任 D.严刑峻法以使人人自危
7.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
A.荐举制 B.封邦建国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8.唐代中央设三省。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者是宰相。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统治者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官员地位,完善中央集权 B.扩大民主,让更多人参政
C.分散相权,强化皇权 D.分散相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9.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D.加强了专制皇权
10.有位史学家在评论古希腊城邦的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从这一观点出发你对雅典民主的认识应是
①雅典民主重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 ②雅典民主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议会制、选举制等民主形式,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③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设想,与同期其他文明的专制制度相比是巨大的进步 ④雅典民主是公民政治,激发了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但外邦人、奴隶等被排除在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下列事件与梭伦改革有关的是
①废除债务奴隶制 ②设立平民可参与的民众法庭
③确立了“陶片放逐法” ④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一词由“人民”和“统治”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13.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甲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B.乙主张废除原法律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C.丙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14.下列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权力或思想,其中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有
①2004年克里在家乡波士顿投票选举总统②美国总统、国会、最高法院分权制衡③2002年3月上旬,英国议会就有关伊拉克问题进行辩论④举手表决成为我国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重要方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有人说17世纪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A. 光荣革命 B. 颁布《权利法案》
C. 形成责任内阁制 D. 进行议会改革
16.2010年4月6日,英国首相布朗与内阁成员在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门口宣布将于5月6日举行大选。下列关于英国大选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议会下院的解散是由英王决定的 B.布朗是多数党的领袖,国家元首
C.内阁成员与布朗是共进退的 D.布朗受到议会反对只能解散议会
17.四名高一学生参观上海世博会的英国馆时,讨论英国与上海世博会,你觉得他们的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
A.《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
B.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对上海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C.英国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统而不治’
D.在英国,首相掌握立法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18.某次知识竞赛中,有一道题是“假如你是英国人,要想当选为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正确的选择应为
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 ②在议会选举中要成为第一大党 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A.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B.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C.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D.①②③均正确
19.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据此,美国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体现了以下原则:
①联邦制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消灭奴隶制原则 ④人权至上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邦联制 D.总统制
21.2010年6月23日,美军驻阿富汗最高指挥官麦克里斯特尔抱怨自己与白宫的不和,称总统“胆小懦弱”,最终被奥巴马解职。由此表明美国
A.总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总统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
C.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极力维护区域和平
22.右图这3件珍贵文物分别叫做牛首、虎首、猴首,出自于圆明园,2002年,保利集团竞拍成功,这三件文物终于重归故里。你知道它们是在哪一次侵华战争中被掠走的吗?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3.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关系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此观点的本质,是通过战争使英国
A.对华贸易合法化       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大门  D.获得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24.右图两部文献有其共性的一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A. 都反对封建地主压迫,但都没有真正地落实
B. 都成为太平天国的纲领,反映了农民强烈要求土地的愿望
C. 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D. 都以绝对平均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建立民主政治为奋斗目标
25.《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式。”这突出体现了
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B.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
第Ⅱ卷
题 号 26 27 28 29 总分
得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元配妻子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而必须保留亡故妻子的元配正妻地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礼对原配妻子的规定源于什么制度 主要目的
是什么?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日:“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2)为解决上述问题,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 并据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964年,宋太祖接受宰相赵普的建议:“令诸州自今每岁民租及筦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运京师”
(3)据材料三,分析北宋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
27.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实行什么制度?有何历史意义?有人据此认为,中国在唐朝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二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明史 职官志》
(2)据材料二,分析明朝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帝方自操威柄”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清人评价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朝军机处的认识。
28.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体系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用于放逐表决的陶片
(1)据材料一,指出图片反映了古代雅典的什么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
材料二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为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亚里士多德说:“因为所有公民都有天赋平等的地位,但又不能使所有公民同时成为统治者,于是又只好在同一时期,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被统治。当执政者退位后,便成为被统治者……”
(2)材料二体现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最能体现雅典民主制特点的机构有哪些?用史实说明。
材料三 古代罗马人正在观看和议论《十二铜表法》,并为之欢呼。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二铜表法》特点是什么?并分析古代罗马人为什么为之欢呼?
29.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
——摘自《世界文明史》
(1)英国创造的“全新的政体”是指什么?有何特点?
材料二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
材料三 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
——《美国的历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新体制?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
(4)在学习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一课后,甲同学认为英国的政体有效,乙同学认为美国的政体进步。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B D D B C C B B B A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C D D A B B B D A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5分;第29题12分。
26.(10分)(1)宗法制;维护分封制。(2分)
(2)郡县制。(1分)彻底打破了分封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2分)
(3)将地方财赋运往中央掌握。(2分)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2分)
(4)地方势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1分)
27.(13分)(1)三省六部制。提高了办事效率;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3分)不同意;唐朝三省分权制约,但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质上是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的表现。(3分)
(2)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2分)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1分)
(3)军机处参与处理国家机要政务;完全听命于皇帝,无决策权;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4分)
28.(15分)(1)陶片放逐法。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原则。(2分)
(2)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2分)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2分)说明: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全体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和被选举权。(2分)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都实行任期制和抽签选举制,每个公民都有当选的可能,成为统治者;期满后成为被统治者。(2分)
(3)特点: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利益。(3分)原因: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胜利,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对习惯法的任意解释,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2分)
29.(12分)(1)君主立宪制。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3分)
(2)从限制王权到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责任内阁制形成。(3分)
(3)总统制民主共和政体。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原则;人民主权原则。(4分)
(4)英国:有利于民主进程的推进和政体的稳定。美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强大。(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一模块学分认定检测
地 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下图所示是我国的“探月工程”向月球发射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二号”过程简图.它进入月球轨道后,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100千米的轨道上绕月球开展对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地球、月球、嫦娥二号构成了新的天体系统,则该图所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身处美国纽约(西五区)的中国留学生们要实时观看卫星发射现场直播,当地时间是:
A.1日5时59分  B.2日5时59分
C.1日18时59分 D.2日18时59分
3.“嫦娥二号”升空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B.温州日出时间早于6:00点
C.塔里木河处于丰水期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4~5题。
4.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成反比 D.没有相关性
5.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太阳活动影响地球降水的干湿变化,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树木生长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会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6--7题。
6.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位置时
A.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B.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C.仅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
D.正常年份,我国的雨带已经北移到华北
7.图中
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B.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⑤处,需要l个恒星年
C.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D.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8--11题。
8.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从甲处开始绕日公
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经过
A. 甲—乙段 B. 乙—丙段
C. 丙—丁段 D. 丁—甲段
9.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动 B.北半球,向南移动
C.南半球,向北移动 D.南半球,向南移动
10.当地球公转经过乙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B.正是到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
C.正是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季节
D.北极点附近极昼的范围呈扩大的趋势
11.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地球上两地A(36゜N,128゜E)和B(36゜S,128゜E)相比
A.自转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B.地方时和日出时间都相同
C.日期相同,季节不同  D.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如下图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
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12--13题。
12.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 B.∠TOF
C.∠FON D.∠TON
13.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A. 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B.各地全年都没有昼夜交替
C.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D.地球上只有热带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11月1日5时48分,神舟8号飞船在酒泉发射成功,于11月3日凌晨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刚性对接。假设飞船高空飞行时,轨道倾度(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约42°,飞行高度约343千米,飞船运行周期约90分钟,图中“飞船轨道面”是飞船在地面的投影,结合右图,回答14—16题。(地球半径为6370km)
14.神舟8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趋慢
B.南极点附近可能出现美丽的极光
C.山西昼短夜长,且昼将逐渐变长
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
15.“天宫一号”发射时,与北京属于同一天的地区约占全球的
A.1/2 B.2/3 C.23/24 D.全部
16.飞船在轨道上飞行平均角速度约为
A. 15°/小时 B. 240°/小时 C. 120°/小时 D.60°/小时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回答17~18题。
17.该地位于
A.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0°~23°26′N之间
D.0°~23°26′S之间
18.图中P点表示的这一天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C.太阳直射赤道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读右面“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若③④间的风向为西南风,则图示的环流为
A.北半球低纬环流 B.南半球中纬环流
C.北半球中纬环流 D.南半球高纬环流
20.若③地为南半球极地高压中心,则③④间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读图,完成21~22题。
21.若图所示是地球侧视图,MN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
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
22.若图所示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且M、N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0:00 B.8:00 C.16:00 D.20:00
某年7月1日中午12时30分52秒,广州市花地大道时间园里的九条铁柱瞬间失去黑影,出现“立竿无影”的天文奇观,引得现场观看的数百名广州市民喷喷称奇。据此回答23~24题。
23.此景象发生时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北极点出现极夜期间 D.南极点出现极昼期间
24.此景象在一年内会出现两次,另一次可能发生在   
A.4月18日前后 B.6月11日前后 C.8月11日前后 D.10月6日前后
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结合“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乙图),回答25~26题。
25.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6.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7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读右图,完成27~28题。
27.此时亚洲东部盛行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28.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29~30题。
29.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30.与①地相比,②地
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昼长年变化较小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
第Ⅱ卷 (非选择题)
题号 31 32 33 34 总分
得分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
31.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为北半球_______日(节气),日期为__月__日前后。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
(3)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 ,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_(东或西)侧。
(4)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5)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B点的夜长为_______小时。
