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寒假作业(3)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2.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B.原子是一切变化中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C.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相同 3.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 A.O B.Cu C.Cl D. 4.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干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A.过氧化氢() B.二氧化锰() C.空气 D.二氧化碳() 6.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水分子 B.氢原子 C.氧原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7.对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B C D 实验现象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分子图像 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红色 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解释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不断的运动着的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分子有空隙 A.A B.B C.C D.D 8.氢气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音:lán)和镍(音:niè)的一种合金可用作储氢材料。下列有关镧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La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内一定有57个中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8.9g 9.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主要任务之一是探明月球上氦-3的储量,如图是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氦-3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 C.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 D.原子核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10.加热氧化汞粉末得到了汞和氧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 ) A.该实验可说明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该实验所得氧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C.该实验可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该实验可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二、问答题 11.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化学上描述原子结构的一种重要模型。如图是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元素周期表的形式排列,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锂元素和磷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两种元素原子______不同;原子序数为11与17的形成的化合物由_________构成(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2)第三周期元素中,核外电子排布与Ar相同的离子符号________.(写一个) (3)同一周期,各原子结构的相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请根据图中规律,画出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构决定性质,氟元素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主要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 (5)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根据学过的知识,试写出氟化镁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2.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 资料: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到碱性物质变红,氨水呈碱性。 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1:小明同学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2到3滴酚酞溶液。看到的现象是: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该兴趣小组的小华同学还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作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你的理由是: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中的“氟、钙、碘、硒、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氟、钙、碘、硒、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 2.答案:C 解析:A、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A不正确;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故B不正确; C、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C正确; D、钠原子和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D不正确。故选C。 3.答案:B 解析:A、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A错误; B、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故B正确; C、Cl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氯元素,表示一个氯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C错误; D、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D错误。故选B。 4.答案:C 解析:A、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故A错误;B、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团簇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故B错误;C、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故C正确;D、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C错误。故选C。 5.答案:C 解析:A.过氧化氢中只含有过氧化氢分子,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错误; B.二氧化锰是一种纯净物,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错误; C.液态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中含有大量的氧分子,故正确; D.二氧化碳只含有二氧化碳分子,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错误; 故选:C。 6.答案:A 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故选:A。 7.答案:C 解析:A、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A正确;B、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红色,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故B正确;C、图示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故C错误;D、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D正确。故选C。 8.答案:A 解析:A、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La,说法正确,故A正确;B、由汉语名称:“镧”,可知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内一定有57个质子,而中子多少则不一定,故C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省略,所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8.9g,说法错误,故D错误。故选A。 9.答案:D 解析:由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氦-3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A说法正确;由图示可知,氦-3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B说法正确;由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C说法正确;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可以再分,D说法错误。 10.答案:A 解析:A、由图示可知,氧化汞分解过程是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氧原子和汞原子,然后氧原子和汞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与分子、原子质量无关,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同种分子性质相同,该实验所得氧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图示可知,氧化汞分解过程是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氧原子和汞原子,然后氧原子和汞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可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图示可知,氧化汞分解过程是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氧原子和汞原子,然后氧原子和汞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该实验可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1.答案:(1)质子数;离子(2)(3)电子层数相同;(4)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5)失去; 解析: (1)锂元素和磷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两种元素原子质子数不同;原子序数为11与17的元素分别是钠元素和氯元素,钠元素和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2)第三周期元素中,核外电子排布与Ar相同的离子有氯离子等,氯离子可以表示为;(3)同一周期,各原子结构的相同之处是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4)结构决定性质,氟元素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5)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氟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是+2,氟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氟化镁的化学式是。 12.答案:(1)蒸馏水无变化 ; 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2)液体由无色变红色 ; 氨分子因不断运动而扩散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变红 (3)无必要 ; 实验1已做对比 解析:(1)实验1:酚酞遇中性液体不变色,水显中性,故小明同学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2到3滴酚酞溶液。看到的现象是:蒸馏水无变化,得出的结论是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2)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氨水显碱性。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液体由无色变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其中的氨分子因不断运动而扩散到酚酞溶液中形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 (3)该兴趣小组的小华同学还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作对比实验。无必要进行该实验,原因是实验1已做对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