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1 年 级:九年级 课 时 数: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科学 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T同步——相关反应方程式回顾 同步知识梳理 一.两个置换反应规律 1.金属活动性顺序 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活动性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3.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①盐(反应物)必须溶于水 ②有铁参加的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铁元素显+2价) ③金属单质(反应物)比盐中金属活泼,不用钾、钙、钠 (9)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CuSO4==FeSO4+Cu (现象:铁表面有紫红色固体覆盖,溶液有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10)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Al+3CuSO4==Al2(SO4)3+3Cu (现象:铝表面有紫红色固体覆盖,溶液有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11)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u+2AgNO3==Cu(NO3)2+2Ag (现象: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覆盖,溶液有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4.酸+金属==盐+氢气 反应条件: ①酸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常用稀硫酸、盐酸) ②金属必须位于氢以前(常用Mg、Al、Zn、Fe) ③有铁参加的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铁元素显+2价) (1)镁与盐酸反应: Mg+ 2HCl==MgCl2+H2↑ (现象:金属表面均有气泡生成,金属逐渐溶解。) (2)铝与盐酸反应 2Al+6 HCl== 2AlCl3+3H2↑ (现象:金属表面均有气泡生成,金属逐渐溶解。) (3)锌与盐酸反应: Zn+ 2HCl==ZnCl2+ H2↑ (现象:金属表面均有气泡生成,金属逐渐溶解。) (4)铁与盐酸反应: Fe+ 2HCl==FeCl2+H2↑ (现象:金属表面均有气泡生成,金属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5)镁与稀硫酸反应: Mg+ H2SO4==MgSO4+H2↑ (现象:金属表面均有气泡生成,金属逐渐溶解。) (6)铝与稀硫酸反应: 2Al+3 H2SO4== 2Al2(SO4)3+3H2↑ (现象:金属表面均有气泡生成,金属逐渐溶解。) (7)锌与稀硫酸反应 Zn+ 2H2SO4==ZnSO4+ H2↑ (现象:金属表面均有气泡生成,金属逐渐溶解。) (8)铁与稀硫酸反应: Fe+H2SO4===FeSO4+H2↑ (现象:金属表面均有气泡生成,金属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二.五种复分解反应规律 1.酸+碱==盐+水 (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 (12)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O (13)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Mg(OH)2+2HCl ==MgCl2+2H2O (14)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NaOH +HCl== NaCl+ H2O 2.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条件: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酸和碳酸盐反应时,碳酸盐溶不溶均可) (15)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 (1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可用于检验氢氧化钠变质)Na2CO3+2HCl==2NaCl+H2O+CO2↑ (现象:溶液中有气泡生成,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7)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H2O+CO2↑ (现象:溶液中有气泡生成,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盐+碱==新盐+新碱 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 (18)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 Na2CO3+Ca(OH)2==CaCO3↓+2NaOH (工业制火碱;区别Ca(OH)2和NaOH;除杂NaOH溶液中Ca(OH)2或 Na2CO3杂质 ) [现象]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 (19)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uSO4+2NaOH==Cu(OH)2↓+Na2SO4 [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氢氧化铜)沉淀 4.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 (20)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Na2CO3 + CaCl2 = 2NaCl + CaCO3↓ [现象]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 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21)1、铁锈与盐酸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现象]铁锈脱落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22)铁锈与硫酸反应: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现象]铁锈脱落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23)氧化铜与盐酸反应: CuO+2HCl==CuCl2+H2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24)氧化铜与硫酸反应: CuO+ H2SO4==CuSO4+H2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三.其他反应 非金属氧化物+碱溶液==盐+水 (25)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 Ca(OH)2+ CO2== CaCO3↓+ H2O [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有白色沉淀(CaCO3)生成 (26)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钠变质、除去CO2) 2NaOH+ CO2== Na2CO3 + H2O (27)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用氢氧化钠除去SO2) 2NaOH+ SO2== Na2SO3 + H2O 四.酸碱盐溶解口诀 溶碱有五位,钾钠铵钡钙。 钾钠铵盐均可溶,硝酸盐类也都溶。 氯化物只有银不溶,硫酸盐只有钡不溶。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同步题型分析 【例1】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材料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B.人类最早大量使用的金属是铁 C.金属的性质是决定金属用途的唯一因素 D.