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1 年 级:九年级 课 时 数: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科学 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T同步——物质的鉴别 同步知识梳理 一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定义:物质的鉴别通常是利用所鉴别的物质之间的性质差异来寻找合适的方法加以区分。 1.物质鉴别的原则 (1)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2)现象明显:使待鉴别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3)防止干扰:如鉴别Cl-和SO42-时,只能用含Ba2+的可溶性盐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2.物质鉴别的方法 (1)不用其他试剂 ①物理方法:从被鉴别物质的物理性质上找突破口——看色、闻味。 ②化学方法:通过每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作用产生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推断,确定物质种类。 (2)加入试剂 ①加入一种试剂:当鉴别的物质之间有明显的溶解性差异以及水溶液的颜色差异时,则可用水来鉴别;酸碱性差异,可选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等来鉴别。但加入试剂后,有多少种物质,就应产生多少种不同的现象。 ②加入多种试剂:每次选用的试剂只能与被鉴别的几种溶液中的一种产生特殊的现象。 二.常见物质和离子的检验 1.常见物质的颜色: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3)红色固体:Cu、Fe2O3、红磷;硫为淡黄色;KMnO4为紫黑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白色沉淀:Mg(OH)2、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②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 2.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物质 检验试剂或 方法或装置 反应现象 结论或化 学方程式 O2 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氧气能支持燃烧 CO2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H2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产生水珠 2H2+O22H2O CO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烧杯内壁变浑浊 2CO+O22CO2 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 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H4+2O2CO2+2H2O NH3 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蓝 H2O 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 白色粉末变蓝 HCl 通入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HNO3沉淀不溶解 AgNO3+HClAgCl↓+HNO3 3.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特定检验方法 (1)棉织品、毛织品、化纤的鉴别——采用灼烧法 棉织品 灼烧,产生像木材、植物燃烧的气味,没有熔珠 毛织品 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没有熔珠 化纤 灼烧,产生特殊气味,有熔珠(坚硬) (2)硬水和软水的鉴别 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鉴别。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 (3)化肥的鉴别 ①看外观:氮肥、钾肥都是白色晶体;磷肥是灰白色粉末。 ②加水:氮肥、钾肥都溶于水;磷肥大多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 ③加熟石灰研磨:铵态氮肥(铵盐)能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尿素不是氨态氮肥 (4)假黄金的鉴别 假黄金通常是用铜锌合金伪造的,可用盐酸加以鉴别,如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物质中含锌,是假黄金。 (5)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鉴别 取样,加热,能熔化的是热塑性塑料,不能熔化的是热固性塑料。 4.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物质 检验试剂或方法 反应现象 酸(H+) 1.加入锌粒 产生大量气泡 2.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3.加入碳酸氢钠 有气泡产生 4.加入不溶性碱如:Cu(OH)2 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 5.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试剂滴在pH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pH<7 碱(OH-) 1.取少量试剂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变蓝 2.取少量试剂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变红 3.取少量试剂加入可溶性铜盐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4.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试剂滴在pH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pH>7 Cl- 取少量试剂滴加少量AgNO3 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不溶解 HCO3-/CO32- 取少量试剂滴加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气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区分 HCO3-/CO32- 质量守恒定律--检验生成气体与原物质质量比值 滴加Ca(OH)2,CO32-生成沉淀 加热HCO3-会分解生成气体 S042- 1.取少量试剂滴加少量稀盐酸,再滴加Bacl2 第一步无沉淀,第二步生成沉淀 2.取少量试剂滴加少量Ba(NO3)2 溶液和稀HNO3(顺序不能反) 有白色沉淀生成 NH4+ 取少量试剂滴加可溶性碱,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容器口(检验氨态氮肥)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课堂达标检测 1.(2018·辽宁初三)下列物质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硫酸铜检验葡萄糖 B.通过灼烧检验蛋白质 C.用碘酒检验二氧化硫 D.用钡离子检验硫酸根 2.(2019·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初三月考)下面能够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有( ) ①只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②只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③只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 ④只用氯化钠溶液检验 ⑤只用氢氧化钡溶液检验 ⑥只用稀盐酸检验 A.①②③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3. 下列检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检验溶液中的Cl﹣,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硝酸 B.检验溶液中的Cl﹣,先加稀硝酸,再加AgNO3溶液 C.检验溶液中的SO42﹣,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 D.检验溶液中的SO42﹣,先加BaCl2溶液,再加稀盐酸 4.