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版七上地理 4.2语言和宗教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普版七上地理 4.2语言和宗教 教案

资源简介

《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
科普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一、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语言的三大作用。
2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世界六大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3能够正确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的分布地区。
4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绘制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主要语言分布地区的绘制和三大宗教的分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讨论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对待不同的宗教信仰,认识宗教自由,树立无神论观念。
2通过对世界语言的学习,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推广普通话,同时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激发学生学好外语的兴趣。
3树立正确的种族观,通过角色扮演能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的差别,正确看待世界文化的差异,培养正确的唯物史观。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知识是在前面学习了地球、地形等自然地理知识的基础之上,再来认识地球的主角人类,为今后人文地理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已有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另外,《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四、学情分析
根据初中学生特点及心理发展规律,应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让学生积极主动、广泛参与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1)生理上:表现出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2)知识面与掌握程度上: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世界主要的三大人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从而知道不同人种的语言、文字的不同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主要的语言和宗教在学生生活中都有涉及,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所以难度不大;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主要是在语言和宗教的分布上,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予以深入浅出的分析。(3)动机和兴趣上:在明确学习目的后,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五、重难点分析
重点:掌握世界主要语言的名称;主要语言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
难点:世界主要语言的的空间分布;三大宗教的分布。
六、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讲述法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比较法、探究式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新课程强调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这也是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所强调的。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规律,同时也为实现新课程理念终身学习的目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给每个学生创造参与学习、体现自我的机会,充分感受到探求知识的快乐,深挖学生的潜能,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
七、教学手段
多媒体、世界地图、谷歌地球软件等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25种语言演唱的《冰雪奇缘》主题曲导入新课 认真观看视频,回答视频中运用了哪些语言 利用形象生动的视频与动听的歌曲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引起共鸣,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
播放9国语言的 “你好”,引导学生利用9国语言打招呼 根据音频提示,利用9国语言对前后左右的同学、评委老师、自己打招呼 让学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
语言转承,语言除了能沟通和交流之外,还有哪些作用 自主阅读教材,归纳语言的三大作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筛选信息的能力
语言转承,既然语言作用这么大,关于世界的语言你了解多少呢? 阅读教材P77-P78,自主学习相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世界有多少种语言,主要语言有哪些,主要语言中哪种语言使用人数最多,哪种语言使用范围最广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请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见解及语言组织能力
提问:为什么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之前学过的人口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提问:为什么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思考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激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转承:说到范围,那我们世界上的主要语言的分布情况如何呢?以汉语为例,讲述如何阅读地图及描述分布地区的方法 认真听讲并思考怎样正确地阅读地图和描述分布范围 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图析图的习惯
分配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根据教师提示,完成导学案的表格并绘制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展示部分同学的绘图 欣赏其他同学的绘图 让学生养成相互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结合地图,带领学生分析俄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主动参与到语言主要分布地区的分析中,掌握如何读图析图和归纳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术语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转承:对刚才语言绘图中表现良好的同学进行奖励,并引出来自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小女孩阿依莎不喜欢礼物猪肉脯的问题? 思考小女孩阿依莎不喜欢礼物猪肉脯的原因,并举手回答 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并积极地回答问题;以礼物“猪肉脯”完成从世界的语言到三大宗教的过渡
播放视频《三大宗教的有趣历史》 认真观看视频,认识三大宗教 以视频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宗教的兴趣
提问:三大宗教的发源地、主要分布地区、代表性建筑? 结合视频内容,阅读教材,思考并完成导学案表格相关问题,举手回答 培养学生归纳信息的能力,和敢于发表见解的精神
利用谷歌地球软件,寻找巴黎圣母院 认真观看谷歌地球,与教师一起寻找巴黎圣母院 利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
讲述伊斯兰教的禁忌和相关习俗 认真听讲并思考 促进学生正确看待文化的差异,并尊重不同民族的习俗
播放我国关于佛教的四大名山 认真观看图片 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讲述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涪陵区的创文创卫 思考能为家乡创文创卫做点什么 培养学生勇于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情怀
知识树、角色扮演形式总结 根据知识树和扮演角色进行总结 培养学生总结地理知识的能力,利于知识的建构和网络化
九、板书设计

十、课后反思
对于本堂课的教学设计能够恰当地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达到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根据课程标准完成本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可持续的学习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讲得过多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或者不太重视后进生的表现。比如,语言的分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应该充分挖掘学生关于该问题的见解,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十一、学案
1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描述方法:某大州+方位或者某国家)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和东南亚等
英语
俄语 欧洲的东部,亚洲的北部等
法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2主要语言分布绘图(翻页)
3三大宗教
资料链接:
基督教——信仰上帝,创始人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基督是“救世主”的意思;
伊斯兰教——创始人默罕穆德,祷告时,祈求真主保佑;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祈求菩萨保佑。
项目 宗教 发源地 主要分布地区 代表性建筑
“上帝保佑” 基
督教


“真主保佑” 伊斯
兰教


“菩萨保佑” 佛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