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版七上地理 3.2气温与降水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普版七上地理 3.2气温与降水 教案

资源简介

气温与降水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知道气温的测量,能够亲自动手测量气温。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4、通过阅读气温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分析气候现象的技能,使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方法,科学地解释气候现象。
【重点、难点】
重点:气温的测定、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的全球分布规律。
难点:气温变化曲线的判读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全班分为8个小组。小组预习任务:①一起完成课前预习,②收看并记录一次长沙的天气预报,③测量一天的气温3~4次,并记录下来。上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排好座位。每小组发气温计一支,红牌、绿牌各一张。
二、课堂实施
(一)新课引入
师:有一种期待,叫望穿秋水,比如你们期待上地理课;有一种寒冷,叫忘穿秋裤。看“中国秋裤地图”,说一说中国南方与北方对待秋裤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
生1:因为北方和南方的气温不同。
生2:南方温暖,北方寒冷。
师:两个同学都善于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可见,影响我们穿衣的不是天真,而是天真冷(笑声)。气温对我们的生活影响真大呀!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气温的秘密。
(二)新课学习
板书???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气温
师:昨天布置了课前预习填表,课外实验测量活动,
组长检查,全组完成举绿牌,出现问题举红牌。
组长检查,举牌。
师:绿灯全亮,可以前进。下面选择一组展示,其他组课外展示。
活动一、活动展示比一比:教师用“希沃授课助手"拍照同步展示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外实验记录单。
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家自己动手实验,是不是学到了很多知识?
板书 一、气温的测量
师:什么叫气温?
生:空气的温度。
师:拿出你的右手,放入左手衣袖内,摸摸手臂,感觉怎么样?
生齐答:暖暖的
师:这就是体温。把手拿出来,抓一抓眼前的空气,感觉怎么样?
生答:凉凉的。
师:这就是气温。空气的温度。
师:刚才抓出来空气的温度是多少啊?
生1:14℃。
生2:抓不出来。
师:我欣喜地发现,我们班出了2个超人,他能够用手抓出气温。(笑声)。我不行,我要利用工具。你们说一说,测量气温要用到什么工具啊?
生答:温度计
师:看看手里的气温计,这个温度计是不是有点特别啊?准确地应该叫什么?
生:气温计
师:气象工作者在测量气温时,还要使用百叶箱,看看气象工作者利用百叶箱测量气温的图片,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百叶箱?它有什么作用?
生:百叶箱可以遮挡阳光、雨雪,还可以通风透气,这样测量气温更准确。
师:你们小组对气温的观测,一天进行了几次?分别是什么时候?你们的日平均气温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生:我们测量了三次,分别是8:00,14:00,20:00,还有凌晨2点的一次是爸爸帮忙测的,一共测量了4次。把4次测量的气温值加起来除以4,就得到了昨天的平均气温。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气象工作者,工作不分刮风下雨,甚至半夜三更都要测量,默默地奉献着。下面我们来体验一下气象员的工作。
活动二 “我是小小气象员” 全组完成举绿牌,出现问题举红牌
1.测一测
测量教室现在的气温。
2.议一议
怎么计算一个月的平均气温?
怎么计算一年的平均气温?
学生展示:教室气温:组1:21℃,组2:20℃,组3:21℃。
话题 你的体验 推测气温分布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科学的结论
话题1、寒假你去过南方哪里,或者去过北方哪里?分别谈一谈与长沙相比气温有什么不同? ? ? ?
话题2、暑假你去过什么山?你感觉山顶上气温与山脚下有什么不同? ? ? ?
话题3、暑假去过海边吗?气温和长沙有什么不同? ? ?
活动三 体验探索大家谈
师: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气温往往不同。你有过什么体验?选择下面三个话题中的任意一个谈谈你的体验。
师:这么多同学谈了自己外出旅游的体验,我们是不是发现,要增加知识不仅要“读万卷书”,而且要“行万里路",更要善于思考。
师:要科学地掌握世界气温的分布,还具备一个能力,会认识等温线地图。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利用等温线来分析气温的分布。
教师引领,指导读图:图上这些曲线叫等温线,顾名思义,什么叫等温线?
生:气温相等的点的连线。
师:我们怎样看等温线地图?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气温高低看数值;A、B两地哪里气温高?2.气温变化看走向,与纬线平行表示变化不大,发生了弯曲说明气温发生了变化;3.气温分布看递变,观察数据变化规律;4.温差大小看疏密,看图中所画的两个区域,哪里温差大?等温线稀疏还是稠密?所以,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小,等温线稠密的地方温差大。
师:刚刚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认识等温线地图,下面大家利用学到的知识,小组一起合作,探究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全组完成亮绿牌,遇到困难亮红牌。
活动四 合作探究动动脑: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
2、从左向右描出北半球20℃等温线,你发现了什么?观察等温线弯曲的位置,你又发现了什么?
3、从左向右描出北半球10℃等温线,你发现了什么?A、B两地纬度位置相同,而且又都在陆地,但温度差别很大,为什么?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指导红牌亮起的小组。
师:绿灯亮起,我们可以前进了。我分别请3个小组展示一下他们探究的成果。
组1代表:我们小组发现世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低,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师:第一组的同学他们真棒,他们从纬度方面准确地探究出了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板书: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因素)
组2代表:我们发现北半球的20℃等温线发生了剧烈的弯曲,而且弯曲的地方都在海洋与陆地相交的地方。我们认为海洋和陆地的气温不同。
师:第二组的同学善于合作,经过他们探究,发现了海洋与陆地的气温不同。
板书:2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的气温不一样(海陆因素)
组3代表:我们通过描绘北半球10℃等温线,发现在亚洲南部陆地上,向南有个大的弯曲,通过查地形图,发现这里是青藏高原。所以我们得出结论,陆地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师:第三组的同学积极动脑,探究发现了同在陆地上,海拔不同,气温也不同。下面我们来看两支气温计的对话:山上的气温计:“爬山真好,我终于减肥啦”山下的气温计:“得瑟!你只是变矮了”这段对话说明了什么?陆地上同纬度的地方,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一般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板书:3、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地形因素)
师:俗话说:会认的是徒弟,会用的是师傅。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游戏:“用图步步高”看你达到了哪个级别?答对了的同学在自己在学案后面的评价栏内划 √
活动五 游戏活动:“用图夺宝步步高”
1.用图步步高之“机智青铜”
看世界气温分布图,哪一个大陆最炎热?哪一个大陆最寒冷?
生:非洲大陆最炎热;南极大陆最寒冷。
2.用图步步高之“伶俐白银”
11月17日上午,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
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和北京相比,哪里年平均气温高一些?说说判断的理由。
生: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的年平均气温比高,因为那里纬度低些,世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低,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3.用图步步高之“聪慧黄金”
圣诞节期间朋友圈悉尼和纽约的两张照片,你认为都是真的吗?从“世界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找出答案。结合“世界七月气温分布图”,你发现了什么?

同纬度 夏季 冬季
陆地

海洋

4.用图步步高之“超凡钻石”:读“世界一月气温分布图”和“世界七月气温分布图”完成下表:
5.用图步步高之“无双白玉:下图是某个地方的平均气温线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B两点哪点气温高?
2、图中描述的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依据是?
3、如果A为陆地B为海洋,请问该地是什么季节?
师:同学们都能积极地思考,开动脑筋,在不断攀登的过程中,征服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从青铜升到了白玉。那么,各位白玉们谈一谈,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