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物体的质量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3.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4.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单位,用天平测量质量。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比较抽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学准备托盘天平、砝码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投影自行车图片,学生观察明确两个概念:物体和物质。物体:我们常见的一个个具体的实物都是物体;物质:则是指组成这些物体的材料。例如:铁钉和铁锤。1.铁钉是一个物体,铁锤也是一个物体,它们都是由铁组成的。2.铁钉和铁锤都叫做物体,铁就是组成它们的物质。那么下面我们再来观察几组物体,请同学们注意比较(课本插图)。二、新课教学(一)物体的质量 1.质量的概念通过图片展示至少3组物体,每组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每组的两个物体含有的物质多少明显不同。比较:(1)两个物体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有什么不同?(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2)再将3组物体综合起来,能得到什么结论?(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通过教材三个物理事实并结合投影的思考题,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抽象概念的方法)(二)质量的单位:要衡量质量的大小,首先要规定一个标准——单位。阅读有关千克的规定和单位换算关系。1.质量的主单位:千克(kg)2.介绍它的由来:最初的规定3.千克原器4.质量单位的感性化:通过学生较熟悉的一些实物的质量与一些质量单位近似比较,来助学生形成较为具体的认识。(三)学习使用托盘天平1.认识托盘天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认真观察天平结构,弄清楚各主要部件的作用。[来源:学_科活动:每桌一套托盘天平和砝码,对照课本图示,让学生观察托盘天平,认识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利用投影,让学生指认各部件,并试着说出其作用。2.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对照托盘天平实物,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摘要)》。(2)尝试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3)练习: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错误操作,让学生判断错误所在,并提出正确操作方法。如:①天平没有放在水平台上;②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未归零;③加减砝码用手拿取;④超过量程;⑤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4)学生思考、讨论;如果物体和砝码放反,该怎么读数?3、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活动1:测固体的质量活动2:测液体的质量4、交流,了解学生对托盘天平的掌握程度。①使用托盘天平时,关键的步骤有哪些?如果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如何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指针偏右呢?②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是否一定要等指针静止下来?怎样快速判断横梁是否平衡呢?③你是怎样安排测量一杯水的质量的操作程序的?④你是怎样读取待测物体质量的?小结:1.质量的概念。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3.质量单位。4.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质量。课堂练习:1.填上合适的单位:(1)你同学的质量大约为60。(2)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3)体育课上,我们投掷的铅球的质量约为4000。[](4)一桶标有“5L”字样的花生油的质量约为4.2。2.如图所示,甲为商店里使用的台秤,其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现用该台秤称某物体的质量,通过在砝码盘中添加槽码,移动游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若把该物体带到太空,它的质量将(选择“变大”、“变小”或“不变”)。3.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