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铁的合金 【例2】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金属。下列铜制品中利用其导热性的是 A.铜导线 B.铜火锅 C.黄铜饰品 D.青铜宝剑 【例3】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属于金属单质 B.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C.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例4】铝镁合金因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这些用途与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不易生锈 B.强度高 C.密度小 D.导电性好 课堂达标检测 1.(2020·全国初三专题练习)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物中有单质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2︰3 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 2.(2017·湖北枝江初三月考)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A、C为单质,B、D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C、D分别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若A、B为化合物,则该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D.无论A、B、C、D为哪类物质,该反应不可能是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3.(2020·山东东营初三月考)“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以曾青CuSO4涂铁,铁赤色如铜”均出自西晋葛洪编写的炼丹术抱朴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丹砂HgS烧之成水银”水银指的是单质汞,常温下为液态 B.“以曾青CuSO4涂铁,铁赤色如铜”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C.上述记载中涉及了四种单质;三个化学反应 D.上述记载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全部都是置换反应 4.(2020·江苏惠山初三二模)中考复习阶段,某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 ①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制二氧化碳;②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③煮沸可以降低井水的硬度; ④在置换反应时,一定有元素化合价改变;⑤称量NaOH固体时托盘天平两端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片; ⑥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A.2 B.3 C.4 D.5 5.(2017·河南初三其他)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CO气体 B.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但是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6.(2019·安徽芜湖初三二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A、B物质的质量比为1:2 D.该反应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7.(2020·全国初三专题练习)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Ⅰ中的反应物分子有三种 B.反应Ⅱ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此净化装置可以消除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空气的污染 8.(2019·河北桥西初三一模)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微粒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参与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D.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9.(2020·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初三期末)科学家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保持不变 B.反应生成的Z、W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参加反应的X、Y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Z、W的质量比 10.(2019·贵州遵义十一中中考模拟)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 ) A.NaOH(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 B.CO(CO2):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FeCl2溶液(CuCl2):加入足量的Zn,过滤 D.BaSO4(Na2SO4):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11.(2019·武穴市第三实验中学初三期末)碳及碳的化合物在生产及人类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各项连线都正确的是( ) A.反应与反应类型的连线 B.物质与性质的连线 C.物质与用途的连线 D.物质与分类的连线 12.(2017·河南初三月考)很多化学反应都可用甲+乙→丙+丁来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是单质,丁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丙和丁是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若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甲、乙分别是酸和碱,丙和丁是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3.(2017·山东任城中考模拟)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如下图所示各区所列错误的一项是( ) A.③:Ba(OH)2+H2SO4=BaSO4↓+2H2O B.②:2H2O2H2↑+O2↑ C.①:S+O2SO2 D.④:Fe+H2SO4=FeSO4+H2↑ 14.(2017·成都市盐道街中学中考模拟)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结合图示选择正确的选项 ( ) 产物D属于单质 B.每个A的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B与D的计量数之比是1:1 15.(2017·黑龙江松北中考模拟)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除铁锈 Fe2O3+6HCl2FeCl2+3H2O 复分解反应 B.石笋、石柱的形成 CaCO3+H2O+CO2Ca(HCO3) 2 化合反应 C.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Mg(OH)2+2HCl=MgCl2+2H2O 复分解反应 D.证明锌比银活泼Zn+2AgClZnCl2+2Ag 置换反应 B 2.B 3.D 4.A 5.B 6.D 7.D 8.C 9.D 10.D 11.C 12.D 13.A 14.C 15.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