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 机械能守恒(提高)—浙教版科学九上讲义(含答案 机构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物理)2 机械能守恒(提高)—浙教版科学九上讲义(含答案 机构用)

资源简介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1
年 级:九年级
课 时 数: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科学
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T同步——机械能守恒
同步知识梳理
一.机械能守恒定律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
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势能
重力
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质量越大、举得越高(高度),重力势能就越大
弹性
势能
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动能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2.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1)理解
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2)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A.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B.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 方法:控制变量法
C.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快做功的多少;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
D.分析归纳:
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动能
转化
转化
势能
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3.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
①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质量,速度,高度,弹性形变
②机械能守恒: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③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近地点动能(速度)最大,势能最小;远地点势能最大,动能(速度)最小,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动能转化为势能,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势能转化为动能,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
④滚摆上升下落过程中,如果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上升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下降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最低点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下降过程反之。
考虑空气阻力,滚摆每次上升高度减小,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⑤题目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光滑”表示不计摩擦,没有能量损失,此时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的天然资源
风能
水能
拦河筑坝
海水潮汐
直接做功
发电
4.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5.水电站的工作原理:
利用高处的水落下时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水的一部分动能转移到水轮机,利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6.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的目的是什么?
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是为了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势能,水下落时能转化为更多的动能,通过发电机就能转化为更多的电能。
7.大坝为什么要设计成上窄下宽?
由水压p=ρgh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相比于大坝上部而言,下部就会受到更大的压力,因此下部比上部要宽。
同步题型分析
【例1】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B. 一个物体被站立的人举在手中,人不松手,物体不能做功,所以物体没有能。
C.一个物体做了功,说明这个物体具有能。
D.物体已做的功越多,说明物体具有的能越多。
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能和功的联系和区别。
能和功的联系:是物体做功的本领;而做功总是伴随着物体能量的变化。
能和功的区别:能是物体做功的本领。但是“具有能量”并不等于“做功”,这同“有钱”并不等于“花钱”是一个道理。
本题中,选项B属于因为条件所限不能做功(”尚未”花钱),并非没有能量(”没有钱”);选项C则是已经做过功(”花过钱”),而眼下还有没有能量(”钱”),则不得而知了.例如一块石头从高处下落,则重力对它做了功,至于现在它是否还有能量却难以确定----可能有(如果它还在下落过程中),也可能没有(也许早就”一块石头落了地”). 符合题意的答案为B.C.D.
小结: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自己的能量;而所谓”物体做功”,无非是能量在不同物体之间转移,或是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
【例2】关于动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
B. 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
C.速度大的物体甲具有的动能一定大于速度小的物体乙具有的动能.
D.运动物体质量越大,所具有的动能一定越多.
解析:本题考查动能的决定因素.
决定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有两条:一是物体的运动速度,二是运动物体的质量.选项C和D都犯了片面看问题(C未考虑两者质量的关系,D未考虑物体的运动速度)的错误,但错误较为明显,容易察觉.而选项A的错误则比较隐蔽.问题就出在”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多种能量”!例如运动物体,它除了具有动能外,还可以同时具有势能.内能...等等. 本题正确选项为B.
小结:解题时要全面考虑问题,警惕隐含条件.
课堂达标检测
1.(2019·江苏大丰·月考)质量为m的小环穿在固定的光滑曲杆上,从某点A静止释放后沿曲杆运动,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点到B点,动能一直增加,机械能变小
B.就算A点高于D点,小环也不一定能到达D点
C.若小环能到达D点,离开D点后将沿竖直向下运动
D.小环从A点到D点,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2.(2020·湖北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美联实验学校期中)如图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做好后使它从不太陡的斜面滚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罐子向下滚动的整个过程中,罐子和小铁块的动能一直增加
B.罐子向上滚动时,橡皮筋的弹性势会转化为罐子和小铁块的重力势能
C.罐子滚到斜面底端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最小
D.罐子滚下斜面后又自动滚上斜面,因此罐子能够在斜面上一直上下来回滚动
3.(2019·重庆八中初三开学考试)如图所示为:排球落地、弹跳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A、B是同一高度的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排球在A点时的重力势能大于在B点时重力势能
B.排球在A点时的机械能等于在B点时的机械能
C.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它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D.排球从开始下落到静止的过程中,机械能先变大后变小
4.(2020·江苏如皋·初三二模)将两个相同的带有电子显示的弹簧测力计如图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将铁球把左边的弹簧压缩一定长度后自由释放,(不计阻力)则分析正确的是(  )
A.铁球的速度一直增加 B.铁球在加速过程中没有受到一对平衡力
C.两边弹簧的电子屏最大读数相同 D.右边弹簧的电子屏读数一直增大
5.(2018·温州市第二中学初三)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重为G=50N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t1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
