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学期初三社会法治学科独立作业(2020.12.15 含九下社会内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年第一学期初三社会法治学科独立作业(2020.12.15 含九下社会内容)

资源简介

2020年下初三社会学科独立作业(2020.12.15)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912年美国学者百森评论中国某一事件时说:“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他评论的这一事件(

A.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是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践
C.实现了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D.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2.下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年代标尺”,方框内所填信息由左向右依次是(

①灯塔指引
②生死攸关
③当家作主
④星星之火
⑤开天辟地
A.⑤④①②③
B.⑤④②①③
C.⑤④①③②
D.⑤②④①③
3.2020年以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动作频频,今年首次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同步调整基本养老金,总体上涨6.5%左右。人社部在10月25日透露,养老金并轨工作目前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启动了参保缴费和待遇支付工作。这体现出我国坚持的发展理念是(??

A.?开放???B.?为民???
C.?协调????????D.?共享
4.下列成就,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科学工作者排除“左”倾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要求(
)
①国家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企业积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③学校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青少年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以消失3亿亩耕地为代价,我国占世界耕地面积的不足十分之一,但要养活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在仅有的耕地里大部分地区土壤已经被汞、铅、砷等重金属所污染。从材料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有(

①我国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繁多
②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③我国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④我国资源利用不合理加剧资源短缺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④
7.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时,得出的错误认识是(
)
A.中、俄等国实力的不断增强,有利于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B.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军事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C.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D.中国应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促进经济发展
8.20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新。它与前两次技术
革新的相同之处是(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C.从欧洲开始扩展到全球????
D.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9.欧盟3月12日召开成员国内政部长会议,就加强打击恐怖主义达成一致,并同意加强对欧
盟外部边界的监控。材料反映了(

①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②欧盟是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经济和政治集团
③和平问题是当今世界主题之一
④积极推动南南合作,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
的继承者。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领导五四运动,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②协助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国民革命骨干
③推动北伐战争,取得国民革命胜利
④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关于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叙述,以下正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B.雅尔塔会议是二战中最重要的会议,对战后两极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D.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2.“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这是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流行的口号。该史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说明( 
 )
A.一五计划的超前完成
B.大跃进的“浮夸风”
C.“文革”的严重错误
D.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13.某校学生在学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后绘制了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B.②是我国基本建成总体小康社会
C.③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④是我国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14.朱德曾称赞某段历史“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与此诗相符合的史实是(

A.武昌起义——吹响中国革命的号角
B.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广泛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C.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D.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15.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之处
①都发生于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候
②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两党都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④都结束了国共长期对抗的局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是(


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又能吸引国民党军队来援,减轻对解放区的压力。”材料描述的是(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8.为远离雾霾,政府依据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加强PM2.5浓度的检测,对城市空气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这说明(
)
①重视大气环境的保护
②把解决环境问题作为中心工作
③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④将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下列关于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会议宣告改革开放在我国开始了
②会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③这次会议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以城市为重点
④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A.②③
B.
②④
C.①④
D.
③④
20.图3中甲、乙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过度开垦土地,环境污染严重
B.过度开垦土地,水土流失加剧
C.改进生产技术,环境污染严重
D.改进生产技术,水土流失加剧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50分)
21.(1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不断迎来民族新生。
(1)请概括材料中年代尺A处:1919年至1949年处于什么历史时期?(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材料中“改变政令”
、“变革人心”的理解。(4分)
(3)根据材料中年代尺所示的20世纪初抗争路上的2个“新”,联系相关历史事件,谈谈你对“新”的理解。(4分)
22.(10分)两次出征,扬名异域,保家卫国,万死不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军队
目的
战争概况
1942-1945年
赴缅远征军
为保卫滇缅路配合英军作战
中国组织军队赴缅甸与日军作战,克服了残酷的自然环境,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
1950-1953年
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将战火烧到中国边境,中国军队开赴朝鲜前线与美军作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
(1)请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2分)
(2)请根据表格内容概括两次出征的共同性质和意义。(4分)
(3)“保家卫国,万死不辞”,请提炼两次出征中国军队所展现出的精神,并说说两次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启示。(4分)
23.(10分)共产党人一直在逐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1)1949年我国实现了哪一梦想?如何理解该梦想的实现“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3分)
材料二:我国1978年以来经济发展情况
项目
1978年
2001年
2017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45
95933
827122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187
4213
25974
(2)材料二中,为什么把数据变化的起始时间定位于1978年?(3分)
材料三: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
——习近平
(3)请运用两例史实说明“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4分)
24.(8分)垃圾是人类放错位置的资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垃圾围城】
2020年,H市城区日均产出生活垃圾达1200余吨,是2005年的3倍之多。生活垃圾数量的迅速增长,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考验,白色污染、地下水污染、腐败产生的恶臭、含有重金属化学物质的垃圾、滋生的蚊蝇……,H城已拉响“垃圾围城”警报。
材料二:【垃圾处置】
垃圾焚烧的具体工艺流程图(如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垃圾围城”会带来哪些危害?(不得照抄材料)(4分)
(2)综合材料,请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H市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处置有哪些好处(4分)
(3)为了更好地推进垃圾焚烧项目,作为H市政府部门、市民能够做哪些努力?(2分)
25.建国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代表团发表文告解释不签字之理由,谓和会关于山东问题之解决殊欠公允,中国曾于五月四日向各国首相会议提出抗议……
——巴黎《中代表不签字之通告》
材料二: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侠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十八·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
材料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法建交55周年……当前国际形势和两国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有几点始终没有改变。一是中国对中法关系的重视始终没有改变。二是中法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共同追求始终没有改变。三是中法合作互利共赢的属性始终没有改变。
——摘自2019年3月25日新华社《习近平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提出抗议”。(2分)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外交方针?列举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两项外交成就。(4分

(3)中法建交55年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三中“几点始终没有改变”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有何启示?(4分)
初三社会学科独立作业12.15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B
B
D
A
C
6-10
D
B
D
B
C
11-15
B
B
A
C
A
16-20
C
A
B
A
B
21.(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分)
(2)改变政令:辛亥革命;意义:推翻了两干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分)
变革人心:新文化运动;意义:.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民主科学、妇女解放等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2分)
(3)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2分)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2分)
22.(10分)(1)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援助朝鲜(2分)。
(2)都是反侵略战争(2分);都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分)。
(3)体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或: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等,可酌情给分,任意1点2分);启示:要珍惜得来不易的和平;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要胸怀祖国,当国家需要我们时挺身而出等。(答案符合题意即可)(2分)。
23.
(10分)(1)民族独立,人民解放(1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2分)
(2)因为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3分)
(3)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实施一五计划、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2分)
24.(1)(4分)危害:大量生活垃圾随处堆积,不仅会造成环境严重污染,还会对城市居民健康产生威胁,也影响市容市貌等。(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2)原理:①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包含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缺一不可。(1分)
好处:实施垃圾焚烧发电有利于变废为宝,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1分)实施该项目有利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活环境;(1分)实施该项目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幸福感。(1分)(一个角度1分)
(3)(2分)政府: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垃圾焚烧项目的相关知识;倡导市民加入垃圾分类的行列;政府增设垃圾分类回收的设施等(1分)
市民:树立正确的垃圾焚烧观念;平时垃圾实行分类投放等(1分);
25.(1)中国的正当要求被拒绝,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这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2分)
(2)“另起炉灶”。(2分)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分)
(3)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2分);启示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