(6)此时全球与甲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  )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32.在下面地球公转示意图中,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四个节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例A C D A C )
(1)图中所示有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2)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这一时段,在图中由字母 表示。
(3)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的时段是
(4)北半球昼长夜短的时段是
(5)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的时段是
(6)地球公转到D时,地球靠近公转轨道 点(近日或远日)附近,地球公转速度 (较快或较慢),北半球为 (季节),此日悉尼昼夜长短情况是 。
3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画出晨昏线,并标注出晨线或昏线。用阴影///表示夜晚。
(2)北极圈上昼长时间为 小时。南极圈上昼长时间为 小时。(3) 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4)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 (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上海将位于五带中的 。
34. 分析右图,回答以下各题。
(1)若此图是热力环流图,那么A、B比较, 处温度较低, 处气压较低.引起这个环流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此图表示沿海地区白天的海陆热力环流,则表示海洋的是 。(3)若此图是城郊环流图,那么A、B中哪个是城区 ,判断理由是 。
(4)若此图为东亚冬季季风环流图,则可能是亚洲大陆的是__________(A或B)。东亚的西北季风应是_________(填数字)。东亚季风的成因最主要是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2分)
1—5BADAA 6—10ACDCD 11—15CCCDC 16—20BDACA 21—25DBABD 26—30BCBCD
二、综合题
31. (11分)(1)冬至 12 22 (2)(23°26′S,90°W) (3)A>D>E 东
(4)3 21 (5)12 0  (6)D
((6)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
32.(10分)(1)2级 地月系 (2)A—C
(3)C—B—D (4)A-C-B
(5)A-C (6)近日 较快 冬 昼长夜短
33.(9分)(1)略 (2)24 0
(3)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 南半球
(4)350N 热带
((1)小题3分,其余每空1分)
34.(10分)(1)A B 地面冷热不均 (2)A
(3)B B处盛行上升气流,说明B的温度比A高
(4)A ③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小题3分,其余每空1分)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一模块学分认定检测
政 治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写在答题卡上,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共25小题。)
1.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开赛之际,德国一家公司推出了一种用绿色塑料袋盛装的各个球场割草后的“世界杯空气”产品,一袋空气售价5欧元。这种空气受到了一些不能到场看球的球迷的欢迎。“世界杯空气”之所以能作为商品出售,是因为它
A.能满足球迷的需要 B.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
C.能用于交换 D.具有价格
2.2011年国庆节期间,各大商家纷纷推出“超低价”促销活动。静静在逛商店时看中了一件打折后标价为120元的运动服。在这里,货币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③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④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形式,如今很多人成为了“换客易物联盟”的成员之一。他们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换客”这种流行方式
①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②是一种商品流通
③是人为地抑制消费的表现 ④是一种绿色消费行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4.随着高新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网上购物开始走进家庭。下列对网上购物认识正确的是
A.有利于消费者,不利于银行业务的发展和企业的经营
B.可以节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和减少社会劳动
C.意味着电子货币已经代替纸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
D.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5.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上既要防止通货膨胀的苗头继续扩大,又要防止通货紧缩的趋势重新出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之所以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是因为二者都会
①导致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②导致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
③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④导致社会总需求持续大于社会总供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08至2011年中国信用卡市场调查与投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new )咨询研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new )报告显示,目前国内信用卡市场正在进入一个黄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new )发展时期。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①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促进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②信用卡具有减少现金使用、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等优点 ③信用卡的持卡人可以在任何消费场所消费 ④信用卡具有货币的各种职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2011年9月29日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665元,而两日前的9月27日则为1美元对人民币6.3760元。人民币汇率的这种变化带来的可能影响是
①增加我国产品出口 ②有利于中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
③有利于中国进口外国商品 ④有利于扩大国内就业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8.2011年8月以来,国际金价“勇攀高峰”、连创新高。为规避美元贬值风险而涌入黄金市场的买盘,成为推动金价上涨的中间力量。对全球潜在通胀的预期,抢先购入贵金属以求保值成为各国央行及投资者的合理选择,这是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导致黄金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因素是
A.黄金资源的稀缺性 B.黄金的需求量增加
C.黄金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 D.黄金的价值量大
9.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大幅度波动给各国经济和相关产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据测算,原油价格每上涨10美元就会使全球经济降低0.5%的增长率。因此,各国都在大力寻找油源,增加产量,以缓解当前石油资源供应紧张的状态。这体现了
①价格变动决定价值 ②价格变动决定供求关系
③价格变动调节生产 ④价格变动影响供求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10.下列财经新闻中,可以用右图中由Q1点到Q2点运动来正确描述、解释的是
A.6月以来用钢需求旺盛,我国钢材价格出现小幅上涨
B.由于部分游资炒作大蒜,引起大蒜价格上涨
C.4月申旬以来全国生猪及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且涨幅有扩大趋势
D.空心菜每500克售价从2元上涨到3.5元;城市周边菜农纷纷抢种空心菜
11. 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果A商品和B商品的关系如下表。那么表格中反映商品需求量的X和Y分别是
关系 A商品 B商品
互为替代品 价格上涨 需求量减少 X
互补商品 价格下跌 需求量增加 Y
A.X增加,Y减少 B.X减少,Y减少 C.X减少,Y增加 D.X增加, Y增加
12.2010年11月15日,京沪高铁全线开通。受京沪高铁的影响,同期北京飞往上海的机票纷纷降价,并推出特价机票1.8折起。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高铁与飞机是互补商品 ②飞机票价价格降低,会导致乘高铁的人数减少
③价格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④降低票价必然会带来高效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2011年2月8日从山东省旅游局获悉,山东省2011年春节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达到1008.5万人次,同比增长19.8%,综合旅游收入69.3亿元,同比增长23.7%。增幅分别比上年春节黄金周提高1.7和1.4个百分点。我省旅游市场日益火爆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消费观念的根本性变化 B.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
C.旅游设施完备,旅游服务周到 D.国家提倡扩大内需,绿色消费
14.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在呈现给观众们精彩的节目的同时,节目组也成功打造了“低碳春晚”,节目组简化播放设备,一块LED大屏幕,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资源,综合节能效果可以达到70%以上。可见,低碳春晚对于打造理性消费的意义主要在于,能够倡导以 为主旨的绿色消费观念。
A.可持续消费 B.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5.苏东坡有诗云:“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这对我们的经济学启示是
A.要改变保守落后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
B.要坚持把文化消费作为今后消费的重点
C.要树立重文化消费轻物质消费的观念
D.在物质消费满足的同时要注重精神消费
16.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在地震中受损的福岛核电站出现核泄漏现象,核辐射超标,引起了作为日本近邻的中国的一些民众的恐慌。有人谣传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而没法再提炼盐,广东、浙江、安徽、江西等多地市民抢购碘盐,导致食盐脱销。这一现象表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水平
②商品的质量、性能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③消费者应当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④生产对消费具有反作用,生产增加将扩大食盐的消费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2011年3月5日上午9?00,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扩大内需的经济学依据是
A.消费决定生产 B.生产决定消费
C.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D.消费影响商品价格
18.2011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下列属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理由的是
①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
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③进行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
④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落实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地位平等
B.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平等
C.有利于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有利于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每年有800万大学生需安排就业。目前,我国大学生中有创业意愿的不到1%,而发达国家大学生的创业比例约为20%。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解决就业难题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
①需要政府支持和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②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带动就业 ④能从根本上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21. 从青海大学饲料工程和动物营养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猪倌”李贤,靠养猪创出了一条致富路。他说:“铁饭碗当然好,但光等着不行,要有创业的意识,让所学的专业有用武之地。现在我养猪,好年成能有三四万元的收入,好着哩。”李贤的成功主要启示我们要
A.树立自主择业观 B.树立竞争就业观
C.树立职业平等观 D.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22.2011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近17万件,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下列关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通过法律途径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
B.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C.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前提
D.劳动者享有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基础
23.近年来,《劳动合同法》、《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为维护广大劳动者权益、保障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有的地方仍然存在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事件发生。对此,劳动者应该做到
①不再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②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
③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④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4.购买股票与债券是人们常见的投资理财方式。下列关于股票与债券的区别,认识正确的是
A.股票的发行主体是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是政府
B.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债券是一种稳健的投资
C.股票是筹资者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债券是投资者给筹资者的债务凭证
D.债券到期能获得分红,股票能偿还本金
25. 2011年3月5日上午9?00,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对农业保险认识正确的是
A.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 B.是稳健的投资
C.能定期收取利息 D.是规避农业风险的有效途径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6. “海尔”是由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为称雄国内外市场的企业集团的。1984年海尔从德国利渤海尔公司引进了电冰箱的先进技术,20多年来,海尔不但全部消化吸收了所有引进的技术,还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各项产品,大踏步地迈出了国门。海尔的发展战略是重视质量,创名牌;多元化经营;国际化战略;不断创新,经营宗旨是:服务无止境,忠诚于消费者。
结合材料,谈谈公司如何经营和发展才能走向成功?
27. 目前,高中生或多或少有些零花钱,将来走上社会也必然要与钱打交道。高一某班举行了一次有关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下面是该班收集到本班王同学以下有关材料:
8月份家庭收入 8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8月份该同学资金情况
父亲工资 母亲工资 请同学吃饭 同学互赠礼品 买个性化服饰 买MP5 伙食费支出 向父母要 向别人借
1700元 1500元 1000元 180元 200元 400元 420元 1800元 400元
(1)根据材料,王同学可能存在哪些消费心理?
(2)如果就王同学的消费让你与他进行一次谈话,应当告诉他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念。
28.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住房、汽车、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在逐步成熟。住宅消费的发展将带动钢铁行业、建材行业及装饰装修、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汽车数量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增长,汽车服务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市场消费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材料二 据估算,目前我国投资每增加1%,可拉动GDP上涨0.2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上涨0.87个百分点。
⑴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⑵结合材料一说明为什么市场消费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很光明。
29.“次贷危机后,下一场危机将是农产品危机。”这是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标题。它也真切地反映了全球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的忧虑。在我国,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耕地面积有缩小趋势。同时,受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以来我国粮食价格及其农副产品价格也不断攀升。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的粮食价格为什么会不断攀升。
(2)面对粮价的变动,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粮食生产,根据所学知识,请你给政府提出建议。
高一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1—5 B A C B C 6—10 A C B B D 11—15 D C B B D
16—20 C C D B C 21—25 A B C B D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经营宗旨是:服务无止境,忠诚于消费者。(3分)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海尔不但全部消化吸收了所有引进的技术,还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各项产品(3分)
(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海尔的发展战略是重视质量,体现了诚信经营。(3分)
(4)实施品牌化战略。创名牌体现了这一点。(1分)
27.(1)①从众心理。生日请同学吃饭、同学互送礼品等可能是一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1分)
②求异心理。购买个性化服饰,标新立异,可能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1分)
③攀比心理。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可能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1分)。
(2)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根据自己家庭的收入水平进行消费。(3分)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个人消费不赶时髦,不盲目超支。(3分)
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3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8.(1)材料一说明,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材料二说明,在我国,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投资大。(4分)
(2)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3分)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3分)
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所以说,只要有市场消费需求的存在,与此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就会很光明。(3分)
29. (1)①价值决定价格,粮食价格的上涨,根本上取决于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加,材料中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是造成粮食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3分)
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耕地面积减少带来的产量下降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供求的不平衡,从而影响着粮食的价格上涨。(3分)
(2)①价格调节生产,政府应自觉遵循价值规律,保护耕地,合理引导生产资料、劳动力向粮食生产部门的流动,以增加粮食的稳定供应。(3分)
②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面对耕地缩小趋势,政府应引导粮食生产者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粮食产量。(3分)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政府应发挥地区优势,引导粮食种植者优化生产结构,生产处适合市场需要的优质粮食。(3分)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一模块学分认定检测
英 语
第Ⅰ卷
第一部分 听力
第一节 (共5小题)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laboratory. B. In a library. C. In a hotel.
