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6 欧姆定律(提高)—浙教版科学九上讲义(含答案 机构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物理)6 欧姆定律(提高)—浙教版科学九上讲义(含答案 机构用)

资源简介

学员编号:1
年 级:九年级
课 时 数: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科学
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T同步——欧姆定律
R一定时,I与U成正比
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U一定时,I与U成反比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
公式: (变形式 ,) 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
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成立条件:I、U、R是对应同一个导体或同一部分电路上的物理量
原理:
伏安法测电阻 电路图:
应用 实验步骤:
串联电路:R=R1+R2+R3+……+Rn
串、并联电路的电阻
并联电路: = = …… =
欧姆定律的规律:
①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人体的安全电压≤36V
安全用电 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
注意防雷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目的
研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的关系
实验电路图
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
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②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倍数变化
③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读出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值与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分析论证
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有关,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成正比关系。

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目的
研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电路图
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n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
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②闭合开关后,换不同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整倍变化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定值电阻的两端电压不变
④把对应着不同阻值的电流值记录在表格中
分析论证
电流和电阻有关,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即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作用:
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改变R两端的电压大小;保护电路,使电路中的电流不至于过高。
注意事项: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应该选择合适的量程。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利用图像来表示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直观、形象地表示出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控制变量法
该实验中,第一步是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观察电流随电压的变化规律;第二步是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定值电阻的大小,观察阻值和电流之间的变化规律。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
4、注意该试验中,可能的电路故障的判断和分析,
常见的故障有:电表无示数、示数偏低、实验数据或结论错误等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内容
变形式: 或
描述: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注意:① 该定律中涉及到的电流、电压、电阻是针对同一段导体的或电路的;具有同时性。
② 使用该定律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电压、电阻、电流的单位分别是V、Ω、A。
③该定律只适用于金属导电和液体导电,对气体、半导体导电一般不适用。
④该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2、结论(注意前提条件)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电阻的串、并联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R=R1+R2+……+Rn 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其总电阻为R=nR0
把几个电阻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其总电阻一定比每个导体的电阻大。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其总电阻为
把n个电阻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其总电阻比每一个导体的都要小。
4、串、并联中电压电流的分配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图
电流
I总=I1=I2
I总=I1+I2
电压
U总=U1+U2
U总=U1=U2
电阻
R总=R1+R2
比例分配
“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的理解:
根据串联中,电流不变,利用欧姆定律,有,变形得
根据并联中,电压相等,利用欧姆定律,有,变形得
三.测量电灯泡的电阻
1、伏安法测导体电阻
试验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用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求得这段导体的电阻。此法叫“伏安法”
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电压表、
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待测电阻、导线若干
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①按实验原理图正确连接实验电路
②电路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U3,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每次对应的数值为I1、I2、I3,分别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③根据每次记录的电压值和电流值求出每次对应的电阻值R1、R2、R3,求出它们的平均值R=(R1+R2+R3)/3
滑动变阻器作用
①保护电路
②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使其成倍数地增加
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重要)
原理
,伏安法,同上
实验所需器材
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原理图
记录表格
实验序号
U/V
I/A
R/Ω
1
2
3
注意事项
①器材的选取:电流表所选用量程满偏值要大于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略大于或接近小灯泡的电阻(效果更明显)
②连接电路时:按照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规则,将它们正确地连入电路,在连接的过程中,开关要断开。
③进行实验时:闭合开关前,要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大阻值处,是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以保证电路中灯泡、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等仪器的安全。
④将每次测量的结果和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记录下来,以便最后分析和总结。
⑤分析处理数据,对于测得的各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相应的电阻,然后比较,找出规律。
3、“伏安法”测电阻试验中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故障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
闭合开关,灯泡不亮,?表示数是零,?示数很大
电压表直接接在了电源两极,小灯泡开路
检查小灯泡与底座是否接触良好,否则更换好的小灯泡
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都没有示数
电路中除小灯泡外的某处接触不良(或同时小灯泡的灯丝断了)
将连接各电路元件的接线处重新连接,若同时小灯泡的灯丝坏了,应更换
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不亮,同时??有示数,但非常小
??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灯泡不亮,说明加载灯泡两端的电压太小,使得通过灯泡的电流太小而不亮,这可能是电源电压太小,或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过大
可以适当提高电源电压,或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调小
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亮,发现??的指针左偏
指正向左偏转说明??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对调正负接线柱上面的线
连接好实验电路后,闭合开关并移动滑片,发现小灯泡变亮,?示数变大,?示数变小;小灯泡变暗,?示数变小,?示数变大
电路是通路,但是小灯泡变亮,?示数变大时,?示数反而变小,是由于?并联在了滑动变阻器两端
将电压表改装,并联在小灯泡两端
将实验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特别亮,无论滑片怎样移,灯泡亮读不变。
滑动变阻器连接有误
纠正接法(一上一下)
同步题型分析
【例1】如图两个电阻都为R0,再与变阻器R′,并联接到电路中,在R′,的滑片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路总电阻R的变化范围是 (  )
R变大,R0>R>0.5R0
R变小,2R0>R>R0
R变大,但R<0.5R0
R变小,R<0.5R0
  精析 可将3个电阻的并联,等效为两个电阻的并联,然后再分析总电阻的变化.
  R0与R0并联,电阻=0.5R0,再与R′并联,总电阻R一定小于0.5 R0,选项范围缩小到C或D.
  又因为0.5 R0不变,滑片向右移动,R′增大,总电阻也应该增大.
  答案 C
【例2】(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将 (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精析 识别电路,然后分析电路中电阻的变化,电流的变化及电压的变化.
  去掉电压表,很容易看出电路是一个串联电路.测的是R1两端的电压.
  当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路中总电阻变大,电流减小.
  R1两端电压U1=I R1,I减小,R1不变,U1减小.
  答案 D 
【例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不变.将开关S闭合,电流表A1的读数将________,电流表A2的读数将________,电压表V的读数将_________.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精析 如图是并联电路,应从并联电路的特点出发去分析问题,且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
  当S闭合后,所以U不变,则电压表V的读数不变.
  流过R2的电流I2=,U和R2不变,I2不变.
  测的是干路电流,S闭合前,示数为I,S闭合后,示数为I+I1,I不变,所以增加.
  答案 增大,不变,不变
课堂达标检测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变阻器最大阻值为,电流表量程为,电压表量程为。为保护电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

