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②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 ②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认识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和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多媒体辅助下,通过情景引入→科学探究→归纳总结→拓展应用等环节,促成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形成。 【教学用品】 教师:电吹风,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烧杯,染上石蕊的小纸花(若干),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2个,装有稀醋酸、水的喷壶各一个,澄清的石灰水,可乐一瓶。 学生:共分30组,每组提供烧杯,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1个,火柴,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蜡烛,玻璃片,装满二氧化碳的大集气瓶1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化学小故事:认识屠狗洞原因。 [提问]体现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 [板书]二氧化碳的性质: 化学性质 CO2不支持呼吸 阅读,思考 说出自己的观点 说出结论 以化学小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二氧化碳、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在前面的学习中,你了解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呢? 生活中,打开一瓶可乐时,“嘶”的一声,并有一股气体冒出,这是什么气体呢? [提问]如何证明可乐瓶中冒出的气体? [演示]:打开可乐瓶,将冒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板书]: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 + CO2 == CaCO3↓+ H2O 此反应现象明显,用于鉴别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思考、提出方案。 根据观察的现象总结性质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进一步加强与生活和旧知识的联系 强调实验步骤和方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CO2还有哪些性质呢? [板书]CO2 的性质 二、〖科学探究〗 ①指导学生观察二氧化碳,联系生活经验,说出CO2的性质 [板书] 无色、无味、气体 观察桌上的二氧化碳,说出相关性质。 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②倾倒二氧化碳 展示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完成实验6-3 [步骤] 1、把两根蜡烛固定在阶梯上,点燃; 2、把一瓶CO2沿烧杯的另一则内壁慢慢倒入烧杯中。 [板书]: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提问]:1、联系实验现象,猜想CO2的用途? 2、能灭火体现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 分组实验,小组实验探究,记录现象和结论 学生代表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能灭火……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渗透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学习思想。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实验操作能力 、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汽水、可乐中溶解有CO2,那么CO2在水中的溶解性是怎样的? ④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指导学生阅读并完成课本实验6-4] [实验指导] [课件]:CO2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1体积,CO2加压能溶得更多。 [强调]:“能”溶于水 生产汽水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 阅读实验步骤,开始实验,记录和结论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表达能力。 联系实际生产、生活,使学习更有实用性 [提问]实验6-4中,二氧化碳溶在水中,能否与水发生反应呢? [查阅资料]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 [演示]把一朵干燥的紫色小花伸入装有刚才变瘪的塑料瓶中。 [提问]是什么物质使花上的石蕊变红? 发生了;没有 观察现象 紫花变红 讨论分析:学生代表回答。 猜想:可能是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 分解难点,突破重点。 ⑤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怎样验证你的猜想? 得出什么结论? [板书]: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学生提出实验方案,并演示实验,证明猜想。 其他学生观察现象,对比分析: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生成物使石蕊变色。 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步骤和方法的引导。 进行合理猜想。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演示]:把一朵紫花喷上稀醋酸。看到了什么现象?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与稀醋酸有哪些相似的性质? 它是碳酸。 [板书] CO2 + H2O == H2CO3 强调是碳酸是紫色石蕊变红而不是二氧化碳。 观看实验 酸性使石蕊变红色。 学生写出反应原理 通过对比学习,进一步掌握新知识 进行化学用语训练 请大家继续留意以下实验 c.碳酸的分解 [演示]:从瓶中取出一朵变红的小花,用电吹风烘干,并与另一朵紫花比较。 [提问]:看到什么现象?说明碳酸有什么性质? [板书]: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H2CO3 == CO2 ↑ + H2O 加热后,小花由红变紫色。 碳酸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写出反应原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进行化学用语训练 三、〖归纳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请你总结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锻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四、〖学以致用〗 学习了二氧化碳的这么多性质,我们要把它应用到生活中,才是学以致用。想一想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用途? 此外,绿色植物的生长也要依靠CO2 ,为什么啊? CO2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 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制冷剂、人工降雨 CO2溶于水,并生成碳酸——制作碳酸饮料 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气体肥料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性质决定用途这个知识点 五、〖拓展应用〗 当人要进入山洞、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如何确保安全? [作业] 《初中课堂评估1+1》P70—P71 思考,提出方案—— “灯火实验”。 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及时巩固所学的新知识 板书设计 CO2的性质 一、CO2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 3、能溶于水 二、CO2的化学性质 1、不供呼吸、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 + CO2 == CaCO3↓+ H2O 此反应用于检验CO2 3、CO2 能与水反应 CO2 + H2O == H2CO3 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H2CO3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H2CO3 == CO2 ↑ + H2O 三、CO2的用途 1、灭火 2、制碳酸饮料 3、干冰用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4、气体肥料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