(2019·全国初三专题练习)下列离子检验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 取样,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沉淀,再滴加溶液 B 检验 取样,先滴加稀盐酸,再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 检验 取样,加溶液,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 D 检验烧碱中混有 取样,溶解,先加入足量稀硝酸使溶液酸化,再滴加溶液 A.A B.B C.C D.D 5.(2019·全国初三单元测试)检验某可燃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首先将化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然后进行的实验项目有: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物;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产物;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产物;④测定原化合物及产物的质量( )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出氧气在竹子中气体含量约为10%。以下检验竹子中氧气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C.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D.闻气味的方法检验 7.(2020·吉林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实验 目的 方案 A 检验某化肥是否为氮肥 取样,加入熟石灰研磨 B 检验铝粉中是否含有铁粉 取样,用磁铁接近样品 C 检验BaCO3中是否含有BaSO4 取样,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D 检验CH4中是否含有H2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A.A B.B C.C D.D 8.化学“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下列实验中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能够进行的是 ①检验纯碱中含有CO32- ②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③检验鸡蛋壳能溶于醋酸 ④检验自来水中含有Cl-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2019·全国初三单元测试)下列物质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 A.证明稀硫酸中是否混有盐酸:加入足量的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B.鉴别烧碱溶液和石灰水:通入或加入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C.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盐: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检验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碘酸钾:加入淀粉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 10.下列是四位同学设计的物质检验实验方案,其中错误的是 A.检验羊毛和化纤用点燃并闻气味的方法 B.用AgNO3溶液验证H2中混有的少量HCl C.通过观察颜色鉴别氧化铜和二氧化锰 D.用水检验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 11.下列关于物质成分、检验、鉴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铅 B.可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CO2和O2 C.检验CO2可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 D.鉴别CO2和CO可将气体分别通入灼热的CuO 12.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法和所加试剂 方法一 方法二 A 区分CO和甲烷 用干冷烧杯检验燃烧产物 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烧杯检验燃烧产物 B 检验氯化钠中含有氢氧化钠 滴加酚酞溶液 加入盐酸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盐酸 加入澄清石灰水 D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碳酸钙 蒸发 下列不能将本组待鉴别物质检验出来的方法或试剂是 待鉴别物质 鉴别方法 A CO2、空气 带火星的术条检验 B 羊毛纤维、棉纤维 点燃并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C Na2CO3溶液与NaOH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D CaCO3与Na2SO4 水 14.(2020·天津初三)为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部分变质,分别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一定能 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滴加少量稀盐酸 B.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C.滴加 1~2 滴酚酞溶液 D.滴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静置、再滴加酚酞溶液 15.(2020·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初三开学考试)某钠盐溶液中含有Cl﹣、OH﹣、CO32﹣三种阴离子,仅用一份样品溶液,利用下面的试剂与操作就可将溶液中的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 C.③②①②④ D.④②③②① 16.(2017·吉林初三)下列物质鉴别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区别活性炭和氧化铜——分别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B.区别过氧化氢和蒸馏水——加入MnO2,看是否有气泡 C.区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D.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检验,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 17.(2015·贵州中考真题)下列各项实验(括号内为相应的操作或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 B.验证硫酸铵溶液(取样,加氢氧化钠溶液) C.检验CaO中混有的CaCO3(滴加稀盐酸) D.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取样,溶解,滴加酚酞) 18.(2015·全国初三专题练习)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 B 稀释浓硫酸 将水缓慢加入浓硫酸中,并搅拌 C 区分氧化钙与碳酸钙 取样品,加入适量水 D 除去K2SO4溶液中的KOH 加入适量稀盐酸 19.(2018·泰州市海陵学校中考模拟)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O2、CO2、N2 鉴别 燃着的木条 B H2(HCl气体) 除杂 依次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收集 C MnO2、KCl固体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D Na2CO3(NaOH)溶液 检验 取样,滴加酚酞 20.(2015·吉林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B.用Fe2O3和稀硫酸制备FeSO4溶液 C.用水区别固体硝酸铵和固体氢氧化钠 D.用氯化钡溶液检验硫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 1-5 B C D B C 6-10 C B C B C 11-15 D D C D B 16-20 C C C C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