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29张PPT+4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29张PPT+4视频)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共筑生命家园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学习目标
5、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
0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思考:我们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塞罕坝的变化
“栖鸟无息树、黄沙遮蔽日”到“成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3.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致、“纷乱”中的有序。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冰川融化
沙尘暴
雾霾
干旱
泥石流
酸雨
探究与分享P82-83
材料:1952年12月5日,一场浓密而有毒的大雾开始笼罩着伦敦,5天时间内至少4000人死亡,另有15万人入院治疗。科学家认为他们最终找到了大雾的成因。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曾这样描绘伦敦的雾:“这一天,伦敦有雾。这场雾浓重而阴沉。有生命的伦敦,眼睛刺痛,肺部郁闷。有生命的伦敦,是一个浑身煤炱的幽灵。”无独有偶,这些年来,在世界各地乃至在我国屡屡出现的“雾霾”、“沙尘暴”给我们生命生活产生的影响让我们人类本身也感到震惊。
思考:(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材料中说“科学家认
为他们最终找到了大雾的成因”,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2)“伦敦杀人雾事件”对我们今天治理雾霾有什么启发?
思考:我们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的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02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看完视频,请你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只要还一片绿水青山,它们就带来一座座金山银山”?
失去了“绿水青山”那么要“金山银山还有意义吗?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1.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3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假如你是小山小水的朋友,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你能为它们做些什么?
【想一想】
建设美丽家乡行动:
◇节约资源:节约粮食、纸张、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
◇低碳出行:少开私家车,多步行或骑行,乘公共交通工具…
◇宣
传:宣传环保知识和必要性,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斗
争:发现污染环境的行为及时向环保部门举报。
◇献
策:为保护环境向有关部门积极献计献策
◇法
治:健全环保立法,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和联合惩戒力度。
◇产业转型:大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
4.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5.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
资源消耗上限、
环境质量底线、
生态保护红线。
鱼骨
陶瓷碗
创可贴
调色盘
塑料瓶
纸盒
过期化妆品
贝壳
蘑菇
〖垃圾分类小达人〗
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为什么走绿色发展道路?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共筑生命家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学以致用
1.当前,我国致力于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
②人类可以随意开发、利用自然
③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④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遵循自然规律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D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②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④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暂停发展经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3.近年来,某市实行绿色发展、兴林富民的战略,利用当地的林地资源优势,采取林粮、林旅、林药、林禽等模式,加快林地经济发展。全市林下经济实现产值6亿元。这说明(

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②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③该市走生态文明道路
④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同学们,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坚持保护优先!
同学们,习主席曾经说过:“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同学们,让我们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地球母亲,携手共进,带着地球走很远很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