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1.能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和主要支流。(重点)2.知道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段的自然特征。3.会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重点、难点)4.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治理黄河水患、利用黄河水利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环境行为价值取向,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重点)学习目标识黄河自主学习识黄河概况1.发源地、注入海域2.上、中、下游的分界点3.主要支流4.流经省区5.流经地形区6.长度、流域面积快乐读图仔细阅读课本55页图,完成以下任务发源地注入海洋黄河干流河段划分河口上游桃花峪游中游下▲●●河口(内蒙古)桃花峪(河南)上游中游下游巴颜喀拉山脉渤海黄河主要支流渭河汾河湟水洮河黄河干流流经省区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内蒙古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动动脑根据下表数据分析,说明黄河为什么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河名长度(KM)年入海水量(亿立方米)水量比黄河54644801长江63001000020.8珠江219035007.3中国第二长河湿润地区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快乐读图半湿润地区仔细阅读课本55页—57页知识,结合黄河流经的地区,概括黄河各河段的主要特征。合作探究识黄河自然特征河段位置流经主要地形区地势落差(大、小)主要特征上游河口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河峡谷河口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河段位置流经主要地形区主要特征河口至桃花峪黄土高原中游中游黄土高原桃花峪地势落差(大、小)小多峡谷、多支流、多泥沙河段位置流经主要地形区地势落差(大、小)主要特征地上河、流域面积小地上河桃花峪至入海口华北平原下游小下游河口桃花峪华北平原忧黄河土质疏松多暴雨多支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势低平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上河忧黄河——”地上河“→合作探究阅读课本56页—57页,讨论完成“地上河”的成因。1.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发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2.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集思广益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综合治理黄河措施治黄的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农田用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水量不大水污染水浪费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半干旱区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识图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作答黄河为什么会断流?自主学习忧黄河——断流黄河断流?原因:人为原因:上、中游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过多,用水浪费。{措施:自然原因:水量小,季节变化大。综合、合理用水,修建水库,植树造林,含蓄水源,节约用水。凌汛地点:措施:破冰、炸冰阅读课本59页活动3完成以下任务:自主学习忧黄河——凌汛危害:定义:有结冰期河流的较高纬度河段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河水泛滥,河堤决口颂黄河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河口从地形角度思考,在该区域修建水电站有什么优势?自主学习颂黄河—提供水源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千米,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要功能,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设施,能够有效提高黄河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阅读课本58页,认识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的作用宁夏平原半干旱区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河套平原塞上江南塞上江南颂黄河—塑造平原自主学习秦陵兵马俑宁夏平原小浪底水利枢纽黄河壶口瀑布洪水泛滥黄河断流母亲河的忧患看谁找的准?03课堂收获分析一条河流的方法河流概况河流特征河流与人类关系04课堂练习1.我国古籍中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这种状况出现在黄河的()河段。A.上游、中游B.上游C.中游D.下游C2.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A.上游修坝,拦蓄洪水B.下游加固黄河大堤C.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D.修建水库C②abABC①1.B河段流经黄土高原C河段流经华北平原2.支流a是汾河支流b是渭河3.上中游的分界①是河口桃花峪中下游的分界②是3.读图完成以下各题:黄河原本并不黄因为容纳了百川才改变了模样黃河母亲原本很漂亮因为养育了儿女才历尽苍桑我们热爱黄河,因为她古老,她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她厚重,因为她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共同努力,用智慧的双手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八年级地理上册《2.3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课?题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一、课标要求掌握黄河的地理概况、水文特征和治理二、教材分析“滔滔黄河”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而且本节富含智能培养因素和国情教育因素,体现着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地理的基本理念。在中国河流当中,它与上节长江的地位和作用不同,长江侧重于水利的开发而黄河侧重于水患的治理,因此它是培养学生忧患意识、激发爱国情操的良好素材。本节课与前面所学的地形、气候等知识联系紧密,为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八年级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都有所提高;通过对外流区为主与长江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学习河流的方法。由于学生在前面中国的地形、气候的学习中已了解地形及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并且对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或多或少已有了解,所以本节课对教材的处理方面,学生已知的内容就无需重复讲解。而对于学生不熟悉或不了解的内容,教师应当提供资料、合理置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学习,最后达到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为目的,要让每位学生通过积极动脑,或多或少都能说出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四、教学重点掌握黄河的地理概况五、教学难点掌握黄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难点)。掌握黄河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难点)。六、学习目标1、黄河地理概况;能说出我们在开发和治理河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的能力;通过对河流治理和开发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树立人地协调观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七、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八、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说明导入新课?播放关于黄河的视频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展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查看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让学生对于本节的主要内容有总体把握?课堂结构展示展示课堂结构(识黄河、忧黄河、治黄河、颂黄河)查看课堂结构让学生对于本节内容有清晰的掌握思路识黄河,展示黄河的地理概况?仔细识黄河水系图,完成黄河地理概况;利用表格展示点拨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思路1、学生自主学习黄河概况(发源地、地位、流经省区、流经地形区、主要支流、主要水利枢纽、黄河的水文特征)并进行提问2、学生小组讨论河流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3、讨论黄河形成地上河的原因4、找出河流水文特征的关键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查找信息,识图、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忧黄河,学习黄河各地区的灾害点拨总结学生小组讨论并分小组竞争展示黄河不同河段的灾害(上游主要是荒漠化和凌汛;中游是水土流失;下游是地上河,泥沙淤积,断流)分析出出现断流的原因(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地上河产生原因在描述地理概况的时候已经涉及到)让学生对于黄河流域的有总体认识,分析出不同河段出现的问题治黄河根据黄河出现的问题,点拨指导学生,想出治理黄河的措施学生合作探究出,黄河不同河段出现的问题原因,进而探讨出整治黄河的措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颂黄河,展示黄河的奉献展示图片;最后总结让学生总结出黄河的奉献增强学生总结知识点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爱国情操课堂收获展示本节知识的学习方法学生对于本节重点内容进行回顾,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河流的方法课堂练习展示练习题完成练习题学以致用欣赏黄河?展示《黄河诗篇》并朗诵?欣赏?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地理上册《2.3中国的河流》湘教版教案.doc 八年级地理上册《2.3中国的河流》湘教版课件(共33张PPT).ppt