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精编图文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精编图文版

资源简介

【名师精品版】教科版 三 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1、 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蒸发,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够发生,但是
从晾晒衣服、抹黑板等现象中可以发现:太阳晒、加热、风吹、增大与空气
的接触面能够加快水的蒸发。
2、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叫做凝结。白雾、露珠都是水蒸气遇冷凝
结的结果。
3、水与水蒸气的维恩图
4、教材实验: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5、一直给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先上升,到达沸腾温度时不再上升。标准大
气压下,水的沸腾温度是 100℃ (摄氏度写法)。
6、水沸腾时,水中出现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到达水面时破
裂。气泡中的气体是水蒸气。而水面的 “ 白雾 ” 是小液滴。
7、漏斗颈上系一个塑料袋,漏斗倒扣在沸腾的水面上,水蒸气占据的空间
远远大于液态水。生活中类似现象:煮开水时锅盖不断被顶起来。
8、酒精灯的使用: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
9、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变化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量的水
10、当环境温度低于 0℃ ,水的温度下降到 0℃ ,开始结冰,结冰的过程放
出热量,温度保持在 0℃ 。完全结冰以后,温度下降,直到与环境温度相
同。
11、水和冰的维恩图比较
12、水结冰的实验中,利用冰块使水冷却,冰块中加入食盐能够使冰块融化
从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13、当环境温度高于 0℃ ,冰的温度上升到 0℃ ,就会开始融化,融化的过
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 0℃ 。完全融化以后,温度上升直到与环境温度相
同。
14、当环境温度为 0℃ 时,水不会结冰,冰也不会融化,冰水混合物能够长
时间共存。
15、水结冰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冰融化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
16、水、水蒸气和冰是水的不同形态,是同一种物质。其中,水蒸气占据空
间最大,冰其次,水最小。
17、水、水蒸气、冰的互相转化:受热吸收 热量,遇冷放出热量。在记忆
时,通过实验操作进行记忆。
18、有些物质能够均匀、稳定的分散在水中,这个过程叫做溶解。
19、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需要
控制水的量、每一份食盐和小苏打的量相同,同样多的水,溶解物质越多,
溶解能力越强。 100 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 36 克食盐。
20、温度、搅拌和颗粒大小都能够影响溶解的速度。在研究一种因素对溶解
速度的影响时,需要设置对比实验,控制其他条件相同。(知能第 12 页)
21、分离食盐与沙子的步骤:溶解 — 过滤 — 蒸发。过滤的操作分离了食盐溶
液和沙子(固体与液体)。
过滤装置图
蒸发装置图:石棉网的作用是使蒸发皿受热均匀,蒸发到出现大量白色晶体
就停止加热。
22、操作注意事项:过滤盐水时漏斗中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加热蒸发步骤
中,加热至出现白色颗粒即可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和自然蒸发除去剩余水分
即可。
23、水的三态变化、 捏橡皮泥、折纸飞机 ......只有物质的状态或外形发生
了变化,组成它们的成分没有变化,这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24、物理变化的特点: 1.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本质特点); 2.可以通过加工
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可逆性)。
物理变化的例子:水蒸发成水蒸气;空气受热膨胀;纸张剪成碎纸片;把橡
皮泥捏成各种形状;把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捏在一起(很难复原,但是本质与
不同颜色玻璃球混合在一起是一样的,没有新物质生成)。
25、有关空气的气泡图
26、空气占据空间
( 1)在塑料杯底粘一个纸团,把杯子慢慢竖直倒扣在水中,纸团没有被浸
湿,这是因为塑料杯内有空气占据空间,水不能接触到纸团。
( 2)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纸团被浸湿,这是因为杯中
的空气被从小孔中挤出。
( 3)用打气筒连着气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能将水
挤出杯子。
27、空气能被压缩和扩张
在注射器里装满空气和水,推动活塞,发现空气很容易被压缩,水很难被压
缩;拉动活塞,发现空气很容易被扩张。
实验一:按压活塞
实验二:拉动活塞
这是因为空气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间的间隙很大,所以很容易被压缩或扩
张。压缩空气时,微粒的个数、大小没有变化;微粒之间的距离变小。 压缩
