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学习目标1、学会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能正确运用两个术语。2、学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观察图片,贝贝在上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天气?一、什么是天气?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的具体状况。二、如何描述天气状况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短时段内6月7日,我市天气快速好转,包括主城区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天气将以阴天间多云为主,偶有阳光相伴,最高温可较6日回升8℃,达到31℃。由于前期基础气温偏低,7日尽管升温了8℃,这样的气温条件下,人体仍不会感觉太热。8日,我市又将遭遇一轮降雨天气,主城区以阴天转阵雨天气为主,气温受影响不明显,仅下跌3℃。三、天气的特点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天气的主要特点:一、什么是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方的天气平均状况。二、气候的特点气候具有。多年相对稳定性请根据图片描述当地的主要气候特点。天气气候概念区别1.短时间的2.多变的1.较长时间2.具有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的具体状态一个地方的天气平均状况。天气与气候短时段内多年相对的稳定性练一练下列语句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1.风和日丽2.昆明四季如春3.暴风骤雨4.春旱多风沙,夏热多暴雨,秋短晴朗,冬季干寒5.今夜到明天晴转多云,局部有雷雨,南风2-3级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7.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8.风起云涌,电闪雷鸣描述天气的有:13568气候的有:247一、什么是天气预报?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卫星云图、气温、降水、风力等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阴睛、降水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向和风力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这就是天气预报。图中蓝色区域表示什么?白色呢?绿色和黄色呢?二、卫星云图海洋云层陆地睛朗此时我国东北地区的天气状况如何?三、熟悉天气符号晴转多云22-36℃雷阵雨18-25℃多云转阴25-29℃北京22~36℃长春18~25℃上海25~29℃西安12~23℃阴转多云12-23℃我做天气预报员五、空气质量日报据报道,我市端午节5个点位PM2.5的日均值22微克/米3,均达到了一级。市环境监测中心专家表示,今明两天,我市PM2.5日均浓度值预计也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上面报道中,PM2.5是什么?它的多少说明什么?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多少说明空气质量优劣。城市名称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北京95可吸入颗粒物Ⅱ良天津71可吸入颗粒物Ⅱ良石家庄61可吸入颗粒物Ⅱ良秦皇岛49--Ⅰ优太原34--Ⅰ优哈尔滨63可吸入颗粒物Ⅱ良上海41--Ⅰ优南京61可吸入颗粒物Ⅱ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2012.6.24)空气质量日报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____(严重/轻)。严重1秋收以后,有些农民把田里的秸秆烧掉,用秸秆灰肥田,这样会造成空气污染。2汽车尾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3有人想买新房子,一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但是房价稍微贵一点;另一处虽然房价便宜些但是离工厂区比较近,空气污染严重些,选择哪一处好呢?阅读材料,说说看法:达标练习:1下列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①风和日丽②暴风骤雨③阴转多云④四季如春⑤鹅毛大雪⑥终年干燥描述天气的有:①②③⑤气候的有:④⑥2在下列天气中,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妥当?3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经常开展观察和记录地理事象的活动。下图是该兴趣小组观察的当地5日-8日的天气预报情况。据此完成下题?①当地雷雨天气出现?()A.5日B.6日C.7日?D.8日②当地5日最高气温是()A.20℃B.10℃C.26℃D.16℃BA4今天,北京逐渐转晴,午后最高气温将达33℃。昨天夜间,北京部分地区出现阵雨,大部地区的降雨量小于2毫米。今天上午8时,北京天空云量逐渐减少,转晴,城区气温24℃左右,相对湿度60%~70%。据此完成1~2题。⑴.材料中描述的天气现象及特征的()A.天气现象,具有相对稳定性B.气候现象,具有相对稳定性C.天气现象,具有多变的特点D.气候现象,具有多变的特点⑵.今天上午8时以后,表示北京大气状况的符号是()CAABCD5近年来,我国多地频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危害,人们要求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下列能减少或杜绝雾霾天气的行为是()①农民燃烧秸秆肥田②大力推广家庭汽车的使用③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④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出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C地理作业:收看今天的天气预报,查阅我们所在地区今天的空气质量如何?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为减少大气污染做些什么?《4.1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能正确运用两个术语。2、学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3、通过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1、学会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能正确运用两个术语。2、学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教学难点天气与气候的概念与区别学法指导1从日常生活入手,“学习有用的地理”,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有用的“地理。”2天气预报的符号又多又不好记,在教学中我把天气符号分了三组,采取看图识记抢答的形式,让学生看卡片,正面画有天气符号,反面写符号含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用具:自制天气符号的卡片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同学们外出旅游,最为关注的是什么?(天气)今天你们觉得外面怎么样,阴?晴?冷?暖?这些都是描写哪些方面的知识?(生:天气、气候)。我们所说的天气和气候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讲授新课一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特点和区别先展示有关天气和气候的图片及材料,让学生知道天气,气候的概念及特点,然后归纳总结天气气候概念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一个地的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区别1.短时间的2.多变的1.较长时间2.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二练一练下列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1.风和日丽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昆明四季如春7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3.暴风骤雨8风起云涌,电闪雷鸣4.春旱多风沙,夏热多暴雨,秋短晴朗,冬季干寒5.今夜到明天晴转多云,局部有雷雨,南风2-3级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天气和气候的理解。过渡: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学生回答:关注天气预报。什么是天气预报?学生从教材中找出。气象员在播放天气预报前,首先出现一张卫星云图。而学生对于卫星云图不熟悉,故而引导出卫星云图的授课------三卫星云图:观看卫星云图,必须先识别图中的颜色标识内容---师生共同观测云图,识别出蓝色,绿色和白色等常见颜色表示的内容。随即,引导出常见的天气符号的识别,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四天气符号的识别:首先,学生自己观看不同的符号表示的含义,天气预报的符号又多又不好记,所以,在教学中我把天气符号分了三组,采取看图识记抢答的形式,让学生看卡片,正面画有天气符号,反面写符号含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还通过学生小组内相互提问,天气预报员的担任宣传,针对性练习题的问答,让学生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表示的含义。五从近年来,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导出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的授课,首先从学生常听到的PM2.5的讲解,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然后,通过空气质量的优劣识别,以及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最后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还是要服务于生活。六课堂小结首先让学生回答本节课有哪些收获?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七课堂达标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引入了几个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来加强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七作业布置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查阅我们所在地区今天的空气质量如何?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为减少大气污染做些什么?作业这样布置的目的是:收看天气预报,既培养了学生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又巩固了学生对天气现象的描述,卫星云图,天气符号,预报天气等知识的学习。通过查阅让学生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减轻大气污染,保护大气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树立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地理上册《4.1天气和气候》湘教版教案.doc 七年级地理上册《4.1天气和气候》湘教版课件(共24张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