2. Why does the man feel sorry
A. Because the woman was sick in bed.
B. Because he forgot to attend the meeting.
C. Because he didn’t inform the woman of the change.
3. Who is the man probably speaking to
A. A waitress. B. A telephone operator. C. A shop assistant.
4. What’s the woman’s opinion of Jim getting the job
A. She felt sad about the result.
B. He is qualified for the position.
C. Her qualifications are stronger.
5. What does the man speaker mean
A. Tom will keep the surprise party a secret.
B. Tom didn’t make any promise to Lucy.
C. Tom has arranged a surprise party for Lucy.
第二节 (共15小题)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8题。
6. What does the woman plan to do this Sunday
A. She wants to visit Mike.
B. She wants to call Mike.
C. She is still not sure yet.
7. Who still doesn’t feel well
A. Mike. B. Lucy. C. The man.
8. How will the two speakers spend this Sunday
A. Just have a rest. B. Play games at Mike’s. C. Have a party at Lucy’s.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至第11题。
9. Where did the man go
A. To the library. B. To the post office. C. To the chemistry lab.
10. What was the money on the desk for
A. Some English books.
B. Some notebooks and bottles.
C. Some envelopes and stamps.
11. Why couldn’t the woman go there herself
A. It was too far away.
B. She was too tired.
C. She was busy then.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2至第14题。
1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two speakers
A. They are good friends.
B. They meet for the first time.
C. They work in the same department.
13. What achievements has the woman made
A. She won a cup in the national tennis competition.
B. She covered the national event successfully.
C. She took good pictures for the newspapers.
14. Why does the man plan to join a club
A. To meet new friends.
B. To improve his skills.
C. To catch up with the woman.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5至第17题。
15. When did the woman call Mike
A.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B. Last night. C. This morning.
16.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man and Mike
A. Workmates. B. Classmates. C. Husband and wife.
17. How long does Mike have to stay in hospital altogether
A. 10 days. B. 3 weeks. C. Nearly 30 days.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8至第20题。
18. Why did Mr. Grey like walking from the station to his office
A. Because it was not far.
B. Because he disliked taking a train.
C. Because it gave him some exercise.
19. Why did Grey lend some money to the stranger years ago
A. To avoid unnecessary trouble.
B. To help him start his career.
C. To buy a ticket for him.
20. What did the stranger stop Mr. Grey for this time
A. To borrow money again. B. To thank Mr. Grey. C. To return the money.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第一节 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
从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There is ____ Miss Doolittle waiting for you at _____ school gate, Alex.
A. a; \ B. \; a C. the; a D. a; the
22. The time I spend in surfing the Internet every day _____________ three hours.
A. adds up to B. adds up C. adds to D. add up to
23. I’ve won a 7-day holiday for two to Thailand and I ____ my mum.
A. have taken B. take C. am taking D. had taken
24. He won't let you down; He's ___________.
A. grateful B. reliable C. official D. gradual
25. The prize will go to the writer ________ story shows the most imagination.
A. that B. which C. whose D. what
26. He could have finished it on __________, but somehow he fell behind.
A. command B. schedule C. attitude D. rescue
27. Do you know ____________
A. what he’s looking for B. what is he looking for
C. what does he look for D. he is looking for what
28. Stand over there, ______ you will get a better view of the whole city.
A. or B. and C. but D. though
29. Whatever is left over may be put into the refrigerator, _____ it will keep for two or three weeks.
A. when B. which C. where D. while
30. — Would you like tea or coffee
— ______, thank you. I've just had some water.
A. Either B. Both C. Any D. Neither
31. This tree looks high and strong but __________ its trunk is hollow.
A. actually B. finally C. entirely D. sincerely
32. —Bob has gone to California.
—Oh, can you tell me when he _________
A. has left B. left C. is leaving D. would leaving
33. It was not an accident. She broke the dish _____________.
A. right away B. at present C. ever since D. on purpose
34. Julie was good at German, French and Russian, all of _________ she spoke fluently.
A. who B. whom C. which D. that
35. —I’m leaving for Canada on a study trip next week.
—___________________.
A. Enjoy your time B. That’s all right
C. You’re welcome D. It’s a pleasure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m simple when it comes to clothes. I never wear skirts or shorts which end above my knees. That is my 36 .
The other day, I went shopping with my mother. At a shop, I saw a fashionable 37 , too short to cover the kne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young girls. It looked like something one of those 38 schoolgirls would wear.
The skirt cost $10. I 39 my purse, and I had enough money. I 40 walking into school and my friends’ jaw dropping. Boys would ask me out, and it would make me 41 .Then I showed it to my mother. She got very 42 but said it was my decision. I could buy it — no, I should buy it.
So, I went into the 43 room to try it on. I was so sure that the skirt would 44 me, somehow making me not what I was 45 what I wished to be. I took my jeans off and put the skirt on. I looked in the 46 .There I was — a funny girl in a superman T-shirt and sports shoes. My glasses fogged(变得模糊) up as I started to 47 .
The skirt did not change me anyway. 48 it fit well and might make me look 49 in the eyes of today’s world, it was not me. I am not a girl who 50 cool clothes just to fit in.
I took the skirt off and 51 my own jeans. My mom knocked on the 52 . “Emily, are you okay ” she asked.
I 53 my tears away and said, “I’m fine.” When I looked in the mirror 54 , I saw a beautiful slim girl with old-fashioned glasses and a ponytail(马尾辫). I knew for sure it was the 55 me.
36. A. dream B. purpose C. choice D. life
37. A. skirt B. shirt C. coat D. hat
38. A. gentle B. cool C. ugly D. clever
39. A. lost B. picked C. took D. checked
40. A. imagined B. kept C. enjoyed D. hated
41. A. angry B. happy C. sad D. scared
42. A. disappointed B. surprised C. excited D. interested
43. A. chatting B. reading C. waiting D. dressing
44. A. change B. follow C. shock D. satisfy
45. A. nor B. but C. and D. or
46. A. curtain B. face C. mirror D. corner
47. A. cry B. laugh C. shout D. whisper
48. A. Unless B. When C. Since D. Though
49. A. silly B. good C. strange D. young
50. A. makes B. buys C. wears D. washes
51. A. put on B. put away C. threw away D. got on
52. A. window B. door C. glass D. counter
53. A. wiped B. brushed C. put D. hid
54. A. last B. first C. again D. once
55. A. different B. great C. false D. real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15小题)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John sent his mother expensive presents on his mother's birthday every year. He liked to show her how rich he was.
“I must find something wonderful for her, and it must be the only one in the whole world.” John thought.
He advertised (登广告) in the newspapers. “Wanted—the best present for the woman who has everything.”
For many days his telephone did not stop ringing. People phoned him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hey wanted to sell him “the best present”. But they did not have anything that was the only one in the whole world.
Then less than a week before his mother’s birthday, a man came to his office. He was carrying a cage, and in the cage there was a large bird.
“This bird,” the man said, “can speak ten languages and sing any pop song. There is no other bird like it in the world.”
“I will listen to it,” John said. “If what you said is true, I will buy the bird from you.”
The man spoke to the bird. “Talk to me in French,” he said. The bird spoke to him in French. “Tell me a joke in Japanese,” he said. The bird told him a joke in Japanese. “Sing a famous pop song,” he said. The bird sang a famous pop song.
“I'll buy it,” John said. “How much do you want ”
“One hundred thousand dollars,” the man said. This was a lot of money but John paid him. Then he sent the bird to his mother with a birthday card.
The day after his mother's birthday he phoned her. “Well, mother,” he said, “Is the bird wonderful ”
“Oh, it was delicious, dear,” she said.
56. Why did John send her mother expensive presents for her birthday every year
A. Because he loved his mother very much.
B. Because his mother needed these presents.
C. Because he wanted to show he had a lot of money.
D. Because he was the richest man in the world.
57. How did people know John wanted the best present in the world
A. They rang John up. B. They knew it from the newspapers.
C. John phoned them one by one. D. They knew it on TV.
58. When did the man with a bird come to visit John
A. Two weeks before John's mother's birthday.
B. On John's mother's birthday.
C. About five days before John's mother's birthday.
D. Less than a week after John's mother's birthday.
59. Why did John pay the man a lot of money for the bird
A. Because it was such a beautiful bird.
B. Because he wanted to help the poor man with the bird.
C. Because the bird could look after his mother.
D. Because John thought the bird could make his mother happy.
60. What does the sentence “It was delicious” really mean in the story
A. His mother ate the bird.
B. His mother let the bird fly away.
C. His mother began to learn languages from the bird.
D. His mother thought it was the most expensive present in the world.
B
Perhaps the only test score that I remember is the 55 when I was in high school.
The test was the final for a course. I remember waiting anxiously as my teacher Mr. Right passed out our papers one by one. It was a rather difficult test. I heard my classmates groaning, and I could tell by the groans that the scores weren’t looking good.
Mr. Right put my paper on my desk. There in big red numbers, circled to draw attention, was my score, 55!
I lowered my head, and covered the score up quickly. A 55 is not something that you wanted your classmates to see.
“The scores were not very good, none of you passed,” Mr. Right said. “The highest score in the class was a 55.”
A 55 .That’s me!
Suddenly my sad look didn’t look so bad. I had the highest score. I felt a lot better.
I walked home alone that day with the low but high score. My father knew that I had a big test that day and asked me as soon as I got home, “How did you do in your test ”
“I made a 55.” I said.
