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参与民主生活 课件(共22张PPT+1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参与民主生活 课件(共22张PPT+1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导入新课
3.2参与民主生活
1
2
3
4
什么是公民参与?
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公民应如何培养民主意识?
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阅读教材P37-42
环节一:自主学习
要点归纳
1、公民参与的含义及要求(内涵):
4
含义:
要求: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P38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随着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会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也将不断增强。
P38
环节二:探究合作
教学目标
相关链接P38
思考:上述图片描绘出了哪些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代表
选民
选民
选民代表
代表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选民角度)
民主选举的形式
差额选举
等额选举
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从候选人角度)
民主选举的形式
活动一:生活在线
社会生活中需要参加投票选举,在“投谁一票”的问题上你是怎么想的?
谁当选都和我没关系,不去投票。
谁能给我带来好处,票就投给谁。
谁跟我关系好,票就投给谁。
谁弱势,票就投给谁。
谁有能力,票就投给谁
1.你同意上述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与同学交流。
2.参与选举,应遵循什么原则?
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同时,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1)听证会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哪项民主权利?
(2)你是如何看待这样的“定价听证会”的?你认为有必要吗?请说明理由。
(3)除听证会以外,行使该项民主权利还有哪些方式?
听证会是为了保障公民有效行使民主决策的权利。
公民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10月18日下午,南京地铁票价听证会举行,21名各界代表发言。听证人(3
名)、消费者(11名)、消费者参加人替补人员(2名)、经营者参加人(1
名)、其他利益相关方参加人(1
名)、专家学者参加人(2
名)、市政协委员参加人(1
名)、政府部门参加人(4
名)和旁听人员(5
名)。
活动二:智慧在线
民主决策
---保障人民利益有效方式
制度
保障
要求
决策科学化
公民参与,
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等
有力保证
小拓展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方式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专家咨询制度:某些具有专业性的重大决策,需要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只会,提高决策科学性。如高考改革等,需要听取教育专家的意见,一般有论证会、座谈会等形式。
重大事项公示制度:一般采用事先公示、事中公示、事后公示等方式在新闻媒体、相关会议、文件通报、单位政务公开栏和有关行政村、基层站所公告栏上进行。对公示后的群众反映、建议和举报,由有关职能部门、乡镇受理并予以答复。
社会听证制度:听证会举办方会分别邀请各界代表,在听证会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探究
与分享
加强监督
思考交流:
听证会后,地铁价格仍旧没能按要求落实民意,应该怎么办?
民主监督
意义
是保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a.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b.有助于提高公民的
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人民批评政府,政府不敢懈怠;只有民主监督,才不会政息人亡。”
李克强总理曾多次提到监督的重要性,要充分发挥公众和媒体的监督。
思考:李克强总理为什么高度重视实行民主监督?(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保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保障人民利益有效方式
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要点归纳
新知讲解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活动三:自由辩论
肉松饼是棉花做的吗???
问:这样的新闻你相信吗?
你会转发这样的新闻吗?
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谣言,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说话权利包括说错话的权利,对谣言的宽容本质上是对说话权利的保护。
有些谣言没什么大的危害,可以宽容。
谣言终究会不攻自破,清者自清,最后不干涉,让谣言自生自灭。
谣言是没有事实依据捏造的话,不能传播。
问:1.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为什么?
2.为什么要增强公民民主意识呢?
要点归纳
3、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1)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公民的民主意识关系着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P41
(2)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P41
(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P42
要点归纳
4、公民应如何培养民主意识?P42
(1)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参与民主生活
行使民主权利
公民参与的含义及要求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求
增强民主意识
公民增强民主意识的原因
民主选举
公民增强民主意识方式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重要形式
有效方式
具体体现
提升国家民主生活质量
公民自觉信仰需要
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保证
环节三:课堂小结
1.两会前夕,一些网站推出“我向总理说句话”、我给“两会”捎句话等活动。很多网友由“围观”到“参与”。这(

①说明我国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增强
②实现了人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意愿
③说明了公民行使监督权,可以随心所欲行使权利
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D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2.某市政府在网上开通百姓论坛,规定各职能部门安排专人每天浏览网页,对涉及自己部门的帖子必须3天内给予回复,对“投诉帖”则要尽快纳入调查处理程序。最近,有14个单位因没有及时回帖而被通报批评。“百姓论坛”的开通(

①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②改变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③提供了公民利益诉求的新渠道
④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