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版七上地理 3.1天气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普版七上地理 3.1天气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天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科普2011课标版,第三章《世界的气候》中的第一节《天气》,从教材内容上看,实践性很强,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从教材结构看,本节内容是学习《气温与降水》、《主要气候类型》的基础。教材特点在于通过图文资料引导分析后,又结合学习行动进行实践探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情分析:虽然七年级学生首次接触地理这门学科,但由于本节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实践性比较强。因此,结合生活体验和图文资料,对知识的理解度较高,加之本节内容来源于日常生活,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能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②能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
③能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辨别天气与气候的小组游戏,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②通过制作天气符号卡、模拟天气预报等活动,熟练运用天气符号;
③通过空气质量调查,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
②结合空气质量调查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实践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并熟练运用天气符号,学会看图识天气;
难点:围绕空气质量状况,进行空气质量调查。
四.教学方法: 1.在教法上,主要采用引导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学生充分参与的基础上,利用图片、网络资源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感受性和接受度。
2.学习方法: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主要的学习方法有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进行分析、归纳。
3.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手机、中国天气网、希沃授课助手、卡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新课导入 播放动画片《倒霉熊与天气》,引入新课主题——天气。
(设计意图:利用动画片中倒霉熊收到天气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系列搞笑画面来引入主题,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由日常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引入新课,贴近生活实际,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教学环节二:新课教授
一、看图识天气
1.天气与气候
提出问题:今天的天气怎么样?由学生的回答词语,引导概括出天气的概念、特征;
(设计意图:由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分析、概括出天气的概念及特征,这样能够让知识的记忆不再死板,而且也将生活与地理知识结合起来。)
【转承】:说起天气,我们经常会想到另一个词语——气候,那么什么是气候呢?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呢?
展示极地地区、热带沙漠、辽宁省冬、夏季节景观图,引导学生概括出气候的概念、特点,并对比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活动一:两组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喜洋洋和灰太狼赛跑” 为主题的小游戏,判断语句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得分高的小组获胜。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寓教于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区分“天气”与“气候”,并能正确运用。)
思维延伸:在古诗句和民间谚语中,有很多关于天气状况和气候特征的描述,你能说一说吗?(可以借助手机查询)
【学生回答】:略
【转承】:古人先哲早已发现了天气的变化及气候特征,并用文字记载下来,正是体现了天气对于我们的重要影响。
2.天气与生活
接下来,请以你的切身体会来谈谈天气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
【学生回答】:略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切身体会为切入点,更能将生活与地理连接起来,明确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一主题内容)
【转承】:既然天气如此重要,我们一定要提前了解天气的变化趋势——天气预报。
3.天气预报
3.1卫星云图
播放天气预报视频,介绍风云气象卫星及卫星云图。
链接至中国天气网(_http://www.weather.com.cn/_)观看实时气象卫星云图,引导学生分析图片中不同颜色表达的信息,并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观看气象卫星云图,不仅画面动感、具有时效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的能力。)
3.2天气符号
在天气预报中,有很多表示天气状况的天气符号,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师生活动:教师指图、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说明风的表示符号。
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天气符号卡;一人出示卡片,其他同学抢答说出表示的天气状况。(教师指导,并用希沃授课助手拍照上传,实时展示活动进行情况)。
活动三:利用中国天气网中的实时天气信息,模拟播报天气预报,其他学生可做点评。
(设计意图:结合卫星云图、天气符号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并通过观看天气预报视频、识别天气符号卡、模拟天气预报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达成识别并熟练运用天气符号这一学习目标。)
【转承】:随着大气污染的加剧,人们不仅重视天气状况,也越来越关心空气质量。
二、关心空气质量
1.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利用表格展示空气质量指数与空气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并举例说明。
结合图3-1-1,分析表格信息,明确首要污染物及产生污染的源头。
(结合网络资源分析影响我国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
(设计意图:用表格对比分析专业数据并举例说明,深入浅出,便于学生形成直观的认知感受。结合表格内容及网络资源明确污染源,更直观地说明了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身边的空气质量状况
活动四:空气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影响着空气质量状况呢?
【学生回答】:略
【转承】:我们营口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如何呢?
活动五: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营口空气质量状况”这一主题,进行空气质量调查报告,并分组展示。(课前结合学习行动要求,布置小组活动任务,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调查报告。)
【学生回答】:略
【总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大自然的变化时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新时期的合格公民,我们一定要珍爱自然、保护自然,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
教学环节三:知识归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畅谈,教师补充强调。)
教学环节四:练习提升
屏幕展示练习题,强化训练,巩固提升。
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