A frown (皱眉) now stood on my father’s face. I knew I had to explain immediately. “But Dad, I had the highest score in the class,” I proudly stated. I thought that explanation would make a difference.
“You failed!” my father replied.
“But it’s the highest!” I insisted.
“I don’t care what scores others had, but you failed. What matters is what you do!” my father firmly said.
For years, my father was always that way. It didn’t matter what others did, it only mattered what I did and that I did it excellently.
We often don’t understand the wisdom of good parents until we ourselves stand in the parents’ shoes. My father’s words have carried me throughout life.
61. The underlined word “groaning” is the closest in meaning to ___________.
A. singing B. laughing C. complaining D. quarreling
62. In class, to hide my score from my classmates, I ___________.
A. lowered my head B. covered my score up
C. walked home alone D. explained immediately
63. A frown stood on my father’s face because he thought ____.
A. I did a bad job in the test B. I gave a good excuse
C. I became the worst student D. I stood in his shoes
64.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
A. the father was strict with his child B. the writer was always poor in tests
C. Mr. Right was worried about the writer D. the writer was always happy with his scores
65. Which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 The Final Test B. That’s Me ! C. My Strict Teacher D. Scores, Important
C
You probably know you should say “please” and “thank you” at restaurants. You probably know the rules of a library. You know you should respect and be nice to your classmates. But do you have music manners
You have to notice the sound of your music. You should not play your music so loud that everyone around you can hear it. Usually, when you play the music loud on an MP3 player, other people can’t hear the words of the song. They just hear a loud sound. No one wants to listen to this. Very loud music can also be bad for your ears. So even if you are alone when listening to our MP3 players, you shouldn’t turn it up too high.
You need to know when to turn your MP3 off and put it away. Libraries and schools don’t allow MP3 players. There are other places, like museums, that don’t have rules, but it would be rude to have your MP3 player on. Sometimes, it doesn’t make sense to listen on your MP3 player at event. Why would you listen to music at a play, a movie or a sporting event You would miss what is going on.
Once in a while it’s okay just to take out one earphone and not the other. Imagine you are listening on your MP3 player when someone asks you the way. It would not be rude to take out one earphone, tell him the way, and put back the earphone and continue listening. You can also do this when you answer the telephone when it’s not for you.
There are times when you need to decide what is best. For example, some people can listen to music on their MP3 players when reading books, while others think it is disturbing. In cases like this, you need to do what seems right for you.
66. No one wants to listen to _____________ from others’ MP3 players.
A. a loud sound B. sad stories C. a long movie D. the words of a song
67. We should turn down the music when we are alone because loud music ________.
A. is not enjoyable B. makes us tired
C. is bad for MP3 players D. hurts our ears
68. If we listen to our MP3 player at a pl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the theatre won’t allow it B. the actors will get angry
C. others won’t hear the play well D. we will miss part of the play
69. We can take one earphone out when w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show others the way B. talk to friends on the phone
C. watch a sporting event D. have dinner with our parents
70. It’s all right to use our MP3 player in _________________.
A. school B. libraries C. restaurants D. museums
第Ⅱ卷
题号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总分
得分
第四部分 书面表达(共三节)
第一节 填空(共10小题)
得分 评卷人
(一)根据所给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将单词的恰当形式写在题后相应的横线上。
71. Tom ____________(忽视) the doctor’s advice and went on smoking.
72. Ann’s sister Margot ___________(忍受)from loneliness, but she had to learn to like it there.
73. Although many Americans move a lot, each other’s dialects still can be _____________(认出)and understood.
74. Please tell your friend that you are ________________(关心) about him and you’ll meet him after class.
75. After ______________(毕业) from college, we finally got the chance to take a bike trip.
71. 72. 7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 7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方框内所给短语的适当形式填空,并把答案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pack up, join in, care about, give in, add up, calm down, go through, set down, come up, dig out
76. Most of the holidaymakers had ________________ and gone.
77. When you're ______________ a difficult time, it often helps to talk to someone.
78. One of the teachers ______________ and started talking to me.
79. We _______________ the cabbages and planted some roses.
80. More than ten thousand workers have ______________ this strike.
76. 77. 7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 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阅读表达(共5小题)
得分 评卷人
阅读下面的短文,请根据短文后的要求答题(请注意问题后的字数要求)
Would you like to be aware of what your friends, your colleagues or your family may be reading about you Are you interested in how you are considered on websites Type your own name into search engines, and you will find mentions of yourself from newspapers or magazines, Internet forums(论坛) or friends' websites. You may even find yourself being discussed by people that you do not know. On Google or Alta Vista and most other _______________, you can simply enter your name to see who is talking, or visit a blog search engine like Blogdex or Daypop to see who has linked to your sites. Searching for your name on the Web is actually quite simple. In most search engines, performing a search with quotation marks(引号) around a set of words will search for that "phrase".
Ego surfing refers to the act of using search engines to seek references to one’s own website, or to view Web pages that mention your own name. According to a 2010 entry in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the term comes from www., the website that offers ego surfing. However, the website no longer exists as its original goal.
Ego surfing is helpful. Sometimes, you should be aware of your presence on the Web. It can also help to improve your fame and self-confidence. You may be surprised to discover that you are a known person somewhere in the net space. Ego surfing is becoming a part of the daily job for the CEOs of some big companies. However, for most ordinary people, ego surfing is only a way of enjoying themselves.
81. List three search engines mentioned in the text. ( no more than 5 words)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last paragraph into Chine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 How to search for your name on the web in most search engines ( no more than 1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 Fill in the blank in the first paragraph with proper words. ( no more than 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 Where does ego surfing come from ( no more than 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写作
得分 评卷人
按照下列内容提示,写一篇题目为“人人需要朋友”的短文。?
人人需要朋友。当你太狂热时,需要人帮助你冷静;太伤心时,需要人安慰你;有困难时,需要人帮忙。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怎样才能交到好朋友呢?请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题目已给出。
要求:100词左右。
Everyone needs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英语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共9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1-5 BCABA 6-10 ABCAC 11-15 CBABB 16-20 ACCBA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25 DACBC 26-30 BABCD 31-35 ABDCA
第二节 (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36—40 CABDA 41一45 BBDAB 46—50 CADBC 51—55 ABACD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56—60 CBCDA 61—65 CBAAD 66—70 ADDAC
第II卷(共55分)
第四部分 书面表达(共三节,满分55分)
第一节 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71. ignored 72. suffered 73. recognized 74. concerned 75. graduating
76. packed up 77. going through 78. came up 79. dug out 80. joined in
第二节 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81. ① Google ② Alta Vista ③ Blogdex ④Daypop(列举三个即可)
82. 也许你会惊奇地发现在网上某个地方你还是个名人呢。
83. You can perform a search with quotation mark around your name in most search engines.
84. search engines
85. www..
第三节 写作(满分30分)
One possible version:
Everyone needs friends
Everyone needs friends. For example, when you get mad about something, you need your friends to calm you down; when you feel unhappy, you expect your friends to comfort you; when you have difficulties, friends will come and help you out. Believe it or not, friend or friendshi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your daily life. With no friendship, you would feel extremely lonely.
How can you make close friends I think first you must be friendly and honest. Second, you must be concerned about others and willing to help those who are in trouble. Thirdly, you must be excited about your friends’ progress. In my opinion, if you follow these suggestions, you will surely get along well with others and have many friends.
写作评分标准:
一、极优档30分
书写规范,覆盖所有要点,内容充实;词汇丰富,有修辞意识。
二、优秀26-29分
紧扣主题,覆盖所有要点,内容充实;语法结构多样,词汇丰富,显示出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语言小错(拼写、标点、用词等)不超过四个。
三、良好22-25分
紧扣主题,覆盖所有要点,内容较充实,语言有少量错误,但基本不影响意思表达。
四、一般18-21分
紧扣主题,基本覆盖所有要点,能够表达基本内容;语言错误已影响了部分意思的表达,但多数句子基本正确。
五、较差13-17分
内容不完整,要点不全,行文不连贯,语言错误(尤其是大错)较多。多数句子基本正确。
六、差6-12分
内容混乱或主要内容偏离主题,能够写出少数与内容相关的可读句。
七、极差0-5分
只能写出与内容相关的词语,没有有效信息;抄写其他文章或只写出与作文无关的内容。
注意事项:
1.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是否及格(18分)。
2.词数少于120,从应得分中减去2分。
关于大错、小错的问题:
1.小错:单词拼写、冠词、大小写、标点符号错误。
2.大错:搭配错误、词语错误(介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时态、语态、主谓一致、非谓语动词、句式错误。
附:录音原文
(Text 1)
M: There is a limit of three books per person.
W: Fine. I’ll be certain to return them on time.
(Text 2)
M: I’m so sorry. I should have told you that the meeting was put off.
W: That’s all right. Actually I didn’t go because I was sick in bed.
(Text 3)
M: How about the food I ordered I’ve been waiting for 20 minutes already.
W: I’m very sorry sir. I’ll be back with your order in a minute.
(Text 4)
M: I’m sorry that Jim got the job instead of you.
W: I have no hard feelings toward him; I know that he had stronger qualifications.
(Text 5)
W: I don’t think we should tell Tom about the surprise party for Lucy.
M: It’s all right. He promised not to tell, and he does not make promises likely.
(Text 6)
M: It’s Sunday again, any plan for today
W: I am thinking of calling on Mike. I haven’t been to his house for a long time. And you
M: I’m not sure yet. Maybe we’ll drop in on Lucy together.
W: Is she all right I have been planning to call on her. She still doesn’t feel well. Why don’t you give Mike a call and see if he’d like to go over to Lucy’s
M: All right. We can play games, watch TV and enjoy ourselves a lot.
W: Remember, Lucy is still ill and she needs rest. So we can not make much noise. Maybe a quiet party is enough.
M: Yes, that’s right.
(Text 7)
W: Hi, Fred. Where have you been
M: I’ve been to the library and borrowed some English books. What’s wrong
W: I thought you’d been to the post office. Did you notice the money I left on the desk
M: Yes, $ 10 altogether. But I didn’t know what it was for.
W: Didn’t you see the note I left you with the money
M: Note What note I didn’t see any note.
