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7 种群与群落 —浙教版科学九上讲义(含答案 机构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生物)7 种群与群落 —浙教版科学九上讲义(含答案 机构用)

资源简介

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1
年 级:九年级
课 时 数: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科学
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
T同步(种群与群落)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T同步——种群与群落
T同步——种群与群落
同步知识梳理
同步知识梳理
一.种群
1.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 内的 同种生物个体 的总和,称为种群.
2.生物特征: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3.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生物个体数/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
4.性别比例计算公式: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5.出生率计算公式: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6.死亡率计算公式: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二.群落
1.定义:在 一定生活环境 内生活的 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简称为 群落 。
2.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 种群 ,即区域内的全部 生物 。
3.关系: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 直接 或间接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其中 食物关系 最主要。
4.群落的结构
群落结构: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__空间__,使群落具有一定的__结构__。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__垂直__结构、__水平__结构和__时间__结构。
垂直结构:生活在同一森林里的各种植物种群,常具有极不相同的__外形__,有的长得高些,有的长得矮些;有的挺拔粗壮,有些则纤细矮小。这样就出现了植物群落的__层次性__或__垂直__结构。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__地形__的起伏、__光照__的明暗、__湿度__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__种群__,__种群密度__也有差别。
时间结构:群落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内其__组成__和__外貌__会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就是群落的时间结构。
同步题型分析
同步题型分析
【例1】(2019·山东初二期末)(一)如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古代长颈鹿祖先的后代中有的颈较长有的稍短,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___现象,这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其是___________(定向/不定向)的。而在生物进化过程中___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
(2)环境对长颈鹿起了___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环境与长颈鹿之间的___________实现的。具有短颈性状的个体不易存活,具有长颈性状的个体更容易存活并繁殖后代,这种现象就是生物进化中的___________现象。
(二)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蚂蚁种群在觅食中的通讯情况。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它的小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观察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3)根据以上实验方案,该组同学想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___________行为的动物,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__(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古代的长颈鹿的前肢和颈,有的长,有的短,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这些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颈长的长颈鹿存活下来并得以繁衍,环境对长颈鹿起了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环境与长颈鹿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就是自然选择。
(3)该实验是来探究蚂蚁种群在觅食中的通讯情况,据此可以提出问题:蚂蚁是靠什么进行通讯的(传递信息)?根据实验结果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得出结论:蚂蚁是靠气味进行通讯的(传递信息)。
(2)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这种行为是蚂蚁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课堂达标检测
课堂达标检测
1.(2019·全国初二课时练习)在一个气候多变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  )
A.个体最大的种群
B.个体最小的种群
C.个体差异最少的种群
D.个体差异最多的种群
2. 下图四个种群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 )
A B.B
C.C D.D
3.(2018·全国初一单元测试)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政策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种群特征上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  )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
C.出生率 D.年龄组成
4.(2020·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初三)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数百年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种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嘴型细长的鸟是为适应特定环境而定向变异产生的
B.昆虫栖息场所对鸟类的嘴型起到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
C.嘴型细长的鸟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虫栖息场所的影响
D.嘴型厚短的鸟为了要吃到树洞里的昆虫而努力使嘴型变得细长
5.(2018·山东期中)在植物界中种类最多、结构最完美最适于陆地生活的植物种群是( )
A.种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海拔3767米的太白山,从山脚到山顶的植物种群各不相同,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水 C.空气 D.温度
7.(2015·四川初一月考)某水库中属于同一种群的生物是( )
A.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
B.全部动物个体的总和
C.全部鱼类个体的总和
D.全部鲫鱼个体的总和
8.(2015·四川初一月考)某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 他的研究对象对应于哪一生命层次:( )
A.个体 B.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9.(2011·广东中考真题)以“荷迎大运”为主题的第22届荷花展于6月8日在深圳洪湖公园开展。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洪湖公园里所有荷花构成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植被
10. 下列动物活动中,能在动物个体之间起传递信息的作用,以利于种群生存的有 ( )
①担任警戒的狒狒发现敌害时向同伴发出信号?
②工蜂的舞蹈
③蜗牛爬行留下黏液??? ?
④狼的嚎叫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一个大肠杆菌对应于哪个层次
A.细胞和个体 B.个体 C.种群和群落
12.(2020·四川初二期末)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  )
A.细菌体 B.子实体
C.群落 D.菌落
13.(2018·全国初一课时练习)人工栽培的生物群落一般以何种形式分布
A.群聚分布 B.随机分布
C.均匀分布 D.定向分布
14. 在一颗倒伏的朽木上,生长着蕨类、苔藓、真菌、蚂蚁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了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个体
15.(2020·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初三)生活在一个自然湖泊中的所有鱼,组成的是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
16. 从生态学角度看,某患者胃部所有幽门螺旋杆菌可以作为一个( )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17. 下列各项中,属于群落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植物和动物
B.所有的工蜂
C.一片树林
D.俯山公园里所有的生物
18. 一个池塘里长期生活着藻类、水蚤、虾、鱼和许多微生物,这个池塘里所有的生物可以组成的群落的个数是( )
A.1个 B.3个 C.5个 D.无数个
19.(2020·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初三)我市某地在水面上铺设生态浮床(如图),浮床上种植水生美人蕉、钱币草、聚草等观赏性好、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用以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这些水生植物构成了一个(  )
A.种群 B.植物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0.(2019·天津初一期中)一片草原可以看作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152402514601-5 D C C C B
6-10 D D B A D
11-15 A D D B D
16-20 B D A B C
001-5 D C C C B
6-10 D D B A D
11-15 A D D B D
16-20 B D A B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