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天气》教学设计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课 所教内容 科普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 课程标准 区分“天气”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 材 分 析 1.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接着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 2.本节核心内容是区别天气和气候;功能和价值:学习了本节课后能阅读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 学 情 分 析 天气是七年级学生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这种认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要让学生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出天气特点,天气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掌握未来天气的信息,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建立起对大气的理性认识 教 学 目 标 1.能够区分描述天气的语言,明确天气的特点;能结合日常生活,说出天气对生产、 生活的影响 2.学会初步识读卫星云图,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及风向标,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预图。(重难点) 3.结合自身体会,说出获取天气信息常用途径,培养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习惯 教学 重难点 学会初步识读卫星云图,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及风向标,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预图。(重难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诱导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模拟法 教学手段 技术准备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与多媒体应用 导 入 新 课 教师分别播放干旱、冻雨、暴雨、冰雹、沙尘暴、寒潮,让学生感受这些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天气与气候现象,让学生们感受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引出新课——天气与气候 学生思考,感受,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白板图片的应用,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地理现象 目 标 展 示 教师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读的过程中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利用白板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一、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 新 课 讲 授 巩固新知 一、教师出示两则材料,某市昨天到今天的天气变化资料,平罗本地的气候资料,让学生阅读关键字,总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二、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学生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通过文字归纳提取信息的能力 教师随机按照座位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始终保持对知识的高度关注状态,有利于识记,这一环节还可以让学生巩固新知 二、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新课讲授 教师提问学生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 二、我们知道了天气的变化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观察天气,努力探究天气变化的秘密,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国家许多地方以及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气象台、气象站、气象联络网,许多叔叔阿姨日夜不停地监测天气的变化,每天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的情况,使人们更好地工作、学习。我们要从小向他们学习,下边老师教给你们简单的观察、记录天气的情况 播放天气预报,学生们直观感受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紧接着教师提问同学们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中三种颜色表什么? 学生回答:网站、手机、天气预报、报纸、收听广播、或拨打12121,教师在课堂上直接拨打12121,收听天气预报,让学生直接感受 学生观看天气预报,回答问题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陆地、白色代表云层 联系日常生活,教会学生们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联系学生身边实例,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感受地理就在我们 三、常见的天气符号 新课讲授 巩固反 馈 教师展示出常见的天气符号、带领学生识记 教师开始提问,随机抽叫学生回答问题,随机轮换叫学生,抽叫班级三分之二的学生 学生识记天气符号 每个天气符号都非常形象,要利用各自代表的含义记忆符号。如晴用太阳表示;有时有太阳有时云彩是多云;没有太阳只有云彩是阴天。 【寻规律】 雷阵雨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延伸】两个符号同时出现表示天气将从某种天气状况转变成另一种天气状况,例如 表示晴转小雨。 突破重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究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判断力,加深学生的记忆,寓教于乐 风向标是难点,让学生观察探究,从图中获取知识总结规律,突破本课难点、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学生参与度高,都有展示的机会 巩固新知 天气预报的知识点已学习完毕,你掌握的怎样呢?每组选派代表播报两个城市天气情况,看哪组播报最好 【仿真模拟】:我是天气预报员 模仿天气预报员,选出任意两个城市,进行天气播报 创设情境、角色模拟播报天气预报,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也激发学生兴趣,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当中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地理就在我们身边 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学生发散思维,互相分享,巩固反馈、老师查漏补缺 作业布置:总结今天课堂所学的知识,绘制天气与气候的思维导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基于此,本课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感性易懂的材料入手使学生在活动和参与的过程中体会、感悟和认识天气的内涵,了解了天气预报的环节。由感性到理性揭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反过来人类活动又影响空气质量,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化解了难点。本节课突出了三个参与的原则: 一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自学、探究、发现过程、。 二是让学生参与检测活动(互相检测)。 三是角色模拟的形式模拟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预报天气的比赛。形成竞争氛围,对课堂教学十分有利,力求达到紧张高效的效果 四:全班学生在本次课堂上都回答了问题,学生都展示参与课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