W: Really I left the money with a note saying I wanted you to go to the post office and get some envelopes and stamps for me. I also put the ink bottle on them in case they might not draw your attention.
M: I see now. Why can’t you go and get them yourself The post office is only about 30 minutes’ walk from here. We often walk there after supper.
W: Of course I know how far it is from school. I can’t go there myself because I’m very busy doing some chemistry experiments in the lab. And what’s more, I have to prepare for my English exam. You know I failed the last one. If I can’t pass this time, a hard time will be waiting for me.
(Text 8)
M: Do you mind if I join you
W: Please do.
M: I’m Alan Hook. I work at Jude’s Training College.
W: How do you do Barbara Samuel. And what do you do at the college
M: I’m in charge of the science department.
W: Have you been there long
M: Just over a year. By the way, I have seen your picture in the paper recently.
W: Ah, that must have been the national tennis competition last week.
M: That’s right-you won a cup.
W: Well, I guess I was lucky. How about you Do you play
M: I used to, but I’m out of practice these days. I must consider joining a club sometime.
(Text 9)
M: What’s the latest news about Mike
W: I talked to him last night on the phone and he said he was feeling a little better.
M: How long has he been in hospital now
W: Nearly ten days.
M: He was really sick. The doctors thought he was going to die.
W: I guess it’s pretty serious.
M: He is, but he also gets excellent care.
W: Some of the modern medicine does its work.
M: And the doctors helped him get through.
W: Does he have any idea when he’ll be able to go back to work
M: He’s not certain. Maybe another three weeks.
W: It sure will be good to see old Mike on the job again. I really miss him.
(Text 10)
Mr. Grey was the manager of a small office in London. He lived in the country, and came to work by train. He liked walking from the station to his office unless it was raining, because it gave him some exercise.
One morning he was walking along the street when a stranger stopped him and said to him, “You may not remember me, sir, but several years ago I came to London without a penny in my pockets. I stopped you in this street and asked you to lend me some money, and you lent me five pounds, because you said you were willing to take a chance so as to give a man a start on the way to success.”
Mr. Grey thought for a few minutes and then said, “Yes, I remember you. Go on with your story.” “Well,” answered the stranger, “are you still willing to take a chance ”
20080514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一模块学分认定检测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第一部分 选择题
选择题(本题包括16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B.在任何条件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
C.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某学生运用将一粒金属钠和一块铜片分别放在表面皿中,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该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①假说法  ②实验法 ③分类法   ④比较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③
3.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错误的是
A.电解质 B.碳酸盐 C.钠盐 D.碱
4.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B.久置不分层
C.能透过滤纸
D.有丁达尔效应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和铁一样,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氯化物
B.液氯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C.氯气跟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D.氯水具有杀菌、漂白作用是因为氯水中含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
6.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跟强碱溶液反应的氧化物就是酸性氧化物
B. 酸性氧化物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
C.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7.下列溶液中c(Na+)最大的是
A.1mL 0.5mol·L-1的NaNO3溶液
B.100mL 0.01 mol·L-1的NaCl溶液
C.10mL 0.1mol·L-1的NaOH溶液
D.100mL 0.1mol·L-1的Na2SO4溶液
8. 等质量的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少的是
A.CH4 B.CO2 C.H2S D.N2
9.实验室需用480mL 0.1 mol·L-1 CuSO4溶液,下列配制方法正确的是
A.称取7.86g硫酸铜,放入500mL的容量瓶中,配成480mL溶液
B.称取12.0g胆矾(CuSO4·5H2O),溶于500mL水中
C.称取8.0g硫酸铜,配成500mL溶液
D.称取12.5g胆矾(CuSO4·5H2O),溶于500mL水中
10.将31g Na2O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2.0 mol·L-1 B.1.0 mol·L-1
C.0.5 mol·L-1 D.4.0 mol·L-1
11.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图1灯泡不亮,图2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NaCl是非电解质
B. NaCl溶液是电解质
C. 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 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B.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D.等质量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1︰7
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B.1L 2 mol·L-1的氯化镁溶液中含氯离子4NA
C.32g 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LH2O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A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1L 1 mol·L-1的氯化钠溶液中取出10ml,其浓度仍是1 mol·L-1
B.物质的量是指物质所含微粒的数目
C.0.5 L 2 mol·L-1的氯化钡溶液中,钡离子和氯离子总数为3×6.02×1023
D.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 + CO32- = CO2↑+ H2O
B.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反应:OH-+H+ = H2O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Cu2+ + 2 OH-= Cu(OH)2↓
D.钠投入水中:Na +H2O = Na+ + OH- + H2↑
16.某K2CO3样品中含有KNO3和Ba(NO3)2两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现将6.9 g样品溶于足量水中,得到澄清溶液,若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4.5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
A. 肯定有KNO3,没有Ba(NO3)2 B. 肯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
C. KNO3和Ba(NO3)2都有 D. 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高一模块学分认定检测
化 学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总分
答案
17.实验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 用纸槽往试管里装粉末状药品时,试管应先横放再直立
b. 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左边托盘内,右边托盘放砝码
c. 试管、烧杯、量筒、集气瓶都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d.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手拿着试纸经水润洗后靠近气体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e.闻气体气味时,应取一瓶盛满气体的集气瓶,稍打开玻璃片,用手轻轻扇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闻气味
(2)实验室需要450mL 0.1mol·L-1NaOH溶液和500mL 0.5 mol·L-1硫酸溶液。请回答下
列问题:
①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②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注入容量瓶中,然后加蒸馏水。
d.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③配制450 mL 0.1 mol·L-1 NaOH溶液的实验步骤如下:
a.计算应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
量瓶。
d.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冷却。
e.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f.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
刻度线相切。
上述步骤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④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 mL量筒最好。
18.甲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氯气能否与水发生反应。
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含有少量空气和水蒸气的氯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是 。
(2)实现实验目的实验现象为 。
(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若要使实验符合要求,应在装置_________(填写装置代号)后面添加 装置。
19.(4分)现有以下5种物质:H2O、SiO2、CaO、Na2O2、Al2O3。
(1)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它物质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试写出任意一种合理的分类方法):

(2)上述物质中有些可以两两反应,试写出一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化学计量在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m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其摩尔质量为M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
①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②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 个;
③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
(2)与标准状况下V LCO2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的水的质量是_______(用分式表示)。
(3)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气体X2跟3体积气体Y2化合生成2体积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4)某盐混合溶液中含有离子:Na+、Mg2+ 、Cl-、SO42-,测得Na+、Mg2+ 和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 0.2 mol·L-1、0.25 mol·L-1、0.4 mol·L-1,则c(SO42-)=___________ 。
21.(12分)淡黄色固体A和气体X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名称 ,X的化学式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反应②④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② 。
反应④ 。
(4)溶液C中的阴离子主要是__________,检验该离子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一定量的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4.48L(STP)氢气。
(1)计算发生反应的氯化氢和铁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
(2)若所用盐酸的浓度为0.5 mol·L-1,则至少需要盐酸的体积为多少升?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1~8题,每题2分;9~16题,每题3分,共40分)
1.A 2.C 3.D 4.A 5.B 6.C 7.A 8.B
9.C 10.A 11.C 12.D 13.D 14.B 15.B 16.A
17.(16分)(1) bcd(2分)
(2)① A C(2分) 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2分,每少一种扣1分)
② ad(2分) ③2.0(2分) abdcfe(2分)
④13.6(2分) 15(2分)
18.(10分)(1)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干燥氯气(2分)
(2)装置B中的有色布条不褪色,装置C中的有色布条褪色(2分)
(3)Cl2+H2OCl-+H++ HClO (2分)
(4)C(2分)尾气吸收(2分)
19.(4分)(1)H2O常温常压为液体,其余均为固体(或Na2O2为过氧化物,其余为氧化物;2分)
(2)2Na2O2+2H2O=4Na++4OH-+O2↑ (2分)
20.(每空2分,共12分)(1)① mol ② ③ L
(2) g (3)XY3 或Y3X (4)0.15 mol·L-1
21.(12分)(1) 过氧化钠 (1分) CO2(1分)
(2)2Na + O2 Na2O2 (2分)
(3)Ca2++CO32- = CaCO3↓ (2分) CaCO3 + 2H+=Ca2+ + H2O + CO2↑(2分)
(4)Cl- (2分)取适量溶液C于一洁净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HNO3,白色沉淀不消失,证明是Cl- (2分)
22.(6分)
解:n(H2) =4.48L/22.4L· mol-=0.2 mol (1分)
Fe+2HCl == Fe Cl2+H2 ↑ (1分)
1 2 1
n(Fe) n(HCl) 0.2 mol
列比例式,计算得:
n(Fe) =0.2 mol (1分)
n(HCl) =0.4 mol(1分)
v(HCl) =0.4 mol/0.5 mol/L=0.8L(2分)
答:(略)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高一模块学分认定检测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Ⅰ卷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Ⅱ卷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
一、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麻痹(pì) 打擂台(lèi) 气息屛窒(bǐng) 一曝十寒(pù)
B. 咽喉(yān) 什刹海(shí) 绿林好汉(lù) 抨击时弊(pēng)
C. 混沌(dùn) 压岁钱(yā) 一模一样(mó) 不露声色(lù)
