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3.、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4、杆称、钳子、剪刀、开瓶器等是省力的杠杆,镊子、筷子等是费力杠杆。订书机、天平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5、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6、在轮轴的轮上用力省力,轮越大,越省力。扳手、起子、钥匙、方向盘、门把手都利用了轮轴在轮上用力省力的原理。7、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能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8、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定滑轮能省力,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9、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越平缓越省力。螺丝钉、盘山公路、电锤的钻花都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10、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快,但用力最多;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慢,但用力最小。11、自行车应用了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12、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和滑轮的使用原理和浮力定律。他曾经夸口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二、按要求完成1、把工具与使用的简单机械相连剪刀滑轮方向盘轮轴盘山公路斜面吊车杆杠升旗的旗杆定滑轮2、把下列物品和它们所应用的机械原理连线剪刀的刀口斜面镊子省力杠杆旗杆顶部的轮子费力杠杆钥匙轮轴杆秤滑轮3、把自行车部件与所应用的机械原理连线。车龙头斜面脚蹬子轮轴刹车杠杆螺丝4、看图填写名称定滑轮名称动滑轮作用不能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作用能省力、不能改变用力方向4、填写杠杆、杆称各部分名称1、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2、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3、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3.自行车上组合应用了许多简单机械,是一种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4.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小越省力。(×)5.机械有省力、加快运动速度、改变运动方式等作用。(√)6..盘山公路、楼梯、剪刀、斧头,都应用了斜面的原理。(×)7.剪子、起钉锤等工具,外形与撬棍不同,因此不属于杠杆。(×)8..使用杠杆时,不一定省力。(√)9.从斜面上拉物体比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省力。(√)10.斜面都能省力。(√)11.定滑轮和动滑轮都有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12.锥子、擀面杖没有支点,所以不是杠杆类工具。(√)13.两组滑轮组的组装方法不同,省力的情况也不同。(√)14.齿数不相同的大小两个齿轮啮合后的转速和转向各不相同。(√)15.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是說秤砣离提绳越远,称的重量越大。(√)16.剪刀既运用了杠杆原理又运用了斜面原理,所以使用剪刀都非常省力。(×)17.滑轮和轮轴都是变形的杠杆,可它们的支点并不是都在中心。(√)18.当自行车上的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越小,自行车速度越快,骑起来也越费力。(√)19.电风扇运用了轮轴省力的原理。(×)20.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只使用省力杠杆。(×)21.轮轴是一种变形的杠杆。(√)22.小杆枰也是一个杠杆类工具,制作小杆枰时,要固定好提绳的位置,不然,做出来的小杆枰就不能准确称出东西,提绳的位置实质就是杠杆支点的位置。(√)23.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我们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24.动滑轮、滑轮组都能省力。(×)25.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26.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27.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相同的科学道理。(×)28.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不是杠杆。(×)29.我国人民很早就开始使用杆秤了。(√)30.杆秤不是杠杆类工具。(×)31.摩托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很多人都喜欢使用它。(×)32.自行车的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四、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阻力点在中间的杠杆(C)A、一定费力B、一定省力C、可能费力,可能省力,也可能不省力不费力2.下列物体没有运用轮轴原理的是(C)A、辘轳B、扳手C、钥匙D、动滑轮3.在平衡尺左边第二格上挂一条100克的鱼,在右边第四格上挂25克的钩码,挂(A)个两端能够平衡。A、1个B、2个C、4个4.表面光滑程度相同的3块木板,长度分别是30、60、90厘米,搭在高都是15厘米的木块上,哪个用起来最省力。(C)A、长30厘米斜面B、长60厘米斜面C、长90厘米斜5.旗杆顶部、窗帘顶部安装的滑轮属于(A)。6.用螺丝刀来撬开油漆桶,这是利用了它的(C、)原理。A、轮轴B、斜面C、杠杆7.用一杆秤称物体,如果误用了一个较小的秤砣,所称出的质量与实际质量比较,则(B)A、偏大B、偏小C、相等8.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B)A、费力B、省力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9.