B.t2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
C.t2到t3时间内,小球的动能不断增加
D.t2到t3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小于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
6.(2020·江苏如皋·初二期末)如图,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拉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A、B是球摆动过程中的最高点,C是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
A.球在C点时受力平衡
B.球在A点时速度最大
C.球在A点时绳子突然断开,小球将静止不动
D.球在B点时所受外力同时消失,小球将静止不动
7.(2019·四川锦江·初二期末)如图所示,在伽利略理想实验中,小球每次均从斜面a点自由滚下,分别经过图中b,c,d各位置,关于小球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描述正确的是(  )
A.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
B.在d点的重力势能小于在c点的重力势能
C.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从a到b小球速度越来越大,机械能越来越大
8.(2019·乌兰浩特市第十三中学初二期末)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甲所示,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运动员所受弹力恰好等于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所受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蹦极过程视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弹性势能大于B点弹性势能
B.从B点到C点过程中运动员重力势能增大
C.t0时刻运动员动能最大
D.运动员重力小于F0
9.(2019·浙江温岭·初三期中)如图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若不计空气阻力,实心球自脱手至落地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其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大小分别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中,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如图所示,用弹簧K1和K2的一端拴住滑块M,另一端连在竖直墙壁上,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滑块静止在O点处.今将滑块M向右推一段后放手,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来回运动的过程中.由O点向右运动时( )
A.滑块的动能增加,K2的弹性势能增加
B.滑块的动能减小,K1的弹性势能减小
C.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滑块的动能
D.滑块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11.(2019·济宁市第十五中学中考模拟)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词歌赋,我们欣赏这些诗词歌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小明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的
②“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
③“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折射现象.
④“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⑤“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飞流直下,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草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12.(2019·天津红桥·初三学业考试)某块砖在一对平衡力作用下运动,则该砖( )
A.机械能一定不变,动能一定不变 B.机械能可能改变,动能一定不变
C.机械能可能改变,动能可能改变 D.机械能一定不变,动能可能改变
13.在盛沙的漏斗下边放一木板,让漏斗摆动起来,同时其中的细沙匀速流出,经历一段时间后,观察木板上沙子的堆积情况,则沙堆的剖面应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4.(2020·湖北襄阳·期末)如图所示,一小钢球从光滑固定斜面的A点静止释放,相继经过B、C两点,且AB=BC,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
A.小钢球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钢球在AB、BC两段内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C.就A、B、C三点而言,小钢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最大
D.小钢球所受重力在AB、BC两段内做功相等
15.(2019·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初三月考)游戏“愤怒的小鸟”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游戏其实就是像打弹弓一样。把“小鸟”对准怪物打过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弹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弹出“小鸟”时,弹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鸟”的动能
B.弹弓的橡皮筋伸长过程中,弹性势能减小
C.弹弓的橡皮筋受力伸长,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
D.被弹弓弹出后的“小鸟”,受到弹力和重力的作用
16.(2020·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初三开学考试)2020 年 5 月 5 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图是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B.火箭升空中机械能守恒
C.火箭升空过程中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火箭升空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17.(2020·富顺第三中学校初三三模)如图所示,足球以初速度v沿着凹凸不平的草地从a点运动到d点,足球(  )
A.在b、d两点动能相等 B.在a、b两点动能相等
C.在b点的动能大于在d点的动能 D.从c到d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
18.(2018·辽宁盘锦·中考真题)在平昌冬奥会自由式滑雪比赛中,选手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b,d在同一高度),如果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a点向b点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增加
B.从b点向c点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
C.b点的动能等于d点的动能
D.c点和d点的机械能相等
19.(2020·江苏江阴·初三零模)在中国科技馆的展厅里,摆着一个如图所示,叫做“最速降线”的展品:两个并排轨道的起点高度一样,终点高度也一样;一个是倾斜的直轨道,另一个是向下弯曲的弧形轨道。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同时分别从直轨道和弧形轨道的起点释放,弧形轨道上的乙球先到达终点。若不计一切摩擦阻力,则关于两小球从起点至终点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球的重力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B.甲球所受重力对甲球做的功比乙球所受重力对乙球做的功少
C.乙球所受重力对乙球做功比甲球所受重力对甲球做功快
D.乙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20.(2021·重庆巴蜀中学初二期中)有一种极限运动叫蹦极,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轻质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从O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则从A点到C点( )
A.运动员和弹性绳机械能总和先增大后减小
B.运动员的动能逐渐减小
C.人减少的机械能等于弹性绳增加的弹性势能
1-5 B B C C D
6-10 D C D D D
11-15 D B A D A
16-20 C C C C C
D.人受到的合力一直减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