D. 粗犷(guǎng) 入场券(quàn) 情不自禁(jīn) 曲高和寡(hé)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斑斓 凉飕飕 金碧辉煌 一概而论
B. 妥贴 水蒸气 流连忘返 悲欢离合
C. 翱翔 暴发力 震耳欲聋 翘首以盼
D. 炫目 烽火台 一笔勾消 入不敷出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 ,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2)那个遮风挡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 一派苍凉。
(3)2011诺贝尔奖尘埃落定,除和平奖外,所有系列奖项的 仪式都将于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瑞典国王亲自颁奖。
A.内涵 体味 受奖 B.内含 体会 受奖
C.内含 体会 授奖 D.内涵 体味 授奖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自中央电视台报道了龙骨涧发掘出大规模恐龙化石的新闻后,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
B.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D.从电影院出来,有人说,她的演技可以说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扮演武则天,栩栩如生,演得真绝了。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韩国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意外迭出,博尔特因抢跑被取消比赛资格,而罗伯斯则因在比赛中干扰刘翔被剥夺到手的金牌。
B. 据中新网10月6日报道,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已经去世,并在其官方网站登出讣告。
C. 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 电子商务能否成为互联网商业的一个支柱,取决于一个前提,就是它能让更多的消费者、商家和合作网站从中受益。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
B.《十八岁和其他》中,扬子真诚表达了长辈的渴盼,希望孩子“把父母看作可以谈心的知己。”
C. 没有过往,没有身世,人无法确定自己是谁、属于谁?没有地点,没有路标,人难以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D.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点火起飞,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愉快教育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绝非教育方法的单一更新。愉快教育体现了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从我国古代孔子起,“乐学”便是教育家所倡导的治学精神。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会有所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很好接受。到了现代,世界各国的教育家们又都在寻求一条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愉快教育在宏观上,要求有丰富的教育时空资源,要求有催人向上的管理体制,要求有和谐的交往关系;在微观上,则要求教师具有乐教的情操和会教的本领,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健康的心理等等。愉快教育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在教育中的积极应用。它的实施,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已由最初的破碎阶段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愉快教育具有复合功能。成功的愉快教育可以做到趣中养德,乐中启智,可以培养健康的身心和进行审美教育;同时,它又是劳动技术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和收到预期效果的可靠保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即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其最后的归宿。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纠正“智育中心”等不正常现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愉快教育的实施,反映出“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相融合的新趋势。关于“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的争论由来已久,在经历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后,人们终于认识到学生认识活动的进行离不开自身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学生的认识活动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师生间的交往,两个中心说在愉快教育中得到了辩证的统一。
愉快教育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必将推动着教育的整体发展。作为新生事物,愉快教育有待于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进一步扶持,使之日趋完善。
7.下列对“愉快教育”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愉快教育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对传统教育方法全部更新的教育思想体系。
B.愉快教育就是我国古代教育家所倡导的“乐学”的治学精神。
C.愉快教育就像吃饭时的食欲一样,只要激发了学习兴趣,就能很好地接受。
D.愉快教育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在教育学中的积极应用,它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愉快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世界所有国家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B.愉快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教师中心说”和“儿童中心说”辩证统一的观点。
C.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让其参与教学活动,符合愉快教育的观点。
D.愉快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已经在推动教育的整体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妖 术
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崇祯间,殿试在都,仆人疫不起,患之。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既至,未言,卜者曰:“君莫欲问仆病乎?”公骇应之。曰:“病者无害,君可危。”公乃自卜。卜者起卦,愕然曰:“君三日当死!”公惊诧良久。卜者从容曰:“鄙人有小术,报我十金,当代禳①之。”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不应而起,欲出。卜者曰:“惜此小费,勿悔勿悔!”公不听。
倏忽至三日,公端坐旅舍,静以觇②之,终日无恙。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一漏向尽,更无死法。意欲就枕,忽闻窗隙窣窣有声。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公捉剑起,急击之,飘忽未中。遂遽小,复寻窗隙,意欲遁去。公疾斫之,应手而倒。烛之,则纸人,已腰断矣。
公不敢卧,又坐待之。逾时,一物穿窗入,怪狞如鬼。才及地,急击之,断而为两,皆蠕动。恐其复起,又连击之,剑剑皆中,其声不软。审视,则土偶,片片已碎。
于是移坐窗下,目注隙中。久之,闻窗外如牛喘,有物推窗棂,房壁震摇,其势欲倾。公惧覆压,计不如出而斗之,遂奔而出。见一巨鬼,高与檐齐;昏月中,见其面黑如煤,眼闪烁有黄光,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公方骇,鬼则弯③矣。公以剑拨矢,矢堕。欲击之。则又关④矣。公急跃避,矢贯于壁,战战有声。鬼怒甚,拔佩刀,挥如风,望公力劈。公猱进,刀中庭石,石立断。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鬼益怒,吼如雷,转身复剁。公又伏身入,刀落,断公裙。公已及胁下,猛斫之,亦铿然有声,鬼仆而僵。公乱击之,声硬如柝。烛之,则一木偶,高大如人。弓矢尚缠腰际,刻画狰狞;剑击处,皆有血出。公因秉烛待旦。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
次日,遍告交知,与共诣卜所。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或曰:“此翳形术⑤也,犬血可破。”公如言,戒备而往。卜人又匿如前。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乃执付有司而杀之。
异史氏曰:“尝谓买卜为一痴。世之讲此道而不爽⑥于生死者几人?卜之而爽,犹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况有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不尤甚耶!”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删节)
注:①禳(ráng):祈祷消灾祛邪的祭祀形式。②觇:暗中观察。③弯:拉弓;指开弓射箭。④关:与上文的“弯”意思相同。⑤翳形术:即隐身法⑥爽:错。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阖户挑灯,倚剑危坐 危:危险
B.烛之,则纸人 烛:用烛光照
C.公因秉烛待旦 秉:持、手拿着
D.急以犬血沃立处 沃:浇、泼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公乃自卜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才及地,急击之 蚓无爪牙之利
C.公以剑拨矢,矢堕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D.公如言,戒备而往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11.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于公任侠勇武的一组是
①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
②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
③恐其复起,又连击之,剑剑皆中,其声不软
④公方骇,鬼则弯矣
⑤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
⑥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
A.①②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公年轻的时候非常侠义,喜好打拳,力气很大,能举起高大沉重的漏壶,舞动起来如同旋风。
B.于公不迷信,更不相信占卜,所以,当算卦的人以消灾为由向他勒索钱财的时候,他坚决拒绝了。
C.卜人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巫术,丧尽天良地使用各种手段加害于公,但都被勇敢的于公破解了。
D.作者在文中批评了痴迷巫术的人,谴责了用巫术害人的人,这表明作者的思想相对于所处的时代还是比较进步的。
第Ⅱ卷
四、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
(2)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
(3)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偶 见
(明)徐祯卿
深山曲路见桃花, 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①留不住,又衔春恨到天涯。
注:①玉鞭:马鞭
(1)诗中“留不住”指留不住什么?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所谓诗眼,是指诗词中最为精炼传神的一个词,能揭示全篇的主旨。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1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
(1)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2)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3)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投我以桃, 。(《诗经·大雅·抑》)
(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五、语言运用
1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依次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①也不是诱惑的微笑,②在风雨中为他们遮挡,在炎热中给他们阴凉,③不是动听的言语,④只是默默地张开温柔的翅膀,⑤苍苍的榕树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
,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人们。
17.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不超过16字。
9月29日晚,中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21时16分0秒,由“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中国准备利用这个平台,进行航空器交汇、对接的有关技术试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约9米,最大直径3.35米,重量约8.5吨,采用两舱结构,分别是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本体分为前锥段、圆柱段和后锥段;资源舱则包括发动机和电源装置等,外部安置太阳翼,用于轨道与姿态控制、电力能源供应、热控环控。“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天宫一号”的名字也容易让人联想起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之一《西游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中的故事《大闹天宫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因此,以“天宫一号”为该目标飞行器命名,相信能得到国人的共鸣。
这段文字介绍了“天宫一号”的 、 、 、 四个方面的情况。
18.请仿照给出的句子,仍以“人生”为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语义连贯,句式一致。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
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坦然走过乞丐
毕淑敏
(1)喜欢张爱玲的一个理由,是她说自己不喜欢乞丐。凡人不敢说厌恶乞丐,特别是女性,那样显得多不善良啊。
  (2)乞丐是一个现象,它把贫穷和孱弱表面化了,瘫软地体现了出来。它把人的哀助赤裸裸地表达着,让他人在同情之后,起了帮助的欲望和收获施与的喜悦。
  (3)于是乞丐就成了常说常新的话题,名著中的乞丐常常是睿智和淳厚的,平常人也有很多与乞丐有关的故事。听过一个女子讲述,她最终决定嫁给丈夫,是因为那个男人在看到乞丐的时候,总是一往情深地掏钱。某次竟把请女孩吃饭的钱悉数捧出,以至于两个人只能空腹沿江散步(女孩的钱只够两人回家的路费)。女孩认定男子值得信赖,很快和他结婚了。那个衣衫不整的乞丐不知不觉中成了红娘。当我对女孩见微知著的聪敏欣赏不已时,她脸色陡沉,说婚后不久发现丈夫狭隘虚伪,很快分道扬镳。于是那个乞丐又在浑然不觉中成了罪人。
  (4)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对待这大城市眉眼上的瘤。某天和海外宗教界的朋友结伴走地铁。肮脏的老乞丐裹着污浊破毡,半跪半俯地挡住了阶梯,破旧草帽中,零星小币闪着黯淡的光。毡下像枪管一般刺出半截腿,该长着脚的地方,是一团褐色的腐肉。情景的惨和气味的熏,使人不得不远远抛下点钱,逃也似的躲开。
  (5)我知趣地退后了几步,和朋友拉开距离。依她的慈悲和博爱,无论捐出多少,都是心意,也是隐私,我尊重地闪开为好。
  (6)她端庄地走了过去,俯身对残疾老人说:“请你让一让,不要阻了通道,你没看到人们都绕开你走吗 这让大家多不方便啊。”老人从地面抬起来半张脸,并不答她的话,我行我素道:“行行好,太太,给几个小钱……”
  (7)朋友悄然走了过去,不曾放下一枚分币。进入地铁,找到站内的工作人员,她说:“通道上有个乞丐,妨碍了交通,请你们敦促他走开。”
  (8)我无声地看着这一切,心想不给钱尚能理解,比如恰逢心绪不佳,无有余力关顾他人,但找了公安驱赶老丐,是不是也嫌过严 忍不住替她找理由,说:“我看到报载,有些乞丐骗吃骗喝,白天在街上乞讨衣衫褴褛,下了班之后,西装革履地下馆子。有的干脆以此为业,几年下来,居然在乡下起楼造屋成了当地首富。想你一眼看出那乞丐正是这路人等。”
  (9)朋友笑了,说:“我哪有这份神功。你说的那些事例我也在报上看过。具体到这位老人,没有证据,我们不可以随便怀疑。”我疑惑道:“既然你不认为他是坏人,为何不施舍
  (10)朋友道:“可我也不能判断出他是否真的贫病无告,难以自食其力啊。”
  (11)我说:“这却难了。每个人在掏腰包施舍之前,难道还要雇个私人侦探,一一查访乞丐们的收入情况吗 ” 朋友正色道:“这正是现代社会的为难之处。农耕社会,谁个穷谁个真无助,十里八乡的人都心里有数。进入信息社会了,人员大量流动,我们知道火星几日几时几分大冲,一般人却无法掌握乞丐们的真实背景。我说:“那怎么办呢 有些乞丐挡住你的路,展示他们的残疾和可怕,吓得你不得不扔钱。几个人同行,若你袖手而过,就显出小气和不仁,压力也挺大啊。”
  (12)朋友说:“我是从不在马路边施舍的。那样不是仁慈,而是愚蠢。当然了,我不敢说马路边的每一个人都不该救助,但救助,也要有现代的意识。你给了一点钱,他就叩头, 他靠出卖尊严得到金钱,你收获了廉价的欲望满足。你的那几个小钱,是不配得到这样的回报的。他轻易地以头触地,因为他已不看重自我。那种靠展示生理恶疾,压榨人们的感官,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和逼迫。利用丑恶博得金钱,古来就被称为“恶乞”,被人所不齿。如果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却助长了不良之风,不正与你善良的愿望相悖吗! ”
  (13)我听得点头,又问:“那我们如何施舍呢 ”
  (14)朋友说,要有正式的慈善机构来负责这些事务。它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来有来路,去有去向,一清二白才能把好钢使在刀刃上,又省了普通民众的甄别之难。
  (15)从那以后,我可以坦然走过乞丐身旁。对那些慷慨解囊之人不再仰慕,对那些扬长而去之人也不再鄙视。
19.你如何理解第(4)自然段“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对待这大城市眉眼上的瘤”一句的含义?