的空气具有弹性。
28、空气有质量
在简易天平两端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让天平达到平衡。取出
皮球,用打气筒打入空气,再把皮球放回天平一端的小桶里,发现天平向皮
球一端倾斜。这说明空气有质量。打入的空气越多,里面的空气微粒就越
多,质量就越大。
29、用回形针或者绿豆等越轻的物品来调节小天平的平衡,调整的结果越准
确。 20 筒空气与定量的回形针、绿豆等轻小物体质量相当,说明空气有质量 ,
但空气的质量很轻。
30、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浮在冷空气上方。把热气球里的空气加热了 ,质
量就比原来的冷空气更轻一些 ,加热前 ,塑料袋是瘪的、凉的 :加热 后,塑料
袋会慢慢鼓起来 ,空气慢慢变热,会产生向上拉的力。热气球就上升了。升
到空中的热气球中的热空气慢慢降温 (变冷 ),热气球就慢慢下降了。在设计
实验时,纸筒的作用是防风和快速加热。
31、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原理制作的,最早用于传递军事信
号。孔明灯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 ,尽量不要单独燃放孔明灯。
32、空气流动形成了风。我们可以用扇扇子、开风扇、开门窗等方式让空气
快速流动,来制造 “ 风 ” 。
33、做风的模拟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加热了纸盒中的空气,使热空气上升,
从上面的圆洞中离开纸盒,吹动上面 的纸条,纸条抖动。同时周围的冷空气
从下方的圆洞补充进来,将洞口处蚊香的烟雾带进纸盒中。纸盒中的空气冷
热不均使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34、大自然的风主要是由于阳光辐射导致空气温度高低不同,流动起来而形
成的。
35、空气是种物质 ,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在
空中、地下和水中都存在空气的踪迹 ,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到空气在
空中、地下和水中的踪迹。
36、人们利用空气做更多有利于我们的事 ;空气流动形成的龙卷风等自然灾
害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重大损失。
37、
能否占据空间能否被压缩是否有质量是否会流动空气能占据空间能被压缩有
质量会流动水能占据空间不能被压缩有质量会流动石头能占据空间不能被压
缩有质量不会流动
三单元
1、天气:指一个地方在短时间内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常见的天气符号:
判断:天气现象不一定发生在大气层内。 ( )
2、气温计又叫寒暑表,与水温计一样,也由液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
等部分组成。测量气温要在室外阴凉通风处,气象站中把气温计放在百叶箱
中。
3、水温计、体温计和气温计的不同点:量程不同;最小刻度不同;气温计
和水温计一小格是 1℃ (也有是 2℃ 的),体温计一小格是 0.1 摄氏度 。相
同点:组成上都有液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单位都是摄氏度,都是利
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
4、气象预报通常会报一天( 24 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最高气温
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 2 到 3 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
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5、降水的形式包括雨、雪、冰雹等,深圳最常见的降水形式是降雨。根据
24 小时内的降水量可以把降雨等级分成 6 个等级。
注意区分露水、雾、霜等低空水蒸气的凝结、凝华现象;
注意 10、 25、 50、 100、 250 毫米几个分界线 的数据属于哪一等级。
6、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叫做雨量器。制作简易雨量器的步骤:
1.下面( )号杯子可以用来制作简易雨量器,小明拿( )号杯子
做了雨量器,测量的结果偏高。
2.判断:做雨量器时,直筒杯的口径大小对测量的结果没有影响。
7、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的。 根据云的形状可以划分为积
云、层云、卷云。
练习:经常出现在晴天的云是( )。
8、云量可以用云量图来记录,根据云量可以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9、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人们通常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专门观测风向
的工具:风向标,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向。其他观测风的工具:风旗、风袋
等。
风力是指风的强度,风速越快,风力越大。旗帜展开的状态、 “ 蒲福风力等
级表 ” 可以帮助我们从身边物体的状态判断风力和风速的等级。
10、气候指一个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的综合。
深圳市夏季盛行偏东南风,时有台风光顾,高温多雨;其余季节盛行东北季
风,天气较为干燥。这段话描述的是深圳市的( )。(填 “ 气
候 ” 或 “ 天气 ”
11、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2、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