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电功率一、教学设计思路?电功率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需从生活实际中用电耗能的差异性——不同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入手,引导学生从电能表的铝盘转动快慢不同,提出电能消耗快慢的度量问题,引入电功率的概念。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物理,这样既突出了电功率的意义,也突出了电功率和电功的区别。在学习完电功率的公式和单位后,我采用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猜想。当学生发现串联和并联时,灯泡亮度不同,感到惊奇和疑惑,从而激发探究的欲望。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理解电功率。知道电功率的单位。(2)知道电功率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能运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过程和方法:(1)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2)通过科学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通过了解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意识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有学习物理的兴趣。三、教学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及其建立过程,电功率的公式及其探究过程。四、教学难点探究灯泡的电功率跟哪些因素有关,在设计实验时既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又要用转换法显示比较电功率的大小,用到的实验器材也比较多,所以设计该实验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简易电路示教板:串联电路示教板一块。并联电路示教板一块。接有电能表、一个开关、一个灯座的家庭电路示教板一块。一个25W电灯泡和一个40W的电灯泡,演示电路示教电路板一套(包括直流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电键、额定电压为2.5V和3.8V的小灯泡各一个)。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观察家庭中常用的灯泡上面的数据;复习有关机械功率的内容。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从认识用电器的铭牌开始活动1:让学生观察PPT上图片中用电器的铭牌,说出节能灯、电熨斗铭牌上的“4W”、“1000W”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学习过的机械功的功率单位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会说出表示它们的功率。然后教师出示“220V25W”和“220V40W”两个灯泡。先让学生猜想:如果把它接入220V的电路中,哪个更亮?(此时大部分学生会知道40W的比25W的灯亮,此时应引导学生的思路:为什么40W的灯泡亮?做功的快慢即消耗电能的快慢)2、演示实验:将标有“220V、25W”和“220V、40W”的两只灯泡分别接到家庭电路中,,比较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注意提醒学生:要观察灯泡的亮度(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更要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引导: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说明了什么?(引导得出:电能表铝盘走的快慢不同,表示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的快慢不一样)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1)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个灯泡消耗的电能多?为什么?(2)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个灯泡电流做功多?哪个灯泡电流做功快?说出理由。学生讨论认识到:40W的灯泡更亮,表明在相同时间内,40W的灯泡转化成的光能多,则消耗的电能多,电流做的功就多;因为时间相同,而40W的灯泡电流做功多,说明它的电流做功快。(板书:亮相同时间,得到的光能多相同时间,消耗电能多消耗电能快!做功快!)3、导入课题:由此,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电流做功的快慢不同。那么,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呢?(板书:电功率)(二)学习新知识1、电功率(1)通过讨论和让学生对比以前学过的机械功率的知识,引导学生得出电功率的知识;投影: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启发:如何来比较不同用电器做功的快慢呢?(学生经历过速度和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让他们自己通过类比,建立电功率的概念,既有利于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也能使学生学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应引导学生得出:可以让时间相等,看做功多少;或者让其做功相等,看消耗时间的多少;只要说出大体意思即可,关键是让学生真正理解。)(2)为了定量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了电功率的概念。若电功率用字母P表示,电功和时间分别用W和t表示,你能否对照功率的定义、公式,给出电功率的定义、公式呢?讨论归纳,学生得出电功率的定义、公式,给出电功率的单位。让学生回顾引入新课时节能灯和电熨斗铭牌上“4W”、“1000W”的参数,说出它们的物理意义,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2、探究灯泡的电功率跟哪些因素有关(1)启发:由前面的实验可知,“220V25W”和“220V40W”两个灯泡接在220V的电路中,“40W”的灯泡更亮。那么,40W的灯泡一定比25W的灯泡亮吗?请看下面的实验。演示实验:把两灯分别并联和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并联时,40W的灯泡更亮;串联时25W的灯泡更亮)引导:同一个灯泡消耗的功率不是固定的,而是有时大,有时小,这是怎么回事?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2)活动2:探究灯泡的电功率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根据刚才演示实验,你的猜想是什么?(提示:串联时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并联时什么相同,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电功率可能跟电压、电流有关,电压越高,电功率越大;电流越大,电功率越大。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提供两个型号不同的灯泡,其它器材自选,设计实验证明P与U、I的关系。思考讨论:①两个因素影响要研究的物理量,需要用什么物理实验方法?分别应控制什么不变?两个灯泡分别如何连接?收集哪些数据?需要什么器材?画出电路图。②实验时我们通过观察什么来比较两个灯泡电功率的大小?(讨论后,明确设计思路和方法。)进行实验与分析论证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把收集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表中。实验后请及时思考讨论: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分析:电功率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实验完毕后,把各小组数据展示到投影上,一是展示学生的展示学生的实验成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二是数据越多,越有说服力)学生交流得出结论:电功率的大小跟通过用电器的电压、电流有关。在电压相等时,电流越大,电功率越大;在电流相等时,电压越高,电功率越大。(说明:精确实验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跟电流的乘积,即P=UI。注意电压单位为V,电流单位为A,电功率的单位为W。)设问:①你能运用欧姆定律将上式变成其他的形式吗?②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并不是总是等于它铭牌上所标示的功率。那么,什么情况下它的功率才正好等于它所标示的功率呢?我们将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寻找答案。(三)课堂练习(四)课堂小结(1)通过电功率的学习过程,你有哪些收获?(2)在探究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五)作业教材94页1—4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