20.第(4)自然段画线部分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1.朋友不给老乞丐施舍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22.联系全文,你是否赞同“坦然走过乞丐”的做法?为什么?
七、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农民说:有了种子,就有了丰收的希望。
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
哲人说:上帝创造人时,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
请联系以上材料,以“我有一颗金色的种子”为题目,自定角度,写一篇记叙文或散文。要求文体特征鲜明,字迹清晰,书写正确,标点规范,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B(A 麻痹bì C 一模一样mú D 曲高和寡hè )
2.A(B 妥帖 C 爆发力 D一笔勾销)
3.D(内涵: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跟“外延”相对;内含:里面含有,如:这种药内含五种中草药成分。体会:体验领会;体味:仔细体会,品味。受奖:得到奖励;授奖:颁发奖金、奖品或奖状)
4.C(A不绝如缕: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应用“络绎不绝”;B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曲解词义;D栩栩如生:形容生动,像活的一样。应用“惟妙惟肖”)
5.A(B成分残缺,应在“在其官方网站登出讣告”前补出主语“苹果公司”,删去“并”;
C“都靠的是利用”句式杂糅 ;D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
6.D (A 省略号和“等等”保留一个;B句号放在引号之外;C第一个问号都改为分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
二、(6分,每小题3分)
7.D(A项忽略了原文中的“绝非”、“单一”的限制;B、C两项以偏概全。)
8.C(A项愉快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原文中未说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总趋势;B项中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D项已然和将然混淆。)
三、(12分,每小题3分)
9.A(危:端正)
10.D(A项中两个“乃”都是副词,分别是“就”和“竟然”的意思。B项中第一个“之”是代词,它;第二个“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C项中第一个“以”是介词,用;第二个“以”是连词,可译为“来”。D项中两个“而”都是副词,表修饰关系)
11.C(②说的是于公的生死观,④与任侠勇武无关,⑥是说的卜人)
12.B(“于公不迷信,更不相信占卜”的说法不妥,假如他不相信,就不会给仆人占卜了)
四、(24分)
13.(1)(于公)急忙往那儿一看,只见一个小人,扛着戈矛钻进来,跳到地上,就和真人一般高。(“荷”“及”“则”各1分)(3分)
(2)(于公)才醒悟过来,那些鬼物都是算卦的派来的,想致人于死地,使他的卦术显得神奇(来证明他的卦术高)。(“方”“遣”“神”各1分)(3分)
(3)这之后才知道我以前未曾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这时才开始,所以写了这篇文章来记载它。(“然后”“向”“于是”“志”各1分)(4分)
14. (1)“留不住”指留不住落日,留不住匆匆而逝的时光。(2分)全诗表现了诗人欲赏春景而不得的无奈心情。(2分)(行进在曲折的深山小路上,孤独寂寞,偶见路旁灼灼的桃花,不禁春兴大起,惊喜异常。本应驻足留恋,无奈天色将晚,红日西斜,手中的马鞭也奈落日不得,只能催马匆匆行路,空留美景于身后)(4分)
(2)春恨。(1分)欲赏春景而不得的无奈,不禁引发诗人对春天的怅恨之情,引发对人生缺憾的悲慨,落日留不住,美景留不住,韶华易逝。(2分) “春恨”二字,将旅途偶见的感触升华,扩大了诗的内涵(1分)。(4分)
15.(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近乡情更怯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苟利国家生死以
(3)凌万顷之茫然 报之以李
(4)粪土当年万户侯 山气日夕佳(共4分,每空1分,任选3小题)
五、语言运用(12分)
16.⑤③①④②(4分)
17. 发射(情况)、功用(目的)、(自身)构造、命名(由来)(每个1分,共4分)
18.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色的基调。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吟唱,少一些哀婉的咏叹。
(4分。每句2分,句式一致1分,语义连贯1分)
六、(18分)
19. 乞丐们总是在城市的马路边等公共场所,借助“把贫穷和孱弱表面化”,“瘫软地体现出来”,从而达到让他人在同情之后给予施舍的效果。(2分)这样做,于城市而言是破坏形象的事情。作者这么说,表达了她对此做法的否定态度(2分)。(4分)
20.画线部分写出了乞丐的贫穷、病态和孱弱,呼应上文所写的对乞丐的畏而避之的态度(2分);同时也引起下文,为朋友的举动以及作者的议论张本(2分)。(4分)
21.(1)朋友认为老乞丐阻碍了通道,使得人们不得不绕道;(2)朋友不能判断出老乞丐是否真的贫病无依,难以自食其力;(3)朋友从不在马路边施舍,她认为那不是仁慈,而是愚蠢;(4)朋友反感那种轻易地以头触地、不尊重自我的做法,认为那样做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和逼迫,如果施舍则是助长这种不良之风,与自己善良的愿望相悖。(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4分)
22.
(一)赞同这种做法:
(1)街头乞讨的确影响城市形象;(2)当街乞讨或者展示自己的生理残疾对路人造成了心理上的压迫和威胁;(3)街头乞讨滋长了乞讨人对个人人格的轻视,不能真正达到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的效果;(4)街头乞讨也给不法分子利用乞丐骗钱留下了可能。
(二)否定这种做法:
(1)救苦救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漠视苦难的人内心无法“坦然”;(2)不是生活极度困难或者生理残疾无法自理,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人不会放下人格去街头乞讨;(3)城市的形象应该体现在人人有饭吃,有难大家帮上,而不是为了表面形象而回避乞丐的存在这个事实;(4)我们国家的民政救助体系不够完善,有难得不到及时救助的人又找不到出路时只能去乞讨。
(6分,说出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七、(60分)
建议基准分44分。
题解:我有一颗金色的种子,是一个比喻性话题,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是“种子”,它可以实指种子,更是指埋藏在心中支撑自己的信念、希望、目标等,在写作的过程中,要点出“种子”的具体内涵;“金色”突出其珍贵性;“一颗”限定了文章只能写一种信念、希望、目标等,不要分散笔力;“我”表明了与考生的关系,首先是考生本人,也可以是他人,将“我有一颗金色的种子”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写作时注意人称的协调。
文体要求设想: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要求高一写记叙文,这对集中精力搞好作文突破帮助很大。但苏教版语文教材典范的记叙文(小说除外)很少,这就造成了教材文本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教材与作文两张皮。如果只写记叙文,作文教学从教材中得到的给养太少;且记叙文写作在学生以后的写作比重中份额太少。而苏教版语文有大量的散文,就必修一来说,可以引导学生写作像《十八岁和其他》这样的书信体散文,可以引导学生写作像《我的四季》这样的象征性散文,可以引导学生写作像《我的五样》这样的记叙文,可以引导学生写作像《我心归去》《乡土情结》这样夹叙夹议的散文,可以引导学生写作像《神的一滴》这样的生活随感式散文,且散文在学生高考中比重较大,故本次考试增加了散文文体选择。
但要注意,不管记叙文还是散文,都要注意文体特征鲜明,比如夹叙夹议散文中的“议”与议论文中的“议”是不一样的,散文中的议要少而精当,多是在记叙基础之上的感悟,不强调逻辑关系的必然性。
文言文参考译文:
于公年轻的时候非常侠义,喜好打拳,力气很大,能举起高大沉重的漏壶,舞动起来如同旋风。明朝崇祯年间,他在北京参加殿试,仆人病得卧床不起,他很忧虑。刚巧市上有个高明的算卦先生,能判断人的生死,他想去替仆人问问吉凶。到了算卦先生跟前,还没等说话,算卦的就问他:“你不是想问仆人的病吗?”他大吃一惊,就照实回答了。算卦的说:“病人倒没有什么妨害,你可危险了。”于公就让他给自己算算。算卦的给他算了一卦,很吃惊的说:“你三天之内当死!”于公很惊讶诧异了半天。算卦的不慌不忙地说:“敝人有个小小的法术,你给我十两银子做报酬,我可以替你祈祷消灾。”他心想,生死已经定局了,一个小小的法术,怎么能解救呢;没有应声就站起来,想要往回走。算卦的说:“舍不得这么一点小钱,你不要后悔,不要后悔!”于公不听。
一转眼就到了第三天,于公端端正正地坐在旅店里,静静地窥测动静,直到天黑也没有什么灾祸。到了晚上,他关上房门点上灯,倚着一把宝剑,还是端端正正地坐着。一更快要结束的时候,他也没有死的征兆。刚要躺下睡觉;忽听窗缝有响声。急忙往那儿一看,只见一个小人,扛着戈矛钻进来,跳到地上,就和真人一般高。于公抓过宝剑跳起来,急忙迎头一击,剑飘空而没有击中。小人突然缩小,又去寻找窗缝,想要逃走。他迅速砍去,小人应手倒在地下。拿灯一照,原来是个纸人,已经被拦腰砍断了。
于公不敢躺下睡觉,继续坐在凳子上等着。过了一个时辰,一个怪物穿窗而入,面目狰狞,像个恶鬼。它刚刚跳到地上,于公眼急手快,挥剑一击,断成两截儿,还都在地上蠕动着。于公怕它再起来,又连续砍击,剑剑都砍中了,而且中剑的声音不是柔软的肉体。仔细一看,原来是个泥塑的偶像,一片一片的,已经砍碎了。
于公就把座位移到窗下,不眨眼的瞅着窗缝。过了好长时间,听见窗外呼哧呼哧的好像牛在喘息,有个东西正在用力推窗户,房梁和墙壁都摇摇晃晃的,好像要倒塌。他怕被房子压住,心想不如出去和它决斗,就奔了出去。只见窗外站着一个大鬼,和房檐一样高;在昏暗的月光下,见它脸色黑得像煤炭,眼里闪烁着黄色的光;上身没有穿衣服,脚上没有穿鞋子,手里拿着弓,腰里插着箭。于公刚一愣神,大鬼就射了一箭。于公用剑拨一下箭头,箭头就掉到地上;刚要挥剑还击,又射来一箭。于公迅速跳到一旁躲开,箭头穿进墙壁,发出响声。大鬼火了,从腰上拔出佩刀,挥动得呜呜风响,朝着于公劈下来。于公像猴子般敏捷,纵身往前一跳,大鬼的刀劈在阶石上,阶石立即断裂了。于公从它两腿之间钻过去,挥剑砍削它的脚踝骨,发出铿铿的响声。大鬼更火了,吼声如雷,转身又剁了一刀。于公又弯腰钻过去。大鬼的刀落下来,砍断了于公的袍襟。于公已经钻到它的肋下,猛然砍了一剑,铿的一声,大鬼一个跟头跌倒了,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于公挥起宝剑,横七竖八地砍了一阵,发出敲梆子似的梆梆的声音。拿灯一照,原来是个木偶,又高又大,像个人形。弓箭还缠在腰上,被刻画得面貌狰狞;被剑砍伤的地方,都流出了鲜血。于公害怕还有鬼怪前来伤害他,就点着灯烛等待天亮。这时他才醒悟过来,三个鬼物都是算卦的派来的,想致人于死地,来证明他的卦术高明。
