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1 年 级:九年级 课 时 数: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科学 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 T同步(能量的获得)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T同步——能量的获得 T同步——能量的获得 同步知识梳理 同步知识梳理 一.有氧呼吸 1.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都富含能量,它们是动物体获得能量的来源。 2.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内氧化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糖类、脂肪等物质在人体细胞内彻底氧化分解所释放出的能量,与在体外燃烧所释放的能量是大致相同的; (2)体内细胞内的氧化过程进行得更缓慢。 3.呼吸作用分类:细胞的呼吸作用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有氧呼吸:在氧气的参与下,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并释放出较多的能量,这种呼吸作用方式叫做有氧呼吸。 (2)大多数生物均以有氧呼吸作为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无氧呼吸只是作为一种暂时补充,它释放的能量比有氧呼吸要少得多。 4.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空气中的氧气经呼吸,通过循环系统传送到每一个细胞,然后营养物质在细胞中的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分解作用,释放出能量。如: 5.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大多来源于糖类,也有一部分来源于脂肪,极少数来源于蛋白质。 二.无氧呼吸 1.无氧呼吸: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作用,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2.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急需大量的能量,但仅靠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不能满足肌肉组织对氧的需求,所以细胞就会进行无氧呼吸。 3.无氧呼吸的实例 (1)实例一:人(或动物)的肌肉在暂时缺氧的情况下会进行无氧呼吸,释放出一些能量。 反应式: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 (2)实例二: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也可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少量的能量。 反应式: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关系 (1)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的呼吸形式是无氧呼吸,原因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2)有氧呼吸是高等植物和动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 (3)无氧呼吸只提供少量能量,不能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无氧呼吸不是生命活动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它只是对能量需求的一种暂时补充。 5.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比较 呼吸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点 条件 氧气、酶 酶 物质变化 葡萄糖彻底分解产生CO2和H2O 葡萄糖不彻底分解,产生乳酸或CO2和酒精 能量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 释放少量能量 相同点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6.微生物获得能量的方式:微生物获得的能量有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两种呼吸类型。其中微生物的无氧呼吸被称为发酵(如下图)。如酵母菌在有氧的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情况下则进行无氧呼吸。 同步题型分析 同步题型分析 【例1】学习了呼吸系统相关知识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他们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 (1)A、B两个瓶中都装有的液体是_________。 (2)吸气时应该捏紧___________(填“a”或“b”)处的橡皮管。 (3)A瓶在这个实验中起___________作用。 (4)实验现象:A乙瓶中的浑浊程度_____ ,B瓶中的浑浊程度____(“大”或“小”)。 (5)实验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比较,___________的含量明显增加。 (6)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了___________,而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了_____________,然后随着湿润的气体一起排出。 【解析】(1)要想检验二氧化碳的量及存在需要用到澄清石灰水,因此A、B两个瓶中都装有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 (2)吸气时应该用捏紧a处的橡皮管,原因直玻璃管是插入到石灰水中,可以让外界的空气进入石灰水,如果捏紧b处的橡皮管会把石灰水直接吸入到口中。 (3)图中的A是实验组,B是对照组,形成一组对照实验,除变量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观察图A锥形瓶中澄清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B锥形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明显。表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而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因此,B瓶中的浑浊程度小,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A瓶中的浑浊程度大,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 (5)实验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增加。 (6)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氧气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由肺泡经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扩散到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毛细血管血液里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了肺泡,然后随湿润气体排出体外,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因此,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了血液,而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了肺泡,然后随着湿润的气体一起排出。 课堂达标检测 课堂达标检测 一、单选题 1.(2019·山东初二月考)如图是用葡萄糖培养液培养某种单细胞真菌时,测得不同含氧量条件下酒精和二氧化碳的生成量。分析图中曲线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该真菌既能无氧呼吸也能有氧呼吸 B.从a点开始该真菌的有氧呼吸越来越强 C.若要增加酒精产量,应提供适宜温度 D.在c点酒精的相对生成量最高 2.(2018·全国初二单元测试)大部分细菌和真菌属于异养生物,其原因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不能直接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进行无氧呼吸 D.进行有氧呼吸 3.(2018·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校初二月考)下面是四位同学对细菌呼吸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细菌呼吸必须有氧气 B.细菌呼吸不需要氧气 C.细菌不能进行呼吸 D.细菌呼吸是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的过程 4.(2019·竹溪县天宝乡龙滩中学初一月考)下面有关生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新鲜的大豆能进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必须有氧的参与,否则有机物不能分解 C.呼吸作用为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5.(2020·四川初一期末)下面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B.植物的花和果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必须有氧的参与 D.