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二十章 电与磁 20.1.1磁现象 磁场 word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二十章 电与磁 20.1.1磁现象 磁场 word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二十章
电与磁
20.1.1
磁现象
磁场
【学习目标】
1.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2.了解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认识磁场。
4.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
5.知道地磁场。
【课前预习】
一、选择题
1.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中,同学们正以“假如……”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由四位同学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假如失去了摩擦力,任何物体都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B.假如失去了重力,天平就不能再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C.假如导体都失去了电阻,所有的用电器都不能正常工作
D.假如地球周围失去了磁场,人类就不能用手机交流信息
2.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时,通过观察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判断金属盒探头橡皮膜处受到的压强大小。以下探究活动所用到方法与上述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A.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关系时,使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相同
B.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通过乒乓球被弹起来显示音叉微弱的振动
C.探究总电阻与分电阻关系时,用一个10Ω电阻替换两个串联且阻值均为5Ω的电阻
D.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3.钢条AB的A端靠近小磁针北极,它们相互吸引;钢条B端靠近小磁针南极,它们也相互吸引,则(  )
A.钢条一定有磁性,且
A
端为北极
B.钢条一定有磁性,且
A
端为南极
C.钢条一定无磁性
D.钢条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无磁性
4.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  )
A.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上
B.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C.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
D.两个铅杆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5.下列关于材料及物质属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超导材料若用来输电可节约能源
B.磁带、磁卡就是物质磁性应用的实例
C.用半导体制成的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D.利用铜或铝的不容易导电性将它们做成电线芯
6.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7.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小磁针在B点静止。则(  )
A.甲、乙磁极均为S极
B.小磁针的上端是S极
C.A、B两点的磁场强弱相同
D.磁极周围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二、作图题
8.请根据图中磁感线的方向,标出两个磁极的名称。
三、填空题
9.如图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构,投之于地,其抵指南”。其“抵”是因为受到_________的作用而指向地理的_________极。
10.我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在长沙开通试运营.这列被命名为“追风者”的磁悬浮列车,离地8毫米,设计最高时速100公里,全程18.55公里,“首秀”用时18分种,则“首秀”时平均速度约为__km/h.磁悬浮列车的原理是运用磁铁“同名磁极__、异名磁极__”的性质.当今,世界上的磁悬浮列车主要有两种“悬浮”形式,一种是推斥式:另一种为吸力式.这次,我国自行开发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属于__式.
【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罗盘就是平常说的
,它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早期的指南针称为

2、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吸引等物质,我们就把该物体的这种性质称之为
,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之为????????

3、一般说来,磁体的两端吸引钢铁的能力最强,这两个部位叫做
,磁体有个磁极,分别叫做?
?
和?

4、将一枚指南针悬挂起来,待其静止下来,发现它的一个磁极指南,一个磁极指北,我们把指南的磁极称为
,指北的磁极称为

5、使原来不带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我们称之为

6、记录不明白的问题,留待小组内一起解决。
学习探究
一.磁现象
【探究1】磁体能够吸引哪些东西??
把铁块,铜块,铝块,橡皮,塑料尺等器材放在桌上摆好,用条形磁体或者U形磁体接近它们,观察到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结论:磁体能吸引
等物质
【探究2】磁体各部分的吸引能力是否相同?再分别条形磁体或者U形磁体吸引刚才的小物体,观察各部分的吸引能力.
结论: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
,磁体两端的磁性
,这两个部位叫
________。
【探究3】转动小磁针外盘,观察内部小磁针的指向是否发生变化?
结论: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
,又叫
极.静止时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
,又叫
极。
【探究4】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把一块条形磁体或者U形磁体放在小车上,尝试用另外一块条形磁体或者U形磁体在不触碰小车的情况下,分别让小车前进和后退.
结论:异名磁极相互
,同名磁极相互