第二天,于公把这个情况告诉给所有的朋友,和大家一起到算卦的地方。算卦的老远看见了于公,就隐蔽起来让人看不见。有人说:“这是隐身法,用狗血可以破它。”于公依照这个说法,做好准备又去找算卦的人。算卦的又和上次一样隐蔽起来了。于公迅速把狗血泼到他刚才站着的地方,只见那个家伙,头上和脸上全被狗血浇得模模糊糊,眼睛亮闪闪的,像个鬼似的站在那里。于公就把他抓起来,交给官府把他杀掉了。
异史氏说:“有人曾经说过,花钱算卦的人是傻子。世上有些人想从卦里得知吉凶,可是算了一卦之后,跟自己的生死丝毫不差的,有几个人呢?算一卦,如果和生死实际不符,就像没算一样。而且即使明明白白的告诉自己死期已经到了,算一卦又能怎么样呢?何况还有借别人的性命以证明他的卦术高明的,那不是更可怕吗?”
1,3,5
1,3,5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一模块学分认定检测
物 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3页,第II卷4至7页.
第I卷(选择题)
一、本题共10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A以2m/s的速度向西运动, 物体B以2m/s的速度向东运动,它们的速度相同
B.从地面上方某一高度处分别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虽然它们落地的时
间不同,但它们从抛出到落地的位移相同
C.教材上说“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他总是从北京到达了
西南方向直线距离约1300km的重庆,即位置的变动是相同的”,说明在研究从北京
到重庆的位移时,“北京”和“重庆”可以看成一个“点”,两个都市的大小不考虑
D.某同学向东直线运动了20m,又向东运动了10m,他全程的位移是30m,说明位移
是标量
2. 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在现实中可能存在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为0,加速度不等于0
B.两个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比较大,但加速度比较小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向东,加速度向西
D.物体向东运动,加速度向西
3.青银高速潍坊到昌乐段可视为东西向的直线.设想在从潍坊到昌乐的路边每1km设置一个标记,分别记为0、1、2、3、…、25、26、27,标记“0”在潍坊,标记“27”恰好在昌乐,如图所示.如果小轿车于某日8时25分经过标记“27”,8时43分经过标记“0”,则
A.轿车向东运动,平均速度是90km/h
B.轿车向西运动,平均速度是90km/h
C.轿车向东运动,平均速度是14.4km/min
D.轿车向西运动,平均速度是14.4km/min
4.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0.5s未和3.5s未速度方向相反
B.3.5s未和4.5s未速度方向相反
C.0.5s未和4.5s未加速度方向相反
D.0.5s未比4.5s未的加速度大
5.在同一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质量不同的硬币和纸片,发现硬币先落地;但将纸片捏成团,再做同样的实验,发现纸片和硬币几乎同时落地,这说明
A.同一物体形状不同,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下落的加速度也不同
B.同一物体所受重力相同,阻力越小,下落越快,加速度越大
C.无空气阻力时,不同物体下落的规律不同,无规律可循
D.无空气阻力时,所有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6.如图所示,桌面离地面的高度是0.8m,坐标系原点定在桌面上,向上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从桌边与桌面相平处的A点自由释放一个小球,经过一段时间落到地面,设小球下落的加速度大小是10m/s2.则从释放到落地,小球的
A.位移是0.8m
B.位移是-0.8m
C.运动时间是0.2s
D.落地速度是-4m/s
7.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位移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A段运动最快
B. AB段静止
C. CD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 汽车在4h内的位移大小为30km
8.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关系是x=6t-3t2(t以s为单位,x以m为单位),则物体
A.2s后速度反向 B.1s后速度反向
C.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D.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9m/s
9.如图是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的速度图象(v-t图象),根据图中所给数据,可得物体在前4s内的位移最接近
A.16m  B.14m  C. 12m  D. 10m
10.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v1=8m/s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v2=10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Δt=1.2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15m/s2 , 向上      B.15m/s2 , 向下
C.1.67m/s2,向上      D.1.67m/s2 ,向下
高一模块学分认定检测
物 理
第II卷(非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本题共3小题;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图.
11. 如图所示,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它的长度是___________mm.
12.一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某次实验记录的纸带如图
所示.在纸带上选取2、3、4、5、6五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其中2、3与5、6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图中数据可得:物体的加速度为__ __m/s2,第4个计数点与第3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约为_____cm(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13.在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算出了物体在各个不同时刻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t/s 0 0.1 0.2 0.3 0.4
v/(cm s-1) 16.50 21.40 26.30 31.35 36.30
请根据表中数据:
(1)在坐标纸上画出物体运动的v-t图象;
(2)由图象得物体的加速度是   cm/s2;
(3)由图象得物体在第0.25s时的瞬时速度是
cm/s.
三、本题共4小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神舟八号飞船完成与天宫一号的两次对接任务后返回,返回舱距地面10km时开始启动降落伞装置,速度减至10m/s,并以这个速度在大气中降落.在距地面1.2m时,返回舱的4台发动机开始向下喷气,舱体再次减速.设最后减速过程中返回舱做匀减速运动,且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恰好为0,求(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最后减速阶段的加速度;
(2)最后减速阶段所用的时间.
15. 一辆小型汽车从静止开始以a=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前进25m后立即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过10s停下来.求:
(1)汽车匀加速度运动的时间;
(2)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前进的位移大小.
16. 如图所示,直棒AB长5m,上端为A,下端为B. 在B的正下方10m处有一长度为5m、内径比直棒大得多的固定空心竖直管手持直棒由静止释放,让棒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直棒从开始下落至上端A离开空心管所用的时间;
(2)直棒上端A离开空心管时的速度;
(3)直棒在空心管中运动的时间(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17.一自行车以6 m/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匀速运动,一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与自行车同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m/s2;汽车开始运动时,自行车恰好与汽车车头相齐.求:
(1)汽车追上自行车之前经多长时间两者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
(2)汽车经过多长时间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部分得分2分,共40分)
1.BC 2.ABD 3.A 4.BC 5.ABD 6.BD 7.BC 8.B 9.C 10.A
二、填空题(共16分)
11.19.2(2分)
12.0.74(3分) ;4.36(3分)
13.(1)如图(4分)
(2)49.5(48.0~50.0均正确)(2分)  
(3)29.0(28.0~29.8均正确)(2分)
三、计算题(共44分)
14. (10分)解:(1)由v2-vo2=2ax得(3分)
m/s2
=-42m/s2 (2分)
(2)由v=v0+at(3分)(或由加速度的定义)得
s=0.24s (2分)
15.(10分)解:⑴ (3分)
加速的时间 s (2分)
⑵关闭发动机时
v=at1 (2分) v=10m/s (1分)
减速前进的位移 m (2分)
16.(12分)解:(1)由 h=及h=10+5+5=20m (2分)
得s=2s (1分)
(2)由v=gt(或v2=2gh)得
v=10×2m/s=20m/s (2分)
(3)(2分)
s=s
(3分)
17. (12分)解:(1)因汽车做匀加速运动,速度从0开始增加,但只要汽车的速度小于自行车的速度,两者的距离便不断增大,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 (1分)
设相距最远的时间为t,有
s=2s (2分)
由得 m=6m  (2分)
自行车的位移x' =vt=6×2=12m (1分)
两者的最大距离xm= x'-x=6m (1分)
(2)设汽车经过ts追上自行车,由位移相等,得
=vt
即=6t        (2分)
t=4s (1分)
汽车速度v=at=3×4m/s=12m/s (2分)
3.62
5.83
2
3
5
4
6
10
20
30
40
v/(cm s-1)
O
0.1
0.2
0.3
0.4
t/s
+
+
+
+
+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