呼吸作用能为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2019·江苏初一期中)酵母菌在有氧无氧环境下都能够生活,酿酒和做面包馒头都需要它,酿酒需要的环境是( ) A.无氧 B.有氧 C.有氧无氧都行 D.以上都不对 7.(2019·柘城县实验中学初二期中)用酵母菌酿酒时,应选用的材料和条件是( ) A.玉米和有氧 B.大豆和有氧 C.玉米和无氧 D.大豆和无氧 8.(2020·山西临汾平阳中学初二期末)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一开始通入空气,其结果是( )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减产 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增产 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9.(2016·广西初二期末)酒精等“绿色燃料”的研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玉米秸秆→糖液→酒精。由糖液到酒精阶段需要的菌种是( ) A.酵母菌 B.青霉菌 C.曲霉菌 D.乳酸菌 10.在酵母菌做家庭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趋势如图,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氧气、二氧化碳、酒精 B.二氧化碳、氧气、酒精 C.二氧化碳、酒精、氧气 D.二氧化碳、氧气、酒精 11.(2019·广东初一期末)在制作食用酸奶、蒸馒头、制作泡菜的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分别是( ) A.乳酸菌、酵母菌、乳酸菌 B.枯草杆菌、乳酸菌、霉菌 C.甲烷细菌、乳酸菌、酵母菌 D.枯草杆菌、甲烷细菌、乳酸菌 12.人的红细胞主要职能是运输氧气,但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问他们消耗的能量主要是哪种呼吸方式产生的 A.无氧呼吸 B.有氧呼吸 C.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13.如图是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A装置中的浓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3343910401955 00 水位下降,空气就会依次进入装置。该实验证明了( ) 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B.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有机物 D.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3481070673100 00 14.京白梨是唯一冠以“京”字的北京特色果品。果实采收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呼吸高峰,这是果实成熟的标志。图示为不同温度条件下果实呼吸速率与贮藏时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果实的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B.呼吸作用会消耗果实中的有机物 C.12℃条件下贮藏的果实最先成熟 D.6℃条件有利于果实贮藏 15.下图中A与B是用来探究种子呼吸作用和幼苗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打开漏斗中的水阀,向A装置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子只进行呼吸作用,幼苗只进行光合作用 B.一段时间后,A装置的温度明显上升,这是阳光的照射造成的 C.随着种子呼吸作用的增强,幼苗的光合作用也增强 D.A装置中的水加入越多越有利于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 16.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生物体内的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② 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③ 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④ 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17.(2020·云南普洱·初二其他模拟)合理膳食,有氧运动,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下图是人体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标号①②③表示人体的器官,a~g分别表示部分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d表示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消化道的__________内进行。 (2)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肺泡中的氧气经a进入循环系统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通过血液循环,氧气首先进入心脏的_________(填心脏结构名称)。 (3)人体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__________(填字母)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4)人体排出废物的方式有排泄和排遗,图中与排泄有关的器官有________(填序号)。 (5)有氧运动受__________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图中,__________(填字母)属于内分泌腺的分泌过程。 18.(2020·山东初三期中)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有关结构,①②③④⑤⑥⑦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生理过程⑥表示_____,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成分中,可以直接进行过程⑥的有机物是_______。 (2)图中过程①代表_____,是通过_____实现的。 19.(2020·山东初三期中)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能量。能量的获得和废物的排出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息息相关,如图表示人体内相关系统及部分器官,请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经A系统后其消化终产物是______,参与其消化的消化液有_______。 (2)图乙为肺泡及其周围的一条毛细血管,肺泡与血液之间通过扩散作用进行气体交换,其交换过程是______。 (3)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图丙表示______的过程。 (4)图甲为小肠绒毛结构示意图,它和图乙所示结构的壁都很薄,仅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这体现了_______。 20.(2019·山东中考真题)生产生活中乳酸菌有广泛的应用,下图是科研人员以优质大豆、红枣、构杞和糖盐水为原料,进行乳酸菌发酵生产保健泡菜的流程图,请分析回答: (1)乳酸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乳酸菌没有_______,乳酸菌是靠______进行生殖的。 (2)将各种原料装瓶前,需要进行煮沸、预煮等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接种后密封的目的是为乳酸菌发酵提供_______环境。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含有的酶能够把原料中含有的_______转化为乳酸。 (3)科研人员对乳酸菌发酵和自然发酵(自然状态下下存在其他杂菌)生产的泡菜进行了 7天对比试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较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具有致癌性)。 由图甲可知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含量______自然发酵,由图乙可知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_____自然发酵,因此乳酸凿发酵生产的泡菜品通优于自然发酵生产的泡菜。 -717553168651-8 C B D B C A C D 9-16 A C A A A C C D 17.小肠 气体扩散(扩散作用) 左心房 e ①②③ 神经 c 18.吸收 维生素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 19.氨基酸 胃液、肠液、胰液 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 心房舒张,心室收缩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0.成形的细胞核 分裂 灭菌 无氧 有机物 高于 低于 001-8 C B D B C A C D 9-16 A C A A A C C D 17.小肠 气体扩散(扩散作用) 左心房 e ①②③ 神经 c 18.吸收 维生素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 19.氨基酸 胃液、肠液、胰液 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 心房舒张,心室收缩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0.成形的细胞核 分裂 灭菌 无氧 有机物 高于 低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