B.
C.
D.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5Ω,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电流表示数为0.2A;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流表示数为0.5A,此时R1、R2的电功率分别为P1、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1:P2=2:3 R1:R2=2:5
B.P1:P2=2:3 R1:R2=3:2
C.P1:P2=3:2 R1:R2=2:5
D.P1:P2=3:2 R1:R2=3:2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能正常发光,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2:3.此时灯L1、L2的电阻之比是(  )
A.2:1 B.3:2
C.2:3 D.1:2
4.把一根阻值是16Ω的电阻丝弯成一个圆环(电阻丝阻值与长度成正比),按如图所示方式连接在3.6V的电源上则电流表的读数为
A.1.2A B.0.9A
C.0.3A D.0.12A
5.如图所示,当断开与闭合时,电流表的两次示数之比是,由此可知是( )

B.
C.
D.
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由断开到闭合,电流表两次示数之比为,则电阻为( )
B.
C. D.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3=20欧,R2阻值变化范围为欧,当变阻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分别为
安 伏 B.安 伏
C.安 伏 D.安 伏
8.如图所示,A、B间为一串联电路的一部分,R2=R4,V1、 V2示数分别为90 V、50 V,则A、B间电压为
A.110 V B.140 V
C.130 V D.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O.8A.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A.1:3 B.3:1
C.2:3 D.3:2
10.如图所示,电阻R2=30 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 0.6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R1的阻值为60 Ω B.电源电压为18 V
C.电路中的总电阻为90 Ω D.电路的总电流为0.8 A
D 2.B 3.D 4.A 5.B
6.A 7.C 8.B 9.A 10.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