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版七上地理 绪言 打开地理知识之门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普版七上地理 绪言 打开地理知识之门 教案

资源简介

绪言 打开地理知识之门
学情分析:
刚刚经过小升初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有了初步了解,但并不明确,需要经过本课的学习明了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关系,明确地理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和方向,并结合家乡——朝阳,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地理知识应用于生活。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地理课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的课程,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初步了解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激发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欲和好奇心。
初步了解家乡朝阳的地形,气候,河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关系。
探究家乡——朝阳,如何结合实际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学重点
了解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关系。
掌握家乡——朝阳的地理位置。
掌握朝阳的自然环境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关系。
掌握家乡——朝阳的地理位置。
掌握朝阳的自然环境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一
教师:同学们,本节课是我们升入初中后的第一节地理课,你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吗?
学生:……
学生:……
教师:古人对地理两个字的理解跟我们有些不一样。古时候,人们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都很好奇,比如: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季节为什么会分春夏秋冬?人们会主动探究,在研究过后,总结出一句话: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这句话出自东汉王充的《论衡》,这是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也是祖先们智慧的结晶。人们通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才华横溢。(PPT第二页)
教师:那同学们知道,地理课要讲些什么内容呢?
学生:……
学生:……
教师:现代人们对地理包含的内容进行了补充,不仅包含古时候的天文学,还包含了:自然,人文,经济,军事等等,所以,现代地理是一个全面而且实用的学科,这说的可能有些太笼统,我们来看看,你们的小伙伴是理解地理课的。(PPT第三页,视频歌曲)
<教学活动>二
教师:听过你们的小伙伴是怎么形容地理课了吗?地理课是带领我们去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学科,准确的说,地理就是研究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那同学们思考,地理都学些什么?我有几个问题,大家来看看。
我们的家乡——朝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拥有灿烂的文明,是我国重要的化石王国,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鱼化石,那为什么作为陆地的朝阳,会有那么多海洋化石呢?(PPT第四页)
学生:……
世界上有终年炎热多雨的热带雨林,常年严寒的南北极地区,还有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带,这是为什么呢?(PPT第五页)
学生:……
当你早上起来上学的时候,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小伙伴们也起来上学了吗?(PPT第六页)
学生:……
我们一起在凌凤大桥上看过的月食,又是怎么回事呢?(PPT第七页)
学生:……
前段时间的叙利亚战争又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热点新闻,为什么中东地区一直频发战争,是世界上的热点地区?(PPT第八页)
学生:……
教师:这些“为什么”都是我们在地理课上要学习的内容,地理课就是那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浓缩版,我们现在还不能到世界各地去,但是地理课可以让我们看到全世界!我们不仅能在地理课上看到远处的世界,也能看到近处生活!一起来看看生活中地理课带我们看到了什么?(PPT第九页)
为什么同在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需要厚重的冬装御寒,而南方地区却汗流浃背?(PPT第十页)
学生:……
为什么我国西南地区的人常食辣味,而我国江南地区的人却喜好甜味?(PPT第十一页)
学生:……
为什么我国北方地区的房屋墙厚窗小,而南方地区的房屋却墙高坡顶?(PPT第十二页)
学生:……
我国自古以来都有南船北马的说法,指的就是,南方多用船做交通工具,北方却多用马匹作交通工具,这是为什么呢?(PPT第十三页)
学生:……
教师:同学们看,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为什么”,而能够解释这些“为什么”的,只有我们将要学习的地理!
不仅这些“为什么”是我们在地理课中的学习内容,针对这些自然现象我们是怎样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生活、发展的,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范围。
<教学活动>三
比如我们的家乡——朝阳,我们可以分组讨论关于家乡朝阳的相关地理问题,以每桌为单位,每个单位讨论一个问题,讨论过后每桌选一个代表讲给大家听!
你知道朝阳在哪吗?(PPT第十四页)
学生:……
教师:位于辽宁省西部,东连辽宁工业城市群,南临渤海之滨,西接河北,北依内蒙古高原,面向沿海,背依腹地,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你了解家乡的地形特点吗?(PPT第十五页)
学生:……
教师:朝阳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部是低山丘陵区,处于内蒙古高原向沿海平原过渡的阶梯分界地带。地表层峦叠嶂,丘陵起伏,峡谷相间,沟壑纵横,只有小块山间平地和沿河冲击_??????_,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结构。
你知道环绕朝阳的母亲河——大凌河,发源于哪里,又最终注入哪个海洋吗?(PPT第十六页)
学生:……
教师:大凌河源头有三处,汇集后最终注入渤海,是辽宁省西部最大的河流,也是东北地区最为古老和最负盛誉的水系之一,它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红山文化、三燕文化和辽文化,清代朝阳诗人沈芝先生曾把它比作东北的"黄河"。
你知道“朝阳”一词出自哪里?有什么寓意吗?(PPT第十八页)
学生:……
教师:对,“朝阳”二字出自《诗经》,朝阳一词也是人们对家乡的展望,相信我们的家乡终有一日会发展成灿烂辉煌的大都会,再现曾经的荣耀。
教师:通过以上我们共同讨论的问题,可以看出,同学们也非常了解我们的家乡,那作为主人,你觉得我们的家乡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比如: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吗?(PPT第十九页)
学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地理知识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大到世界热点,小到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地理,所以,我们的地理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学科,是名副其实的生活助手,万用百科!
本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充分了解了地理课的主要学习内容,需要做的就是在今后的地理课学习中,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学以致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