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寒假作业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寒假作业答案

资源简介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寒假作业(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物呼吸 B.酿造米酒 C.食物腐败 D.红磷燃烧
2.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
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4.兰州市积极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推动了兰州市环境的持续改善。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环境保护的是(?? )
A.道路洒水,空中喷雾 B.将废纸和汽水瓶等回收利用
C.焚烧垃圾,扬尘作业 D.加快地铁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5.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
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的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7.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变为液体或固体
C.氧气极易溶于水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氧气里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D.磷在空气里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⑦③②⑤④⑥ B.⑦②③①④⑤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10.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图中各点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

A.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
B.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
C.c点表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D.d点表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
二、实验题
11.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某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除氧剂和氧气反应的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前注意的事项是:装置的_________要良好和药品的量要 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________(填“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4)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该除氧剂在反应物和反应后的生成物两方面应满足的条件是:反应物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方面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2.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分别是:①_____、②_____。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试管口要放一团______。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
(5)如果用装置F收集,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
(6)如果用装置A与E连接制取和收集气体,当气体收集完成后,下列操作中,能防止水从水槽倒流入试管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先从水槽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②松开橡皮塞后,再熄灭酒精灯
③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槽取出导气管
④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再熄灭酒精灯
(7)检验集气瓶中的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动物呼吸属于缓慢氧化,选项错误;B、酿造米酒属于缓慢氧化,选项错误;C、食物腐败属于缓慢氧化,选项错误;D、红磷燃烧不属于缓慢氧化,是剧烈的氧化反应,选项正确,故选D。
2.答案:C
解析: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可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充入灯泡中可制成五彩的霓虹灯,正确;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时充入防腐,正确;C、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错误;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正确。故选C。
3.答案:C
解析:A、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达到目的,故分离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用途比较广,所以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故B正确;C、空气若受到污染,超过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则不能保持洁净,故C错误;D、空气中的氧气按体积分数计占21%、氮气占78%,故D正确.故选C.
4.答案:C
解析:A、道路洒水,空中喷雾能减少地面上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利于环境保护,故A不符合题意;B、将废纸和汽水瓶等回收利用,可减少环境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C、焚烧垃圾,扬尘作业,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利于环境保护,故C符合题意;D、加快地铁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就减少了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利于环境保护,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答案:C
解析:A. 通过此实验可知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分数的1/5,故正确;
B. 由红磷的熄灭,说明了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由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上升。说明了氮气的溶解性是难溶于水,故正确;
C. 因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为气体,不能用于该实验,故错误;
D. 如果装置漏气时,测定的结果偏小,达不到实验的目的,所以该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是装置气密性好,故正确。
故选C.
6.答案:C
解析:催化剂只是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其本身的质量及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故选C。
7.答案:C
解析:A项,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正确;B项,氧气在低温高压时变为液体或固体,正确;C项,氧气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错误; D项,氧气可以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正确。
8.答案:C
解析:A、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能说生成四氧化三铁,不符合题意;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C、木炭在氧气里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符合题意;D、磷在空气里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看到白色烟雾,不符合题意。故选C。
9.答案:B
解析: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移→熄,可知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⑦②③①④⑤⑥。故选B。
10.答案:C
解析: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是气体,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固体,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会逐渐的减少,反应完全后,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a点还没有开始反应,表示的是高锰酸钾的质量,正确;b点时高锰酸钾已分解了一段时间,b点时试管内物质为剩余的高锰酸钾、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则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正确;c点时高锰酸钾相对于b点,又分解了一段时间,但还没有完全分解,c点时试管内物质仍为剩余的高锰酸钾、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c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错误;d点之后,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发生改变,说明高锰酸钾此时完全分解,则d点表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正确。故选C。
11.答案:(1)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 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 ;
(2)气密性 ; 足量 ;
(3)实验2 ; 消耗氧气更彻底 ;
(4)只能和瓶内氧气反应 ; 生成物是固体
解析:(1)实验1中,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主要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故填: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避免红磷燃烧过程中装置内气体逸出;此外,药品的量要足量,保证将装置内的氧气消耗完。故填:气密性;足量。
(3)依据图3,图4信息,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反应后,实验1集气瓶内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是8.6%,实验2集气瓶内氧气几乎耗尽。故填:实验2;消耗氧气更彻底。
(4)除氧剂在反应物和反应后的生成物两方面应满足的条件是:反应物方面:只能和瓶内氧气反应,生成物方面:生成物是固体。故填:只能和瓶内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
12.答案:(1)长颈漏斗 ; 锥形瓶
(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 A ; ; 棉花
(4)B ; ; 催化作用
(5)b
(6)①②④
(7)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解析:(1)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分别是长颈漏斗、锥形瓶。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造成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3)加热固体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A,故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以防高锰酸钾颗粒堵塞导气管。
(4)固液常温反应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B,故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加快了反应速率,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5)如果用装置F收集氧气,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进入以后占据下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上方空间而易从a端排出,则气体应从b端进入。
(6)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气体收集完成后,为防止水从水槽倒流入试管,应该先先从水槽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松开橡皮塞后,再熄灭酒精灯;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再熄灭酒精灯,故选①②④。
(7)检验集气瓶中的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收集满了氧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