杠杆工作时,是围绕(C)转动的。A重点B力点C支点10.升国旗时,用到了(A)。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11.“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利用了(C、)原理的结果。A、轮轴B、斜面C、杠杆12.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是下面中的哪一类滑轮工具。(C)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13.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A)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A大于B小于C等于14.下列工具中不省力的工具是(C)。A剪刀B钉锤C镊子15.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机械是(B)A动滑轮B定滑轮C滑轮组16.螺丝钉的是属于(B)的运用。A杠杆B轮轴C斜面17.既利用了斜面省力原理又利用了杠杆省力原理的一组工具是(B)。A.斧头和手摇削笔刀B.钳子和剪刀C.锥子和切菜刀18.使用2组滑轮组装置提升4牛的重物,可以节省(C)的拉力。A.1牛B.2牛C.3牛19.杠杆尺左边第1格挂4个勾码,杠杆尺在(C)情况下不会平衡。A.第2格挂2个勾码B.第4格挂1个勾码C.第3格挂2个勾码20.骑变速自行车上坡,为了省力,应该采取的方法是(B)。A.用大齿轮带动后轮的小齿轮B.用小齿轮带动后轮的大齿轮21.下列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A、筷子B、裁纸刀C、订书机22.如图,用测力计分别沿A、B个面拉动同一物体至相同高度(A、B两个面的光滑程度等情况一样),测力计的读数将(C)。A、一样大B、在A面拉动时读数大C、在B面拉动时读数要大23.两颗长短、粗细一样的螺丝钉,一颗螺纹密些,一颗螺纹疏些,用同样的螺丝刀旋动它们的时候(A)。A、螺纹密的要省力些B、螺纹疏的要省力些C、两者的省力情况一样24.如图,用同样的剪刀剪纸,用(A)种剪法更省力?A、A方法B、B方法C、A和B方法一样26.自行车上,如果大齿轮有40个,小齿轮有20个,那么小齿轮转动一圈,大齿轮将转动(C)圈。A、一圈B、两圈C、半圈25.旗杆顶部的简单机械是(C)。A、轮轴B、动滑轮C、定滑轮四、简答题1、解释秤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答:杆秤是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当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时省力,由于提绳到秤盘的距离远远小于提绳到秤砣的距离,所以,秤砣虽小,能压千斤。2、山区的公路为什么要修成盘山公路?山区上高坡度,车辆无法直接爬上去,修成盘山公路,使陡坡变成一个个斜面,车辆就容易爬上去了,这是利用了斜面越平缓越省力的原理。3、修高架桥为什么要把引桥修得很长?答:因为在高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越长越省力,修长引桥增加了斜面的长度,减小了坡度,上桥更方便。五、实验实验名称:恰当的使用工具和机械实验材料: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钳工锤、图钉、铁钉、螺丝钉。实验经过:选择工具把铁钉、螺丝钉、图钉从木板中取出来。实验现象:看到使用不同的工具可以分别取出铁钉、螺丝钉、图钉。实验结论:恰当的使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实验名称:杠杆的作用实验材料:杠杆尺、支架、钩码实验经过:分别在杠杆尺的左边挂上钩码,在杠杆尺的右边也挂上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记录并分析数据。实验现象:在杠杆尺的左边挂上钩码,在杠杆尺的右边也挂上钩码,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实验结论: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费力。实验名称:制作杆秤实验材料:竹筷、螺丝帽、棉线、塑料圆盘、钩码、砝码、锥子、剪刀、美工刀、砂纸。实验经过:把竹筷打磨光滑当做称杆,用线拴一个钩码做秤砣,用锥子在塑料圆盘上打三个孔,拴上线做称盘,在称盘线与秤砣线之间选一个点拴上线当做提绳。提起提绳,滑动秤砣,在平衡处打点,在称盘上分别放50克、100克的砝码分别找到平衡点作记号,量出50克、100克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等分称杆,再把每一份等分成5份,用锥子在大份处打三个孔,每一小份处打一个孔。称不同物体的重量。实验现象:看到自己制作的杆称能称出不同重量的物体。实验结论:杆称是一个省力的杠杆。由于提绳到秤盘的距离远远小于提绳到秤砣的距离,所以,秤砣虽小,能压千斤。实验名称:轮轴的作用实验材料: 钩码、线、铁架台、轮轴、十字螺丝刀。实验经过:1、把轮轴固定在支架上,分别在轴上挂2个、4个、6个、8个钩码,在轮上挂钩码,使轮轴平衡。记录并分析数据。2、换用不同的轮轴半径比的轮轴实验,每次轴上的钩码一样,轮上挂钩码,使轮轴平衡,比较省力的情况,实验现象:看到在轮上挂钩码能使轮轴平衡。实验结论:在轮轴的轮上用力有省力的作用。轮轴轮越大越省力。实验名称:定滑轮的作用实验材料:铁架台、线、滑轮、钩码实验经过:把滑轮固定在支架上,把线套在槽内,在左右两边挂钩码,使滑轮平衡。记录并分析数据。实验现象:看到左右两边的钩码一样多时平衡。实验结论: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实验名称:动滑轮的作用实验材料:铁架台、线、滑轮、钩码、测力计实验经过:组装一个动滑轮实验装置,用它提起重物,用测力计测出提绳上的力。记录并分析数据。实验现象:发现测力计上的数据小于钩码的力。实验结论:定滑轮能省力,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实验名称:滑轮组的作用实验材料:铁架台、线、滑轮、钩码、测力计实验经过: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装一个滑轮组,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比较用力方向,记录并分析数据。实验现象:发现测力计上的数据小于直接提起钩码的力。实验结论: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实验名称:斜面的作用实验材料:木板、木块、测力计实验经过:把木板达成不同的坡,先测出直接提起物体的力,再测出在不同的坡上这个物体的拉力。记录并分析数据。实验现象:看到在坡上测出的力比直接提起重物的力小。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