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START学看地形图你知道等高线地形图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吗?探究学习等高线地形图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300300300300300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线,就是等高线。自主思考:回答问题1、同一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有何特点?3、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差是否相等?2、等高线的形状是什么?等高距: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垂直距离。相等闭合的曲线相等100200300观察下列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判断此图是否正确,为什么?错,同一条等高线出现了两个不同的高度。等高线地形图200错,等高距不同250等高线地形图AB等高线地形图ABCD1.A点的海拔为:_________C点的海拔为:_________2.A点和B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C点和D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1200米600米到1000米之间600米1000米到1200米之间等高线地形图观察等高线的疏密程度与坡度的关系。A缓坡等高线稀疏B陡坡等高线密集AB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想一想: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高,四周低用“”表示300200100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100200300盆地山顶与盆地的区别想一想: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部分想一想: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雨水分流,形成分水岭想一想: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雨水汇流,发育河流山脊山谷山脊、山谷山脊山谷凸向法:看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是山脊,反之,是山谷。高谷低脊山脊与山谷的判断方法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的地方,陡崖瀑布陡崖蹦极跳伞攀岩如果你准备说服某开发商在该区域开发建设漂流、蹦极、攀岩等休闲旅游项目。大家觉得这些项目最合适的地点应该安排在哪呢?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两图均有错误。甲图中间低,四周高,不表示山顶;乙图虚线表示山谷。等高线地形图150米150米900米到1050米之间B等高线稠密山顶山顶陡崖鞍部山谷山脊山脊学看地形图教学目标:1.采用观察视频的方式,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3.学会利用等高线地形图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判断坡度陡缓。重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坡度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地不同部位。教学过程:1、课题导入国庆假期老师去爬泰山,由于时间原因,爬到中天门不得不返程,老师想知道中天门的海拔大概是多少米?出示泰山地形图并标注中天门,询问学生在泰山地形图上能不能判断海拔?什么样的地形图能直接估算出海拔呢?引出课题:学看地形图。二、新课讲解(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1.观看视频演示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绘制的等高线的形状,了解视频中提到的等高线、等深线和等高距的概念。设计意图:用视频展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直观性强,化抽象为具体,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2.基本概念、特点总结结合视频,尝试总结、理解等高线、等高距的定义和特点。展示图片,给出各点的海拔高度,然后将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起来,让学生们读图分析、概括等高线的定义。教师总结: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就是等高线。(2)等高线的特征展示等高线地形图,并出示问题。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有何特点?2.等高线的形状是什么?3.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差是否相等?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2.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3.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等高距相等并由第三个特征引出等高距的定义: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垂直距离。出示练习题巩固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3)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出示泰山等高线地形图,教师描出点A、B、中天门、红门,并引导学生观察A点、B点、中天门和红门的海拔高度,以及A点和B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中天门和红门的相对高度是多少?出示练习题,巩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的知识。(四)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学生观察图片如何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别坡度的陡缓,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评价。陡坡,等高线密集;缓坡,等高线稀疏。(五)山体地形部位的判读1.结合景观图、剖面图及等高线地形图,识别主要的山体部位,掌握判断地形部为的基本方法。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一般标注有山顶图例)鞍部:鞍部位于两山顶之间的过渡部分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起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起2.山顶——拓展海拔高度,并与盆地地形类型进行区分和判别。3.陡崖——拓展适合发展的运动项目及可能出现的景观。4.对比分析山脊、山谷,熟练掌握判断方法—高谷低脊☆。出示习题,学生完成后回答问题,教师进行讲解。三、课堂小结让学生发言,各抒己见,谈谈收获,教师利用板书带领学生做课堂总结。四、布置作业完成课本练习题。五、板书学看地形图一、等高线的定义二、等高线的特征三、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的不同部位山顶:闭合、中高周低山脊:凸低为脊山谷:凸高为谷陡崖:重叠鞍部:山顶之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地理上册《学看地形图》湘教版教案.doc 七年级地理上册《学看地形图》湘教版课件(共29张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