【自制指南针——磁化】
一些物体在磁体或者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_。
请你利用老师所给的器材和所学知识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指南针。
二.磁场(重点)
演示实验:
把磁体靠近铁器,他们会相互吸引;把磁针拿到磁体附近,它会偏转。
思考:磁体没有接触铁器、磁针,怎么会有力的作用呢?
1、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用实验来感知它,我们把它叫做______________。
2、磁场的方向:
将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观察磁针静止时的指向。(黑色为磁体北极)
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
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3、磁感线
(1)我们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可以方便、形象的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______________;(难点)
(2)在磁体外部放置越多、越小的磁针或者铁屑,就能约清楚看出磁场的分布情况。
三、学生活动:
利用实验器材观察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外部磁场分布情况。
总结规律:由实验可以看出,在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时,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_____极出发,回到_____极
【课后练习】
1.物理学中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下列做法应用了同种研究方法
A.用磁感线来形象直观的描述磁场
B.通过水流来初步认识电流
C.探究小车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时,通过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
D.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时,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
2.关于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北极附近,S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完全重合
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C.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一些曲线
D.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发出,回到磁体N极
3.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强,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B.大部分鱼类体内有鳔,通过鳔的调节作用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沉和上浮
C.鸽子的上喙能感知地磁场的变化,从而确定位置的
D.雄鹰翅膀有时不用抖动也能翱翔天空,是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原理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浮列车是利用磁极间相互作用增大机车牵引力
B.与头发摩擦过的气球能吸引细小水流,是因为气球和水流带上了异种电荷
C.家用保险丝熔断后,可用铁丝或铜丝代替
D.油罐车底拖一条铁链是为了防止摩擦起电造成危害
5.爱因斯坦曾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在椅子上一样实在”。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

A.磁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B.椅子一定是磁体
C.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
D.磁场是为研究问题而假想的
6.下列对于科学研究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研究电流时,通过与水流的比较建立电流概念——类比法
B.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保持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控制变量法
C.在研究串联电路的电阻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等效法
D.在研究磁场时,根据小磁针的指向判断磁场方向——转换法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吊着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的北极附近
B.小强用力推箱子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为防止CO中毒,可在煤炉上放一盆水
D.为增加灯泡的发光亮度,在灯泡中充入氧气起助燃作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就越多
B.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C.磁体之间的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但磁场并不存在
D.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地理南极附近
9.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现象中关于”吸”的生活现象及其对应的物理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是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B.玻璃板离开水面时会被向下“吸”,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C.毛衣摩擦过的气球“吸”在墙上,是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
D.电冰箱门和箱体上的磁条相“吸”,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0.有几位同学讨论磁感线时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条形磁体周围越接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越密
B.磁感线并不存在,是一种假想的线
C.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看不见、摸不着
D.通电螺线管磁感线的方向总是从北极到南
11.小芳发现在生活中有各种“吸”的现象,分析其原因都不相同。用吸尘器“吸”灰尘时,灰尘上方的空气流速较大,压强较_________,灰尘被“吸”入吸尘器;在用吸管“吸”果汁时,果汁在_________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体在_________的作用下而被“吸”引。
12.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实验推理法和建立理想模型法等。下列实例:①用磁感线描述磁场;②借助水压学习电压;③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④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中用吸引大头针的个数来衡量磁性的强弱。其中采用了“实验推理法”的是_____。(单选,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①B.②C.③D.④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铁磁性材料的磁化与退磁
铁磁性物质的结构与其他物质有所不同,它们本身就是由很多已经磁化的小区域组成的,这些磁化的小区城叫做“磁畴”,磁化前,各个磁畴的磁化方向不同,杂乱无章地是在一起,各个磁畴的作用在宏观上互相抵消,物体对外不显磁性,磁化过程中,由于外磁场的影响,磁畴的磁化方向有规律的排列起来,使得磁场大大加强.有些铁磁性材料在外磁场撤去以后,磁畴的方向仍能很好地保持一致,物体具有很强的剩磁,这样的材料叫做硬磁性材料.有的铁磁性材料,外磁场撤去以后,磁畴的磁化方向又变得混乱,物体没有明显的剩磁,这样的材料叫做软磁性材料.永磁体要有很强的剩磁,所以要用硬磁性材料制造,电磁铁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失去磁性,所以要用软磁性材料制造.高温下,磁性材料的磁畴会被破坏;在受到剧烈震动时,磁畴的排列会被打乱,这些情况下材料都会产生退磁现象.
(1)磁化过程中,由于外磁场影响,铁磁性物质内磁畴的磁化方向有规律的排列起来,使得磁场________.
(2)电铃中的电磁铁是用________材料制造的.
(3)为了保护磁卡上的信息,你认为应该怎样做?________.
14.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同名磁极_____的原理使列车与轨道脱离接触,消除了车体与轨道间的_____,从而大大提高了列车的速度。
15.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有保持磁性的性质.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B
2.B
3.D
4.B
5.D
6.C
7.B
8.
9.地磁场

10.61.8
相互排斥
相互吸引
吸力
【课后练习】
1.A
2.B
3.B
4.D
5.C
6.D
7.A
8.B
9.AB
10.ABC
11.小
大气压
磁场
12.C
13.大大加强
软磁性
避免高温环境和受到剧烈震动
14.互相排斥
摩擦力
15.磁化
硬磁体(硬磁材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