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9张PPT)宪法思考:什么是宪法呢?一起学宪法宪法的发展历程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宪法的修改完善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进行了4次修改。实践表明,我国宪法是同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实践探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时代进步、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而不断完善。宪法的修改完善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二课保护宪法的实施对公民对国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一单元知识框架为什么怎么做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能知道宪法的基本原则。2.能知道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3.能结合宪法的规定说明宪法是怎样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4.能说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措施。学习目标学习导航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P2—10。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重点)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3、宪法是如何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的?(难点)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5、为什么说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和人权的内容非常广泛?6、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将在本册教材学习中一一揭晓。了解国徽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了!齿轮象征工人阶级谷穗象征农民阶级首都北京,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思考:结合国徽及各部分的含义,请你说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1)有哪些场所悬挂国徽呢?人民检察院,出境入境口岸,驻外使领馆等。(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活动一:阅读周记(阅读P2-3内容,思考问题)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地位?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2宪法确认国家性质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基本原则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请问:人民与公民是一回事吗?拓展空间公民和人民的区别(1)含义不同:(2)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3)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人员。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社会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公民人民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公民: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知识补充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第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2.宪法如何确保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区别各种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公有制(社会主义国家)如:中国、朝鲜、越南、古巴、老挝私有制(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证人民成为资料所有者?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p4通过人民代表大会间接行使国家权力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第二条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我国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吗?法条链接(节选)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我国人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社会等各方面事务?人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直接投票、选举。通过听证会进行监督。借助网络、媒体。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结合P5相关链接,想一想图片中涉及到的公民权利有哪些?是依靠什么保障实现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权公民的基本权利选举权通信权平等权人身自由权人格权住宅权……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活动自由等。?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⑤宪法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中学生扮演政协委员,通过实地调研撰写了大量提案。其中《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节俭教育的提案》等三项提案被评为“最佳提案”。在全国政协委员的指导下,同学们继续修改和完善这些提案。2016年3月1日,他们将最终形成的提案交到全国政协委员的手中,由这些委员提交给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这给我们什么启示?(6)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少年在行动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青少年要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如何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启示小结: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发展义务教育提供营养午餐开办农家书屋开展再就业培训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受教育权物质帮助权文化权劳动权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并由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保障实现的。什么是人权?人权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它主要的含义是: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合乎人权的对待。没有国籍、种族、宗教等等的差异。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中国海军第七批护航编队徐州舰于2011年3月2日抵达利比亚附近海域执行撤侨任务。 在这次行动中,中国政府共动用91架次中国民航包机,35架次外航包机,12架次军机,租用外国邮轮11艘,国有商船5艘,军舰1艘,历时12天,成功撤离中国驻利比亚人员35860人,既有中国驻外的企业,又有中国游客。此外,还帮助12个国家撤出了2100名外籍公民。此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又多次执行撤侨任务。2015年3月29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赴也门执行撤离中国公民的任务,共接出中国公民621(包括中国驻外的企业和中国游客)人以及15个国家的外国公民279人。人权主体的广泛性既包括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我国人权的特点我国公民外国人保护个人保护群体广泛性体现主体广泛内容广泛: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思考:我国从具体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立法执法司法普法教育监察3.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要求)(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立法方面)(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执法方面)3.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要求)(3)[监察]: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2月7日凌晨,李文亮在抗击疫情中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去世。防疫期间谩骂殴打执法人员内蒙古男子一审被判拘役3个月2020年2月15日上午,二连浩特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于2月15日立案受理并在依法公开审理后当庭宣判,法院判决其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拘役3个月。(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方面)3.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要求)(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守法宣传方面)3.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要求)5、国家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措施)?(1)总体要求: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2)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3)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4)监察方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5)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6)法治宣传教育(普法):国家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民纳入医保和社保义务教育免学杂费立法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环境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领导干部看望孤寡老人关爱残疾人北京人权发展基金委员会向贫困山区学生捐款捐物我国通过各项措施积极保障人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原则①宪法确认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实现的保障措施⑤宪法规定国家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保障人民当家做主保障人的发展需求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成为我国宪法原则②我国的人权观,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十分广泛,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③国家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宣传活动中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我国人权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1.2020年5月,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7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将“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摆在首位,从人权角度看,这是因为()①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③我国开始将农民纳入人权保障范围④减贫行动有利于促进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随堂演练√2.武汉疫情来势汹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人数仍在不断攀升。为了确保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部下发了延迟开学的通知。目前各地已经响应号召,并且因地制宜开设了多种形式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切实做到“停课不停学”。这反映出()A.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B.未成年人才需要国家的特殊保护C.在生命安全与健康面前,受教育权不太重要D.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3、山东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截至2019年4月13日,各地已立案192起,刑事拘留202人,相关责任人被问责,多名涉案人员被撤职、降级。此案的处理体现了()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②彰显了依法治国的坚强决心③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④根除了药品领域的安全隐患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4、广大附校初二年级学生联合提交的《关于完善现有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体系的提案》,由全国政协委员小周同志提交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撰写提案的中学生()①有强烈的公民意识②依法行使政治权利③履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职责④直接管理国家事务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BA5、根据材料,回答问题。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1)材料中的“人民观”体现了哪一宪法基本原则?(2)请简要说明我国宪法是如何落实这一基本原则的?(1)材料中的“人民观”体现了哪一宪法基本原则?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请简要说明我国宪法是如何落实这一基本原则的?①宪法规定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权利的保障措施;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国人权法治化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发布 东方新闻 20171215.avi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共49PPT).pptx 宪法是什么.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