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版七上地理 绪言 打开地理知识之门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普版七上地理 绪言 打开地理知识之门 教案

资源简介

绪言“打开地理知识之门”教学设计
我们都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也都理解这些话的意思,但放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去的时候又往往多数情况下会忽视或轻视对很重要又较难的开学第一课的精心准备和设计,这也是我对本节课进行教学设计的的最初想法。
一、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节绪言部分并未做具体的标准要求,但是在课标中对“标准”一词是这样解释的: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基于此,我觉得它适用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材分析
在教材开始部分以绪言的方式向刚接触地理学科的孩子们介绍这门学科的含义、内容及意义,利用“学习行动”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趣味性、丰富性、实用性,并提供一些方法建议。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开学后的第一节地理课,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孩子们来说地理也是一门新的学科。从心理特征来讲,七年级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也随着迅速发展,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并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是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地理学的概念,了解地理课的学习内容,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学习地理的目的与意义;获得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视频、图片让学生感受世界不同区域的丰富多彩。通过““什么是地理”教学环节让学生知道地理学的概念及学习内容;通过“为什么学习地理”环节,教师引导探究,学生交流合作,增强学生的表达交流和归纳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吸收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增进学生对地理环节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好地理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
难点: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六、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师生互做介绍
教师把自己以幽默风趣的方式介绍给学生。
学生把自己的姓名、年龄、爱好等通过简短的几句话介绍给大家。
通过师生互作自我介绍,给彼此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看草船借箭的历史故事
教师:今天是我们开学的第一节地理课,这节课王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打开地理知识之门,带领大家走进地理学科的殿堂。请学生观看草船借箭的故事,看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
故事的主人公为什么能料事如神,成功实施了草船借箭?

认真观看视频故事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讨论回答。
用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精神。加之用讨论法,可以扩展学生思维,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承转过渡
诸葛亮之所以料事如神,成功的草船借箭,就像大家说的他准确地预报了天气,推测有雾。可以说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看来要想成为一名军事家,学好地理也是很必要的。同学们,看到“地理”二字你们想到了什么呢?





(一)






你认为我们生活中哪些事物、现象与地理有关,是我们地理课学习的内容?(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思考,之后请几位同学来说说他们想到的内容。)
先独立思考而后与同桌交流讨论并有一些学生和大家分享他们的所思所想。
利用这种回忆思考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把地理拉近生活,联系生活,关注生活中的地理。
承转过渡

好,刚才同学们分享了一些与地理相关的事物或现象,那大家想不想听听王老师都想到了哪些?为大家准备了哪些呢?有不少 同学肯定和老师想到一块儿去了,咱们一起看看!





(一)

教师播放展示“日月星辰”“四季更替”“不同规格的地图”“差异显著的自然环境”“天气预报”“自然灾害”“旅游胜地”“秀美河山”“各族人民大团结”“宗教信仰”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随机讲解介绍。
学生认真观看图片并听取教师的讲解,并不时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交流讨论。
通过各种类型的图片的展示与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具体、更直观、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新 课


(二)






请学生思考地理学的含义,并归纳讲解。
学生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能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新 课


(三)








教师从地理知识的分类、初中阶段四本教材的具体知识给学生介绍地理学习的内容。
学生认真听讲。
使学生对初中阶段所学的地理知识有宏观上的了解。





(四)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问题探究学习的方式从四个方面对学习地理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学习地理学科的意义。
1.学习地理,我们将更好的认识和欣赏我们生存的世界。(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各举一例引导学生探究。)
衣:自古以来,我国的江浙一带就盛产名贵的丝绸,为什么不是其他地方?
食:日本人为什么爱吃鱼?
住:为什么在沙特阿拉伯可以把床安排在屋顶上?我们这里可以吗?
行:为什么在泰国曼谷经常能看到当地人在水上做生意?水上市场那么火爆?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谈自己的观点。
激发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根据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语言组织能力。


2.学习地理使我们具备全球观念和环境意识。教师讲解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变暖的原因。
学生观看“冰川融化图”“海平面上升60米后的中国假设图”思考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引导学生关心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3.学习地理,使我们会用综合和动态的眼光分析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一位省长,需要新建一座城市,你将怎样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思考、讨论、分享观点。
通过问题导向使学生理解现实问题的处理需要具备综合和动态的眼光,而地理的学习有利于这些能力的培养。


4.学习地理,使我们多一种认识世界的能力。
教师列举新闻时政问题和发生学生身边的熟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学生思考、讨论、分享观点。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




(四) 如






教师找来高年级的学习小能手慧慧、莹莹、康康、华华为学生传授学习方法。

学生认真听取学习方法。
通过高年级学生传授学习方法的方式更利于学生接受。









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师小结: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雄伟的高山、广阔的平原、蓝色的海洋、奔腾的江河、有美丽的天空,有丰富多彩的生物,所以这一切,共同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大自然。学习地理知识能使我们全面认识这个世界,领略大自然的美妙。日后你若想成为一个料事如神的军事家,洞察敏锐的经济学家,不负众望的国家干部,那你一定要学好地理哦!
学生与教师一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梳理教学过程,
突出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归纳
总结能力。
八、板书设计
绪言
打开地理知识之门

生活离不开地理
地理成就生活
九、教学反思
第一节地理课,学生显得有些拘谨,课堂气氛紧张有余活泼不足,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教师应在日后的地理教学中注意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