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上物理教案课题:声音是什么课时:1教学目标:(1)通过科学探究,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4)知道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掌握声速相关的计算。【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能描述发声体的主要特征。【难点】设计探究实验,能分析解释简单的声现象,进行声速的计算教学过程二次备课【自主先学】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停止,发声停止。2.发声的物体叫做。3.声音可以在、、中传播,在中传声效果好。4.声音在空气中是以的形式传播的。5.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6.声音遇到高大障碍物会回来,这种现象叫现象。【合作探究】--【要点1】声音的产生〖活动〗利用一张纸、一杯水,一个笔帽、一根橡皮筋等身边物品,使它们发出声音。试试看,你有多少种方法?〖分析〗物体在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探究一〗音叉的发声〖质疑〗(1)我们说话时,声带在振动吗?如何论证?(2)敲击鼓面发声时,鼓面在振动吗?如何论证?(3)发声的物体一定是固体吗?。〖针对性练习〗古诗“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各种声音的声源分别是什么?【要点2】声音的传播--〖探究活动二〗(1)你把耳朵紧贴着课桌的一端,你的搭档在另一端用铅笔轻轻敲击,你听到声音吗?将耳朵离开桌面,再听敲击声,比较一下两次声音是否一样?(2)将衣架挂在细绳中央,用铅笔敲击衣架时,仔细聆听。再用绕有细绳的食指堵住双耳,你又听到了什么?(3)把耳朵贴在盛水鱼缸外面,把石头放在水中敲击,你听到了什么?(4)将一部正在播放MP3的手机用细线悬挂在广口瓶中央,再把瓶内空气抽出。仔细听声音有什么变化?〖思考〗如果瓶内空气越来越接近真空,那么声音还能传播出来吗?〖质疑〗瓶内空气能全部抽掉吗?〖总结〗【当堂反馈】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而发声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2.通常人们称月球上是一片“死寂的”空间,它的意思是“无声”,其原因是月球表面附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的是[]A.用光将鱼吸引到渔网中B.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走C.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D.在岸上听到波浪拍击岸上的岩石发出的轰鸣声【当堂小结】今天的课你收获什么?板书设计教后反思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